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7 15:18: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结合注释读懂诗词大意,进一步学习品味有画面感的词语,体会诗人情感的阅读方法,学习诗人融写景和抒情为一体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复习,初步感知

  (一)、背诵《泊船瓜洲》、《秋思》

  1、导入: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理解“长相思”,初步了解词(又称长短句,分上下阙而诗每句字数一样。),问: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忆江南、渔歌子。)

  3、了解作者。纳兰性德:本名为成德,后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著有《饮水词》、《通志堂集》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二)读词《长相思》,要求

  1、自由读两遍词,读准字音。(注意生字(聒读音和写法)和多音字(更)的正确读音。)

  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自由读两遍。

  (三)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二、联系插图,读懂词意

  (一)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向我们展现那些景物并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山、水、榆关 —— 不舍

  千帐灯—— 孤独

  风、雪—— 失眠

  故 园—— 思乡

  (二)读后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长相思读完你看到了那些画面?(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三)作者的“心”又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

  (板书:心系故园)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们连起来,长相思读到这里你读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四)小结。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三、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一)配乐朗读,想象词中的情境

  走进作者的心中。配乐《怆》,师生轮读《长相思》,想象意境。

  (二)自由朗读词展开想象,配乐《琵琶语》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播放音乐、画面)

  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好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线啊!——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团圆之夜啊!——故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三)对比引读

  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下阙)

  师: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

  师: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

  四、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一)质疑问难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你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去从军呢?——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你离开家乡已经有多长时间了?——你在行军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二)互文印证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试问我为何轻易的离别,一年和家人能团圆相聚多久?)师: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诵读:——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诗人如此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却要踏上征途,我们感受到诗人(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

  (三)回归课文,小结,并会背诵。

  师: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生读:长相思。指名学生背诵《长相思》。

  五、区别诗词,感受异同

  讨论:再次读三首诗词,在读中讨论他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1、格式不同。词又称之为长短句,分上下阕而诗却每句都字数一样。

  2、三首诗词表达的情感相似,都蕴含着深厚的思乡之情。

  3、表达的方法不同,《泊船瓜洲》是借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是结合了他们的特点,融写景、叙事为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六、课外拓展,背诵诗词

  万水千山,隔不断思乡情,千辛万苦,抹不掉思乡情,别时容易聚时难啊!你们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纳兰性德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在这字里行间写不尽的是乡愁,当我们如他们那般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之时,在我们心中总会记得背诵这些诗。

  《长相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二、题解: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四、朗读课文,直到能够背诵

  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2、互文见义:词的上片用“山一程,水一程”的旅途上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用“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的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3、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六、拓展练习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长相思》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语文,是洋溢着灵性的美!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在平等交流中来感受和积累这一美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更是灵性与唯美的集中体现。经典诗词说到底,是对宇宙万物的洞悉、对人生的了悟,并以完整的形态出现,所以,诗词只能去“会”、去“意”、去“悟”,而这最好的策略是体验诵读,任何支离破碎的分解,都是缺憾!“诗活在诵读,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生字,能从字正腔圆的、通顺流畅的朗读过渡到情感诵读,培养语感。

  2、通过想象画面、情景体验和诵读的方法,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代经典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想象、情景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构建“征途”、“故园”意象,体味“相思”,感悟“人性”。

  【教学流程】

  一、初读·印象画

  1、板书课题,(相思)相思是愁!离愁,春愁、乡愁。

  乡愁,在李白的笔下,是撒满床前的月光,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长相思》,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

  2、初读四遍。

  前两遍:生字、多音字读准,字正腔圆。后二遍:讲究节奏,有味道。

  教师通过引读、带读、试读题目,引导学生按两个层次朗读,层层落实。

  板书:词的朗读要求:顺、懂、味

  3、两读过后谈感受

  师问:词读到这儿为止,《长相思》在你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

  带这各自的印象和感受齐读词,读到词的字里行间。

  二、再读·形象画

  1、过渡语: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的长相思呢?学词只有印象和感受还不行,这还需要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现在请大家在走进课文,默读课文,仔细结合资料下边的注解,弄懂词的大意?

  (先讲大意,再讲解学习古代诗词的“意会”作用。)

  2、师:现在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们对这首词的大意“意-会”没有?

  一是:作者的“身”在哪里?(板书:身在征途)

  二是:作者的“心”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

  3、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打上圆圈再联起来)会有什么新发现,新体会?

  (启发学生开放思维,感受和体验作者相思之情)

  师谈话:一个远离,一个牵挂,远离越久,牵挂越长,征途越远,相思越长,所以题目是《长相思》,

  出示地图,(介绍背景)

  一说:身心分离的内心世界。

  二读:齐读作者身心分离的那种心情

  三、品读·新印象画

  1、师范读,生跟读,亲近文本,展开联想和想象,构建“征途”意象。

  2、开放思维,创造想象,描写浪漫生活,构建“故园”意象。

  四、悟读·现实画

  a)师谈话:美好而浪漫的画面和场景,却在现实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乡心梦难成”(板书:碎)

  b)指导悟读。谁来再读读《长相思》?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杨柳依依,春暖花开,没有亲人的关怀和问候,只有……

  在这里,晚上,没有皎洁的月亮,没有甜美的饭菜,更没有和妻子,儿女一起的温暖与幸福,只有……

  在这里,没有(学生写的场景)只有……

  c)齐读。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长相思,请同学们想象画面,进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心灵,齐读《长相思》。

  五、研读·人性美

  a)师谈话:同学们,词读到现在,我已经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声中带情),那么作者作为一名出生于宦官之家,书香门第的才子,又是名门望族,为什么还要忍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这是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b)出示纳兰性德的《菩萨蛮》。重点感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c)板书:“爱祖国建功业”(人性美)

  d)总结

【《长相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思教学设计11-29

《长相思》的教学设计05-13

长相思教学设计05-27

《长相思》教学设计01-31

《长相思》教学设计精选09-05

《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08-08

《长相思》教学设计范文04-03

长相思优秀教学设计05-08

长呀长教学设计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