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文言实词复习

文言实词复习

时间:2022-11-04 09:08:18

文言实词复习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实词的身影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实词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实词复习1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入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文言实词复习2

  一、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的使用

  文言文中单音词的数量比较大,充分体现了古文简洁的特点,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居多数。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避”“秦”“乱”“率”“妻”“子”“绝”“境”等都是单音词,按照现代汉语就要分别译成“躲避”“秦朝”“战乱”“率领”“妻子”“儿女”“隔绝”“地方”,了解这一特点,对理和朗读都有用。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情况,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叫前缀不后缀)。如:乱—战乱。(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的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如:率—率领(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邑—乡村。(4)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词组成的短语,误以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的“中间”是两个词,“中”是“其中”的意思,“间”是“夹杂”的意思(读),如果误当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中间来理解,就误解了文意。文言文中还有很多这种情况,如:“所以”、“可以”、“卑鄙”、“城市”、“作文”等。

  二、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还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是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中的卑“”是此义,“鄙”指风识短浅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的品质恶劣。

  另外,还有许多这样的词汇,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句意确定它在语增中的含义,而不要简单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它。如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甚至属于不同词类,有的是引申出来的,有的并无联系,意义不同,词性不同,用法也会有差别。读文言文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和文章的内容来确定这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说”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当高兴讲,通“悦”,形容词,而在“请说之”一句中,当“说明,解释”讲,动词。

  文言实词复习3

  下列成语中包含了文言实词(括号前),在括号里写出释义:

  不易(改变)之论、不刊(删改)之论、不过尔尔(如此)、无可适(去)从、以己度(推测)人、质(询问)疑问难、登峰造(至)极、怨天尤(责怪)人、缘(攀援)木求鱼、引(拉长)吭高歌、寡廉鲜(少)耻、家徒(只有)四壁、尸位素(白)餐、不学无术(本领)、如释(放下)重负、不速(邀请)之客、不期(约定)而遇、文(掩饰)过饰非、出类拔(超出)萃、蔚为大观(景象)、寄人(依附)篱下。

  -用成语复习一词多义

  备:德才兼备(具备,具有)、关怀备至(周到,尽)、戒备森严(防备)。

  兵:短兵相接(兵器)、兵强马壮(士兵,军队)、兵贵神速(用兵策略)。

  达:四通八达(通达)、通宵达旦(到达)、达官贵人(显达)。

  当:势不可当(抵挡)、首当其冲(对着,面对)、安步当车(当作)。

  负: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不分胜负(失败)。

  故:故步自封(与新相对)、非亲非故(老朋友)、明知故犯(故意)。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三顾茅庐(拜访)、奋不顾身(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疾恶如仇(痛恨)、疾风知劲草(强,猛)。

  举:举足轻重(抬起)、选贤举能(推荐)、举国上下(全)。

  名:不可名状(说出)、不名一钱(占有)、沽名钓誉(名声,名望)。

  如:自愧弗如(比得上)、称心如意(适合)、突如其来(然,词尾)。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不急之务(事务,事情)、除恶务尽(必须)。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

  于:青胜于蓝(比)、受制于人(被)。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欲取姑与(给予)。

  以:以己度人(用)、以貌取人(凭)、以讹传讹(拿,把)。

  因:因人成事(依靠)、因利乘便(凭借,依靠)、因材施教(根据)。

  -用成语复习通假字

  一暴(曝)十寒、拨乱反(返)正、层见(现)迭出、食不厌(餍)精、博闻强识(志)。

  -用成语复习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风起云涌、豆剖瓜分、蚕食鲸吞、口诛笔伐、草行露宿、日新月异、虎踞龙盘、星罗棋布、川流不息、耳提面命、二桃杀三士。

  2、形容词作名词: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激浊扬清、舍近求远、居安思危、党同伐异、披坚执锐。

