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3 17:00: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张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衡》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衡》教学设计

《张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张衡,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课文中的难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吗?谁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由学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张衡。

  ----大家了解张衡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后来有许多重大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提示“衡”字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学们平时读书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A、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看课文讲的是张衡的什么故事?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B、请同学当小老师领其他同学认读词语。

  C、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三、鼓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介绍的是什么时候谁的什么事?

  2、他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

  3、你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四、质疑:默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咱们下节课一起来解决你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设计。

  1、我是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记()状()

  纪()壮()

  洒()偏()格()

  酒()骗()洛()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发生发明发现

  1、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2、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3、这个故事()在离现在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

  9、张衡

  板书:东汉科学家

  地动仪测定地震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的是第九课,《张衡》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之前,我有些紧张。听了大家的课,我是越来越不会教了,教后觉得一蹋糊涂,与课前预想的大相径庭。

  优点:能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把形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学生掌握地比较好。

  不足之处:

  1、每次都有同样的感觉,就是不会调控课堂进程,时间上老把握不好。前面导课的时间太长。

  在了解张衡读学链接内容时所用的时间有些长,再加上读大屏幕出示的张衡的内容就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时间紧,顺序乱。

  2、生字处理时,我觉得这样太匆忙了,学生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同时朗读课文也没有检查落到实处。字也没学好,课文也没读好。

  3、出示自读提示时,也是慢一步。第二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再出示了,问题设计的有问题,问的不合适。

《张衡》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张衡,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课文中的难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1、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吗?谁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由学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张衡。

  ----大家了解张衡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后来有许多重大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提示“衡”字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学们平时读书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A、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看课文讲的是张衡的什么故事?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B、请同学当小老师领其他同学认读词语。

  C、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三、鼓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介绍的是什么时候谁的什么事?

  2、他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

  3、你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四、质疑:默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咱们下节课一起来解决你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设计。

  1、我是火眼金睛。

  记 状

  纪 壮

  洒 偏 格

  酒 骗 洛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发生 发明 发现

  1 、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2 、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3 、这个故事在离现在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及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汶川大地震惊动了整个世界,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失去亲人的彻骨的伤痛。地震以它强大的破坏力和难以预测性威震四方。可是你们知道吗,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张衡就已经发明出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课文中看个究竟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张衡和他的地动仪的故事。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指名读三个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词语:“杰出”。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1)你能把“杰出”,换意思相近的词吗?

  (2)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3)体会小泡泡“不吉利的说法”。

  (4)理解“发明”的意思,说说它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做课后第三题,区分发明和发现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地动仪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描写地动仪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

  (3)课件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反复朗读

  根据老师提示,画一画地动仪的样子

  (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果( )方发生了地震,朝着( )的龙就会( )嘴巴,铜球。铜球一声,正好落在的嘴里。

《张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和表示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语,学习张衡优秀品质,初步尝试人物传记写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自主、合作、探究法、提问点拨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一些文言常识积累不足,人物传记接触不多,必修四第三单元开始涉及,学生阅读鉴赏人物传记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得到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特殊句式的判断。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一)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作者叙述的重点是在哪方面?

  3.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梳理文章脉络。

  (二)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具体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四、问题探究

  张衡成为众多领域中的佼佼者,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他成功的?小组合作探讨,结合课文思考回答。

  五、拓展训练:

  1.化用或借用文中的字词写一副对联赠给千年奇才张衡。

  2.选取自己喜爱的人物写一篇传记。注意要符合传记写作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详略得当,写出人物特点,不少于300字。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文言文教学,容易陷入枯燥中。文言知识的又是把握是克服文言文学习困难的基石,基础一定要夯实。在通过写对联,写传记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加深对文章理解外,最终的落脚点还应该回归到基础知识上,督促学生落实基础是关键。

  2.学生写的对联和人物传记环节提前布置后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修改,体现课堂效果。学生写的对联可以提前打在ppt上,给同学直观的感受,看清读懂。

  李晓评课:

  徐伟娟老师选的课是史传类文言文《张衡传》,文言文一直以来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如何平衡字词基础知识和文章赏析也令许多语文老师不好掌握。这节课上,徐老师分配得比较合适均衡。总体来说,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紧凑,重点突出。这节课兼顾了文言特殊字词句现象和文章赏析,方式恰当。本节是第二课时,字词处理采用教师出示,学生回答的检测方式,简洁有效。文章分析只抓张衡的才能和人品两方面,抓典型事例——候风地动仪来带动对张衡非凡才能的突破;人品方面带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非常合适。

