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偶然读后感

时间:2020-11-11 15:55: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绝非偶然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绝非偶然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非偶然读后感

  绝非偶然读后感1

  最近读完一本非常有启发的自传。是当代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Elliot Aronson埃利奥特·阿伦森的自传,2012年出的中文版,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故事进行了回顾,同时又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穿插在他的经历中。这些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既是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的发展做出的努力,也是他一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反省与总结。

  他一生提出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失调、成就动机、自我合理化、社会比较理论、自我服务偏见等等。如果想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可以读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圣经”的《社会心理学》,而自传则更偏向于他一生的故事。

  一个普通的小伙子是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的?以下是给我的启发:

  自信的是怎样来的

  从小到大,阿伦森是一个不被看好的“笨小子”。尤其是在他童年时期,家庭贫穷,物质匮乏,加上个性腼腆,性格木讷,偏偏又有个明星哥哥,相比之下,阿伦森资质平平,童年时期可以说是过得非常并不快乐了。

  但其中发生了一件转折事件,改变了阿伦森的一生,我个人认为是阿伦森从这件事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文章写得是:“一次难得的自我肯定我是谁”,确切的说,阿伦森是在这件事上找到了自信。

  转折事件是,14岁的小阿伦森获得了暑期工的机会,成为了游乐场游戏摊位的服务员。但是他看中了一小时能挣更多的“话筒男”职位,话筒男的主要工作是吸引游客进入游戏厅,所以游戏摊位是否能赚得盆满钵满与话筒男的工作有着非常的大关联。话筒男的工作那么重要且具有难度,肯定不是普通小朋友能够做的。阿伦森希望成为“话筒男”,于是他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的工作,把所有吆喝的词句背熟于心,甚至在镜子前练习了几个小时。

  直到机会真的降临了:他临时帮话筒男当班。阿伦森一改平日的腼腆,油嘴滑舌得吸引了大批游客。终于他获得了这份工作。即使成为了话筒男,阿伦森还是不自信,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赢得了这本工作。但这次事件是阿伦森整个童年时期的转折,给予了他极大的肯定,从此他开始相信自己。

  这件事让我想起,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没有自信的人,也看了很多的办法,目的就是:“我应该怎样变得自信?”我羡慕自信的人的气定神闲,神采飞扬,即使失败也还是落落大方。而我,总觉得自己做不到,能力不够。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搞错了努力的方向,获得自信并不单纯是一个人本身的愿望:“我想要获得自信。”

  真正获得自信的办法,应该是一次一次地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成功的机率,成功机率大了后获得的肯定变多。下一件事情来时,心里就会有底:“我努力的话,也可能成功。”于是良性循环开始了!这也应证了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这一份幸运不是指事情必定成功,而是你有了自信以后才会愿意更积极更努力,越努力越积极就会越容易成功。

  所以,我们先不要管自己自不自信,而是先把事情做好,先成为一个努力的人。先努力把每件手头的事情做好,不断地做,直到有成功案例,自信自然就来了,否则无来由的自信真的很难很难。

  工夫在戏外

  作者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自己的努力,但是正如书名说的“绝非偶然”,他能成为优秀的心理学家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说句俗套的就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曾经说道:“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将会非常平庸,你需要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大量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如前面写的,阿伦森抓住了成为“话筒男”的机会,注意,阿伦森在努力成为“话筒男”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有代班的机会的,但是他做出了准备。

  后来,阿伦森又抓住了成为教师的机会,首次受邀约做一场客座讲座,他没有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地准备了一周。因为准备充分,他自信满满,讲座非常出色,他也再次为了自己后期的发展抓住了机会。他写道:“多年后我成为一位大学教授,发现只有备课时倾注无数心血,才能在课堂上表现出即兴随意的潇洒风范。”所有的成功都是台下的十年功,所有工夫都在戏外。

  你是高成就动机的的人吗

  在自传里,阿伦森提出了理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的是一种对获得显著成就、掌握技能或迅速达到高标准的欲望。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愿意追求高难度的目标,并且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他们追求的目标上。

  正如我之前写过的,有些人天生喜欢hard模式,指的就是成就动机高的人。有分析,成就动机比智商,更适合作为成功的预测指标。高成就动机表现在愿意不断练习,提高技能,同时更愿意选择高效的方式。这一群人往往认为工作出色带来的成就感远比经济回报、别人的赞扬和认可来得重要。他们一直努力提高工作业绩,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不为追名逐利,只为了挑战自我。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单一的社会,“追求卓越”一不小心成为大部分人的标签。但是这一理论很早就提出了反论,有人天生属于高成就动机的人群,就有人不属于高成就动机的人群。这就说明一种现象,为什么有些人前期有一手世俗认为的“好牌”,例如迫于家庭的教育压力,考得一所好大学等等,但是毕业后,工作平平。注意他不是能力平平,而是很可能志向不在此,所以最终还是成为回到自己的天生属性中:“低成就动机。”这个也是我们常常说的:“个人均值”。一个高成就动机的人是控制不了对自己的高要求的,一个低成就动机的人也是控制不了自己的“佛系”的。

  高成就动机的人在挑战自我当中,因为需要不断打破自己,一定会承受许多艰辛。但是非高成就动机的人,并不就比高成就动机的人来得轻松,他们的辛苦更多源于社会的隐性压力:“人家就是佛系嘛,怎么了嘛。”大家都在拼命追求的时候,有没有说“不想要”的自由和资格?