  3、名词活用为动词:沐猴而冠、沧海桑田、户枢不蠹、不胫而走、洞烛其奸、华而不实、履险如夷、无所事事、衣冠禽兽。

  4、动词活用为名词:继往开来

  5、使动用法:破釜沉舟、正本清源、富国强兵、倾国倾城、赏心悦目、丰衣足食、不可理喻、光宗耀祖。

  6、意动用法:幸灾乐祸、鱼肉人民、席天幕地、不耻下问、不远万里、草菅人命。

  7、为动用法:光前裕后(光前:为前人增光,裕后:给后人造福)

  -用成语复习古汉语句式

  1、宾语前置:夜以继日、时不我待、唯才是举、一言以蔽之。

  2、介宾短语后置:蠢若木鸡。

  3、被动句式:古为今用。

  4、省略句式:再衰三竭。

  文言实词复习4

  1.或(hu)

  (1)代词。

  有人,有的人(事)。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副词。

  ①表示猜测,或许,也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有时。

  如: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2.及(jí)

  (1)动词。

  ①赶得上。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等到,到了。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2)介词。

  表示动作的时间,到……的时候,趁着。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3)连词。

  和,同。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3.急(jí)

  (1)形容词。

  快速的,湍急的。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2)副词。

  ①危急,紧急,关键。如:或王命急宣(《三峡》)

  ②赶快,快速的`。如: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石壕吏》)

  4.假(jiǎ)

  (1)动词。

  ①假装。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②借。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

  虚假的,不真实的。如: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

  5.间(jiàn)

  (1)名词。

  ①读jiān,中间。

  如: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

  b.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②读jiān,期间。如: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读jiān,里面,之内。如: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④一会儿。如: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2)动词。

  ①夹杂。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②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间断,隔绝。如: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3)量词。

  读jiān,用于房屋。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4)副词。

  ①暗中,偷偷地。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间或,偶然。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6.见(jiàn)

  动词。

  ①看见,见到。如: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②见识,引申为知道,领悟。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③会见,拜见。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④读xiàn,同“现”,表现,显现,出现。如:才美不外见(《马说》)

  7.将(jiāng)

  (1)名词。

  ①武官名。

  如:a.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

  b.将军百战死(《木兰诗》)

  ②读jiàng,将领。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动词。

  ①搀扶。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②想要,打算。如:公将战(《曹刿论战》)

  ③读jiàng,带兵,统帅军队。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副词。

  将要,想要。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连词。

  和,与。如: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

  8.进(jìn)

  动词。

  ①做官,出仕。如: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②进献。如: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出师表》)

  ③进谏,劝谏。如: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9.尽(jìn)

  (1)动词。

  ①没有,空。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②用尽,使之达到极限。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已尽无齿(《捕蛇者说》)

  ③把食物吃完,用尽。如:尽其肉(《黔之驴》)

  ④全部取得。如: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隆中对》

  (2)副词。

  表示范围,全部,都。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50.居(jū)

  动词。

  ①居住。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处在,位于。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③停,停留。如: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文言实词复习5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文言实词复习6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均开始尝试考一点课外的文言文选段。上海则在20xx年开始,中考语文卷中出现了课外文言语段阅读试题,这一考试内容今后仍将延续下去,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初三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易的文言诗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

  分析近三年上海语文中考结果,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每年的得分情况在当年试卷各部分中总处在底部位置,得分率始终徘徊在60%左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初三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实词的积累,制约了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深入体会。

  全国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语段多半是一些大家熟知的寓言和成语故事等。20xx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的“郑人逃暑”选自南北朝前秦苻郎的随笔集《苻子》,是一个流传较广的寓言故事。故事告诫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不能一成不变的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否则会碰壁受害的。读懂这篇短文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中的一些实词,如“逃、流、徙、从、席、患、濡、去、是、昼、夕”等。仔细分析试题,可以发现命题老师也正是围绕着这些实词在做文章:第7题(试卷题号,下同)解释加点的.词语,命题者选择了“徙”、“去”两个实词要求解释它们各自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第8题解释句子“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关键在理解“是、昼、夕”等词在句中的含义;至于第9、10题的答案,则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深入体会上,其前提也同样是对文本字词含义的准确把握。

