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9 10:01: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单位“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分数减法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下图:

  1、估计一下各部分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出示例题:

  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二)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选择典型的解法让学生板演

  1-1/4-1/31-(1/4+1/3)

  (四)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让学生独立计算

  (六)问:通过解答这一道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七)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计算

  三、运用知识,加深理解

  (一)计算下面各题

  5/9+2/3-2/51-(1/2+1/6)

  1、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议(注意让学生感悟不同的算法)

  (二)解答下面各题

  1、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3米,还剩多少米?

  2、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它的2/5,第二次用去它的1/3,还剩几分之几没用?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课本P57——58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四、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过程:

  五、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6÷8=

  72-5×8=;

  30÷6+29=

  7×(36-30)=

  48-18+32=

  (14+21)÷7=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

  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

  (2)只含有加减或乘。

  (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6÷8=72-5×8=

  30÷6+29=7×(36-30)=

  48-18+32=(14+21)÷7=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18+27÷94×8-3

  (18+27)÷94×(8-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在做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复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你会解答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5.解答正确吗?

  4.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3.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小男孩:

  3×4+5

  =12+5

  =17(元)

  小女孩:

  10-(3+5)

  =10-8

  =2(元)

  10-3-5

  =7-5

  =2(元)

  (26+19)÷5

  =45÷5

  =9(个)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5.解答正确吗?

  8×3-10

  =24-10

  =14(瓶)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能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3.说一说你的想法。

  4.这道题需要加小括号吗?

  5.解答正确吗?

  三、课堂作业

  作业:第58页练习十三,第1~3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动画“混合运算”】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师提问: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计算74+100÷5×3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想给同学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①这道题包含哪些运算?

  ②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学生动手独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订正: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读题吗?

  请学生两人一组用数学术语尝试读题.

  教师订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积,和是多少?

  (4)教师将上题变成74+100×3÷5和74—100×3 ÷5两题.

  教师提问:谁能按照运算顺序读出题来?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较难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在一道式题中有两步的二级运算.

  (二)明确在式题计算中,两个小括号要同时进行脱式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卡片)

  8+2×7 9×3+2×3 18÷3-4

  81÷9×2 16+3×4 56÷8-2

  7×6-10 38-5×5 3×9÷3

  24÷4×3 100÷4-20 20-20÷5

  最后一道口算题“100÷5×3”请说明运算顺序.(先算100÷5等于20,再乘以3)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计算 74+100÷5×3

  出示例1:计算 74+100÷5×3审题,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投影)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在自己作业本上试做.(个别同学写在玻璃片上)

  订正时,请讲出计算过程.

  74+100÷5×3

  =74+20×3

  =74+60

  =134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这是一道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乘除法连继计算时中,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脱式过程中要按运算顺序划出运算顺序线,还要做到“三核对”,一要核对从书上把题抄到作业本上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二要核对从横式抄到草稿竖式的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三要核对把草稿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是否抄对,有无遗漏.

  口算:500-400÷4

  (500-400)÷4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不同)为什么?(第2题加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出示例2:

  计算(440-280)×(300-260)

  师:这道题有两个小括号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有人写在玻璃片上)

  让学生自己尝试,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440-280)×(300-260) (2)(440-280)×(300-260)

  =160×(300-260) =160×40

  =160×40 =6400

  =6400

  订正时,引导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在脱式计算时,有以上两种脱式计算形式.(1)题是一步一步脱式计算,

  (2)题是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同时脱式计算.两种形式脱式都是正确的,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脱式计算的方法简便?为什么?

  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两个小括号同时进行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440-280)×(300-260)

  =160×40

  =6400

  做一做:

  (1)65-6×4÷2

  (2)38+56÷7×3

  (3)(59+21)×(96÷8)

  (4)(220-100)÷(15×2)

  订正时,请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投影)

  (1)700-8×5×4

  (2)840÷6÷7+630

  (3)(15×40-360)÷6

  (4)(26+19)×(49÷7)

  2.判断.(准备“√”“×”反馈牌)(投影)

  (1)45+55÷5-20 (2)130+60-90×2

  =100÷5-20 =190-90×2

  =20-20 =100×2

  =0 =200

  ( ) ( )

  (3)48+20÷4×5 (4)320-15×4+40

  =48+20÷20 =320-60+40

  =48+1 =200-100

  =49 ??=200

  ( ) ( )

  3.在□内填上得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投影)

  4.根据下面两组题目列出综合算式.(投影)

  (1)96÷8=12 (2)12+24=36

  12+18=30 36÷9=4

  84-30=54 4×5=20

  列式:________ 列式:________

  5.在下面的算式中,适当地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师生共同总结

  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三步,而且在三步混合运算中出现了两个小括号.所以,在计算混合运算式题时也和解应用题一样,要先审题,看看题目中含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决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之后,要进行检查.

