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3-07 10:24: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一般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从1997年至今。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高速列车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列车提速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时事中提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活书、用活书,培养关注时事的兴趣。】

  二、过程

  师: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生:从图中知道,原来的列车每时行驶180千米,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我想知道,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生1: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快多了。

  生2:我们首先要明白“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们可以画图表示现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师:好,那就自己画图,试试看,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很容易从图中看出,“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意思是指提高的部分相当于原来的50%,是把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计算速度提高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计算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生2: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提高的部分是原来的50%,也就是说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1+50%),这样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师:说的都对。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解决问题吧!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想法:

  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180×50%+180=270(千米)。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180×(1+50%)=270(千米)。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从下面的信息中,选择两个信息,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试一试”中的4条信息)

  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然后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选取不同情况的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经过练习之后,淘气发现无论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烘干前后的关系,你同意淘气的看法吗?为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线段图)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明确:烘干前的质量多,烘干后的质量少。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寻找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画线段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有效的方法。】

  三、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先求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180×50%+180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180×(1+50%)

  教学反思:

  能够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他们对教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这种不同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后尝试解答,再合作研讨。提倡、发现学生的多种思维和不同解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自己的钥匙,并引出密码锁。分别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或物品见过密码锁,见过几个数字的密码锁。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钥匙。

  师:对,这些都是用来开锁的钥匙。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锁是不用钥匙的,你们知道是什么锁吗?

  生:密码锁

  师:谁知道什么地方或物品上经常用密码锁?

  学生可能说出:保险柜、保险箱、旅行箱,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不少,那谁来说一说你在什么东西上见过几个数字的密码锁

  学生可能会说:

  ●我在旅行箱上见过三位数的密码锁。

  ●我在保险柜上见过六位数的密码锁。

  ●有的保险柜上的密码锁是8个数字。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师生交流。师:那谁知道旅行箱上为什么用密码锁,而不是钥匙锁呢?

  学生可能会说:

  ●不怕丢钥匙。

  ●能够保密,别人不知道密码开不了,也不能仿制。

  ……

  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用一定个数的数字组成密码,可以有许多变化,也就是可以组成许多密码,即使你知道了密码锁是几个数字,也很难判断是哪个密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数字密码锁的秘密。

  板书:数字密码锁

  二、探索密码锁

  1.提出探索由两个数字组成多少个密码的问题,让学生分别写出0打头和1打头组成的密码。

  师:现在,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最简单的情况。假如数字锁的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同学们想一想,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自己在本上写一写。用0打头时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学生写密码,然后交流,得出:

  用0打头,得到的10个密码是00、01、02、03、04、05、06、07、08、09

  板书:0打头——10个

  师:再用1打头,写一写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学生写完后交流,得出:

  用1打头,得到的10个密码是10、11、12、13、14、15、16、17、18、19

  板书:1打头——10个

  师:想一想,用2打头,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生:10个。

  2.分别提出:用3、4、5、6、7、8、9打头各能组成多少个?一共能组成多少个?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得出:10×10=100(个)师:分别用3、4、5、6、7、8、9打头呢?

  生:分别可以组成10个

  师:一共10个数字,每一个数字打头都能组成10个密码,那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呢?

  生:一共可以组成100个。

  教师板书:10×10=100(个)

  3.教师谈话并告诉学生用三个数字组成1000个密码,鼓励学生合作进行推算。师:刚才,我们通过写出几组密码,推算得出:用0到9的10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字的密码,可以组成100个,那你们想知道,用这10个数字组成三个数字的密码,能组成多少个吗?

