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训练之《淮南子汜论训》

时间:2023-08-07 18:50:06 毅霖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文言文训练之《淮南子汜论训》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文言文训练之《淮南子汜论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文言文训练之《淮南子汜论训》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

  注释:

  ①誳:弯曲。

  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

  ③涔:积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略:简略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次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今人君之论其臣也。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参考答案:

  1、【答案】D

  【题目解析】略在此处是主要的意思。

  2、【答案】C

  【题目解析】C选项的两个使都表假设,译为假使或假如;A选项中,有可行而不可言是转折关系,而字译为但是,独见而留意是顺承关系;B选项,为鲁将兵的为是介词,后接动作受益方,译为替、给,终身为破军擒将的为是动词,译为是、作为;D选项,人君弗臣的臣字是名词意动用法,是以之为臣之意,人君论其臣的臣是名词,译为臣子。

  3、【答案】D

  【题目解析】D选项的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两个分句间是顺承关系,不应该补足表示转折关系然而的然字。

  4、【答案】B

  【题目解析】B选项中,周公、齐桓和曹子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大美可以掩盖小过,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个结论是与典型的无中生有。

  古代文言文练习陈循篇及答案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进侍讲。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顾问。赐第玉河桥西,巡幸未尝不从。进侍讲学士。正统元年兼经筵官。久之,进翰林院学士。九年入文渊阁,典机务。

  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请。帝以杨溥老,宜优闲,令循等预议。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土木之变,人心汹惧。循居中,所言多采纳。进户部尚书,兼职如故。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帝皆从其计。

  景泰二年,以葬妻与乡人争墓地,为前后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辄讦奏。给事中林聪等极论循罪。帝是聪言,而置循不问。循本以才望显,及是素誉隳焉。

  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帝亦不罪。

  英宗复位,于谦、王文死,杖循百,戍铁岭卫。

  循在宣德时,御史张楷献诗忤旨。循曰“彼亦忠爱也”,遂得释。御史陈祚上疏,触帝怒,循婉为解,得不死。景帝朝,尝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上之。河南江北大雪,麦苗死,请发帑市麦种给贫民。因事进言,多足采者。

  亨等既败,循自贬所上书自讼,言: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而亨等侥幸一时,计不出此,卒皆自取祸败。臣服事累叶,曾著微劳,实为所挤,惟陛下怜察。”诏释为民,一年卒。成化中,于谦事雪,循子引例请恤,乃复官赐祭。

  (《明史·陈循列传》)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B.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C.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D.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B.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如“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景帝)的年号。

  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

  D.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拜、授、除”是授予官职,“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进”是升官,“谪、迁谪、左迁”是降官,“罢、黜、夺、免”是解除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一些朝臣拥立景帝即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升户部尚书,至少保兼文渊阁学士、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就是因违纪有罪,受人弹劾,也未受追究。

  B.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编辑古代帝王的事迹,建议皇上学习古代帝王治理朝政。他体察民情,好为民排忧解难,当时黄河南岸长江北岸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给农民。向朝廷进言,多为皇帝采纳。

  C.陈循为官比较清正,乐于助人,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谁知反惹恼皇帝,多亏陈循为他说话才得免罪。御史陈祚上奏疏,触怒了皇帝,陈循婉言为他解脱,使他没有被处死。

  D.明英宗再次登位,石亨等诬陷大臣于谦谋逆,以致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后来石亨等人的阴谋败露,陈循在贬谪地申述,于谦终于昭雪,他才被释放,恢复官爵。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

  (2)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

  参考答案:

  4、B

  5、B

  6、D

  7、(1)也先侵犯京城,请求朝廷下令各边关的精良骑兵进京护卫,用快马传递檄文给敌人来(故意)迷惑敌人。

  (2)陈循的儿子陈英和王文的儿子王伦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被除名,(因为)一起拉拢(勾结)考官刘俨、黄谏(违法乱纪),被给事中张宁等人弹劾。

【古代文言文训练之《淮南子汜论训》】相关文章:

文言文李斯论阅读训练及答案05-18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11-08

古代文言文及翻译03-24

古代经典文言文翻译04-05

《淮南子人间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7-27

古代论德的名言警句02-10

励志的古代文言文名句06-30

论科技之发展01-13

《贾谊论》文言文阅读12-12

文学常识之古代别称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