  二、预习充分,展示到位。拓展环节让学生借文中的词语用对联来概括张衡的成就,或是对某个自己崇拜的人写一篇短的传记,学生的表现令人吃惊。有个学生念了两副对联,工整精美,别的学生给了她真诚的掌声。有个学生念了一篇短传记,也获得了大家的掌声,足见徐老师课前的工作扎实充分。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幻灯片上出示的知识点顺序还应注意,不是课本上的顺序;幻灯片的制作方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文章分析时的问题设置可以更集中和有针对性;学生展示环节课前工作可以再充分一些,比如把筛选出的对联打在幻灯上或者让学生课前板书在黑板上,因为课堂发言对联这种形式容易听不清楚。

  总之,徐伟娟老师准备认真,展示到位,是一节实用的值得借鉴的课。

《张衡》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

  (1)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2)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

  (3)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4)“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5)关于“璇机”的解释:“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名,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2、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形的意动。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3、一词多义

  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字释义还可参见258页。

  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动词,征召。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词,征伐。

  于

  游于三辅介在

  虽才高于世介比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对

  因

  因入京师,观太学顺便趁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因此

  伺者因此觉知因为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hf4h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关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机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名词,事务。

  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4.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形作动,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大将军邓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古今异同词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表范围的副词。

  三、思考讨论

  1结合“语言、思维”题,说说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潜心科研不慕名利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2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a“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b忧国忧民--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

  c才高于世--“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四、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1时间顺序: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出

  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外形--圆径。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周密无际。作用--如有地动。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于是皆服其妙。使用--自此以后。所从方起。

  五、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2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张衡》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书题二、三、四

《张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教学反思

  焦作十二中程轶

  我本次讲课所抽题目为《张衡传》,抽到这课时心头便是一紧。这篇课文是传记性的文言文,而且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到底是要侧重“文”,还是要侧重“言”,这的确是个问题。说实话,这令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后来感觉课文文言难度不大,字词较好理解,加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觉,如果不深入探讨文本的话,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对张衡这个人,自然并不陌生,但绝对不熟悉,除了知道那个基本上就是个词语概念的“地动仪”外,其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去了解并学习他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了。所以我就决定将字词含义及文意疏通等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对大部分字词的理解和梳理。然后在课堂之初将文章涉及的几个最为重要的字词句,以检测的方式做一简单回顾,课堂的重点放到研讨张衡的成就和性格。

  然而,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在经历四易讲稿,五次试讲之后,5月19日在公开课上还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我做了认真的反思,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详尽、具体。

  如果文言文想要将思想意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就一定得确保学生们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布置预习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详尽、具体。不能只笼统地告知学生要预习,要会翻译,一定要具体到字词句上。这次公开课上学生在梳理字词时表现出的生疏、迷茫,应该说,和我对他们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有很大关系。

  二、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就如党老师评课时所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华丽,过于延伸,架空教材。教师飘飘然,津津乐道,学生却是昏昏然,一无所获。

  语文课,老师要踏踏实实地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

  借助翻译书学习文言文已成了每位初高中生的通例,只要学习文言文,就几乎人手一本翻译书。乍看似乎卓有成效,提问起来,字字会译,句句精通,然而,从这句中抽出任何一字来问他们,却基本是一无所知。我感觉,这实在是翻译书惹的祸,试想,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若是每日都依靠拐杖生活,到最后,那一定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拐了。同样,总是依赖翻译书,又怎能具备亲自查字典才能获知的经验呢?若没有这种经验的积累,又怎能将之迁移运用到更多的文章中去呢?

  总之,这次参加优质课比赛,从其他选手的,以及自己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学中自己忽略的诸多问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

《张衡》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会认“录、铜”等生字,会写“杰、吉”等生字,掌握“杰出、贡献”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大胆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吗?那大家了解张衡吗?

  2、简介张衡: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有许多重大的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

  3、板书课题:9、张衡

  【设计意图:从古代文明谈话导入,简介张衡,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小黑板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②想一想课文讲了张衡的什么事。

  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设计意图:识字解词是学习课文和理解课文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可以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三、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2、小组讨论。

  3、反馈。(相机疏理课文的内容)

  4、你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课文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师指导书写生字、组词。

  板书设计:

  9、张衡

  东汉 科学家

  地动仪 测定地震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记( )状( )洒( )析( )征( )

  纪( )壮( )酒( )折( )证( )

  3、选词填空:

  发生 发明 发现

  ①他认真记录产,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②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③这个故事( )在离现在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

《张衡》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2、学习按一定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1、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人,(投影张衡头像)你知道他是谁吗?谁来介绍一下张衡。

  2、出示张衡简介,师读。(解释“东汉时期”)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张衡。(跟着老师书空一遍题目,然后读题目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家打开书本35页,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懂的字词,有拼音的借助拼音拼读,没有拼音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老师,还要动动手,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开始吧!

