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时间:2024-01-07 07:15: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朝花夕拾》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精)《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1

  清晨迎风绽放的花朵,到了黄昏就已经凋零,捡起飘落满地的花瓣,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朝花夕拾》,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书,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笔下的童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所以才起了这么浪漫的名字吧。

  鲁迅描写的童年,是顽皮而有趣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童年乐趣。春天里在百草园寻找人形的.何首乌、摘覆盆子吃;夏夜望着满天的星星,坐在凉席上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秋天的梧桐知秋气;冬日雪地中用竹筛来捕鸟、塑雪罗汉、拍雪人……多么地无忧自由又有趣。

  在《小引》中,鲁迅写到屡次想起儿时在故乡吃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等鲜美可口的蔬菜水果,通过对这些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满。

  《狗·猫·鼠》通过拟人的手法,用动物的秉性、行为来比喻人,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鲁迅眼中所厌恶的一些人。狗把一只猫当作象介绍给了其它动物,受到了大家的嗤笑,于是狗和猫反而成了仇家,通过这件事来讽刺当时社会上无中生有的言论。鲁迅更是通过因为猫的“嚷嚷”而打猫,来揭露出社会上某些人虚假的面目。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一位保姆,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温暖。她没有文化,但懂得许多道理,她热爱孩子,通过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朴实,什么是善良。儿时的鲁迅渴望有一本带图画的《山海经》,阿长就趁着告假回家的时候,给鲁迅带回了一本“有画的‘三哼经’”。鲁迅感受到了阿长的热心和善良,感动不已,从此也对阿长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鲁迅的作品就是这样,笔锋辛辣。《朝花夕拾》虽然写的是童年旧事,但依然毫不留情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那“吃人”的旧制度。

《朝花夕拾》读后感2

  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它就是《朝花夕拾》。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他是这样的大胆,敢于批判,勇于反对,看似赞美的实际上是在辛辣的嘲讽,见解独特,开创了我国白话小说的先河,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

  读了这本书,我对书中的人物感受最深的是阿长。阿长是一个没有粗俗的劳动妇女,但她热心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没有心机,像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己一生平安。我很喜欢阿长,她会讲许许多多有趣的,她很和蔼,很大方,还有衍太太,我也是对她印象深刻,鲁迅先生对衍太太的描写表面上是赞美,实质上却是嘲讽和不满,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妇人。这种人是最令人们厌恶的。

  这本书中最引起我共鸣的是《五猖会》。鲁迅先生在小时候那么向往五猖会,父亲却要求他背书,使他一点也不快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同的经历,鲁迅先生真切地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认为家长们真应该看看这篇文章,听听我们孩子到心声,反省反省自己。

  鲁迅先生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给予深深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爱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佩之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努力呢?

  让我们一同拾起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花瓣,了解旧中国的弊端,并为了中国更加强大而奋斗吧!

《朝花夕拾》读后感3

  拿起那本刚刚买来的《朝花夕拾》,慢慢地看,细细地读,我仿佛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他和狗,猫,鼠的故事,看他在百草园中快乐嬉戏,在三味书屋中刻苦读书。朝花夕拾,表面上是说早上的花到了傍晚才去摘,暗指鲁迅先生到了晚年后去回味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点点滴滴。

  《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鲁迅先生用了对比与讽刺的手法,借物喻人。他的仇猫,理由,怎么仇猫都写得惟妙惟肖,趣味十足。还有鲁迅先生无意中救的那只小隐鼠,看了他的描述,我都想养一只呢!小隐鼠不惧人,很可爱,像小墨猴一般也喜欢舔墨,满足了鲁迅先生一度想养一只小墨猴的愿望。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天真烂漫。也让我感受到他对小动物的喜爱。最有趣的是当他知道心爱的隐鼠并不是被猫吃了,而是被长妈妈踏死时,发觉自己错怪了猫,从而对猫颇为客气。还有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表达出了儿时最真的想法: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地玩耍,与小虫为友,以冬天捕鸟为乐,生活是多么有趣,多么自在啊!细致的描写让我很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日子。比起现在相对紧张的生活,那简直是乐园!但是鲁迅先生被家里人送到了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使他很怀念百草园的一切。私塾的千篇一律使他有些厌倦,不过他也会自己找乐,让生活多些色彩……

  《朝花夕拾》以小孩子的目光写了鲁迅先生儿时,青年时的一些事情,平淡而不乏有趣,让我真切的了解了伟人的童年。也使我很羡慕他自由的生活。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读不深,但也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有时间,你也来看一看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朝花夕拾》读后感4