  教师板书:10×10×10=1000(个)

  师:可以组成1000个,你们知道是怎么推算出这个结果吗?同学合作,试着推算一下。

  学生先自己推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交流学生推算的方法,说明结果的准确性。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推算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说法:

  ●组成密码的数字都可以是0、1、2、3、4、5、6、7、8、9的十个数字。如果第一位数字是0,第二位数字是0,第三位数字是0、1、2、3、4、5、6、7、8、9,即:000、001、002、003、…009共10个密码。

  如果第一位数字是0,第二位数字是1,第三位数字是0、1、2、3、4、5、6、7、8、9,即:010、011、012、013、…019共10个密码;……,所以第一位数字是0的密码共有10×10=100(个)

  同样第一位数字是1,也有100个,第一位数字是2,也有100个,…第一位数字是9,也有100个,所以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共有10×10×10=1000(个)

  ●用0、1、2、3、4、5、6、7、、8、9可以组成100个两个数字的密码,在每个密码后面再加一个数字,都能组成10个密码,所以一共可以组成100×10=1000(个)

  ●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中任一个数打头,后面都能组成(10×10)个两个数字的密码,所以一共可以组成10×10×10=1000(个)

  只要学生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首先给以鼓励,然后教师参与交流。

  5.简单说明1000个密码与密码箱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计算偷偷打开一个三个数字的密码箱需要多少时间。算完后交流。师:同学们用不同方法推算出了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1000个。大家知道,一个密码箱只有一个密码,也就是说,一个三个数字的密码锁只是这1000个密码中的一个。所以知道密码的人,很容易就打开了,不知道密码的人,要想偷打开箱子,可就难了,你们知道难在哪吗?

  生:他得一个一个地试。

  师:对,要一个一个地去试,这样就有可能要试1000次才能打开。请同学们算一算,如果每试一个密码要10秒钟,试1000次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1000×10÷60÷60≈2.7(时)

  6.告诉学生六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1000000个,让学生计算打开这样一个密码锁需要多少天。师:不知道密码,要想打开一个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锁,就要花近3个小时的时间。重要的文件箱,都是由六个数字组成的密码锁,这样的密码有1000000个(板书:1000000个),不知道密码的人,想打开箱子所花的时间会更多。请同学们算一算,如果试一次的时间仍然是10秒,那么打开一个六位密码锁要用多少天呢?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1000000×10÷60≈16666(分),

  16666÷60≈277(时),

  277÷24≈11(天)

  师:可见,数字密码锁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因为打开一个不知道密码的锁会用很长时间,因此就增加了密码锁的安全性。所以人们常把贵重物品或重要文件,放在安全可靠的密码箱中,防止泄密或丢失。

  三、汽车牌照问题

  1.让学生自己读书并解答。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推算的`。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数字密码问题,实际上是运用了我们数学上数的组成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79页,看汽车牌照问题。试着计算可增加多少个车牌号?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生:由四个数字组成的数码有10×10×10×10=10000(个),在这些数码前面增加一个字母,就可以增加1万个。

  四、电话号码问题

  提出电话号码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解决。交流时,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私人汽车发展得很快,全球的电话拥有量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着。请同学们解决一下书中79页电话号码增位问题。这个问题较难,试一试!可以同桌商量。

  同桌讨论,试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汇报情况,教师参与。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

  ●由五个数字组成的数码有10×10×10×10×10=100000(个),把10万个数码每个后面增加一个数字,可增加10个数码。所以,一共可以增加100万个,即:10000×10=1000000(个)

  ●电话号码没有0打头的,所以要去掉0打头的,所以,五位数的电话号码有10×10×10×10×9=90000(个),变成六位后是10×10×10×10×10×9=900000(个),增加了810000个。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

  3、拿出你准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互相检查,看看你们准备的都是圆柱吗?(教师也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不符的,如果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

  二、体验探究

  1、认识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集体交流。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察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

  2、我发现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3、我发现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办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

  4、我发现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5、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3)刚才通过大家认真的观察,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圆柱有两个(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它的(侧面)。圆柱有无数条高。

  6、圆柱的侧面积。

  (1)(出示)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圆柱)形状的茶叶桶,教师指圆柱的各部分学生说名称?

  (2)那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指名说)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

  (3)那么大家猜想的对不对呢?下面就请大家睁大眼睛,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操作,学生观察)什么形状?(一起说)

  师:对,我们把这个圆柱形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说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4)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的想一想

  我们得到的这张长方形纸与茶叶桶的侧面有什么关系?

