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16:23:11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刘攽《七门庙记》原文及译文

  七门庙记

  (宋)刘攽

  嘉佑二年,予为庐州从事,始以事至舒城,观所谓七门三堰者。问其居人,其溉田几何?对曰:“凡二万余顷。”考于图书,实魏扬州刺使刘馥所造。自魏至今七百有余年矣。予于是叹美其功。

  后二年,校书郎包君廓为县主簿,尝与予语及之。包君谓予曰:“馥信有功,然吾问于耆老,而得羹颉侯信①焉。初,汉以龙舒之地封信为列侯。信乃为民浚畎浍②以广溉浸。信为始基,至馥时废而复修耳。昔先王之典,有功及民则祀之。若信者,抑可谓有功者乎?然吾恨史策之有遗,而怜舒人之不忘其惠也。今我将为侯庙祀之,而以馥配,子幸为我记之焉!”予因曰:“诺!”

  顷之,包君以书告曰:“庙谨毕事。”予曰:“昔高帝之起,宗族昆弟之有才能者,若贾以征伐显,交以出入传命谨信为功。此二人者,裂地为王,连城数十。代王喜以弃国见削,而子濞以力战王吴。独信区区仅得封侯,而能勤心于民,以兴万世之利。其惠爱岂与贾、濞相侔③哉!夫攻城野战,灭寇屠邑,是二三子之所谓能杀人者也。夫辟地垦土,使数十万之民世世无饥馁之患,所谓养人者。于以相譬,犹天地之绝悬也。然而贾、濞以功自名,信不见录,岂杀人易以快意,养人不见形象哉!周公之书曰:民功曰庸。藉使信生当周公之世,其受赏非贾、濞之所敢望也。虽然,彼贾、濞之死泯灭无闻久矣,而信,至今民犹思而记之,此所谓得乎丘民。而世之宠禄,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者乎。夫事有可继之道,不必肇于己,而后为功也。若刘刺史起于三国乱亡之余,蒸庶扫地,顾独以农为先,事功一立,迄今长存,虽曰修复,是可谓功矣。”予既嘉包君之能徇于民,使侯信之美不忘,及其建祀合于先王之法,于是书之,遂以为记。

  (选自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艺文》)

  【注释】①羹颉侯信:羹颉侯刘信,刘邦长兄之子。②畎浍(quǎn kuài):田间灌溉水渠。③相侔:相等同。侔(móu),相等。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馥信有功 信:的确

  B.然吾恨史策之有遗 恨:遗憾

  C.而怜舒人之不忘其惠也 怜:同情

  D.养人不见形象哉 形象:犹“形迹”

  1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始以事至舒城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①信乃为民浚畎浍以广溉浸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C.①宗族昆弟之有才能者 ②善万物之得时

  D.①没则已焉者乎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5.下列有关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叙述并赞美了西汉羹颉侯刘信辟地垦土、勤心为民,首建舒城七门水利工程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澄清了一个被长期误传的事实。对贪功夺美、夸大自己的贡献的魏刺史刘馥予以了揭露。

  B.舒城县主簿包廓在弘扬前人的惠政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考证了七门堰的首建者,二是为刘信、刘馥建庙立祀,三是诚请作者写记永志。

  C.从文中反映的信息来看,汉初四分天下是按功论封,这个功主要是征伐平定之功,而刘信在这方面功小,所以只封得列侯。但作者却从“七门三堰”对后世吏治的启迪和警示上提出了以是否惠泽人民为尺度的功劳观,这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以叙述为铺垫,以议论为主体。其叙事以作者陆续了解七门堰历史的过程为线索,语言简洁,叙事清楚;其议论,则联系汉初宗室王族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借题发挥,以此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16(1)信为始基,至馥时废而复修耳。(3分)

  (2)代王喜以弃国见削,而子濞以力战王吴。(3分)

  (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4分)

  参考答案

  13.C 喜爱

  14.B(B 乃:均为副词,于是。C 定语后置的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D①副词,就;②连词,表转折,却。)

  15.A(“也澄清了一个被长期误传的事实。对贪功夺美,夸大自己的贡献的魏刺史刘馥予以了揭露”错,应该是对乱亡之际以农为先,复修七门堰的刘馥给予了赞扬。)