  由此可见积累文言实词的重要性,它是初三学生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中考课外文言文得分率的关键所在。中考之所以特别强调实词的积累,是因为古今语言的最大差异不在虚词,而在文言实词:我们如果不知道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不知道这些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考试中就会难以理解古文的内容,甚至闹出笑话来。如,第7题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与我们今天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的“去”(前往或表动作趋向)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同学们平时学习课内文言诗文时要注意养成文言文实词积累的习惯,特别是出现频率高的文言文实词,一定要下功夫弄清楚所包括的义项,并记住不同义项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典型例句。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综合上海目前正在使用的三套教材,笔者觉得下列实词值得大家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给予足够的重视:

  岸、卑、比、鄙、兵、病、薄、踣、步、察、尝、朝、彻、乘、驰、从、错、达、旦、当、道、得、定、毒、恶、伐、犯、方、菲、奉、负、赋、覆、更、故、顾、固、观、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以上实词未必都会成为中考加点词解释的命题范围,但却都是教材中反复出现,并在课外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实词,要想真正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这些实词是必不可少的。

  同学们在学习以上文言实词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对字词基本含义的了解和积累。任何一个字词都有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文言文学习应重视常见实词的本义及主要引申义的认读,如20xx年中考试题中的“全”、“徙”、“去”,它们的释义分别为“完整”、“移动”、“离开”,是这三个常用实词的本义或主要引申义,积累这一类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迁移能力,这是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妨参考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初中文言读本》,该书每篇短文后所附的“小辞典”很好地阐释了常见实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在古汉语中,有一种我们称之为“通假字”的现象,即古人用此字来代彼字,通假字的读音和词义,一般都同于假借的字,例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同“屈”,解释为“弯曲”;又比如,古汉语一般为单音节词,即一个汉字为一个词,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学习文言文时,要特别重视这一语言特征,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句中的“妻子”是一个并列词组,即“妻”和“子”的并称,不同于现在仅是一个词,指“男子的配偶”。这类词组在教材中还有“祖父”、“卑鄙”、“感激”、“交通”、“平方”、“痛恨”、“无论”、“牺牲”等。

  积累常用实词,要特别留心课本注释。一般情况下,中考命题组不是由研究古典文学或古代汉语的专家们组成的,因而在命题时他们往往会从课本的注释里挖掘命题素材,这样比较稳妥,不至于出现分歧和争议。因此,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课本注释,在使用其他资料复习备考时一定要与课文注释相结合,如有分歧,也应尽量采用课文注释的说法。

  文言实词复习7

  文言文实词复习:朝的用法

  朝cháo (1)动词。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引申为朝见。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左传》)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访。 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

  ③归。 江汉朝宗于海。(《尚书》)

  (2)名词。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③政事。 期年不听朝。(《吕氏春秋》)

  (3)介词。对,向。 坐南朝北。

  Zhāo (1)名词。早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2)量词。天,日。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文言实词复习8

  一、考点例释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常见文言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条件,即我们常说的语境。综合这两点,既是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说看懂一篇具体的文言文的能力。这些文言实词是常见的、一般的,不是偏难险怪的;这些文言实词中的重要词语列在新教材的附录上,可以查看。另外,也可翻查给中学生用的文言实词解释的.工具书。在文中的含义,要求通过一定的文言实词的积累,学会在语境中望文生义。复习文言实词不要去背字典和词典的实词义项,而是通过一定文言实词的学习,培养具体辨析的能力。有必要掌握基本概念,通过重温教材和个例,弄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含义。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见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见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二、命题预测

  比较而言,文言实词的考查是稳定的。题型稳定多用单项选择;考点稳定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复习时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应根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说明,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词义。但稳中有变,上海卷近几年在考查实词的含义时都是采用了主观题型,或许这种变化反映出命题的趋势。

  三、文言实词词义巧推断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在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文言实词复习9

  文言文24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初中1—80)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按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 《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5、案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长亭送别》

  6、拔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鸿门宴》

  ③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7、白

  ①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白首不见招 《咏史》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训俭示康》