  ①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②集体交流。(指名说,教师随即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5)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这就是我们一起推导出来的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来,一起读两遍,记住它。

  如果说我要求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三、实践应用

  1、这个茶叶桶,如果让你求它的侧面积,我们需要哪些数据?指名测量,并计算。

  2、29页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柱有一些认识了吗?你都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我们是将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将圆柱的侧面沿一条斜线剪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呢?那根据这个图形,你也能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吗?大家课下动手去试一试。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比值相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

  回顾

  产生疑问

  二、互动解疑

  1、比例的意义

  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写出每个图片的长与宽的比

  (2)求出各比的比值

  (3)观察特点,写出规律

  板书:

  图片A:6:4=3:2=1.5

  图片B:3:2=1.5

  图片C:8:3=2.66……

  图片D:12:8=3:2=1.5

  图片E:12:2=6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这种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结论:像12:6=8:4, 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巩固练习:

  (1)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教师巡视指导且批阅。

  (2)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题,完成后由教师批改。

  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该比例的项。

  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6和8是比例

  观察

  先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

  共同发现、小结

  理解

  自主思考

  小组内交流探究

  汇报交流

  独立填写

  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三、启思导疑

  1、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比值相等)

  2、这节课我们一直类比着比学习比例,比与比例仅一字只差,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比例是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指名谈发现

  理解

  识记

  四、实践运用

  (一)填一填。

  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 ),其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用6,3,9,8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下列那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

  (1)4:5和8:20

  (2)15:30和18:36

  (3)0.7:4.9和140:20

  (4)1/3:1/9和1/6:1/8

  (三)按要求写一写。

  1、先写出比值是3的两个比,再组成比例。

  2、根据1.2×25=0.6×25写出两个比例式。

  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

  评价订正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自由小结

  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

  12:6 = 8:4

  6:4 = 3:2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30到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大家将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长8米、宽6米)

  2、 请画好的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有不一样的请你贴上来。

  3、 按大小分类。(讨论后说明随意画的长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图)

  4、 讨论:将这么大的教室画到图上你采用了什么办法?(缩小)。为什么这些图有大有小呢?

  5、 分别请同学说说自己画的设想。

  6、 在同学们贴上的纸上介绍图上距离、(画在图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学们量出的教室的长8米,宽6米就是实际距离。同学们缩小的倍数就是你这幅图的比例尺。请你写上自己的比例尺。

  7、 板书课题。“认识比例尺”

  二、 新课展开

  1、自学课文

  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56页,初步接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说明:我们所缩小的倍数,一般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改写自己所画的图的比例尺。

  2、出示中国地图(投影)

  <1>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

  (电脑演示放大效果)

  介绍线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与数值比例尺比较。(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的,便于估计)。

  <3>你能从地图上大致的估计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吗?小组讨论、反馈。评价各种计算的方法。板书: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5>小组反馈,评比优秀方案。

  <2>电脑课件演示。

  <4>根据讨论板书:

  补充板书:

  把实际距离按原来的大小画出来,比例尺就是1:1

  三、 练习

  1|试一试。

  四、 作业:31页练一练。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目标

  1、掌握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感受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2、经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归纳总结能力。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联系之美。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学习评价设计在例1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几种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复习引入

  1、五一班今天到校48人,病假、事假各1人,今天的出勤率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做法。

  3、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做法。

  探究新知

  1、感悟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需要。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第6页上空气质量监测的情景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到“我们监测了4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其中有35%的城市达到了二级标准”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①要解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又怎么列式呢?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相同,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40×35%。

  ②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方法一:340×35% =340× =119(个)想: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因为35%=,所以340×35%=340×。

  方法二:340×35% =340×0.35 =119(个)想: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把因为35%==0.35,340×35%=340×0.35。

  (3)归纳小结,引出新课。刚才我们用的什么方法解决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板书课题: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教学例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课件出示例1。

  (1)把17%,40%化成分数。

  ①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指出“40%=”中的“”不是最简分数,要将“”化简成最简分数“”。

  ③练一练:把35%、125%、430%化成分数④想一想:0.25%和0.5%怎样化成分数?

