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12 09:25: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风筝》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筝》教学设计合集15篇

《风筝》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等八个生字。会写“坏、松”等八个字,能正确使用“飘、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法学法】集中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快乐吗?(学生自由介

  绍)

  2.师总结:好朋友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快乐,有好朋友是件幸福、快乐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20 纸船和风筝。

  4.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同学们再来大声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他们俩通过( )和( )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和( )又让他们和好了。

  2.检查识字情况

  (1)看来同学们昨天预习课文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瞧:(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出示:松果 抓住 草莓 吵架 幸福

  一句话 扎风筝

  乐坏了 受不了

  (自读、指名读,结合正音)。

  (2)学习多音字:扎 了(“扎、了”是多音字,注意读音。)

  扎风筝:你真会学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的读音读准了。还有什么词也读这个音?除了这个读音外,你还知道其他读音吗?

  出示

  zā (扎风筝)(扎辫子)

  扎 zhā (扎针)( 扎手)

  zhá (挣扎)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你们的发现牢牢地记在心里。

  乐坏了、受不了:

  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一个个都是火眼金睛,真了不起。

  (3)这些词语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棒!

  (4)大家的声音真响亮。看,生字的好朋友离开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开火车)

  (出示)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3.记忆字形。

  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他们呢?看谁的办法好。

  (1)加一加:坏 扎抓吵莓(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用加一加的办法一下子记住了这么多的字。)

  (2)猜字谜:每字头上长棵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

  (3)换偏旁:幅-福

  (4)形近字比较:受-爱,幸-辛

  (5)归类识字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抓扎”,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提手旁与手有关)

  b.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

  (6)小结:识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研读第2-6自然段

  1.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请大家读读2-6自然段,看谁能先找到答案。

  (1)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指名说(一句话:是纸船和风筝让它们俩成了好朋友。)

  2.重点学习第3第5自然段,感受“乐坏了”。

  (1)当小熊和松鼠拿到纸船和风筝的时候分别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说)

  课件: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A.引导朗读

  是呀,小熊拿起纸船一看,引读——乐坏了,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引读——也乐坏了。

  B.“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是呀,小熊和松鼠都乐坏了!

  (2)指导朗读,体会小熊和松鼠高兴的心情。

  A.(出示插图一、二)从图上哪里可以看出小熊和松鼠乐坏了?(引导看图说话:动作表情: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手舞足蹈,很开心,很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B.多快乐的小熊和松鼠呀!现在,你们就是小熊,就是松鼠,你们能把自己的快乐读出来吗?(自读,指名读评议)

  3.什么原因让小熊和松鼠这么高兴?指名说。

  出示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1)再仔细看看这两段文字,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松果、草莓、纸条、祝福)

  (2)是啊,他们还收到了对方的礼物和祝福呢。下面,男同学读小熊的话,女同学读松鼠的话,我们一起来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吧。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们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2)把这两个字换一换位置,可以吗?为什么?(在水里漂用“漂”,在空中飘用“飘”。)

  (3)教师小结:你们真聪明。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4)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请你把他们送回家吧。

  出示 漂 飘

  黄叶在空中( )荡,好像蝴蝶飞舞。

  荷花灯带着我们的祝福顺水( )流。

  彩旗在空中( )扬,真( )亮!(漂的读音)

  一阵春风吹过,桃花纷纷( )落下来。

  (二)研读第7-11自然段

  过渡:大家不仅学习认真,词语运用也准确恰当。每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可是,有一天,他们因为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出示句子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此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请同学们读读7-11自然段吧!

  (1)出示第8、9自然段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段。(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既然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采访一下小松鼠和小熊。

  师:小松鼠你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你为什么还折纸船呀?

  小熊你好,我知道你和松鼠吵架了,你怎么还扎风筝呀?

  (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4.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1)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2)松鼠再也受不了,那他受不了——生往下接答(生汇报:感到孤独、思念、没有友情、失去朋友的痛苦)

  (3)于是,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

  a.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b.齐读。

  c.想象:纸船顺着溪流漂走了,松鼠会想什么?

  (4)他们和好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5)我们都为他们俩合好而感到高兴,我看到有的同学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松鼠也很高兴,可他为什么哭了呢?(因为小熊愿意和好)

  (6)就这样,一场误会消失了,纸船重新回到了小溪里,风筝又重新回到了天空中,他们的友情又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再读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思维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熊和松鼠说什么?