  ③下对上告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传》

  ④洁白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书博鸡者事》

  8、败

  ①破败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促织》

  ②败坏,毁坏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训俭示康》

  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打败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 《秦晋?之战》

  ⑤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秋声赋》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问者?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谢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之战》

  ③拜见,拜会

  拜夫人于堂上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职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陈情表》

  ⑤接受任命

  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后序》

  ⑥拜上,呈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10、报

  ①报告,告诉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似报主知 《促织》

  ②回答,答复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

  ④报答,酬谢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苏武传》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秦晋崤之战》

  ⑤报效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滕王阁序》

  ⑥通“赴”,到……去

  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11、暴

  ①突然

  屡撩之,虫暴怒 《促织》

  ②同“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

  ③暴躁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凶恶,残酷

  暴秦之欲无厌 《六国论》

  ⑤暴露,显露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文言实词复习10

  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9、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10、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辄捕论之。

  11、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12、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13、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14、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15、罪:惩处,判罪

  16、置: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17、赈:救济

  18、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19、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20、劾:揭发罪状

  21、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22、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

  23、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24、籍:登记,如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军事

  1、伐:讨伐,进攻;声讨,如口诛笔伐;功劳;

  2、袭:偷袭;继承,随封爵或职;因循,沿袭

  3、克:战胜,攻破;能够;克制,如克已复礼为仁;约定或限定(时间),如克日会战

  4、拔:攻取;提拔;突出,超出,如出类拔萃

  5、破:打败,攻克;

  6、敌:仇敌,敌人;抵挡,抵抗,如寡不敌众;相当,匹敌,如势均力敌

  7、距:通“拒”,抗拒,抵御;距离;

  8、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9、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心意,情怀;关心,如“少者怀之”。

  10、部:统率,指挥;部队;官署,行政机关;

  11、将:带领;扶,持,如出郭相扶将;将要,行将,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用,如将功赎罪;且,又,发将信将疑

  12、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如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如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如道芷阳间行。

  13、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如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如引领西望;避开,退却,如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如引酒而饮之;引用,如旁征博引

  14、徇:示众,如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巡行,如籍为裨将,徇下县。

  15、次:驻扎,士卒次舍。

  16、勒:率领,三日而勒兵。

  17、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地势);坚持,如管仲固谏;固执,顽固,如汝心之固;固定,稳固,如固本清源;鄙陋,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本来,如人固有一死。

  人际交往

  1、诣:到-----去

  2、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3、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4、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5、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6、劳: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7、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8、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9、顾: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10、吊: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11、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12、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13、通: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14、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15、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16、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17、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18、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19、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20、比: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21、信: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22、微: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不显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间(微服:国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23、攻: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4、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

  心理

  1、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2、恨: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3、望:埋怨,责怪,如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名声;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4、期:期望,要求,如良剑期乎断;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

  5、冀:希望,如冀复得兔。

  6、幸:希望,如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宠幸,宠爱;特指皇帝到一处,驾幸;侥幸,如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幸亏,如幸来告我。

  7、矜:怜悯,同情,如矜恤孤羸;注重,慎重,如人矜节行;庄重,如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如自矜功伐。

  8、伐:夸耀,如无伐善

  9、施:夸耀,表白,如无施劳。

  10、耻:耻辱;羞愧,羞耻心;以---为耻。

  11、厚: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优厚,如厚待;(为人)厚道,不刻薄。

  12、多:称赞,如人以此多之。

  13、少:轻视,看不起;稍微

  14、易:轻视;交换;改变;容易

  15、鄙:看不起,轻视,如时议以此鄙之;庸俗,浅陋,如孤陋寡闻;边疆,边远的地方;谦称自己。

  16、哀:同情,如吾哀之。

  17、贷:宽恕,如虽亲属不贷;借出;借入

  18、患:担忧,忧虑,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忧患,灾难,如有备无患;得-----病。

  19、尚:崇尚,尊重,如尚轻侠;尚且,如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还,如尚能饭否。

  20、厌:通“餍”,满足,如“抑为之不厌”;讨厌,如“与可厌之”。

  21、异:惊奇,奇怪,如“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奇特,与众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

