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20 10:55: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家争鸣》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精选6篇)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篇1

  百家争鸣这节课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8课,也是对动荡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两课的延伸,着重着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方面的形势。从单元角度来看,从第一单元的原始社会过渡到第二单元的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时期到第6、7课时已经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从争霸到兼并战争,除了政治上的激烈碰撞,更是擦出了思维的火花,各种学术思想竞相登上历史舞台。这一课的学习将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的文化认同感。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结合本节课的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的思想主张并为他们设计各自的名片。

  2、归纳总结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主要人物代表及其思想主张和著作。

  3、了解何为“百家争鸣”(即百家争鸣的定义),明确“百家争鸣”的背景,初步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及影响。

  4、通过对诸子百家思想的了解,学会用唯物主义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百家争鸣这一现象,并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老子和孔子的相关信心,自主发挥,制作二人的名片。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对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变化进行对比,找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有何深远的影响以及对当今社会有何指导意义,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六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1、聚焦问:通过让学生预习,线索提示,引导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线索提问,如:

  让学生的对本节课的三个模块有整体的方向把握,知道了该怎么去学,怎么运用“历史六何法”去找出关键信息。

  2、引导学: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分为三个小目录:一、老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三、百家争鸣。前两个小目录的学习方法相似,第三个目录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先说前两个目录的教学:首先,利用视频导入,让学生对于老子和孔子有初步的印象。然后,给学生3分钟时间,自主阅读课本第38-40页的内容,按照聚焦问中的思维导图,自主找出问题的答案,分享给同学们。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出老子和孔子的名片,进行全班展示。在第三个目录的教学中,首先,结合第6、7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百家争鸣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背景?然后,图片展示,不同学派代表的图片,让学生自主找出该学派代表的思想主张和著作。最后,引到学生自主设计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时间、人物、学术思想、著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提供学习线索,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找出本节课的重要学习内容。

  3、组织议和点拨讲:在第三个目录的教授过程中,会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不同的学生代表不同的学派,让他们展开辩论,论题为:哪家学说最适合国家发展?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多学说中,让学生在掌握该学派的基本主张意外,更能够体会到当时各学派争相著书立说的原因。在辩论的过程中,要加以引导,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式、时代背景,体会思想家、教育家们的主张为何会被君主接受或者被舍弃,从而加深中华学术文化的认同感。

  4、指导练和总结思:在本节课的尾声,请同学们来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成果。有同学认为,他学到了各个学派各个代表的主要观点,历史基础史实的量得到了提升;有的同学认为,本节课他主要学习了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启发我们要学习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也要向先辈们学习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发言的精神。诸如此类的发言总结了本节课的硕果。在课件的最后,也精选了几道历年中招考试关于本节课的试题,让同学们小试牛刀,抓住本节课的出题点和关键点,重点复习。

  三、本节课的不足

  虽然这堂课结束了,但我的人生教学课堂才刚刚开始,对于刚刚讲过的这堂课,觉得自己对本篇文章的重心把握得还算准确,思路还算清晰,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前两分钟的利用,让学生及时复习上节课内容,重点提问;让学生个性化阅读,自主学习的时间少;在对学生的评价时,评价语不够多样、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发现学生地闪光点;课堂中语言不够简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这也可能是问题设计不够具有引导性,让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自己专业素养。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篇2

  在上课之前我一直在思索:《百家争鸣》这一课,怎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通过授课实践后,我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1、弄清“百家争鸣”的时代。“"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兴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

  2、明确“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国地主阶级通过不同形式先后夺取政权、封建诸侯割据天下并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3、把握争鸣的特点。毎位思想家,各个学派都对共同关心的每个问题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见彼此辩论

  这节课按要求是认识非常多的思想家,在教学上我重点突出孔子和韩非子。因此,对于其他思想家学生只有一个浅显的理解,而重点在于探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内容和影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概括重要思想家的成就,概括得比较到位。另外,我再加一些思想家的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介绍老子的故事,介绍《道德经》的由来,学生既感觉有兴趣,又增长了知识。最后,我让学生讲故事、讲格言,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如孟子“孟母三迁”的故事、庄子“坎井之蛙”"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韩非子受李斯迫害的故事等,学生讲得非常生动。

  一堂成功的历史与社会课要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备课和反思,学正为师,身正为范。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篇3

  11月5日,陈昔安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以及广东省骨干教师一行14人来到了皇岗中学开展教研活动,听我上一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百家争 鸣》,课后工作室老师们对我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并共同探讨了我校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情况,在这里由衷的感谢大家对我真切的指导,谢谢!