  生:朋友之间要互相原谅。

  生:朋友之间吵架要主动和好。

  五、指导书写“幸福”

  过渡:是啊,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珍贵,我们要学会珍惜友谊,(板书:珍惜友谊)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体会拥有朋友的幸福。下面,就让我们用心去写好“幸福”两个字吧。

  1.分析字形

  出示“幸福”两个字,学生观察字形,提醒大家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幸”:上面是“土”,不是“士”,下面是羊字少了一横。

  “福”是示部旁。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提醒写字姿势:提笔就是写字时;头正身直足安,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4.作业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20 纸船和风筝

  小熊 松鼠

  珍惜友谊

《风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区别“飘”与“漂”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两件小礼物。你们看,第

  一份礼物是什么?(出示纸船并板书)折得多漂亮!我把它贴在黑板上。还有一份在这里呢,是一只微型的风筝。(出示风筝并板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能来读一读题目?(指名读)读得多准确。“筝”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读一声。(全班齐读课题)

  这纸船和风筝大家喜欢吗?老师将会把它们送给今天最认真上课的同学。看谁能得到它们。其实,这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想读吗?那就快打开书本92页,读一读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想办法记住它。

  (学生自由读课文)

  我看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看到你们都在想办法记住字音,多会学呀!我们的词宝宝也站出来为大家鼓掌呢!谁会读?先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词中的字宝宝单独请出来,你还能读吗?(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认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一个比赛。请同学把你们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边读边摆开在桌面。老师读,你们找出生字,并大声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4、看来这样难不到同学。老师再换个方法看能不能把你们考住。请看这里有四个句子(出示句子: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你们能把它们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随机对比“扎”与“抓”的异同)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1——6自然段

  1、同学们,说得很好。连小熊和小松鼠都给你们引出来了。大家看,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啊。这么乐是不是乐坏了。小熊意外地收到了一只纸船,他怎么能不乐坏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2、我看到xx同学,可真乐坏了,表情都出来了,请他来读读。

  3、你们再看看松鼠的表情又怎样?对了,谁来读读这一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你看它呀,嘴都合不拢了。该怎样读?(指名读)

  4、小朋友,下面咱们把幸福和快乐送给你们的小伙伴吧。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你的同桌听,把祝福送出去。

  5、送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最幸福,最快乐!(配乐齐读1——6自然段)

  (二)学习7——11自然段

  1、就是这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多少快乐呀!可有一天这快乐却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请听老师读。

  (配乐朗诵7——11自然段)

  2、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好,现在请你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自己的感受,使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次。(自由读)

  3、你觉得哪里最使你感到难过呢?

  4、当老师读到: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这一句时,真的非常伤心、难过。

  5、你们看这句里有两个词语(出示卡片)谁能站起来大声读。你们看这两个“飘、漂”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可以说“飘荡”的什么和“漂流”的什么?为什么风筝用这个“飘”,而纸船却用这个“漂”呢?

  6、听完了,我感觉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走起来了。(看课件)可是,这么美的东西,再也看不到了。来,读一读

  (出示: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

  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

  7、我们难过极了,一起来读一读整一句吧。

  8、你们这句话读得非常好,感情多深哪!再也看不到风筝了,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就

  放了一只纸船,在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就因为松鼠的这种真诚使美丽的风筝又飞起来了。多美啊!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吧。(配乐,师生配合读)

  四、课外延伸

  不知不觉大家都被感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下面请你们跟同桌一起交流一下吧。(配乐)

《风筝》教学设计3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坏、扎”等生字,会写“坏、松”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学习课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板题)

  二、读课题,初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

  三、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四个句子

  1、小组交流读

  2、指名读

  四、识记生字(我会读)

  1、显示生字

  2、说说识字的好办法

  3、摆字卡读

  五、做识字游戏

  1、抛魔方,读字,举字卡

  2、摘苹果

  六、我的发现:扎、抓

  七、我会写(范写扎、抓),学生练写

  八、我能读好(“乐坏了”的两段话)

  1、读第一句话,看小熊的表情,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2、看松鼠的表情(乐坏了),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3、生齐读第二段,学生齐读这两段(体会“乐坏了”)。

  九、师:是啊,这纸船和风筝为他俩带来了多少快乐呀,让他们成了好朋友,等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音乐响,师范读7-11自然段)

  1、学生读7-11段,边读边体会

  2、读“漂流”、“漂荡”这两个词,指名贴在黑板上,说说为什么这么贴(达到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课件上显示的“漂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山顶上再也……”取“纸船”与“风筝”,引导体会感悟。

  4、指读自己喜欢的段。

  5、你能想象出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在心里会为小熊说些什么?(指名说)

《风筝》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8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坏、扎、抓、松、幸、福、祝、抓”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准“风筝”的“筝”为轻声)

  2、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乐坏了扎(za)风筝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难受

  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小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书写生字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写正确:“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生描红,后临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帮帮他们找家。

  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了解课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⑵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⑶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⑷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⑵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⑶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6、拓展练习:

  ⑴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⑵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风筝》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20课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瞧!我还带来了见面礼。送礼。我们来一起去学习一篇课文吧!

