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2-11-02 14:32:26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五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幼儿有一些字词读不清楚,特别是近音字。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语言互动绕口令《虎和兔》,利用图画组成图谱,并且安排了游戏"巧嘴巴广播和金话筒奖励”,激发幼儿敢说想说,旨在强调幼儿对易读错的字音有更好的掌握。

  虎和兔是两种差别很大的动物,绕口令中虎和兔的发音很相似,尤其是“虎追兔,兔躲虎”“兔钻窝,虎扑兔”的句子比较绕口,加上情节生动,充满了趣味性。幼儿从中感受了虎的凶猛和兔子的机灵,在快乐的活动中,让幼儿分辨清楚易相似发音的字词句,初步感受绕口令与普通儿歌的不同。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能比较清楚、准确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音。

  2、感受绕口令的节奏,提高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说绕口令

  活动难点:学说难念的字与易读错的字及读不准的句子。

  活动准备:

  图片、按句子设计的图谱 、虎和兔头饰、若干金话筒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地方,有谁?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老虎吃到兔子了吗?结果怎样?

  二、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讲述,了解内容。

  2、教师诵读绕口令,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三、幼儿学说绕口令

  1、看图谱学说绕口令。(重点说相似的字和易读错的句子)

  2、玩游戏:巧嘴巴广播和金话筒奖励。(让幼儿想说、敢说、大声说)

  3、跟节奏由慢到快学说绕口令。(通过拍腿、跺脚、拍手、让幼儿感受绕口令的韵味)

  四、情景表演,表现绕口令内容

  1、教师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演虎和兔,进行情景表演,其余幼儿说绕口令。

  2、分组扮演虎和兔,边表演边说绕口令。

  五、教师小结:结束绕口令表演后,教师教育幼儿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惊慌,要学习小兔子机灵勇敢,肯动脑筋,能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活动延伸:

  教师把图片投放到语言活动区,请孩子们讲讲他们之间还会发生生么样的事情。

  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是我在单位赛讲时的内容,我首先对《指南》语言领域进行学习,提高自我认识,和本班王老师深入探讨,多次试讲,最终利用生动的图谱、金话筒奖励和分角色表演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对绕口令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且促进了孩子敢说、想说、喜欢说的欲望。我班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积极踊跃,兴趣很浓。尤其是幼儿通过看直观的图谱能很快熟练掌握里面的字词句,不仅解决了重点难点也让孩子们说起来更顺口流利,为幼儿在后面金话筒与角色表演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让孩子们很快跟上节奏由慢到快说绕口令,看到孩子们学的起劲,说的兴高采烈,完全融入故事情节,作为老师由衷的欣慰。

  这次活动 美中不足的是当我看了应彩云老师的讲座后,才想起来自己画的图片还是有点小,不能照顾到每个幼儿,应该把图片扫描下来做成ppc,这样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让孩子们看清楚,不会出现有些孩子很费劲的在伸长脖子看图片的现象,图谱也应该人手一份,让孩子亲自感知,这样给孩子们创设的语言空间会更大,更能引发孩子的说的欲望。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大胆讲述。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小蜘蛛用自己的本领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幼观察画面。

  阅读图书1。

  师:春天到了,小虫子都在树叶丛中快乐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画面1)师:你看到了哪些虫子?它在干什么?学一学它的动作。

  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春天到了,小虫子都在树丛中快乐的游戏,只有蜘蛛在睡觉,蜘蛛睡觉醒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幼儿猜测。

  (出示画面2)师:蜘蛛在干什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蜘蛛织补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发出来呢?我们一起学一学。织呀织,蜘蛛想出了奇怪的念头,他会织出什么呢?幼儿猜测。

  二、幼儿阅读(3--4)。

  交代要求,幼儿阅读

  小蜘蛛想出的奇怪的念头是什么呢?老师请小朋友自己看书,看完后告诉老师,小蜘蛛织了哪些东西,都有哪些小昆虫来玩呢?

  幼儿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集中观看大屏幕,幼儿说一幅老师出示一幅

  (毛毛虫 秋千 一架)

  (螳螂 羽毛球 一副)

  (蚱蜢 蹦蹦床 一张)

  (蟋蟀 竖琴 一把)

  来玩的小昆虫越来越多,小蜘蛛干脆织了一个游乐场,下面请小朋友看蜘蛛的游乐场。

  (出示画面5)师:在游乐场里有那些小昆虫,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师:小昆虫在游乐场里玩的可高兴了,农民喜欢这只小蜘蛛吗?为什么喜欢它?

  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象小蜘蛛一样把自己的本领为大家带来快乐。如: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折纸送给小弟弟小妹妹玩……他们都会很快乐很高兴的。

  故事里蜘蛛和小朋友一样也有一个名字叫--其卡,和其卡打招呼

  这个故事的名字用传话的方式进行,引出故事的名字《其卡的游乐场》

  三、师生完整讲述。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讲故事《其卡的游乐场》

  活动延伸:

  讨论:如果你是小蜘蛛其卡,你还想织出什么呢?请谁来玩呢?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及情节发展,按各种动物的特点创编出各种有趣的、合乎情理的故事结尾。

  2、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帮助幼儿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猫医生过河”的背景图,猫、大象、牛、鹅、兔子贴绒教具各一个;画纸人手一张,水彩笔人手一只。

  (2)猫、大象、牛、鹅、兔子头饰各一个

  (3)小药箱、听诊器、水桶各一个

  2、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即故事中这些动物的自身优势。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猫医生的贴绒教具,通过提问:这是谁呀?你们瞧,它走得匆匆忙忙的,我们一起问问它要去哪里好吗?借此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挂图,教师运用贴绒教具讲述故事内容。