  作业:第92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资料〔四则运算顺序〕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

  (1)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

  (3)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 );中括号,记作[];大括号,记作{ }.使用括号的时候,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乘加(减)乘,除加(减)除混合运算及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法则,在运算顺序上不会出现学习障碍.

  本节课根据具体内容,重点放在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之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六(上)P63/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9~1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并联系用整数或小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教学资源

  本课建立在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PPT

  预习设计

  1. 回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以及分数乘除的方法。

  2. 2.5÷05×3.6 9.8×0.7÷4.9

  3. 自己尝试出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4. 在自己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还有 哪些疑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口算

  ÷÷11×6 ×÷÷

  2.认定目标

  1. 出示口算题

  2. 导入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连乘、除法,学会了计算分数连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学习菜单:

  1.(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3.先分步列式,再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4、组内交流算法算理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1、交流列式理由

  2、交流具体计算过程方法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9分钟)

  1.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

  (3)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练习十二10、11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4.练习十二12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5.全课小结

  1、出示学习菜单

  2、巡视指导

  3、选择不同解法的板书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 ÷=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板书:÷=(杯)×3=8(杯)

  4.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

  ÷×3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遇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一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全班交流得出:通过练习得出分数连除先转化成分数乘法再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有条理、按次序地分析解答。有的问题可以用分数乘法解决,有的问题要列方程或除法解决。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计算。

  作业

  设计

  三、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P48页

  第2题

  第3、4、5题

  四、家作

  《一课一练》P51页

  优生自主学习《走进数学王国》。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掌握混合运算的应用.

  3.通过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通过混合运算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设计

  小结、归纳、提高

  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小结,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过程

  【例题】

  例1 化简:

  (1) ; (2) .

  解:(1)

  (2)

  说明: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式子的特点,能否约分或消项(第2小题)达到化简的目的,又要善于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可变换相邻项的位置,如 ,结果为-1,继续运算易出现符号上的差错,而把 先变为 ,这样 则为1,继续运算可避免错误.

  例2 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解:(1)

  .

  (2)①× ,得

  ③

  ②× ,得

  ④

  ③-④,得

  把 代入①,得

  解得 .

  ∴

  是原方程组的解.

  (3)由②,得

  ③

  ①× ,得

  ④

  ③-④,得

  把 代入①,得

  .

  ∴ 是原方程组的解.

  例3 已知 , ,求 的值.

  解: .

  .

  , ,

  ∴ .

  例4 已知 , ,求 的值.

  解: , .

  .

  (二)随堂练习

  1.教材中P206中8.

  2.解不等式: .

  解:

  ∴

  .

  3.已知 , ,求 的值.

  解:3. ,或 .

  .

  ∴

  .

  4.已知 , ,求: 的值.

  解 4.

  .

  5.已知 ,求 的值.

  解 5. .

  .

  6.不求方根的值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6.∵

  ∴

  ∴

  (三)总结、扩展

  根据已知条件,求一个代数的值,要注意条件或代数式的化简,有时条件和要求的代数式都需要化简,当把条件化简后,代数式的化简要朝着条件化简的结果去化简.

  (四)布置作业

  教材中P207B组1、3和补充作业.

  补充作业:

  1.已知 ,求 的值.

  2.已知 , ,求 的值.

  (五)板书设计

  标 题

  1.例题……

  3.例题……

  2.练习题

  4.练习题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二次根式的混和运算方法和顺序

  1.方法 (1)应用二次根式乘法、除法和加减法运算法则.

  (2)在实数范围内运算律仍适用.

  (3)二次根式的乘法,与多项式的乘法相类似,遇运用多项式乘法公式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公式.

  2.顺序 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数.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材(p22~p23),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经历自主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学习20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看图列式,看图讲故事,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购物等,学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已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学习写答语。

  学生分析: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流程:

  一、 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1、 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

  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

  2、 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 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

  4、 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 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 综合算式:18+23-20

  41-20=21(个) =41-20

  =21(个)

  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直接列出两步算式,先计算前两个数字并把得数落下来写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个运算符号和第三个数字落下来,最后计算把前两个数的结果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写在脱式的第二步。

  6、 写出答语

  学生试着写出答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

  二、 巩固提高

  1、 牛刀小试,投影出示

  (1)向阳村原有电视机39台,今年新买的比原有的少11台。向阳村现在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

  (2)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综合算式

  34+56=90 678-299=379

  90-45=45 379+546=925

  2、 大显身手

  (1)295+326-483 420+191+78

  205-176+317 670-218-132

  (2)一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到石家庄前车上有乘客856位,在石家庄站上车的乘客有288位。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的乘客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3)学校里原有85盒粉笔,又买来56盒。用去了73盒,还剩多少盒?