  板书:纸船和风筝 齐读课题

  二、巩固复习。

  课题读得真响亮,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出示生词。)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幸福 快乐 漂流 飘荡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这儿美吗?(2)贴房子。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你们看它们多开心呀!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那就快快打开书到课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谁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区别“漂”和“飘”。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用手势演一演:“漂呀漂、飘呀飘”读一读这两个句子。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说一说发现。总结。

  (3)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

  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指名读。同学评。

  过渡语: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还有互相祝福的话,能不高兴吗?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随机摘下纸船和风筝)

  (4)听到这你们此时心情怎样?

  3.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他

  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把想法先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4.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

  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结果怎样?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

  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读。

  1:自己读,让大家给评一评。

  2:想听听谁读,然后学一学他。

  3:自己想读一读,请老师评价一下。

  四、拓展练习。

  (1) 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些

  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

  如果以后你和你的伙伴闹了别扭你会怎么做?

  总结:大家说得太好了,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你的伙伴,愿我们同学们永远是朋友!

  五、作业。

  设计贺卡或制作图片送给好朋友,送去对他们的祝福。

  课后反思:

  一、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参与

  本节课的教学力争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参与,创设愉悦可持续型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课上利用简笔画、贴图、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分清“山顶、山脚”“两个小动物的家”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二、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我们教师把讲解强加给学生的。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

《风筝》教学设计6

x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整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 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

  ⑵ 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 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 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 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完成时间:2分钟)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解决不懂的问题(完成时间:4分钟)

  三、质疑探究(完成时间:20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安排时间:17分钟)

  1、问题探究:

  ⑴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⑵ 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⑶ 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2、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完成时间:2分钟)

  1、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风筝》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风筝》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A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第5.6.7.8自然段

  a、师问: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c、生读: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来的?

  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风筝》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有益的桥梁和纽带。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文章的生动之处在于,当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会让学生对如何对待和处理朋友之间的友谊有所认识和体悟,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我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六、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演中悟”。

  2、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在着重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是中放在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位置上,而教师则应处于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架设生活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教育学生对事物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4、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的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学习。

  5、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1)播放课件,复习生字词

  (2)播放课件,展示小松鼠和小熊,给学生讲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于是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在读中学会想,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3)根据学生所说板书

  (4)小组内合作学习自读自悟:

  a、学生畅所欲言,谈纸船和风筝使如何使小松鼠和小熊成为朋友的?

  b、读中进一步感悟:谁愿意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c、各种方式读文感悟“漂呀漂”、“乐坏了”、“祝你快乐”、“飘呀飘”、“也乐坏了”、“祝你幸福”,要读出小松鼠和小熊高兴的语气。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评价读,学生在读中悟情、悟理。)

  过渡:同学们,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而且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这份幸福和快乐中时,一天,他们居然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吵了一架。天空中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了,(摘下风筝)小溪里也看不到漂流地纸船了,(摘下纸船)后来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们和好的呢?

  d、学生交流合作成果。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思考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读出、悟出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高兴心情,及吵架后那份伤感,从而深悟友谊的纯真、可贵。)

  e、联系生活中失去朋友的难受感觉,从而感悟“再也受不了”、“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表现出松鼠和小熊对和好的渴望及和好后的兴奋心情。)

  f再读课文。(以读为主,再读中学、读中悟,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角色体验,去体会成为好朋友的高兴、吵架后的伤感、孤独,再次和好后的兴奋心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一步理解课文。)

  (三)拓展实践,展示成果

  1、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也有和好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想一想,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曾经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表达一下你的诚意吧!你选择怎样的表达方式?(让教育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让学生身心受到深刻的教育)

  2、同学们做的都很对,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真挚的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要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最令人敬佩的。请真挚地送出你精心准备的礼物,并说几句让朋友感动的话,好吗?(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给学生带去了欢乐,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是学生中在反思中自悟、从而克服自私、任性、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

  (四)作业

  选择一种方式,去和与你吵过架尚未和好的朋友和好。

  (课内延伸到课外,把所学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板书设计:略

《风筝》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⑵ 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⑶ 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① 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②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⑷ 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⑸ 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⑵ 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⑶ 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⑷ 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⑸ 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①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②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⑹ 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 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 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⑴ 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⑵ 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⑶ 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⑷ 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⑴ 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⑵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⑶ 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风筝》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诵读古诗《村居》

  (1)师:(出示古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大熟悉的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师:孩子们,你们能说说这首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句话:谁干什么)

  (3)师:诗里没有写风呀,怎么说是写风筝的呢?