  (2)把46%,128%化成小数。

  ①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种:46%==46÷100=0.46 128%==128÷100=1.28

  第二种:46%==0、46 128%==1.28

  第三种:46%=0.46 128%=1.28比较分析,优化算法。在这三种转化方法,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三种写法更加简便易懂。及时练习,巩固提高。你能把0、5%化成小数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议一议: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呢?

  小结: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最简分数;百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练一练:把5%、430% 、70.5%化成小数交流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分析理解题意。独立计算,再同桌交流,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归纳小结先独立计算,再同桌交流,全班集体汇报。独立完成。先独立计算,再同桌交流,全班集体汇报。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讨论小结。独立完成。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在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联系之美。

  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三人一组对口令。第一人说百分数,第二人说分数,第三人说小数。每玩三次后,就互相交换角色。

  2、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指出:做题时,要先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涂色。三人一组对口令。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收获。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2题,第9题。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百分数化小数35%= =0.35

  方法一:340×35%

  方法二:340×35% =340× =340×0.35 =119(个)=119(个)例1: 17%= 40%= =

  第一种:46%==46÷100=0.46 128%==128÷100=1.28

  第二种:46%==0.46 128%==1.28

  第三种:46%=0.46 128%=1.28百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教学反思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1.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结合。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伊始,通过观察、比较纸面同样大小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的不同点,使学生开始关注比例尺,进而产生想了解比例尺的欲望,并以饱满的情绪进入新知的探究环节。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让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的汇报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关注解题技能的形成。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因此,提高解题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数学知识的基本形式。教学中,重视解题技能的形成,精心设置巩固习题,细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并巧妙点拨,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形成技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地图

  学生准备 地图

  教学过程

  1.观察比较。

  (1)出示纸面和中国地图同样大小的北京地图。(挂图)

  (2)观察、交流。

  这两幅地图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名称和内容不同,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地图。

  生2:比例尺不同,一幅是1∶100000000,另一幅是……(表述合理即可)

  2.质疑。

  同样大小的纸面,为什么一幅能表示出整个中国,而另一幅只能表示出一个城市?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原因:作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比例尺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53页例1上面的内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明确:

  ①什么叫比例尺?

  ②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③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④比例尺是比还是尺?

  ⑤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2)讨论、交流。

  预设

  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生3:比例尺有放大和缩小两方面的作用。

  生4:比例尺不是尺,是比。

  生5: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2.观察实物地图(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了解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

  (1)观察、讨论。

  ①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②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2)交流、补充。

  预设

  生1:比例尺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生2: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 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理解: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 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两小格表示图上距离2 cm,0后面第二个数表示图上距离2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以此类推)

  (3)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师: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①尝试改写。

  ②指名板演。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听老师提几个问题,想一想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XX同学的左面是谁?我们教室的后面是什么?学校在邮局的什么方向?

  生:方向与位置。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描述方向与位置的词语都有哪些?如何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根据不同的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整理复习学过的方位词。

  (1)学生小组交流学过的方位词。

  (2)学生汇报交流。

  学过的方位词有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3)请大家观察所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方位词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4)刚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表示方法吗?

  2.梳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准确位置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位置:选定参照点(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3.梳理用方向加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准确位置的步骤:

  (1)选定参照点(原点),建立直角坐标。

  (2)确定方向和角度。

  (3)确定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4.课件出示教材99页情境图。

  星期日,奇思去动物园游玩,在大门口看到了动物园的示意图。他想先去百鸟园,你能帮他确定百鸟园相对大门的位置吗?

  (1)学生探究确定百鸟园位置的方法。

  (2)小组汇报。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要求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同学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同学们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二、新知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 ,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 6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

  路程

  填表,思考:再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学例2

  (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

  数量1234567

  总价8.216.424.632.841.049.257.4

  (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

  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①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

  ②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③看书,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④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x/y=k(一定)

  ⑤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教学例3

  (1)出示例3: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2)学生讨论解答。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8页至第9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后面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化的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突破重、难点。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先利用教具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2、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大胆猜想和验证获得新知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出示教学情境:一个杯子能装多少水呢?