  今天呢,我欣赏了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书籍——《朝花夕拾》。

  鲁迅先生之所以“仇猫”,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小的时候,鲁迅先生曾经养过一只很喜欢的小隐鼠,但是不久之后,长妈妈告诉他小隐鼠在夜晚的时候被猫给吃掉了,因此从那以后特别的讨厌猫,尽管后来得知小隐鼠的真正死因——小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长妈妈一脚给踏死了,但还是很讨厌猫,我觉得这件事情在鲁迅先生的.心里烙下了印记,以至于他越来越讨厌猫,过了那么多年,在写《朝花夕拾》的时候还记得这件事情。

  目前,我只欣赏了小引与第一篇《狗·猫·鼠》,在这一篇中,鲁迅先生主要列举了猫的罪行以及自己不喜欢猫的原因。我清楚地记得猫的罪行之一是它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一样,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到自己讨厌了,这才吃下去!!这一举动使我深深的感觉猫和其他的猛兽不一样,不,是比其它的猛兽还要凶残一千倍!!其实,以前,我的观点和鲁迅先生不一样,我那时认为猫是可爱的,是对人类有益的,而老鼠是可恶的,是让人憎恨的,我听我妈妈说过,我妗子是买菜的,每天都会发现一些本来很好的菜在一夜之间被老鼠啃得“漏洞百出”!!实在让人生气,而猫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去“逮捕”这些“逃犯”,岂不是很好?但是看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了解了鲁迅先生心中的猫的形象,我也渐渐的开始对猫产生一种讨厌的感觉……

  整篇文章都在说猫的罪行,而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猫”,又是多么让人讨厌!

《朝花夕拾》读后感5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我不由自主的赞叹,赞叹鲁迅的文采,那如诗如画的情景,使人们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朝花夕拾》读后感6

  在我国近代史上,曾经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在这令中华民族蒙受屈辱的背后,也反映了一个个优秀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顽强不屈的爱国精神,战场上一名名战士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战场外一群群宣扬民族精神,揭露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毛主席、周总理领导全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鲁迅、郭沫若的文笔揭露了一个个黑暗的现实……

  《朝花夕拾》描述的是鲁迅先生儿时温馨的回忆和对当时黑暗现实的理性批判。当我读到末尾《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让我感悟深刻。这篇文章讲述了鲁迅先生为给国人治病留学日本学医的故事,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促使他弃医从文,想通过文章来改变国人,唤醒国人,从而使祖国繁荣强盛。文章中有一段反映日俄战争的场景,其中一名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军俘虏后残害。在一片日本人的“万岁”声中,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为日本人叫好,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力衰弱、清政府的腐败,任由它国践踏祖国的领土,留学生却为残害自己的同胞而叫好……这就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病”。鲁迅先生只用了非常平淡的几句话,就揭露反映了一个个现实。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思想,当然这篇文章也反映了藤野先生的`敬业和对鲁迅先生深厚的师生情谊。

  鲁迅先生每当看到照片里的藤野先生严肃的神情,总是会更加勤奋地工作、写文章,为唤醒国人而不懈奋斗着。“有的人死了,可他却活着;有的人或者,可他已经死了。”这句话正是对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朝花夕拾》表现了鲁迅先生“朝”与“夕”中的思想精神,表达鲁迅先生的心声,他将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让我们深受鲁迅先生文采的熏陶、伟大革命精神的渲染、坚持不懈奋力抗争的激励。他,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魂”,领着我们上前去。

《朝花夕拾》读后感7

  除去雨果,不算上金庸,鲁迅便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鲁迅的思想、教育,如风雨般丝丝哺育着人民,滋润着中华。他那趣味却蕴含深刻内涵的文字,使我过目不忘,铭刻心间。虽然鲁迅先生已逝去多年,但他那字里行间溢满对中国一腔热血的文章,却是永垂不朽!

  《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令我难以忘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它重重撞击了我的心。当时,中国一盘散沙,已经不能与海外诸国相比较了。在邻国日本看来,中国只是一个弱国。《藤野先生》中的那一句话,让我心痛,甚至愤怒起来:“中国是弱国,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在日本民众的侮辱下,那些留日青年自然悲愤,可他们努力了吗?并没有,他们只是无助地祈祷祖国强大起来,却又不让人怜悯,但这些国人却眼睁睁地看着影片中同胞被杀,还与日本学生一起欢呼,这种国人,让我可怜,甚至令我觉得可恨!