  作者虽然没有说自己是高还是低成就动机的人,但是从童年时期想要成为“话筒男”这个追求超越的事件,可以基本认为他是高成就动机的人,后面的故事也应证了他一生的志向:不断地追求高难度技能。

  绝非偶然读后感2

  埃利奥特·阿伦森,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师从马斯洛、麦克莱兰、费斯延格三位导师(都是心理学界的大佬),主要研究领域是认知失调、人机吸引等领域。

  书本简介:《绝非偶然》是阿伦森的自传,是一本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他的养育环境、学习经历、学术成就等。书本涉及的心理学理论有对应的实验设计,可供学习。

  晚年的阿伦森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写作。这个经历又让他领悟了一个道理,“聆听比阅读更容易发现错误”。

  环境与家庭

  环境的概念很广,现实环境—网络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亲密他人……人都会不可避免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强调要和自己比较,但现实是身处环境中,许多事就是要比别人好才能拿到酬赏。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时,人们往往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衡量自己的观点和能力”,这种比较分为两种——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前者是和更优秀的人作比较,后者是和不出色的人作比较,当然,后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阿伦森有个优秀的哥哥,父母亲更看好哥哥而非他,他嫉妒哥哥但又喜欢并尊重这个哥哥。我佩服阿伦森的一点是讨厌与欣赏共存,“他的确是个讨厌鬼,不过是个聪明有趣的讨厌鬼”(他说的讨厌鬼不是哥哥哦)。他不赞同一个人却也能认真听完对方的观点。他的内心很开放,不是只有自己。我的内心应该也越来越开放了,以前我讨厌一个人,现在却觉得他不那么讨厌了,我以为是他变了,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偏见使得我从来没了解过真正的他。

  阿伦森说“父亲的死让我解脱,最终才得以成为他认定我无法企及的人”。这让我想到一个例子,一些遭老师讨厌的“坏学生”其实并不笨,但他们的成绩却很差。我们照着某个人对我们的负面期望行事,可是不在这个人面前时,我们明明有实现自己潜能的能力。

  阿伦森的妻子是一个很好的人,阿伦森在面临人生的选择时会去询问妻子的建议,他们做选择时都会考虑到家庭的因素,比如新环境是否适宜孩子居住等。妻子给阿伦森的回答也很令人舒服,她会发现阿伦森建议的合理之处并进行肯定,之后会提出另一个选择的好处(鼓励阿伦森突破),并帮助阿伦森解决做出选择需承担的风险。

  高影响实验

  “高影响实验”这个概念在本科阶段我并没有学习过,在这本书看到这个概念,觉得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好有意思。简而言之,这种实验就是“欺骗”被试,让他们处于主试精心设计的、前后连贯的一个预设情境。如果被试听信了主试的“鬼话”,真正的实验目的就达到了。这种实验没有过重的人为痕迹,和本科阶段的实验设计(被试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大致能猜到实验目的)不一样,所以对主试的要求会很高,用阿伦森的话说,“实验者既要具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才能,又要遵循严谨的科学精神。”当然,在实验结束后,主试会与被试讲清楚真正的实验目的。并非所有学者都赞同高影响实验,有些学者认为最初向被试描述实验时掩盖真实意图非君子所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些学者把“演戏”称之“说谎”。

  但作者在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让我觉得高影响实验的存在很必要,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表明很多被试在权威在场的环境下会对一个学生给予高电压刺激,即使这个电压远远超出人能承受的范围。而如果只是“诚实”地开展实验或者仅仅是询问被试“如果有权威命令你去伤害另一个人,你认为自己会怎么行动”,相信只有少数被试会说“我会听从权威给予300V电压”吧。

  我很喜欢阿伦森对“世俗现实主义”和“实验现实主义”的区分,电击实验在现实中确实不存在,但对于被试来说,他们介入了整个实验程序,期间他们的喜怒哀惧都是发自内心的。我觉得,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是现实,即使环境是虚构的。欸,想起来我玩VR磨蹭了一分钟我也不敢从十楼电梯跳下去,即使我知道我脚下是平地,我往前蹦一下是个很容易很安全的事情,但我就是闭着眼睛也不敢做……

