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1-02-04 19:03: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1

  接触《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挺意外的,因为研究生考试开始选的学校参考书目就有这本书。看之前总觉得像在应付考试,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著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在这里若让我概述一下每一个章节多少显得有些不合实际。因此,我更愿意来总结一下诸如“透视的发现和在绘画中的应用”这样一个小的脉络。

  “透视”这个词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甚至我们第一天学习美术画个正方体老师们就会给我们讲透视。可能在今天的人看来,利用透视营造真实的空间显得那么司空见惯,可在这些东西刚被发现时当时的人们该是多么惊愕啊!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过透视问题。我大概有这样一个脉络,透视的发现和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一,短缩法的发现和运用

  透视在没有被明确的提出之前被称为短缩法。最初发现短缩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个希腊花瓶上。画的是辞行出征的战士,右脚仍然是继承了古埃及的“保险”画法,但是左脚已经是经过透视短缩了。我们看到5个脚趾好像一排五个小圆圈。也许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不值得我们这么兴奋,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古老的艺术已经死亡而被埋葬了。后来的希腊化时期和拜占庭时期的画中也出现过短缩法。当时的艺术家是把远处的东西画的很小,近处的东西画的很大。可是远处的物体有规律的缩小这条法则在古典文化时期还没有被采用。

  二、短缩法再次被重视

  乔托所画的《“信德”的拟人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手臂的短缩法,脸部和颈部的明暗造型,流动的衣褶中深深的阴影。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画了。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

  三、透视法的提出和应用

  到了15世纪初期,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透视法”。我们已经看到,尽管希腊人通晓短缩法、希腊化时期的画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错觉感,但是连他们也不知道物体在离开我们远去时体积看起来缩小是遵循什么数学法则。马萨乔迅速掌握了这种透视手段并体现在画中。在他的《三位一体以及圣母、圣约翰和供养人》这幅壁画中,墙面好像被凿了一个洞。通过洞口人们可以窥视到里面的一座布鲁内莱斯基风格的新型葬仪礼拜堂。

  到了15世纪后期,安杰利科修士的一幅《圣母领报》中,我们立刻可以看出透视技艺对他来说毫无困难。乌切洛更是全神贯注于透视研究之中。通过他所热爱的透视技艺试图构成一个真实的舞台,使他的人物在那个舞台上有立体感、有真实感。虽然乌切洛还没有学会怎样使用光线、明暗和大气来修润严格透视画法的刺目的轮廓。但他也体验到了透视法给他带来的新奇效果。

  四、透视法的继承和发展

  曼泰尼亚沿着马萨乔的路子走了下去。他的人物像马萨乔的人物那样动人,那样有雕塑感。曼泰尼亚意在使用透视法创造一个舞台,使他的人物好像立体实物一样站在上面活动。他好像一个高明的舞台监督那样,布列人物来表达这一瞬间的意义和事件的过程。

  当然,对透视的探索仍在继续,只是艺术家遇到的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其它方面了。《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中涉及较少。希望以后能看更多的书籍,进一步总结透视发展的脉络。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2

  “我们对艺术的起源跟对语言的产生一样不甚了了。”当然,这里的艺术主要指视觉艺术以及雕塑、建筑。

  艺术是什么?如果只是画画画、塑塑像、编编图案、盖盖房子,那么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古;如果仅把艺术当作用于欣赏需要保护的奢侈品,那么艺术的历史应该并不长。

  姑且放下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换个角度,简单的解构已有的被承认的艺术品,从艺术品的基本属性入手。每件艺术品或多或少都有实用性和美,这两种属性我现在认为应该是负相关性的,从原始艺术品到现代艺术品的特征可以佐证。原始艺术的第一标准必然是实用,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极为低下。以建筑为例,修筑房屋首要的是构筑一个遮风挡雨的休憩之所,然后才会考虑看起来顺不顺眼,即所谓的合不合适。你建的大家一看就喜欢再好不过,但是如果你审美有限,有个窝也凑活。所以就原始艺术而言,实用性是第一属性。