  (1)提出听故事的要求:听一听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幼儿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提出疑问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1)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有什么本领?如果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

  (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开动脑子,积极思维,启发幼儿想出最好的过河办法并把故事结尾编得合情合理。

  (3)讨论后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编的故事结尾,要求幼儿连贯生动地讲述。

  (四)引导幼儿按各种动物的特点创编故事内容并将创编的故事结尾画下来且在展示台上进行讲述。

  (五)组织幼儿表演故事,复习巩固故事内容及创编的内容。

  (1)请7名幼儿分别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把故事情节及创编的结尾完整地表演一遍。

  (2)要求幼儿扮演角色时,动作要形象,讲话声音要响亮,富有表情。

  (六)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3)表扬表演得好的幼儿并组织幼儿说一说谁编得好,为什么?

  四、各领域的渗透

  (1)社会领域:故事中通过引导幼儿合理的创编来帮助幼儿懂得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2)语言领域:通过创编来帮助幼儿发展其语言表达的完整及流畅性。

  (3)科学领域:在故事中及讨论中帮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自身的优势特点。

  (4)艺术领域:以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来学习记录故事的内容。

  五、生活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别人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学会友好互助。

  六、环境中渗透:创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角色表演区,让幼儿进行表演创编故事内容。

  七、家庭中渗透: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学会遇到困难会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或求助于他人帮助他。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一、选材分析

  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大地暖融融的,孩子们的衣服减少了,可以放开活动了。结合春季和小班孩子们的喜好,我以“好朋友”为契点,引导孩子们一起和小动物一起说春天的朋友在那里,而《春天的朋友在哪里》这首诗歌,语言优美、短小精悍,富有想象力,很适合中班小朋友学习,为此设计了本节语言活动《春天的朋友在哪里》。

  二、过程分析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告诉我他们看到周围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时,我知道虽然春天在不知不觉地到来,但是也躲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春天的朋友在哪里》的动中。我将重点放在学说诗歌的语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让幼儿通过观察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了解春天季节特征,进一步激发幼儿全面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2、学说诗歌的语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重难点:初步学会诗歌的语句,能表达自己的春天的喜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对春天有些初步的了解,观察过春天的各种事物。

  环境准备:1、多媒体《春天的朋友》

  2、诗歌《春天的朋友在哪里》,操作材料“春天的朋友”。

  活动课时:约 25分钟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复习巩固春天的自然特征

  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上次我们找到的春天在哪里?(现在是春天,操场上绿绿的小草还有开放的花朵等)

  小结:春天来到我们身边,春天在绿绿的嫩芽里,在开放的花朵里等。

  二、观察画面,欣赏散文诗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动听的诗歌,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来欣赏。

  教师提问:

  1) 我们找到了几位春天的朋友?它们是谁呢?(找到了四位好朋友,它们是花朵、小草、风儿和蝴蝶等)

  2) 它们是什么样的春天?用什么好听的词回答?(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会飞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风儿是轻轻吹的春天等。)

  3) 边观看动画边欣赏诗歌,跟着教师轻轻地朗诵。

  重点提问:为什么说花朵是彩色的春天呢?(以此类推)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将诗歌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回答。

  (因为春天花朵都开放了)

  教师提问:有些什么颜色花朵开放了呢?

  (我看到马路上有金黄色的迎春花开放了;我看到了红色和白色的山茶开放了;我看到粉红色的樱桃开放了等。)

  师:原来春天五颜六色的花都开放了,所以花朵是彩色的春天。

  重点提问:暖洋洋的春天是谁呢?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回答。

  (暖洋洋的春天就是太阳!)

  小结:原来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会飞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风儿是轻轻吹的春天,太阳是暖洋洋的春天。

  三、学习诗歌,并为诗歌搭配动作

  1、师:请幼儿再次跟着动画朗诵诗歌,并为诗歌搭配上动作。

  2、仿编诗歌

  放音乐,每个幼儿都带上动物头饰,在教室里自由表演找朋友,幼儿自由练习仿编,教师巡回倾听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仿编,用好听的声音朗诵给周围的同伴听。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感受农场的快乐,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

  2.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认识拟声词:叽、呷、咩、噜。

  3.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四个汉字的相同之处,初步感知汉字构成的规律。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课件,挂图,动物图片,字卡,拱门,头饰。

  2.知识经验准备:留意生活中出现的象声词,会唱歌曲《在农场》。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2.引导幼儿模仿动物叫声,初步认识四个汉字。

  3.观察比较四个汉字,初步感知汉字的构成规律,利用形象记忆法,认识汉字。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启发幼儿找一找这四个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它们都有一个"口"字旁。

  (2)引导幼儿观察汉字的结构,并帮助幼儿建立汉字与动物形象特征之间的联系,帮助幼儿记忆汉字。例:咩字上面的两点像羊角。

  4.教师带领幼儿采用接唱的形式,仿编歌曲《在农场》,帮助幼儿巩固对动物叫声的练习。

  5.玩《做客》游戏,帮助幼儿巩固认读汉字。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2)幼儿自由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6.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出现的拟声词。

  (1)提问:农场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发出好听的叫声? (幼儿自由讲述,并模仿动作)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小动物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幼儿自由讲述)

  (3)播放音乐《在农场》,师幼一起围圈跳舞,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14

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4-01

语言活动中班教案04-01

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8-3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1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03

中班语言活动:梦 中班语言教案09-1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白云教案04-19

中班语言活动年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