  小结: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数学24——25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景,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 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3、 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师:小化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化还剩多少元钱?

  生: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要想知道小化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自己进行计算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100—29—56 用竖式进行计算(要学生说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减起。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位多练习几遍,一定要让学生扎实掌握。)

  100—29=71(元) 71—56=15(元)

  29+56=85(元) 100—85=15(元)

  100—(29+56)

  (在这一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进而了解运算的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这一环节中,一部分学生肯定会丢掉小括号,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一组算式:

  152—79—25 252—116+58

  152—(79—25) 252—(116+58)

  交流计算结果时,重点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数和运算符号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带小括号的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 练一练

  第2,3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己计算然后再交流。(在交流时,让学生说计算法则。)

  另外,2,3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像第三题可以连续减两次,也可以带上小括号。不论是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理由。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的一节课,前两节学了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两节的铺垫,本课内容偏重于综合应用,计算难度不小。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乘除法的简单混合运算,加上小括号后计算顺序完全不一样,学生计算起来容易把括号丢掉,因此,本课的教学难度较大。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3

  教学目标:

  1.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 7+7-6=

  问题:

  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对比,让孩子们认识括号的作用,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 (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7×(7-5) (77-42) ÷7

  =7×2 =35÷7

  =14 =5

  问题:

  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让孩子们掌握带括号计算的真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为孩子将来团队意识的建立提供帮助】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 6×(7+2) (88-56)÷8

  76-(12+25) (12-5)×3 48÷(8-2)

  问题: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带括号计算的顺序,体会括号的作用】

  拓展: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问题:

  1. 你看见什么了?

  2. 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让孩子们将前面学过的知识练习起来,从而达到孰能生巧的效果,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再是孤立的片面的知识】

  四、全课总结:

  在混合运算中,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反思:本课教学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极容易把括号丢掉,因此让孩子们理解括号的含义以及用法就特别重要,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熟练应用,所以我设计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括号含义,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爱上计算题。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560+4×220-15÷3

  学生在纸上直接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由学生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本周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些基本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1)象棋一副12元,围棋一副15元;

  (2)老师要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

  3、想一想,怎样才能算出买象棋和围棋一共要付多少钱?

  (1)小组合作,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学生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种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2)由组长汇报,板演组内算式,板演后再说说列式的依据。(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算式)

  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12×3+15×415×4+12×3

  (3)集体订正,理解数量关系。(如果学生没有列出综合算式,则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上来列式,12×3是求象棋总价,15×4是求围棋总价,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要用加法连起来。象棋总价加围棋总价或围棋总价加象棋总价)

  比较:12×3+15×415×4+12×3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两题是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小结:像这样含有三步运算的混合运算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探索算法

  1、根据:12×3+15×415×4+12×3

  思考讨论: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尝试:学生独立试做,再指名由学生板演。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学生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种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通过让学生有意识的与分步计算反复对比,明白这也是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

  方法一:12×3+15×4方法二:12×3+15×4

  =36+15×4=36+60

  =36+60=96(元)

  =96(元)

  (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情况,如有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也一并板演)。

  (3)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再利用第二种方法计算15×4+12×3。

  通过反复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推导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

  汇报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汇报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

  独立计算,完成课本例题填空。

  2、出示“试一试”:150+120÷6×5`

  小组合作,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思考并交流,说运算顺序,并标上运算顺序,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小结:今天学的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式子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语: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巩固应用

  1、说说每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

  ①40×2-15×540÷2+15÷5

  ②50÷5+8×550+5×8+5

  2.下面各题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

  (1)28×2-45÷5①求积②求差③求商

  (2)84×3-98+2①求和②求差③求积

  (3)90+56÷2×3①求积②求和③求商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培养学生看、听、说、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数鸭子》的儿歌吧,播放儿歌,好听吗?你们听到了那些数学数字呀?(1、2、3、4、6、7、8)你们真厉害!

  你们能用这些数字组成连加连减的算式吗?(能)

  生1: 1+2+3=6、 6-3-2=1

  生2: 1+2+4=7、 7-1-2=4

  生3: 1+3+4=8 、 8-4-3=1

  你们知道是怎么算的吗?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题图: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上3人。

  提问:

  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在班上说一说?指名说,真棒!