  想一想: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形状?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水的体积?

  让学生讨论得出:把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只要量出相关数据,就能求出水的体积;倒入量筒里直接得到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圆柱形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使形状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只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知道水的体积。)

  出示第二情境:圆柱形的木柱子的体积是多少?用这种方法还行吗?怎么办?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思维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产生认知的飞跃。)

  探究新知: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计算圆柱的体积)

  大胆猜想: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说说猜想依据)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能等于“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在新知识的探索中,合理的猜测能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起到导航和推进作用。)

  验证:能否将圆柱转化为学过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来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把圆柱体底面平均分成多个小扇形,沿着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思考: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为什么是近似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转化的立体图形更接近长方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渗透“极限”的思想。)

  用课件展示切拼过程,让学生观察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弥补直观操作等分的份数太多不易操作的缺陷。

  学生讨论交流:

  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之间有什么联系?

  3、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得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2h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1、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S=60cm2 h=4cm(2)r=1cm h=5cm(3)d=6cm h=10cm

  2、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灵活掌握本课重点。)

  3、试一试: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是数学。)

  4、拓展练习:

  (1)填表:

  填表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应找出知识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为以后“比例”的教学作了孕伏)

  (2)一个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块放入这个容器后,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情境导入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径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新知。

  情境导入渗透转化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的开始让学生想方法测量出圆柱形水杯中水的体积,学生想出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来计算出水的体积,初步引导学生把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教会学生数学方法,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动手操作能展示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在动手过程中易于激发兴趣,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利于每一位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课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逐步发展其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过“变化的量”“正比例”“正比例图象(画一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节课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意义、实例,渗透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正比例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教材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先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成反比例关系,再结合王叔叔游长城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反比例的意义,理解反比例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反比例的意义,理解、掌握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正比例?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②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总产奶量。

  ③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引入新课。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正和反相对,有正比例,那是否有反比例呢?如果有,什么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呢?又该如何判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规律。

  (1) 课件出示教材46页表1和表2。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为24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 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单位:厘米)生独立填表。

  (2) 汇报发现。

  (长方形一条边的边长随着邻边边长的增加而减少)

  (3) 讨论: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

  小结:面积是24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关系:1×24=2×12=3×8=4×6=…相邻两边边长的`积都是24。

  生2:周长是24 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关系:1×11=11,2×10=20,3×9=27…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不相等。1+11=2+10=3+9=…虽然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不相等,但相邻两边边长的和相等。

  2、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1)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下面例题。

  结合“王叔叔要去游长城”的情境,初步感受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填表。(根据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时间与速度的变化有关系。

  生2:我发现速度增加,时间减少;

  速度减少,时间增加。

  生3:我发现速度与时间的积是一定的,10×12=60×2=80×1.5=120,积都是120,即“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师总结:像这样,速度和时间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想一想:第1个问题中,表1和表2中的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成反比例吗?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当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一定,所以相邻两边的边长成反比例。

  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和一定,但是积不相等,所以相邻两边的边长不成反比例。

  3、在知识迁移中总结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方法。

  师:结合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想一想: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生:如果用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k(一定)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x×y=k(一定)(板书公式并强调积一定)

  4、在对比学习中,明确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异同。

  (1)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并完成手中表格 相同点是都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且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是正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积一定。

  (2)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反比例?(学生自主举例,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结合新知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结合具体情境及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成反比例的量、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及正、反比例的区别,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知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48页“练一练”1题。(生独立完成,借助表中数据说明即可。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能力,在判断题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注重练习题的梯度性,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这三种量中,在什么情况下,哪两种量成反比例?在什么情况下哪两种量成正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3)笑笑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4)周长一定时,圆的直径和圆周率。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从意义、表达式等方面进行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格试着画一画反比例的图象。

  板书设计 :

  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表达式:x×y=k(一定) 反比例的特征: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积一定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

