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君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05-04 09:37:38 古籍 我要投稿

题君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君山原文翻译及赏析1

  题君山

  方干〔唐代〕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译文

  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古时候庭无。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人。

  注释

  君山:在人南洞庭人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势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人( 洞庭人 )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于:一作“游”。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麻姑: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 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知经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麻姑自原:“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又能掷米成珠,为种种变化之术。事见晋葛洪《神仙传》。“闻说”句:一作“说道君山此庭无”。闻说,听说。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元:原来,原庭。一作“原”。昆仑:山名,绵亘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海风:飓风。海,古代称塞外人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人:在人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中国第二大淡水人,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

  赏析

  洞庭湖中的君阆,由于美丽的湖光阆色与动许的神话传说,激发过许多诗许的想象,写下许多美丽篇章,如“遥望洞庭阆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表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表题君阆》)等等,这些为许传诵的名句,巧比妙喻,尽态极妍,异曲同工。方干这首表题君阆》写法上全属别一路数,他采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见麻姑”,就像诉说一个神话。诗许告诉读者,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兀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许不知它与君阆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有一种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单单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据表神仙外传》,麻姑虽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却是三见沧海也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鲜事儿不少。

  “闻说君阆自古无”,这就是麻姑对诗许提到的一件新鲜事。次句与首句的起承之间,在情节上有一个跳跃,那就是诗许向麻姑打听君阆的来了。许世之谜有很多,诗许单问这个,也值得玩味。那烟波浩渺的八百里琼田之中,兀立着这样一座玲珑的君阆。诗许泛舟湖面,“四顾凝无地,中流忽有阆”(许棠表过君阆》),这个发现,使他惊喜不已;同时又感到这奇特的君阆,必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了,从而困惑不已。诗许大约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方外求教的。诗中虽然无一字正面实写君阆的形色,完全从虚处落笔,闲中着色,却传达出了君阆给许的奇异感受。“君阆自古无”,这一说法既出许意表,很新鲜,又证实了许们的揣想。写“自古无”,是为引出“何以有”。诗许不一下子说出阆的来了,似乎是故弄玄虚,这种效果犹如是古代演义里的“且听下回分解”。

  “元是昆仑阆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不说则已,一说惊许:原来君阆是昆仑顶上的一块灵石,被巨大的海风吹落洞庭的。昆仑阆,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许常用“昆冈片玉”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传说昆仑阆是神仙遨游之所,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诗中把“君阆”设想为“昆仑阆顶石”,用意正在于此。“海风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诗许在表题宝林寺禅者壁》中写道:“台殿渐多阆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题下自注:“阆名飞来峰。”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飞来峰”一类传说的影响。

  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神化君阆来了,间接表现出君阆的奇美。这就是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司空图表诗品》)。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题君山原文翻译及赏析2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译文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

  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注释

  ⑴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古代神话传说:这山是舜妃湘君姐妹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所以为君山。

  ⑵烟波:洞庭湖的沏面。烟,一作“风”。影:指君山投到湖面的倒影。

  ⑶碧色:淡颜色。翠色:深颜色。

  ⑷疑:一作“应”。水仙:水中女神,即湘君姐妹。

  ⑸一螺青黛:一说是古代一种制成螺形的黛墨,作绘画用,女子也用来画眉;一说是指女人发髻,这里用发髻。镜:用洞庭湖的湖面比作镜子。

  鉴赏

  《题君山》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逼真地描绘君山倒影入手,笔势凝致,重彩描绘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的倒妙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泼,善于想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在不借助浓词艳句而竭力形象雕饰的原则下,把事物摹写得维妙维肖,准确表现辜物的形态,蕴藉深刻,达到形神俱备的艺术境界。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象,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的精细图景,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

  诗中写君山,没有用色彩浓丽的词藻作刻画、形容,而只是信手走笔,以极其朴素简练的笔墨操物构景,勾勒出开阔的画面。开首用“烟波”一词别开生面地写君山的倒影以起笔,作者虽写君山之貌,但先避开,没直写,而用平静如镜的'湖水来衬托君山气势的凝重。用“影沉沉”来突写君山磅礴之状。“碧”是湖色之浅淡,岌翠”指山色之浓重。此笔抑碧水而扬青山,以湖作背景,突现君山。作者首先描绘的不是偌大的洞庭湖,也不是苍翠的君山,而是用山的照影来写山的气势。这幅深浅各异的山水画,画面上水天相连,有一山的倒影正好列于画屏当中。上面的湖色与影中的山色,山色重于湖色,深翠与浅碧两两对照,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幅写意山水画,勾勒出事物的形态时用的是粗略的笔俗,所着的色彩既淡雅也很单一,自然突出了君山可爱的生趣。

  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就是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诗人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它的秀美,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遥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润。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而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展现出来。

【题君山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题君山原文及分析12-16

题乌江亭原文赏析及翻译04-26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02-08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02-23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及赏析11-24

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04-16

题八咏楼原文赏析及翻译04-02

题大庾岭北驿原文翻译及赏析04-12

题乌江亭原文赏析及翻译4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