  这些骨子里麻木的国人,实在是让人厌恶。另一篇在我心里烙下深深伤疤的便是《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原是培养孩子孝心的,可令鲁迅先生所反感的“郭巨埋儿”着实令我不寒而栗,甚至使年幼时的'鲁迅觉得“白发的祖母,是和我不两立的人”,啊!这种封建孝道非但没有使孩子们怀有孝心,反而留下了可怕的阴影,甚至损害了祖国的振兴!封建礼教真是有“奇毒”哇!

  鲁迅先生在文学的领域里做着斗争,大胆指出中国存在的弊端,抨击了社会上的“伪君子”,使中华一点点崛起。

  鲁迅先生,在您的精神指导下,中国不再是弱国了,国人也不再是低能儿了,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8

  不了解为什么鲁迅把“旧事重提”改成了“朝花夕拾”,但不得不说,这夕拾的朝花,已不仅仅是旧事,反倒是新事、喜事、伤心事。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酸、甜、苦、辣、咸五个味道。

  酸。的确,看鲁迅的文本有点酸,什么酸?心酸。你看《父亲的病》,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

  甜。不说阿长与鲁迅过年时行礼的温馨,也不说看社戏、看五猖会时的快活热闹,单提起百草园“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童趣,一切心里感受的天真浪漫,一切体味的亲切柔情,又似乎搭上了独特的鲁氏桥,进了甜美的童年故乡。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阿长、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的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国内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出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趟过的《朝花夕拾》。

  辣。鲁迅的本色。辛辣的笔风,自然会有其笔尖直指的人群。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凛然1个顶天大汉的形象,对反对、守旧势力的.抨击与嘲讽是毫不留情。譬如对陈、徐两人犀利、刻薄的讽刺,入口微辣,入肚却穿肠荡胃,甚是寻味。

  咸。泪水的味道。朴实感人的散文,就足以催人泪下。旧事的点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深思的心灵。

  看过的回忆录,大也是风花月残、捕风捉影的闲情逸致,倒没见过这夕拾的朝花也别有风味,也是,百味不离其宗,朝花夕拾一样艳。

《朝花夕拾》读后感9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童年,人皆有之。或幸福。或悲惨。可惜,我们不曾珍惜过它,长大了,领悟了,却已晚了——童年,渐行渐远。

  曾经,鲁迅先生的童年,遇到过真诚善良的阿长,拥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更经历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趣味到乏味的生活。其中,他在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许多同学应该也和他一样对学习感到厌烦吧。而之前,鲁迅先生是多么自由自在:有植物,有动物相伴。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碧绿的菜畦……构成了一座小村庄——百草园。它很小,但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不用过于浮夸的语言,鲁迅先生便能演奏一支绿色的自然圆舞曲。而随着音乐响起的,还有我的`回忆:活动课,我们寻找传说中的幸运草;美术课,我们放着自制的风筝;班会课,当了回小小推销员……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学习紧紧地束缚着。当然,也曾有过不悦、烦恼,但我们看得很轻,风一吹,就过去了,只是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留下的,更多是美好的、快乐的。

  长大后的鲁迅先生,不再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会害怕“美女蛇”,不会拔何首乌,更不会和闰土一起去瓜田刺猹了。他长大了……去日本留学了……遇到了敬爱的藤野先生,后来却弃医从文了……

  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往往是美好的回忆;现在,却常是成堆的烦恼;未来,未知。

  很多人都说过,活在当下。是这样的,时间无法倒流,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却还未来,唯有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才是最好的选择。若每个人都永远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那一天将比一天更糟糕。过去的一年,我正是这样,总是想着小学那段美好的时光,导致这一年的心情都很糟糕。

  从现在起,牢记:活在当下!不要忧郁了,不要永远紧握清晨的一缕阳光不放手。日出,日落,每天都会发生,明天,还有更加灿烂的阳光!

《朝花夕拾》读后感10

  暑假里,朵朵老师建议我们读《朝花夕拾》,我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佩读完了这本书。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句句实话。他希望用文字来改变国民精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前面一部分花大量的笔墨描写百草园乐趣横生的景象,油蛉在这里低吟浅唱,蟋蟀也在弹琴奏乐,一派自然美好且轻松自在的景象,可见他的童年并不乏味,很天真烂漫热爱自然。而这一切在“三味书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活变得枯燥、严肃、无味,与百草园形成鲜明对比,为此鲁迅不得不自己找乐子,偷偷跑到花园玩,当先生读书入神时,便在地下画画……隐藏在这之中的.,是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对扼杀儿童天性的批判。相比之下,我们如今的课程是如此丰富。