  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认识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的图象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根据正比例的特征来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正比例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生:要满足两个条件: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2、两种量相对应的比值不变。

  师:请同学们在思考一下:y=5x,y和x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生:成正比例,因为y和x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x的变化,y也在不断变化,y和x的比值始终等于5.所以y和x成正比例。

  师:看来对于成正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已经掌握,下面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y和x成正比例,y是x的5倍,它们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图画的到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画一画)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导入本课。)

  二、动手画图,理解含义。

  填表,说一说表中两个量的关系。

  一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个数的5倍

  (1)学生填表。

  (2)学生汇报。

  (3)谁能说一说这两个量的关系。

  这两个量在不断变化,并且一个数增大,它地5倍也不断增大,但他们的比值不变。所以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带领学生看懂图,明确图上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明确各点所表示的含义。为下一步在表格上描点,扫清障碍。)

  三、试一试

  1、在下图中描点,表示第20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

  2、思考: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所有的点在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学生会很形象的看到所有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体会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线。)

  四、练一练

  1、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师:因为圆的面积和半径的比值不是一个常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看一看不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所形成的的图形是不是一条直线?

  (设计意图:从反方进一步证明成不成正比例的两个量,形成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通过对比方式,再次验证结论。)

  2、乘船的人数与所付船费为:(数据见书上)

  (1)将书上的图补充完整。

  (2)说说哪个量没有变?

  (3)乘船人数与船费有什么关系?

  (4)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3、回答下列问题

  (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根据右图,先估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算。

  (3)直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实际计算值为( )。

  (4)直径为15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实际计算值为( )。

  4、把下表填写完整。试着在第一题的图上描点,并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表格见书上)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巩固所学。)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

  而是描述性的定

  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0℃

  -3℃

  3℃(+3℃)

  通过温度的概念,初步学习负数,理解气温高低与温度的关系,是负数学习的第一步。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

  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3页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有时我们要计算它们的面积,体积等,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数据,运用到关于测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测量。(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1)我们学校的综合楼准备粉刷和装修,工人叔叔正准备做一些数据的测量,我们也参与到他们中间去,好吗?

  (2)大家先想一想,测量哪些地方,会用到什么单位?

  问: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

  2.测量单位及进率

  (1)我们知道测量除了数据之外还需要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度、面积和体积各自的`单位,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说一说

  请大家说一说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立方米、1升、1毫升分别有多大?

  3.前面我们已经分类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把它整理出来。

  4.汇报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类知识点要注意的问题。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你认为最容易出错的是哪部分内容?有什么好办法避免出错?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6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3.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二、导入新课

  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三、进行新课

  1.情境(一)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2.情境(二)

  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

  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独立观察,思考。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写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乘积(路程)一定。

  3.情境(三)

  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

  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

  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

  4.反比例意义

  引导小结: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 ℃~-3 ℃

  北京:-5 ℃~5 ℃

  深圳: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xx;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xx。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xx℃,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xx℃。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自己的钥匙,并引出密码锁。分别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或物品见过密码锁,见过几个数字的密码锁。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钥匙。

  师:对,这些都是用来开锁的钥匙。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锁是不用钥匙的,你们知道是什么锁吗?

  生:密码锁

  师:谁知道什么地方或物品上经常用密码锁?

  学生可能说出:保险柜、保险箱、旅行箱,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不少,那谁来说一说你在什么东西上见过几个数字的密码锁

  学生可能会说:

  ●我在旅行箱上见过三位数的密码锁。

  ●我在保险柜上见过六位数的密码锁。

  ●有的保险柜上的密码锁是8个数字。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师生交流。师:那谁知道旅行箱上为什么用密码锁,而不是钥匙锁呢?