  原始艺术的实用属性满足两个方面——自然的和超自然的。比如建房躲避自然,雕像祈求神灵。满足超自然的方面,影响深远,至今保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是我们还不怎么能知觉。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拿着你心爱人的照片,当你面,用剪刀戳照片里的人的眼睛,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会暴怒,我会有一种我心爱人也受伤的感觉,即使我知道那只是照片而已。艺术品能够实现超自然目的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错误的将世界的联系无规律化,似乎只要能建立联系就能影响另一方,无论这种联系有多牵强,长得像能联系,名字一致能联系,拿点原主的东西也能联系,只有想不到没有联系不到。本着这样的精神,原始人创作了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几幅洞穴壁画——西班牙Altamira洞窟里的野牛和法国Lascaux洞穴里的马,他们相信将马和野牛画出来,然后鞭打折磨壁画,外面的马和野牛也会受到影响,以期收获满满。

  所以,原始艺术家的首要任务,不是作品美不美观,而是作品有不有效。能不能让部落里所有人都认同你与某种东西建立了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经典的,是某种约定俗成下的,是成败与否的关键。情形类似于春节时的春联,春联联系的是美好的愿景,大家约定必须用红纸来写,用其他颜色的纸写就不是春联,就不能建立联系。那么原始艺术家还有创作空间么?有!继续以春联为例,在红纸的.基础上,各家可以选择汉字的颜色,一般是金的或黑的,可以选择汉字的字体,楷、隶、行、草······还可以选择背景花纹,在不影响主体字的情况下,选择红纸的花纹,选择空白地方的填充图案等等。每家的春联都能代表各自的审美,而这种审美,就是原始艺术家的创作空间。

  提起原始艺术,特别是当看到“原始”两字时,总让人联想到长相寒碜,制作简单,恨不得就像《洛书》、《河图》一样几根线就能搞定的东西。这应该能代表原始时期的风格,但绝不能代表原始时期的技艺,原始时期的艺术家用简易的工具足以制作一件自然主义的作品,比如尼日利亚伊费的青铜黑人头像,栩栩如生(这才是栩栩如生和教科书里说某些器皿栩栩如生完全不同);比如美国西北岸印第安海达部落酋长的房子,刻画的精细程度和《三国立志传三》有一拼。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整体风格显得如此生疏?我们从观念的角度来解释,原始艺术家认为没必要,或者说描绘得太清晰了不利于脑补,构建不了联系;亦或可以从符号的方面入手,墨西哥阿兹特克时代的Tlaloc,就是以响尾蛇作符号拼凑成的,据阿城老师考证,中国的饕餮纹,可能是青龙和天极神两大符号重合的产物,符号化的东西无法自然起来,所以长成那样情有可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3

  读了这本书《艺术的故事》后,感觉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学艺术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创新问题。《艺术的故事》从头至尾就是讲艺术怎样创新,艺术的风格怎样变化,一个新的风格怎样取代旧的风格。旧的风格是不是就完全死亡呢,不是,它还会有死灰复燃的时候。这本书讲了一个传统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一个艺术创新的问题,就这点而言最适合学艺术来读的。

  《艺术的故事》顾名思义不是一部高深的学术著作,作者开宗明义: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因此作者的任务是用浅近的语言,让读者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

  记得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观看一件巴洛克雕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什么样的轮廓啊!”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形式分析的奠基者沃尔夫林,他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曾对形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五对概念,即线描性和绘画性、平面和深度、封闭形式和开放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明晰和朦胧。这五对概念影响深远,成了后来讲授艺术形式的出发点。然而在《艺术的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更简洁的手法,他只用构图设计的平面性和忠实自然的立体性这一对概念就完成了沃尔夫林五对概念所起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法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在阅读时将不难发现。

  本书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烂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者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得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

  西文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镇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关于《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04-20

有关艺术的故事作文04-04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12-01

《鲁迅爱书的故事》读后感范文12-26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读后感范文(精选24篇)06-18

关于成语故事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05-31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4-23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12-18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11-20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13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