  过山车人生

  过山车有坠落有上升有转圈徘徊,人生有失意有得意有平淡。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失意或得意,忘了人生的那些平淡也很可贵,这是一段缓冲期。如果过山车只有上升和下落可能会坐吐吧。

  坐过山车时我们会有最期待的一刻,我最喜欢从最低点上升的那一刻,最害怕从最高点下落的那一刻。作者说“坐过几次过山车后,我突然醒悟,我之所以没法享受其余的路程,是因为我只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我不喜欢回答假设性问题“如果你回到过去,你……”,因为我没有机器猫回不到过去,其次即使我回去了,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之后的人生,没有现如今的记忆,我回去有用吗?可如果问我“你未来……”我倒是愿意回答,这体现了我的期待,我不会纠结于这实现与否,但我会在当下拼命地努力地去靠近这个期待。我只想享受当下,因为这是最真切的且最容易把握的。“如果你想逗上帝开心,你就把你的计划告诉他”,世事难料,计划赶不上变化。

  说到这里,我发现有时候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比如这个数字画,原本我估计我需要一至两个星期,结果我三天就画完了它;阿伦森的实验表明,如果你被要求用一天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你会反复查验自己完成的工作,不断改进完善直到一天结束。当你再次被要求完成一个类似的任务,且完成即可回家时,你会花费比实际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它,因为上次的经历让你认定自己完成此项工作需要一天时间。比如我之前研究生复试做的PPT,因为以前做过大把PPT,从开始到完善常常需要两至三天,由于没有充足的三天时间,所以我在开始前就很焦虑,认为一天准备的东西一定会搞砸,实则却很成功。想告诉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潜能,不要被想象击垮。

  绝非偶然读后感3

  《绝非偶然》是阿伦森的个人自传,此书不仅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人生历程,也是社会心理学史和发展的记载。正如书名,阿伦森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绝非偶然。阿伦森善于把握机会,正如他自己所说:“大部分降临在我身上的好运,恰好是因为我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选择了正确的职业、找到了合适的人生伴侣、结交了有益的朋友和同行。”看完此书,也被社会心理学深深吸引,这是门研究环境、群体、文化、理念以及政策方针如何侵淫个体并影响其行动的学科。一个人的成功不排除有运气的成分在,但是一个人仅靠运气远远不够,见识也十分重要,它代表抓住机遇的能力。人格和能力并非一成不变,人们能够成长并提升自我,人生可以达到至善。

  家庭出身。阿伦森出生贫民区,不和谐的.家庭,有隔阂的父子关系,不被大人们看好的害羞内向的笨小子。但其亲生哥哥贾森非常看好这小子,可以说在他哥哥贾森是阿伦森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在哥哥那里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比如要像君子一样从容地打好自己手中的牌,打牌和人生都是如此,尽量不要抱怨。阿伦森第一次抓住机遇是在暑期在游乐场打工期间,荣升为话筒男的事。他是如何抓住这次机会的呢?阿伦森本来在不太重要的摊位上工作,但是他一直在观察扑克游戏摊位的话筒男,一遍一遍的听他吆喝,所有词句早已烂熟于心,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冷冷清清话筒男从台上走下问阿伦森能否替他当班,给了阿伦森上台表演的机会,而巧合的是碰巧被游乐场负责人碰见,而正是这一次,阿伦森得以自我肯定。

  投入心理学怀抱。上高中期间,成绩功课一般,讨厌高中生活,但是在哥哥贾森的一席话触动了内心:“你真想过那种推着婴儿车,沿着雪莉大街闲逛的日子吗?”阿伦森深深体会那不寒而粟的画面,推向自己的未来,他害怕了,不想沦落到那种境地,他开始发奋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而之前的在游乐场荣当话筒男的经历,让阿伦森明白了新环境能够为他提供一个重塑自我的良机。高中三年因为阿伦森很害羞,同学都认为他很腼腆,这一评价影响了他对自己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又反过来束缚了他的行为。后来阿伦森才明白,这种想象叫做“自我实现预言”。而大学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确实给了阿伦森第二个机会,进大学不久就交了第一个女朋友,很有人缘漂亮的芭芭拉,但这段关系只维持了一年半,按照阿伦森的说法,尽管两个人都深爱着对方,但却无意成为彼此的人生伴侣,于是他们分手了。大学第二年刚开始可谓艰苦,第一年凭借学校资助顺利读完,可是大二得自己交学费和住宿费,暑假打工挣的钱只够支付学费无力支付住宿费,所以常常四处找地方睡觉,还好在严冬来临之际用打工赚到的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屋。谁也没想到,让阿伦森找到毕生兴趣所在是在一个泡妹子的一个下午,陪着一位打算深交的迷人女孩去一起上课,老师是一个心理学家马斯洛,这门学科让阿伦森着迷了,而那一刻,他失去了女孩,却找到了天堂。他被马斯洛自我实现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的观点引起共鸣,马斯洛相信人们拥有成长、学习和改善自我的潜力,社会也可以变得更健康。毫无悬念,马斯洛成为了阿伦森的第二位人生导师,而阿伦森因此也有了毕生理想的雏形,阿伦森决定运用心理学的智慧和知识去改善人类的境况,而正是这种理念引导者阿伦森后续的职业生涯。