  2.学习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

  师:说得真好!我们语文书中也有一个地方介绍了风筝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吧!

  师:山东潍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可见风筝得到大家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

  3.板题,读题。

  师:(板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还要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学习情况。

  (1)师:刚刚老师巡视时,发现有些生字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带音生字词)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及时纠正读音)

  师:读得真准!老师都要向你学习!

  /你这个词还可以读得更好些,仔细认读一下,再读读。

  我们来齐读它们。

  师:(出示无音节生字词)

  这样你还得吗?(示意学生读)

  真有你的,本事还挺大的!

  我们再来读读它们。

  (2)读通句子。

  师:我们把词语放进句子中,肯定也能读好,谁来试试!

  出示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

  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师:看来你真的明白了老师的要求,读得不仅准确而且很通顺。

  / 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谁来帮帮他纠正一下。 /你再读读。

  师:我们齐读这两个句子。

  3、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请同学们来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有没有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还

  要想一想课文写了孩子们做了些什么

  事?

  (出示——认真听,用心想:课文中写了孩子们做了些什么事?)

  4.讨论交流,提示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生本,词语教学既要强调基础的落实,立足学情落实好字音、字义、字形教学点,又要突出重点,训练到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以学生自主感悟为主,由?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方法。】

  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放风筝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心情的句子。

  2.讨论交流。

  (1)理解分析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飞快地跑起来。”

  (2)理解分析句子:“风筝越飞越高??拼命地奔跑。”

  3.齐读。

  【设计意图:?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当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真正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串读,引读,角色体验式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四.课堂练习,巩固字词。

  1.出示生字,进行组词练习。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抄写字词。

  【设计意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减掉繁琐的分析,留足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堂的练习。对于三年级学生,字词教学仍然是重点。在第一课时的最后环节安排生字词的巩固是较合适的一种方式。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字词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板书设计:

  做风筝 ??

  10. 风筝 放风筝 喊叫 奔跑 (快活)

  (“幸福鸟”)找风筝 ??

《风筝》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六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准确读通长句。

  3、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风筝三件事。知道课文是从刘老师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的。

  教学重点:

  掌握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的三大事例。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板书:理想)老师的理想是当一名学生尊敬,信任,喜爱的好老师,愿意谈谈你们的理想吗?同学们的理想是远大的!(板书:风筝)看到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板书:的)理想与风筝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放在一起?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理想,对于风筝显然是熟悉的,以此入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两者如何有机融合,似乎解决得并不巧妙。这种无须回答的问题是否有着存在的必要呢?这本身也是我存在的困惑。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顺着学生的思维整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方面还考验着我的课堂驾驭能力。

  3、是呀,这篇课文到底写的是什么呢?风筝中寄托着怎样的理想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自己喜欢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写了刘老师的哪些事?

  (3)刘老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为什么?

  (4)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细腻感人,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以这四个问题统领全课,既解决生词,又把握了课文中心,且抓住重点语句读好了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词:风筝 眯眼 蜈蚣 倘若 连翘花 翘尾巴 撒脱 撒谎 急速一转 旋转 酸涩

  舒展腰身 仰望天穹 圆木拐杖 女娲造人 擎着风筝 翩翩起舞 翱翔盘旋 气喘吁吁 功德无量

  (1) 读准字音:指读正音。注意三个多音字,帮助学生区别好。

  (2) 认清字形:倘 敞 筝 挣 睁

  (3) 理解词义 A酸涩 文中是酸涩的感情,什么情况下你的心里是酸酸的,心里很难受呢?文中为什么而酸涩?B 看到功德无量这个词,你想起了哪些伟人?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那根圆木棍是功德无量的呢?C谁能任意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说一句话,如果你能用上几个词,那就说明你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棒哟。当然也可以结合我们的课文内容来谈说话。

  (4) 指导写字:字会读、会认、理解了,我们还要写好它。在写字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还要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叫读帖,读完帖后,要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这六个生字中,哪个字最难写?我们一起来写它。请看老师板书。请大家认真在书上119页描红。注意写字姿势,一定要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教学反思:对于生词的教学,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式。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应该做到了扎实。高年级学生字词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词义的理解,及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因而在设计时我着重关注了这一点。对于多音字的教学,从思想上重视了,但或许因为对学生学情的不了解,在后面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困生对于字音并没有完全掌握。在一般情况下,字音教学应该是针对学困生。

