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祠读后感

时间:2022-08-26 22:22: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西晋祠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晋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西晋祠读后感

  山西晋祠读后感 篇1

  山西的晋祠依山傍水,让人感觉恬淡,仿若一扇门,就将污浊的市井之气全部阻隔在外了。

  沿着晋祠内的小径缓缓走入,两旁的一棵棵参天古树错落有致地伫立在眼前,与那片有着水漾的蓝色天空,交织成了一幅素净的图画。树上的叶子轻柔地摇曳着,摩挲着,耳边便奏起一支简单流畅,合着浓浓的绿色气息的歌。听——“沙沙,唰,丝丝”。似乎还在私语,诉说着那些动人的故事。

  晋祠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歇山顶,建筑式样别致,恰是飞檐斗拱,栩栩如生。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它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圣母殿重檐歇山顶,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脚柱显着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宝创建的难老泉,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大人们说,难老泉来源于《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警句为名,而且它的泉水晶莹剔透,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斓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壮观。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唐槐。周柏是在西周时期种植,位于圣母殿左侧。它的枝叶披拂在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曾感慨:“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在九百多年前就感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精美的`宋塑被誉为“晋祠三绝”。这些古树虽年代久远,可至今却还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祠之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晋祠的景令人目不暇接。这历史悠久的祠堂,也凭着它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他们在游览之余,吟诗作赋,为晋祠留下的文章多达300余篇。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堪称其中之最!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晋祠时欣然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游晋祠》。其中有两句令我回味无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竟炜煌。悬瓮山泉流云磬,飞梁荇沼布葱珩。”把晋祠树木的古老与流水的清澈,写得淋漓尽致!

  古老而神奇的晋祠,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采不完的灵气。愿更多的人为晋祠题词作文,愿三晋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

  山西晋祠读后感 篇2

  晋祠 梁衡读后感: 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 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 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

  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 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 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 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

  梁衡自己这样说。

  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 人格内涵, 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 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

【山西晋祠读后感】相关文章:

山西晋祠的游览作文01-28

山西晋祠导游词07-04

关于山西晋祠的导游词05-05

游山西晋祠作文600字01-26

最新的山西晋祠导游词范文11-25

山西晋祠导游词5篇01-22

山西晋祠导游词8篇01-22

介绍山西晋祠的导游词范文04-25

山西为话题的作文:我爱山西晋祠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