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

时间:2023-03-13 19:11:4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孩子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幸福的。

  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准备:

  投影片《儿歌》。学生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准备一个长鼻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长鼻子”出示

  1、哭丧着脸的一名学生向老师诉苦—张出长鼻子了!

  2、谈话—做什么错事了吗?

  撒谎了!

  你呀,真是个一个小皮诺曹!

  活动(二)故事屋

  1、老师讲故事《木偶奇遇记》

  2、听完故事,你觉得皮诺曹怎么样?

  活动(三)“长鼻子”客星

  1、讨论:如何去掉“长鼻子”?

  2、交流:

  只要改正说谎的坏习惯,长鼻子就会变短了!

  把橡皮泥拿掉,鼻子不就变短了吗?

  3、对话,通过同学们与“长鼻子”同学的对话,展示学生帮助“长鼻子”的'过程。

  活动(四)皮诺曹剧场

  1、过渡:老毛病又犯了!

  2、指

  3、学生演

  4、提问

  第二课时

  活动(五)你乐我也乐

  祝贺“长鼻子”同学恢复正常。

  活动(六)--小小故事会

  1、说谎的坏习惯尽管很讨厌,但也不是不能远离,古往今来,有关诚实的故事太多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收集了好多故事,谁来讲故事?

  2、是呀,诚实的人是会得到人们的赞许。书上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大家读一读,前后座位也可以演一演。

  3、出示投影,指导学生读《儿歌》

  活动(七)--我看“成长的烦恼”

  1、虽然,同学们都知道说谎话,害处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但实际上,大家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还会犹豫,比如---吃药。

  2、最怕吃药的盼盼就遇到难题了。同学们,看看书上的两幅图,要是你,你会怎样做?

  活动(八)--为假“长鼻子”平反。

  1、过渡: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确实不易。所幸xx同学已经改掉了。

  不过,有一点要宣布,要为xx同学恢复名誉!xx同学为了让大家上好这一刻,特意扮演了一个说谎的角色,让我们向他表示感谢!让我们每个同学远离“长鼻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2

  教材分析:

  《美丽的生命》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编写思路是从“欣赏”生命、“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本课的设计主旨是通过呈现大自然各种生命共生共存的美丽图画,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命,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命,感受身边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带来的美丽,领悟“世界因生命而美丽”,引发学生对生灵万物的情感,为本单元后两篇课文做铺垫。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身子女,在家受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甚至以摧残其他生命体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为荣,这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的缺失,而这种道德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对生命教育的轻视。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其生命需求,感受生命的丰富与意义,让他们在交流中受到触动并给予其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使“关爱”落实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设计思路:

  本课从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谈起,丰富多彩的生命使世界变得生动、精彩,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值得珍爱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感受到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活力;从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以达到教学的高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最后将“热爱生命”的意识从小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

  3、行为与习惯目标:懂得关爱、善待身边的动植物,学会和它们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懂得关爱、善待动植物。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要善待每一个生命。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在这广阔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球,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其中的一颗,你知道地球与其他星球有什么不同吗?(生答:地球是有生命的。)师边播放图片边讲述生命起源的传说?提问:你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吗?

  板书:美丽的生命

  二、探究新知

  1、欣赏: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欣赏有关大自然的生命视频)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早在3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现在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和40多万种植物呢。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有生命的地方。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才如此多彩。

  提问:①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在这幅图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

  ③通过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小草在风中飞舞,鲜花在竞相开放,小鸟在树林里歌唱,松鼠在枝头跳跃,鱼儿在水中玩耍,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它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五彩斑斓,正是由于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美丽。

  2、交流:我看到的生命

  (1)、通过学习,大家想一想在你们身边,你知道的生命还有哪些?说说它,并上一幅画。

  (2)、说到这里你是怎么对待身边的生命的呢?

  (3)、请在记录卡上把你的做法写下来。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师:大家说的很好,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人们的'呵护和关照才能健康的成长,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3、体验:没有生命气息的世界

  (1)师:如果当这些生命都不存在了,我们的生活会变的怎样?整个世界又会怎样?播放凄凉的音乐,让学生想像在没有生命的世界里将会看到什么?(生答)

  (2)观看无生命的图片(课件出示《干涸的土地》),提问: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感受师小结)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只有黄沙、只有恐惧、只有荒凉而毫无生命气息的世界。回想刚才那个美丽的世界,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学生探究交流)

  (3)师:通过大家的探究交流,我们发现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的如此生动和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珍爱我们的世界。

  三、拓展提升

  回忆校园、田地、村庄、小河里都有哪些生命,并完成下面表格

  有声生命无声生命

  会飞的生命

  会游泳的生命

  爬行的生命

  四、小结

  整个世界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大自然的生机就是生命的体现,生命没有了,世界也就没有了!下面,就让我们以一首小诗结束本节课内容。(配乐朗诵)

  生命如此美丽,

  她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

  让我们

  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一切生命!!!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生命

  生命如此美丽

  她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六、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渠道之一,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起着奠基作用。

  我认为生命的原则不应当仅仅适用于人类,而应当适用一切生命。人类应当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一切的所有的生命。我还认为道德教育应以珍爱生命为出发点,教育我们的学生对所有的生命应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伤害生命并救助生命;我们的道德教育应当教育学生以向珍爱自己生命那样对待一切生命,让学生在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同时体验到所有的生命的存在。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为了“激活”学生心灵深处沉睡的生命意识,提前一周我让学生在校园里、在家里以及社会上寻找有生命的动植物,让他们认识到动物、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生命。他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课上我让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生命。并每生画一幅有关生命的想像画,在班上介绍自己的画,比一比谁的想像力更丰富。

  整节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了生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我们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不足之处:

  1、课后没有及时和学生进行反思。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结束时,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让反思成为下一次课取得成功,进步的前奏。

  2、课堂内学生动的还不够。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过去的生活用品,了解过去的生活。

  2、认识简单的事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课时:一个课时。

  二、教学活动与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请先阅读书本32页的内容,看看这些东西你都认识那些,他们有什么作用

  2、小讨论。

  下面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图上这些东西的作用。

  3、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这些生活用品的作用和用法,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介绍。

  展示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及简单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活。

  (幻灯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并和现在的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比较。)

  4、同学们,这些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是了不起的发明和创造;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

  5、学习制作年表。

  先学习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是什么东西(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了什么(不同的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把书本的年表补充完整。

  6、课后作业。

  制作一个简单的年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优秀教案07-30

《品德与社会》优秀教案03-08

品德与社会的优秀教案11-21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07-10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08-25

小学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优秀教案06-19

品德与社会小学教案02-28

品德与社会小学教案07-10

品德与社会《我家的故事》优秀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