  学生可能会说:

  ●不怕丢钥匙。

  ●能够保密,别人不知道密码开不了,也不能仿制。

  ……

  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用一定个数的数字组成密码,可以有许多变化,也就是可以组成许多密码,即使你知道了密码锁是几个数字,也很难判断是哪个密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数字密码锁的秘密。

  板书:数字密码锁

  二、探索密码锁

  1.提出探索由两个数字组成多少个密码的问题,让学生分别写出0打头和1打头组成的`密码。

  师:现在,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最简单的情况。假如数字锁的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同学们想一想,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自己在本上写一写。用0打头时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学生写密码,然后交流,得出:

  用0打头,得到的10个密码是00、01、02、03、04、05、06、07、08、09

  板书:0打头——10个

  师:再用1打头,写一写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学生写完后交流,得出:

  用1打头,得到的10个密码是10、11、12、13、14、15、16、17、18、19

  板书:1打头——10个

  师:想一想,用2打头,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生:10个。

  2.分别提出:用3、4、5、6、7、8、9打头各能组成多少个?一共能组成多少个?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得出:10×10=100(个)师:分别用3、4、5、6、7、8、9打头呢?

  生:分别可以组成10个

  师:一共10个数字,每一个数字打头都能组成10个密码,那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呢?

  生:一共可以组成100个。

  教师板书:10×10=100(个)

  3.教师谈话并告诉学生用三个数字组成1000个密码,鼓励学生合作进行推算。师:刚才,我们通过写出几组密码,推算得出:用0到9的10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字的密码,可以组成100个,那你们想知道,用这10个数字组成三个数字的密码,能组成多少个吗?

  教师板书:10×10×10=1000(个)

  师:可以组成1000个,你们知道是怎么推算出这个结果吗?同学合作,试着推算一下。

  学生先自己推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交流学生推算的方法,说明结果的准确性。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推算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说法:

  ●组成密码的数字都可以是0、1、2、3、4、5、6、7、8、9的十个数字。如果第一位数字是0,第二位数字是0,第三位数字是0、1、2、3、4、5、6、7、8、9,即:000、001、002、003、…009共10个密码。

  如果第一位数字是0,第二位数字是1,第三位数字是0、1、2、3、4、5、6、7、8、9,即:010、011、012、013、…019共10个密码;……,所以第一位数字是0的密码共有10×10=100(个)

  同样第一位数字是1,也有100个,第一位数字是2,也有100个,…第一位数字是9,也有100个,所以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共有10×10×10=1000(个)

  ●用0、1、2、3、4、5、6、7、8、9可以组成100个两个数字的密码,在每个密码后面再加一个数字,都能组成10个密码,所以一共可以组成100×10=1000(个)

  ●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中任一个数打头,后面都能组成(10×10)个两个数字的密码,所以一共可以组成10×10×10=1000(个)

  只要学生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首先给以鼓励,然后教师参与交流。

  5.简单说明1000个密码与密码箱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计算偷偷打开一个三个数字的密码箱需要多少时间。算完后交流。师:同学们用不同方法推算出了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1000个。大家知道,一个密码箱只有一个密码,也就是说,一个三个数字的密码锁只是这1000个密码中的一个。所以知道密码的人,很容易就打开了,不知道密码的人,要想偷打开箱子,可就难了,你们知道难在哪吗?

  生:他得一个一个地试。

  师:对,要一个一个地去试,这样就有可能要试1000次才能打开。请同学们算一算,如果每试一个密码要10秒钟,试1000次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1000×10÷60÷60≈2.7(时)

  6.告诉学生六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1000000个,让学生计算打开这样一个密码锁需要多少天。师:不知道密码,要想打开一个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锁,就要花近3个小时的时间。重要的文件箱,都是由六个数字组成的密码锁,这样的密码有1000000个(板书:1000000个),不知道密码的人,想打开箱子所花的时间会更多。请同学们算一算,如果试一次的时间仍然是10秒,那么打开一个六位密码锁要用多少天呢?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1000000×10÷60≈16666(分),

  16666÷60≈277(时),

  277÷24≈11(天)

  师:可见,数字密码锁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因为打开一个不知道密码的锁会用很长时间,因此就增加了密码锁的安全性。所以人们常把贵重物品或重要文件,放在安全可靠的密码箱中,防止泄密或丢失。

