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原文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1-06-13 12:26:29 古籍 我要投稿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原文注释及赏析

  【唐·贾至】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②。

  【注释】

  ①贾至因忠而遭贬,君门路断,谪守巴陵。此时,作者与李白相遇,日酣杯酒。一个深秋的晚上,贾至与李白、裴九驾轻舟同游巴陵胜景——洞庭湖,作此诗。

  ②湘娥:即娥皇、女英,是帝舜的两个妃子。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湘水而死。

  1、这首诗诗描写了深秋季节诗人陪同友人泛舟洞庭湖所看到的哪些景象?

  答:看到了岸上枫叶飘落,湖中秋水荡漾;夜空白云飘浮,明月朗照的景象。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写到,秋风萧萧,红叶纷飞,湖面澄澈,碧波粼粼,诗人借用这些景物, 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景色幽深的洞庭秋景图。

  3.作者说“乘兴轻舟无远近,白云明月吊湘娥。”既是“乘兴”,却为何又“吊湘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乘兴”:眼前秋景幽深迷人,友人相聚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故乘兴 而来,轻舟随水任意东西,惬意自由,无拘无束。“吊湘娥”是因为洞庭自古就有传 说,作者因自己的境遇与娥皇、女英的悲惨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故引以为同调,而面对清明的天地,皎洁的白云,晶莹的明月,怀幽思而吊古伤怀,寄托自己的感伤情绪。

  赏析

  诗具体描写洞庭湖秋景。扑入作者眼帘的还是一片萧瑟景象:“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

  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浩瀚的洞庭湖和碧绿的湘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身湘水而死。至今君山仍有二妃墓。二妃对舜无限忠贞之情引起贾至的同情与凭吊,自己忠心耿耿而横遭贬谪,君门路断,这与湘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诗人把湘娥引为同调。“白云明月吊湘娥”,诗人遥望满天的白云,皎洁的明月,怀着一腔幽思凭吊湘娥。“白云明月”,象征着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整首诗的精华就凝聚在这末一句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月下凭吊的意境静谧幽远,情致含蓄蕴藉,弥漫着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使诗多了一层韵味和情致。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原文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唐诗鉴赏11-03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01-02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5-13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原文及解析06-11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翻译赏析02-22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歌赏析12-29

乡人至夜话原文、注释及赏析08-20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译文及赏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