  《阿长与山海经》中不觉陷入深思,总感觉作者笔下的长妈妈虽然迷信,有麻烦的礼节,但却很伟大。别人不肯做的、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睡姿“大字形”却表现了,长妈妈朴实,更体现了作者对长妈妈的特殊情感。

  《父亲的病》这一篇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文中提到了几位“名医”,而我对他们的行为很是鄙夷。鲁迅的父亲患水肿,请两位名“神医”来看病,诊金出奇的高,开了许多“昂贵,无用”的药,而他们看病时却敷衍了事,并漏出贪婪的神态,就这样,鲁迅的父亲最终走向了死亡。

  而那位“神医”骗人钱财,对父亲的死,也没有尽到职责,实在可恶。昏庸、无用,导致一个生命终结,害人的“神医”还在贪图享乐,丝毫不感到惭愧羞耻。

  如此的社会,引发我们一些深思。鲁迅用他的笔,拆穿假面,使生活在迷雾中的人们恍然大悟。

  童年,本是美好的,而在那个腐朽的社会,却是黑灰。

《朝花夕拾》读后感11

  深深的草丛里蛰伏的蟋蟀,黑乎乎的小手中攥着的覆盆子,白茫茫的雪地上简陋的捕鸟筛子。坐在三味书屋里的他,跟着先生一起摇头晃脑,心绪却早已飞到了儿时玩耍的小园子里了。

  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园子,便是百草园了。而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鲁迅。这篇我最喜欢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收录于鲁迅的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将《朝花夕拾》当作一把锋利的剑,奋力地划向了腐朽的旧社会,表达了他对旧社会,旧中国的批判与不满。

  生气盎然的百草园,是作者儿时的天堂,有着“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灵动,有着“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生机,有着“清泉石上流”的静谧。而当鲁迅去读书的私塾——三味书屋中,却没有了这种欢乐,只剩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枯燥与乏味了。百草园好比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而三味书屋就像框框条条的栏杆,禁锢着我们的思想。鲁迅先生运用了这二者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他对古老封建教育的不满。

  相比之下,我们不需要被那框框条条的规矩限制着,而是拥有更为广泛和自由并更优越的学习条件。但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并不是说完全摒弃规规矩矩的教育思想,我们也要有基本的学习规范,也要学习基本的经典文化。在今天,现代的教育丰富多彩,既有书本上丰富多彩的知识,又有生活中精彩纷呈的实践: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有妙趣横生的科学,变幻莫测的数学,还有耐人寻味的历史……如此美好的学习时光,我们岂能不好好珍惜?

  所以,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不能只“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获取,更要有各种能力的培养。自从高考的改革,考试不再是语数英的天下,更是各种兴趣能力的培养。“文理不分家”的改动更是突出了对各种科目共同进步的关注,强调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鲁迅先生的梦想,在今天基本上是得以实现了。所以我们要和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相结合,快乐的学习,广泛的学习,做一个符合国家现代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少年!

《朝花夕拾》读后感12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但藤野先生工作是很认真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敬佩。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一视同仁,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朝花夕拾》中,给我最深的'一篇则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过的,但这也时时刻刻充满着美好的回忆。鲁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童年和青年过得好或坏它都会留给我们回忆,所以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朝花夕拾》读后感13

  在蒙尘的书柜间细细寻觅,手指轻佻地跳过那些闪烁的模糊文字。末了,思索着抽出一本书,暗暗端详这个名字,朝花,夕拾。

  书是上个世纪的版本。装订线磨得有些粗细不均,精装的书皮泛着牛皮纸的黄。吹去书脊上错落的灰,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半文言的字体欲语还休,诉说着那个时代孩提的鱼戏莲叶间。

  从百草园的`妙趣横生,到三味书屋的勤学如春起之苗;从百草园的忙趁东风放纸鸢,到三味书屋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那些田野间质朴的童年,在百草园的角落里嬉戏。

  轻捷的叫天子在云霄间穿梭,肥胖的黄蜂蛰伏在菜花的安详间,人形的何首乌在地底等待着有缘人的采撷,小珊瑚珠似的覆盆子酸甜可口,雪地捕鸟乐趣无穷??