  女神薇拉。有时好事就是会不断的出现。因为阿伦森找到了兴趣所在,也因此在相同的领域邂逅了自己的女神,最后也成为了阿伦森的妻子———薇拉,而巧合的是红娘正是马斯洛。深深吸引阿伦森的是薇拉的聪慧美丽,周身闪耀着一种静谧的气质。在和薇拉深入的接触中,阿伦森坚定了与她共度一生的决心。在心理学领域,阿伦森也是尝试了不同分支之后才最终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的。起初马斯洛建议他从事临床心理学,但周末从事临床相关的兼职工作后动摇了他想成为优秀临床心理学家的理想。而就在临近毕业的三周时,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卫斯理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小规模的硕士专业正和阿伦森的胃口,很快阿伦森和对方谈妥,给了阿伦森一个兼职的助教职位,还答应让薇拉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做专职研究,而随后薇拉和阿伦森也举办了婚礼。阿伦森始终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依次明白两件事情:“第一,我将何去何从?第二,我将与谁同行?”,我始终认为阿伦森娶到薇拉是偶然中的必然,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也能遇到我的女神。

  毕生想从事的事业。是的,在找到答案之前我想每个人都要有一段路要走,可是谁也不知道这段路有多长,阿伦森在卫斯理大学可谓收获颇丰,和第三位人生导师麦克莱兰进行了成就动机的研究,同时也初为人师,并断定教学就是他毕生想从事的事业。而在卫斯理这段期间,薇拉为阿伦森生了一个儿子,薇拉很喜欢孩子,坦然说还要生好多孩子,后来证实确实如此。

  发现天赋的实验之旅。卫斯理大学毕业后,阿伦森和薇拉一起迈向斯坦福大学。在这里阿伦森遇到了人生第四位导师费斯延格,从那开始接触到了失调理论,而这最终成为了阿伦森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在斯坦福大学期间薇拉又为阿伦森生下了儿子尼尔和女儿朱莉。之后的1959年阿伦森拿到了博士学位,受聘到哈佛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在这期间薇拉又为他生了第四个孩子约书亚。在哈佛期间阿伦森继续教书和从事实验研究,在哈弗待了两年后决定去明尼苏达教书。而这期间阿伦森失去了至亲,哥哥贾森因为癌症失去了生命,这对阿伦森触动很深,可以说他的哥哥贾森是他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在明尼苏达期间认识了挚友加德纳,1965年,加德纳离开明尼苏达去了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一年后在其力劝下阿伦森也过去了,在这里阿伦森写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社会性动物》,而本书最终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在这里接触到了会心团体(T组),最后薇拉也成为了T组的领袖人物。

  华丽退场。按照阿伦森的说法,人生总有最后一个全垒打,在哈儿上高三的时候,就打算寻找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度过余生,最后他们全家搬到了加州,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继续从事教学和研究。

  人生犹如过山车。2000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不幸降临到了阿伦森身上,由于黄斑性的罕见眼科疾病导致阿伦森几乎双眼失明。大家认为他的人生可能就此终结了,可是他还记得早年哥哥贾森对他的教诲,此时绝对不能抱怨这一手烂牌,而是要尽自己所能打好这幅牌。在此期间重新修订了三遍《社会性动物》,和同事卡罗尔塔夫里斯合写了《谁会认错》,此书于2007年出版。阿伦森晚年依然幸福,和孙子孙女间感情很深,按照阿伦森的说法,家庭成员亲密无间是偶然事件和刻意安排相互交织的结果。

  之前没有认真读过任何人的自传,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有强烈的直觉想去阅读这本书。读完全书证实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我因此也深深的爱上了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我喜欢书里的这么一段话:“人生犹如过山车,之所以无法享受其余的路程,是因为只等待某一刻的到来,如果非要我选择最喜欢哪一段,我会说:此时此刻。”

【绝非偶然读后感】相关文章:

徐志摩《偶然》读后感11-09

偶然高一作文04-04

徐志摩《偶然》欣赏解析11-11

徐志摩偶然双语诗歌10-19

徐志摩《偶然》诗歌鉴赏03-17

偶然的发现_800字02-22

中考满分作文:偶然08-09

徐志摩偶然经典语录07-31

徐志摩偶然的诗歌赏析12-13

徐志摩偶然的诗鉴赏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