  语言

  1、谢:感谢;道歉;辞别;推辞,拒绝;告诉,劝告,如多谢后世人;衰亡,凋落

  2、属:嘱托,如属吾属文以记之;委托,交给,如以兵属蒙恬;交给官吏治罪,如乃以秦王属吏;连接,如冠盖相属;写作如属文;------之类。

  3、责;责备,责罚;要求,如求全责备;索取

  4、让:责备,责怪;辞让,谦让

  5、谯:责备。

  6、数:列举罪状加以责备,如使吏数之;计算,如楚兵之多,不可胜数;一一列举;屡次,如数犯边境;六艺之一,算术;规律,必然性;天命,命运。

  7、非:非难,责怪,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不对的,不合理的;不是。

  8、刺:斥责,指责,如面刺寡人之过者;名帖,名片

  9、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毁谤

  10、讥:非难,指责;讥讽

  11、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如讽齐王纳谏

  12、喻:告诉,如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如家喻户晓;比喻。

  13、折:驳斥,使对方屈服,如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指责,如季布面折其短;折断,如折颈而死;弯曲,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挫折,损失,如损兵折将。

  14、慎:表告诫,相当于“千万”,用于否定;谨慎,慎重。

  15、可:许可,允许;合适,适合,如可口;可以;大约,约计

  16、许:答应,允许;赞许,赞同。

  17、却:推辞,不接受,如却之不恭;退,如李牧连却之。

  18、趣:催促,如王趣见;趋向,奔向,如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军;赶快,急促,如趣为我语。

  19、质:质问,问,如质责汤于上前;评判,对质,如而欲质天之有无;人质;作人质,如燕太子丹质于秦;质地,如黑质而白章;质朴,朴实,如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刑具,杀人时用的砧板。

  20、敢:谦词,冒昧,如“赤也感,敢问?”;表反问,岂敢。

  官职变动

  (一)授予、提升

  1、拜:授与官职

  2、拔:提拔,提升,多指没有官职的人;攻下,攻占;

  3、除:任命,授与官职

  4、举:推荐,推举,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检举;攻下,占领;举起,抬起;提出,举出,如举不胜举;发动,如“举兵”;全,如举世无双

  5、辟:征召,如司徒辟为御史。

  6、征:召,征召,指君王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员充任官员,如公车特征;出征,远行;征伐;征税;应验。

  7、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8、授:给予官职;传授;给予。

  9、擢:提拔,提升;拔,如擢发难数。

  (二)调动官职

  1、迁:调动官职,多指提升调用,降职用“左迁”;迁移。

  2、转、调、徙:调动官职

  3、补:补充官职

  4、改:改任官职

  (三)兼职代理

  1、兼:同时掌管,兼任;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兼并,合并。

  2、领:兼任;率领,统率;脖子;衣领

  3、署:代理,暂任,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布置,安排,如“部署诸将”;签名,题写,如“署其官爵姓名”;衙门,官吏办公的场所。

  4、权:暂代官职;权且;秤量;秤,秤锤。

  5、摄:代理,如“摄政王”;辅助,帮助,如“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整理,整顿,如“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拘捕,如“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

  6、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备务将军;主持;执行,实行,如赏罚不信,则政令不行;做;品行;将要,行将。

  7、知:主持,如知州。

  8、主:掌管

  (四)降职罢免

  1、贬:降职

  2、谪:被罚流放或降职;指谪,谴责。

  3、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4、罢:罢免,免去官职;停止;通“疲”,疲乏。

  5、免:免官;免除,避免;通“娩”,分娩。

  6、黜:废弃不用,贬退;消除,去掉,如克黜其难。

  7、废:黜废,罢官,如不胜其官者废免;废弃,停止,如废寝忘食,半途而废;衰败,如达见废兴;残废。

【文言实词复习】相关文章:

初中常用实词总结07-25

文言特殊句式(精选12篇)11-09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关于小升初复习方法总结02-24

力学复习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06-21

字词复习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02-21

《送董邵南序》韩愈文言文赏析11-23

科学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12篇)02-14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2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