  我 校推行教与学方式转变,尝试按照“五步三查”模式开展学生自主高效课堂,其中五步是:独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反馈;三查是:查预习 订正---查展示问题---查学情反馈。对于这种还课堂自主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理念我还是很赞同的。课前我给班级学生分成五组,分别代 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收集资料,为课堂合作展示做准备;课堂中我设计了预习检查、百家讲坛、治国辩论、名言竞猜、 达标测试、拓展运用等环节来带动学生学习、活动。

  虽然只是40分钟的课堂,却给了我很多思考:

  1、课前准备和展示习惯养 成不够。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不熟悉,对学情不够了解,学生没有养成参与课堂的语言习惯、秩序习惯,以致课前做的很到好的作品,如:手抄报、课件、读书 卡、诗词等资料没有和语言、知识内容紧密结合,以致表达不够流畅、精炼,影响了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

  2、课堂设计环节过多,对内容的深度和学生的思考挖掘不够深刻,课堂理性分析和情感提升不够。

  3、导学案应更贴切学生,符合学生水平,结合学情,贯穿于教学的预习、合作、课堂、课后等环节,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顺课堂程序。

  在辛苦之余,我也十分感谢工作室给我这次讲课的机会,让我能全身心的投入的课堂中去,让我对教好一堂课有了更多的思考、提升,好的课堂应该具备真实、愉悦、参与、思索、知识、情感等等重要因素,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寻学生成长、教师成熟的教学之道。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篇4

  要精心设计具有新意的历史场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比如我在上《百家争鸣》这节课时,设计了如下的讨论题目: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以柔克刚;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墨子说:我以身作则。现在我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请从儒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出解决办法”。然后让学生来展开高二历史教学反思讨论。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对于学科领域本身的研究,学科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和积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觉得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在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过程中,翻阅了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白华《中国哲学史提纲》以及其他大量的,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自己深入浅出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对于一位教文科的教师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工作。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老师必须要多读书。

  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

  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最感兴趣!在课堂当中一定要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将书本的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构建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理解对象信息和知识内涵的个性化过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自知困”。

  关于新课程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更充分地体现新课程的仍旧是我必须要探索的一个大的问题。在新学期的《导言课》当中我对我的课堂内容作出了如下一些改动,让导言课从简单的“见面课”上升到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识与历史教学目的的明确。围绕着三个主要的问题展开讨论:1、什么是历史?2、为什么学习历史?3、怎样学好历史?从而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要正确理师在课堂教学“多元互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是一位出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是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中所出来的智慧火花。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提高自身史学素养,在异彩纷呈的材面前能否从容应对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过去只要把教材吃透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端好历史教师这碗饭的时代,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结束了教师这一行业甚至上十年不更新业务知识的局面。

  旧教材是教学大纲的直接演绎,是教学大纲的直接体现,所以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只要研究好教材就可以基本完成并落实大纲的一切任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很好地应付考试。而一标多本下的材,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传统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体系,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内容融合起来,以专题的形式来呈现。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用一系列专题展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景图,三个历史必修课模块实质是讲述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和文明史,六个选修课模块也主要是文明史主要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在这些方面材无疑给了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贴近我们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可以说文明史观引入中学历史教学,势必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极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次真正的。

  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为什么学生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缺少问题意识。我准备在新学期将问题细化,注重平时积累,着手解决,具体成文。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的亮点和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堂课是“古为今用”的充分体现。以往在讲授百家争鸣时,往往是老师列表,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往表里一填,学生课下死记完事。但我们认为这样没有任何的益处,而应该使其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百家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其积极的一面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利用古代的传统思想来解决现代的问题。

  3.此课的讨论又为后面的课程做了铺垫。比如:秦朝运用了法家思想;汉初采取黄老思想;汉武帝之后则使用了儒家思想等等。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连贯,更加系统。

  4、不足之处:由于初一年学生思考问题较为肤浅,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在讨论问题时不够深入。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篇6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可以这样说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政治的动荡、经济发展,而且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

  诸子百家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注意尊重、吸收别人的意见,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希望今后我们的课堂也能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同样充满了机遇,希望同学们学习诸子百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勇于施展自己的才华。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反思12-25

关于百家争鸣教学反思(精选8篇)06-21

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反思06-25

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反思11-29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范文10-03

百家争鸣的近义词02-08

百家争鸣的说课稿02-24

百家争鸣说课稿11-03

百家争鸣的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