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3-11-21 18:13:06 古籍 我要投稿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河湟有感

  唐代:司空图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译文: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自从萧关一战后,春风便再也吹不到河湟地区了。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而今汉家儿童都说胡人语,却向着城头骂着汉人。

  注释: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huáng)隔断异乡春。

  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北。河湟:黄河与湟水,指河西、陇右地区。异乡:此谓异域。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赏析:

  前两句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说明了吐蕃借唐朝内乱乘机攻占河湟的历史事实。萧关当时为河湟与内地之间重要军事关塞。萧关一陷,河湟阻绝,诗中用“隔断异乡春”形象地表明河湟与内地音讯不通,处于西地分裂局面的状况。此处,“春”者,非仅言季节或气候,更是指民族习惯,民族情感而言。郎士元《送李将军赴邓州》诗中有“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是偏重于对边地气候环境的特征来说的。司空图在“春”字之前,冠上“异乡”,再形容为“隔断”,足见其非仅言河湟气候与内地不同,而是欲为读者指出,处于吐蕃统治下的'河湟地区,人们已无法感受唐朝教化,况“蕃音虏曲直难分”,汉人也逐渐蕃化,民族感情亦渐消失,十分让人伤痛啊。句中“一自”和“隔断”包含时间的先后,也是事件的因果,暗含了诗人对分裂局面的沉痛心情。

  后两句写诗人对汉儿学胡语感到不幸和痛心。“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写出诗人为之痛心,为之落泪的不幸事实。本来,华夷杂居,彼此感化,是很正常的,亦为史书或诗文所常见。“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胡儿向化新长成,犹自千回问汉王”。都反映了彼此和睦相处的情况。然而,这首诗中诗人所悲叹的是,因为长期沦陷,河湟汉儿已是语言改变,民族情感淡薄。诗人对此痛心嫉首,扼腕叹息。南宋陆游《送范舍人归朝》:“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思此气生瘿。”写处于金朝统治的开封,汉家儿童的语言变化,与司空图反映的是同一种情况。

  这首诗不重叙事,而在抒发感慨,寄寓情怀。四句中,前半偏重虚写,指出河湟失陷局势;后半采用实写,选用一典型事例作结,引出失地所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又是河湟长期失陷的结果,引人深思。诗人很少运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词汇来表现情感,但从“一自”、“却”等表时间和转折意义的词中,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内心强烈的感受。这种悲慨的诗风,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2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翻译/译文

  青年时代就已经随军参加征讨河湟的边防之战,等到头发发白,边境安定的时候才返回故乡。

  十万将士如今生死难还,没有几个了。只剩下我吹着边疆的曲子空对斜阳。

  注释

  1、河湟:青海境内的二水汇合地区。河,黄河;湟,湟水。

  2、时清:指天下安定,没有战争烽烟。

  3、零落:草木凋零,此喻死者甚多,生还者甚少。

  4、边曲:边地的曲调。

  创作背景

  河湟地区是唐与吐蕃交战之地,连年交战,使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中五年(851),张义潮率兵彻底收复河湟地区,诗中老兵即其中一员。此诗写年老的戍卒在获准返乡时,想起覆没的十万唐军,独自对着残阳吹起边曲的凄凉情景。

  赏析/鉴赏

  前二句写老兵少时参军,直至河湟收复后返回故乡。“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这两句总体概括老兵一生经历。少年从军征,头白始得归,老兵把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光都奉献给了收复边地的那场战争。用一“讨”字,比用“守”、“戍”等字更能表现老兵冒着枪林箭雨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涯。在上百年间,西部大片土地为胡人所据,朝廷为收复失地派兵遣将,征战不休。诗中以“少年”与“头白”对举,足以说明靖边之战旷日持久。如果不是因为边烽已熄,老兵不是弃尸沙场,也要老死边关,再无生还机会。

  后二句写老兵返乡后凄凉悲惨的境遇。“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连年征战,十万同胞,零落已尽,老兵独得生还,实属万幸。然而归来后的情形如何呢?“独吹边曲向残阳”一句造境苍凉,流露出深沉的哀伤。以“独”字与“十万”对举,既反映了广大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也表现了老兵返乡后无家可归的不幸,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对老兵的深切同情。诗人另外写过一首《宴边将》诗,两作一写“旧卒”,一写“边将”,旨趣相近,可以同读。

  此诗叙事简淡,笔调亦闲雅平和,意味很不易一时穷尽。首句言“随将讨河湟”似乎还带点豪气;次句说“时清返故乡”似乎颇为庆幸;在三句所谓“十万汉军零落尽”的背景下尤见生还之难能,似乎更可庆幸。末了集中为人物造象,那老兵在黄昏时分吹笛,似乎还悠闲自得。四句诗可以说涵盖了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的全部内容,而其意境显得更加苍凉。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3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载相公曾具体筹划过收复河湟,宪宗皇帝对此事关心也格外留神。

  不久却见大臣身穿朝服就刑东市,皇上也突然驾崩来不及实施西巡。

  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

  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

  注释

  河湟:指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西宁,至甘肃兰州市西汇入黄河。《唐书·吐蕃传》记载:“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年)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

  “旋见”句:指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因事下狱,代宗下诏令其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

  遗弓剑:指唐宪宗死,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不西巡: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

  “牧羊”两句:这里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凉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夺取。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所以偏好西北音乐。唐玄宗时凉州曾有《凉州新曲》献于朝廷。

  闲人:闲散之人。

  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创作背景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不仅用来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从而表明诗人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营的策略。杜牧用晁错来作比较,表现出对晁错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指宪宗喜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诗人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他猝然逝世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诗人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十分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至于统治者,诗人不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先从河湟传入京城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二是转折和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遗憾;后四句是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这里的“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全诗寄寓了很深的讽刺含义。

  这首诗的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而且显得跌宕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显深沉,正如明代杨慎《升庵诗话》所说:“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这首《河湟》鲜明地体现出这种艺术特色。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02-28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古08-04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2-28

河湟旧卒原文赏析及翻译04-26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2-12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5-20

河湟旧卒原文翻译及赏析05-05

河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27

河湟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3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