  三、汽车牌照问题

  1.让学生自己读书并解答。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推算的。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数字密码问题,实际上是运用了我们数学上数的组成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79页,看汽车牌照问题。试着计算可增加多少个车牌号?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生:由四个数字组成的数码有10×10×10×10=10000(个),在这些数码前面增加一个字母,就可以增加1万个。

  四、电话号码问题

  提出电话号码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解决。交流时,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私人汽车发展得很快,全球的电话拥有量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着。请同学们解决一下书中79页电话号码增位问题。这个问题较难,试一试!可以同桌商量。

  同桌讨论,试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汇报情况,教师参与。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

  ●由五个数字组成的数码有10×10×10×10×10=100000(个),把10万个数码每个后面增加一个数字,可增加10个数码。所以,一共可以增加100万个,即:10000×10=1000000(个)

  ●电话号码没有0打头的,所以要去掉0打头的,所以,五位数的电话号码有10×10×10×10×9=90000(个),变成六位后是10×10×10×10×10×9=900000(个),增加了810000个。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

  图形的缩小与放大。

  教学难点:

  图形放缩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小红一家外出旅游,照了许多照片,小红把几张照片放大后,挂在家里,把几张照片缩小后,放在夹子里。你知道相片放大缩小的原理吗:

  2.板书课题:图形的放缩。

  二、 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①认真观察图形。

  ②说一说:谁画得像?

  ③你是怎么想的?说出你的思维过程。

  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看法:笑笑和淘气画得最象。

  (2)讨论:

  师: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他们的画法。

  ②教师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图形的长与宽的长度变化情况

  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④反馈讨论结果。

  (3)小结。

  ①由学生说说有什么体会。

  ②教师小结:只有长与宽都按相同的比来画,画得才象。

  3. 完成课本画一画。

  三、 探索活动

  活动(1)

  1. 说一说点A(2,0)中,2和0分别表示什么?

  (1) 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教师明确说明,2表示列,0表示行。

  2. 分别说说B(4,0),C(6,2),D(6,6)各数对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把表示点E、F、G、H、I、J的数对填入相应的空格。

  活动(2)

  (1) 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2) 2X表示什么?2Y表示什么?

  活动(3)

  1.学生独立描点。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 观察比较,说说哪只猫长得象乐乐。

  4.你知道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说一说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关键是什么。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9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2页圆柱的体积公式,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题里的条件正确地求出圆柱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

  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2.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出:把一个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3.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自主研究:

  1.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3.公式推导。(可分小组进行)

  (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

  (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

  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样切、拼转化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与拼成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演示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数量一般为16个),然后把圆柱切开,照下图拼起来,(图见教材)就近似于一个长方体。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4)讨论并得出结果。

  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

  (5)小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4.教学例1。

  出示例1,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单位统一,最后结果用体积单位)

  0.9米=90厘米 2490=2160(立方厘米)

  5.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集体订正。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算的?

  6.教学试一试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8米,求它的体积。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评讲试一试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7. 教学例2。

  出示例2,审题。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然后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单位统一,最后结果用体积单位,结果保留整数。)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

  一、方向与位置

  2.学生自主完成第(2)题,然后重点交流不同的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平面图上的比例尺和角度能够准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如果给出比例尺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距离和角度,你能画出平面图吗?现在,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和图,谁来说一说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

  师:看一看书上的第4个问题,再观察一下我们画出的平面图,你认为用文字描述旗杆、大门、图书馆、水房的位置和用平面图表示,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6页。

  6.师生共同总结关于数对的知识。

  四、尝试练习

  1.提出“试一试”的'问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数对表示的含义,再说一说方格图中纵向、横向数字表示的含义。

  2.学生尝试完成确定各点的位置。

  五、课堂练习

  1.先让学生观察图,了解座位是怎样摆放的,再找出该坐哪个座位。最后,说一说他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

  2.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变式练习。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

  六、知识拓展

  介绍地球仪上数对的应用。激发学生课后收集资料的兴趣。。

  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教室里的具体位置,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02-24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2-16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28

最新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8-25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9-3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9-30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教案01-06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9-30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