  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吗?学生列算式:7-2+3

  (板书:7-2+3)

  (4)哪位同学试着读读看?(7减2再加3)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2、揭示课题。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这样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摆一摆你们的小木棒吗/?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说。

  (2)摆完小木棒,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7-2+3=8

  5指名再说说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说。(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小结。

  像“7-2+3”这样有加又有减的加减混合题,计算方法与连加连减一样: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板书: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表演

  (1)你们愿意把刚才看到的上下车情境演一演吗?指名表演。

  (2)谁愿意把刚才看到的表演说一说?指名说:车上原来有7人,先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还剩8人。

  (3)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列出算式。学生列式计算:7-2+3=8,再说出计算过程。

  2、老师也来说一道题,你们一边听一边写出算式,看谁听得最认真:树上原来有5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学生列式计算:5+4-2=7

  3、谁也想来说一道?先后让几位学生说说,其他的边听边列式计算,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4、第1、2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列出算式,再说出计算过程。

  5、听算。(8道)

  (1)老师说出算式,学生边听边写边算。

  (2)集体校对。

  6、看算。(10道)

  老师出示口算题,学生伸出十指,边看边说边屈手指算。

  7、唱儿歌。

  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唱一首《找朋友》的儿歌,好吗?(好)

  8、做游戏。(第4题)

  除了喜欢唱歌,你们还喜欢做游戏吗?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也是要通过认真计算才能找到好朋友的哦,准备好了吗?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小卡片,(答案)老师手中有你们的好朋友,(题目)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同学们都找到了好朋友,高兴吗?

  9、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端正,算得最认真。

  四、作业。

  第3题: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对。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1

  【单元教材分析】

  关于混合运算,《标准》在1~3年级学段内容标准中没有提出具体要求,4~6年级学段内容标准阐述为: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但考虑到1~3年级学段,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公式时,要用到两级混合运算,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所以在本册安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是两级两步运算。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可以两步解答)混合运算等。结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另外五年级以上还要再安排一次,主要学习三步计算问题和运算顺序。本套教材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有以下特点: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习的。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来学习的。需要说明的是,学完相应的运算顺序后,再解决简单问题时,不要求学生必须列出综合算式。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此时的学生已经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了。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将分步计算改写成混合运算的过程,使其体悟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P56~P57)

  【课时教材分析】

  第1课时(P56~P57),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活动一,教材呈现了饮料瓶的情境图和一共有多少瓶饮料的问题,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在交流个性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了解两级混合运算和分步计算的关系。再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改成后的算式怎样计算,理解含有乘、加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活动二,教材安排了常见的鞋子价钱问题,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鼓励学生通过将含有减、除的算式改成一个算式,并自己确定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上面的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归纳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3、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堂实录】

  一、出示练习,检查铺垫。

  1、教师投影出示下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236+254=490490-370=120——————

  550-330=220120+220=440——————

  2、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卡片出示下列题目,指名说说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119+208-303227-(560-41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课本56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上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生交流,师板书: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

  3、那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边提问边板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4、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

  5、指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学生到前面板演。

  6、(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谁能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7、生试着在练习本上进行改写,教师巡视并进行相应指导。

  8、指名汇报改写后的算式并板演。

  9、现在谁来说一说改写后的算式该怎样进行计算?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为什么?这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下面该算什么?这里又求的是什么?

  10、(教师出示课后练一练第1题的第2道小题40×5-162)同桌讨论一下,如果遇到这道题,你会怎样解决?

  11、同桌讨论运算顺序并交流汇报。

  1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运算顺序方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3、生小结: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从这幅图上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生交流汇报。

  3、你能用你所学会的知识,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4、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决。

  5、师:谁来说说你的解决办法?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2

  1、通过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二次根式运算法则,知道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在进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思想,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算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类比整式运算准确快速的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导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习题课》教学设计-杨桂花

  二、练习指导

(学生完成练习提纲,可以讨论,老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然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

  练习提纲:《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习题课》教学设计-杨桂花

  三、展示归纳

  1、学生汇报解题过程,生说师写;

  2、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完善;

  3、师画龙点睛强调:

(1)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有理数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与整式的运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类比整式的运算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四、变式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 然后让有一定问题的学生汇报展示,发动学生评价完善,老师强调关键地方,总结思想方法。)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习题课》教学设计-杨桂花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学生总结,百花齐放,老师不做限定,没说到的,老师补充。)

  六、布置作业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习题课》教学设计-杨桂花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2.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突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在学生交流中根据题意来理解和明确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4

  第1课时 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根据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脱式进行计算,理解运算算理及运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乐于探究数学奥秘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新课讲授】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

  (1)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

  2.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问题:

  (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

  4.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

  (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课堂作业】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题。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5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6.45+8.3)

  =20-14.75=5.25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5篇12-26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5篇12-26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05-1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11-04

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11-05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03-03

《数和字母的运算》的教学设计12-2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设计11-25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6篇)12-26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