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

时间:2022-11-03 18:01:54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4=,再用÷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2、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2、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读题、分析、列式。

  1、小兔采了20个蘑菇,送给小猴8个,小兔又采了10个蘑菇,小兔现在有多少个蘑菇?

  2、小明剪了37颗星星,小红剪了45颗星,他们送给幼儿园50颗星,现在还剩多少颗星?

  二、新课

  出示例4

  问: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

  问: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

  (3)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

  (4)还要烤几次?54÷9=6(次)

  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90-36)÷9=6(次)

  问:解答正确吗?指名学生检验是否正确。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解答什么

  二、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说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步是怎样解答,综合算式是怎样解答的。

  2、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

  3、动物园有10只黑鸽子,22只白鸽子,每个笼子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

  (2)还要烤几次?54÷9=6(次)

  综合算式:(90-36)÷9=6(次)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P107)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

  (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

  (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

  (90+75)×x =660或者,90×x +75×x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90×4+ 4x = 660或者(90 + x)×4 =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P109———1题)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x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题)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等量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12-2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09-28

数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模板02-17

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优秀教案06-16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05-26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11-03

数学上册教案12-25

数学上册教案12-25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