  16.⑴刘信是这项工程最先奠基的人,到刘馥的时候他只是因七门堰荒废而重修罢了。(3分。“始基”最先奠基1分,“废”荒废1分,耳:罢了,1分。)

  ⑵代王刘喜因为弃国逃跑而被削除王位。可是他的儿子刘濞靠奋力拼杀被封为吴王。(3分。以,因为1分,“见”表被动1分,“王”活用动词1分。)

  参考译文:

  嘉祐二年,我担任庐州的从事吏,才因事到了舒城,考察所谓的七门三堰。当地的住户,这项水利工程能灌溉多少亩田。他们回答说:“总共两万多顷。”从书籍中考证,这项工程实际上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扬州刺史刘馥建造的。从魏国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了。我因此感叹赞美他的功劳。

  随后两年,校书郎包廓担任县里的主簿,曾经跟我谈及此事。包廓对我说:“刘馥的确有功劳,但是我向当地受人尊重的老人问及此事,却得到这事是羹颉侯刘信所为的说法。当年,汉朝拿龙舒这块地方封给刘信做列侯。刘信于是为老百姓修筑田间水渠,扩大灌溉。刘信是这项工程最先奠基的人,到刘馥的时候他只是因七门堰荒废而重修罢了。过去先王的法典,对老百姓有功劳就要祭祀他。像刘信,或许可以说是有功劳的人吧?然而我遗憾史书上对刘信的记载有遗漏,并且我喜爱舒城人不忘他的恩泽。现在我将建造王侯庙来祭祀他,而拿刘馥设位附祭,希望你为我记下这件事。”我因此答应说:“好!”

  不久,包廓写信告诉我:“刘信的庙已经恭敬地建成了。”我说:“过去高祖兴起的时候,有才能的同宗兄弟当中,刘贾靠征战攻伐而显贵,刘交靠进出传令谨慎守信而建立功劳。这两个人,割地封王,毗邻的诸城有几十个。代王刘喜因为弃国逃跑而被削除王位。可是他的儿子刘濞靠奋力拼杀被封为吴王。唯有刘信只封到一个小小的列侯,却能对老百姓勤于用心,兴修惠及千秋万代的水利。他对百姓的仁爱恩惠怎能拿刘贾、刘濞来相等同?大凡攻占城池野外打仗,消灭敌国,屠戮城邦,算是这些人能杀人。开辟土地,让几十万老百姓世世代代无饥饿的忧虑,这就是所谓的养育人民,如果相互比较的话,那就犹如天与地一样相差很远啊。然而刘贾、刘濞靠战功为自己树立了威名,刘信的事迹却不被史官采录,这难道是杀人容易称快于内心,而养育百姓却不能显现形迹吗?周公的书里说:治民有劳绩就叫做功劳。假使刘信生于周公的那个时代,他接受的奖赏不是刘贾、刘濞所能期望的。尽管如此,刘贾、刘濞死后湮灭消失不被后人所知已经很久了,可是,刘信到现在老百姓还思慕并且记着他。这就是所谓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爱戴呀。然而,世上的恩宠与禄位当时是很荣显,但死了就烟消云散了啊!大凡事情有承继之理,不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开创,然后才算作是功劳。像刘馥刺史起用于三国混乱灭亡之际,百姓生计被破坏无余,但仍然把农业当作优先的事情。事业、功绩一旦建立,到现在永久长存,虽然只是修复之力,但这也可以算是功劳啊。”我既赞扬包廓能够顺从民心,让列侯刘信的好处不会被人忘记,又由于他建庙祭祀刘信合乎先王的法度,因此写下它作为记。

【刘攽《七门庙记》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刘攽《雨后池上》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11-23

《问刘十九》原文及译文09-18

《刘氏善举》原文及译文09-24

《梁书·刘鄩传》原文及译文09-24

《隋书·刘昉》原文与译文解析09-27

《新唐书·刘蕡传》原文及译文09-27

《晋书刘超列传》原文及译文09-26

《宋史·刘综传》原文及译文09-24

《旧唐书·刘德威传》原文及译文赏析10-05

刘氏善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