  天真烂漫和着油蛉的低吟,一同演绎着蟋蟀们的协奏曲,勾勒着儿时的浅墨画秋容。 然而,当小时候也染上了名为成长的瘾时,一切又都成长得那么陌生。

  一根无形的戒尺像驱使蚕不断吐丝,不断地鞭打在稚嫩的认知上,不断地在纯净的灵魂上镂刻着一成不变的的古板,不断地,用食之乏味的不明所以模仿自以为是的书卷气。 折一枝腊梅,享受萦绕鼻尖的暗香浮动。忙里偷闲,在书屋的小园中怡然自乐,或是与同窗一共嬉耍,玩闹。偶尔忘了时辰,耽误了上书对课。先生也不恼,只是瞪几眼,怒斥几声罢了。

  而今当下,再无百草园这样浑然天成的儿时乐园,也无三味书屋这样文邹邹却又不甚谨严的私塾学院。童年只是循规蹈矩的在托儿所中枯燥地煎熬着,课业在那个不知烦忧的年纪悄然降临,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紧紧束缚住我们对世俗的遐想与天真。

  而这些,在升学的压力前又那么不值一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当一间私塾变成了四座学府,所有人都妄想挤进那些拥有极方正、质朴、博学的教书先生的名师高校。而我们,就被推搡着、无以抗拒地推向争执的风口浪尖。

  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朝花夕拾》读后感14

  大家在暑假里一定都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么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对“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浅见。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他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遇到鲁迅这样的中国学生,藤野先生不但没有对他产生一丝歧视,反而非常照顾他:担心鲁迅不愿解剖尸体,帮鲁迅整理讲义,鲁迅要走时他的依依不舍……

  文章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他的伟大、无私。使我们都不禁为藤野先生的有教无类而喝彩。

  这篇文章看似是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事实上还夹杂着些许鲁迅对旧中国的看法与个人情感。与鲁迅一同留学的清国留学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害,竟与日本人一同喝彩;鲁迅成绩进步,同学却因为嫉妒而诬陷他作弊,甚至给他发了劝诫信。

  鲁迅终于意识到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别国对祖国的歧视,是无法通过医术来改变的,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刺激着鲁迅的每一根神经,于是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将满腔热血寄托在了他笔下的每一个文字当中。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面对旧中国的腐败,却无能为力的自责,我们无不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折服。

  拜读此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鲁迅那些日本同学们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鲁迅内心那份愤恨与惆怅。唯一能给全文带来一丝暖色调的,便只有和蔼可亲的藤野老师了,是他,对鲁迅的关照,给文章注入了一丝暖流。

  我想,正是因为藤野老师那一视同仁,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让他成为了鲁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师”吧。

  通读此文,我对于藤野老师的无私与鲁迅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同身受。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无需背井离乡,更无需弃笔从戎,唯有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位良师益友。

《朝花夕拾》读后感15

  刚听到必须要读这本书时,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啊!我这个人吧,本来就不喜欢看的书。“哎呀呀!怎么还硬塞给我一本书呀!烦死了!真是的!”心想。现在就觉得,愚蠢。

  看这本书的第一章,就像旁边真的坐了个老爷爷,在慢声细语的为我讲着故事。文中的鲁迅可是把他仇猫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说实在的,听完之后我居然也有点厌恶猫了。也是因为它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我最爱的'鸡翅。不过,当时的我如果把这件事记录下来的话,应该也能和鲁迅先生媲美一下了吧!题目就叫做《我·猫·老鼠》。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老鼠,但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其实有一只小“隐鼠”也是很不错的!无聊时可以拿它逗逗乐。可当我看到阿长踩死“隐鼠”的那一段文字后,感觉真的有些气愤,同时也为鲁迅先生失去小“隐鼠”感到惋惜。更感觉,阿长是一个恶毒的妇人,因为她不仅故意踩死了鲁迅先生的“隐鼠”,还欺骗了鲁迅先生。真是可恶。

  第二篇,我选择了《五猖会》。它描写了幼年的鲁迅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想去看五猖会,结果被父亲拦在家中背书。父亲命令他:“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小鲁迅的兴致全浇灭了。过了几时,他站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大家才兴高采烈的陪他出门。鲁迅回忆道:“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我看到这一行文字,都感同身受,佩服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忌孩子心里的无奈和厌烦。

  《朝花夕拾》的内容短暂,但并不缺乏经典。看来我想把这本书读到彻彻底底,还是得好好体会体会啊!

【《朝花夕拾》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通用44篇)08-19

一百条裙子读后感(精选20篇)08-19

小学生的读后感作文征文06-04

小学生的读后感作文征文5篇06-01

《杨红樱女生日记》读后感(通用17篇)08-19

读书心得征文小学06-04

读书心得征文小学10篇06-01

安妮日记学生寒假读书心得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