  2、课文主要写的是刘老师,写了他的哪些事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风筝)指读第四、五、八、九自然段。这三件事构成了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文章是怎么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的呢?指读第一段。文章的结尾又写了些什么呢,你们觉得最后这两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老师小结:课文开关通过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了对刘老师的加快;中间第四至九自然段通过三件事,表现了刘老师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这部分让学生说事,部分学生自然直接引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既读了课文,又概况了课文大意。对于分段,概括大意,个人认为不是教学的重点,因而直接用语言引导,让学生有个大体印象即可。或许这样的设计仍有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谁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刘老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能用书中的语言来解释你为什么这么说吗?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4、你找了哪些细腻感人的句子,愿意读给我们听吗?学生读后,追问: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心中涌起怎样的情感?

  教学反思:这一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文章的美需要学生自主地感受与表达。无论学生找哪一句,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后一问题或许学生表达得不那么好,但向其渗透这样的读书要求,还有非常有必要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应该逐步培养并落实。

  二、作业布置

  1、 将生字在田字格中书写四遍,生词抄写两遍

  2、 认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至少读三遍)

  教学反思:在最后我特别强调的“读”这一项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由于是借班上课,真正的落实还得有赖于课任老师。

《风筝》教学设计13

  今天上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读准,学习生字,品读第2自然段做风筝。导入以后同学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和句,发现同学读课文读得很慢,一遍课文就得五分钟,然后单个分段读大家一起为其正音,然后整体理解课文,边读边划出文章层次。

  在精读做风筝并找画出描写小朋友们做风筝的心情的句子这一环节,我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同学的听讲率不达标,一部分学生没听到心情二字,不过看到不少同学很会抓重点词,这一点我很欣慰。找出重点句后让同学读说说小朋友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让同学把自已在读书时的疑问提出来,有的同学还提出一些难懂的词。然后我就把学生趁机拉到了难理解的词上,让同学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将难理解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我发现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不少,看来生字词以后可以慢慢放手了,以后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朗读课文指导方面,我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学会怎样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更丰富。

《风筝》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准备:

  1. 自制多媒体课件。

  2. 纸船、风筝、小熊、松鼠图片。

  课前交流:学生介绍自己或好朋友。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

  1.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教师手持纸船和风筝)你们认真地看老师写这两个词,板写课题。

  2.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

  2. 检查生词。

  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读文。

  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贴图:松鼠、小熊),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文2、3自然段。

  阅读理解小熊和松鼠建立友谊的过程。

  1. 小松鼠是怎样传递自己友谊的?从“漂呀漂”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试着读,体会“漂呀漂”在句中的作用,感悟句子的美。

  2. 小熊拿到了什么?是什么表情的?课文是怎么写的?重点指导2、3自然段的读。

  3.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想呢?小熊是怎么做的?一生读文4、5自然段。

  4. 通过比较字形、理解字义,懂得两个“piao”的不同。

  男、女同学比一比读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阅读理解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痕的内容,体会内心感情。

  1. 师读6、7自然段。

  听老师读完,你们的心情怎样?练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 体会松鼠、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痕后的内心感情。

  阅读理解友谊恢复的内容,升华情感。

  1. 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通过读第10自然段体会松鼠的心情。

  1. 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松鼠对和好充满期待的复杂情感。

  体会人物内心,读出他在纸条上写的那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1. 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堂延伸

  1. 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课件展示风筝满天、纸船满溪的场面。

  2. 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种事情?

  教师总结

  写字练习

  讲解、多媒体演示“幸福”两个字的写法。

  五、课堂总结。

  课件:

《风筝》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唤起情感

  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我们可以在田野自由自在的放风筝。你能介绍你是怎么放的吗?风筝飞得高吗?玩的开心吗?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三、读中感悟

  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想一想:我们会憧憬什么?(憧憬快乐,憧憬幸福,憧憬未来??)

  (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课文中描写放风筝快乐的句子特别好听,找一找读一读

  2.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3、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三) 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小组交流讨论后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请读读5、6、7、8自然段。

  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4、展开想象:他们在水磨坊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

  (四)以读代讲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的学生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小组学习时交流的时间空间都太少,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发言太少。

  3.指导朗读少。

【《风筝》教学设计合集15篇】相关文章:

《风筝》教学设计课件02-27

风筝贾平凹教学设计10-27

小学美术《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12-23

风筝贾平凹的教学设计10-27

《风筝》的课件设计05-05

风筝课件教案设计05-15

《风筝》(鲁迅)教学课件09-15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02-22

风筝教学反思(通用8篇)03-11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范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