  2、检查字词情况。

  ①屏幕出示标上拼音的词语。(自读—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读带拼音的句子。

  生字词解决了,老师把它们送回句子中,看你还会不会读,这些句子可不容易读好,谁敢挑战它?

  A、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B、当时,人们把地震看做不吉利的征兆。

  C、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D、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

  E、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理解“杰出”。谁能说说“杰出”是什么意思?理解词语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换词)“杰出”可以换一个什么词?(伟大、出名等等)

  ④大家看这个“酒”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字很像?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可以这样区分这两个字:酿酒的时候需要加入材料,所以里面就多了一横)我们再观察这个“酒”字的写法,它是什么结构?老师先写一遍,你们跟着写两遍。

  三、潜心会文,直奔中心。

  1、生字解决了,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大家默读课文,想想1—3段写什么?4段写什么?5—7段写什么?8段写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抓关键词板书:发明地动仪,样子和用途,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大家把刚才所说的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总结:我们要学会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刚才的了解,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科学家?(板书:杰出)课文从哪些地方体现张衡的“杰出”?大家再快速看一遍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3、面对危害,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想的?张衡是怎样看待的?

  4、相比之下,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人?(不迷信,相信科学)从这里我们看出张衡的杰出,还可以从哪看出他的杰出?(板书:发明地动仪)

  大家齐读这句话,感受张衡发明这地动仪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这句话中,能把“发明”改成“发现”或“发生”吗?(先区别这几个词语的不同意思,引出习题。填好词,读句子)

  5、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老师从今天的报纸上得知,张衡博物馆要招收解说员,考试的题目就是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应聘这解说员呀,还真不简单,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大方得体,②语言清晰,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谁有勇气第一个去应聘呢?(请一个学生回答)

  要想当好解说员,还得认真学习课文,课文的哪一段介绍了地动仪的样子?听老师读第四段,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了地动仪?

  6、介绍一件物品时,通常先看它的整体,(板书:整体)课文哪句话整体介绍了地动仪?(学生回答后,师画出酒坛的样子)介绍了整体,接着介绍了它的各个?(板书:部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呢?(板书:从上到下)从哪些方位词看出来?(顶上、四周、龙头下面)到底作者是怎样介绍各部分的呢?我想请个小画家上来试试,能不能把地动仪的样子简单画出来。(对小画家说:待会你根据同学的回答,按顺序一步步画出地动仪的样子)

  7、地动仪像个大酒坛,顶上有什么?四周呢?龙头下面?(一问一答,学生作画,学生画完要评评,)(这个同学画得太棒了,就像真的一样,掌声在哪里)老师边指黑板的图边带着学生说完地动仪的用途。

  8、总结写作方法:描写一件物品时,一般都是按这样的方法去写的。先写整体,再写部分。具体介绍时,又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方位顺序来写。我们要学会这种方法,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上。

  9、张衡博物馆的解说员还在继续招聘,还有谁想应聘的?请两个同学进行pk,剩下的同学以及听课的老师一起当评委,选出最优秀的解说员,好吗?(请学生上黑板指着图介绍,学生介绍完,马上评出结果)

  恭喜你被正式录用了,老师给你颁发证书,掌声祝贺他。这次没被录用的也不要灰心,下次再努力!

  三、写法总结,读写迁移。

  到底张衡的发明是否真的起到作用?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作业: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件你熟悉的东西。例如:笔盒、书包或者家里的物品。

  附板书设计:

  9、张 衡

  1—3 发明地动仪 相信科学 整体

  4 样子和用途 杰出

  5—7 发挥作用 发明地动仪 部分

  8 做出贡献 (上—下)

  《张衡》教学反思

  上完《张衡》这一课,留给我很多思考,我主要谈谈两个方面:

  (1)课文的难点没有很好地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是使学生掌握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一件物品。在设计此教学环节时,我本意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后,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作画,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再请学生上来介绍地动仪的样子时会水到渠成,但没想到这两名学生都没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介绍得有点乱,没有按一定的顺序去描述地动仪,这也许是老师引导得不够到位而造成的后果。

  (2)教案欠熟悉。这次上课的教案,我前后共修改了四次,最后一次是在上课的前一天。因为时间仓促,对教学内容熟悉得不够透彻,未能融会贯通,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

【《张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张衡数星星名人故事05-25

文言文《张衡传》赏析08-08

张衡传原文、注释及赏析11-19

名人成长故事:张衡_1500字08-03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白杨》教学设计12-06

池上教学设计03-07

教学设计范文03-03

必备教学设计02-25

实用教学设计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