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材分析

时间:2023-06-26 18:12:10 振濠 再别康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再别康桥》教材分析,欢迎阅读!

  《再别康桥》教材分析 1

  《再别康桥》背景简介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县一个富商家庭,其父希望他攻读商科以继承父业。但是徐志摩在美国与英国求学期间,却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和1928年,徐志摩两次去欧洲漫游,曾再度到了英国、法国等地。故地重游,使徐志摩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剑桥,是徐志摩“最心爱的”地方。他专门为剑桥写过三篇诗文。早期的诗《康桥,再会罢》,是作者热恋时的留别之作。1925年游欧发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是阔别后深情地回忆。《再别康桥》则是诗人1928年英国讲学归来后第三次对剑桥倾诉衷肠。

  1928年,胡适、徐志摩、张君励等人组织发起的“新月社”所主办的《新月》杂志创刊,由徐志摩任主编。该杂志主张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进行“纯”文学的创作,曾受到鲁迅等人的批评。1931年8月,徐志摩的第三本诗集《猛虎集》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其中有《再别康桥》、《秋虫》等41首诗。在该诗集的序言中,徐志摩曾回顾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心态:“最近几年,有时候自己想着了都害怕:日子悠悠的过去,内心竟可以一无消息,不透一点光,不见一点亮,不见纹丝的动。”“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跟着诗的产量也尽‘向瘦小里耗’。”这正是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时的精神状态。这种心态与他思想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北伐的凯歌声中,徐志摩来到上海,曾兴奋过一阵。他对蒋介石政权寄以希望,还写过几篇非议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诗文。但很快地,他便对蒋介石的专制统治失望了。他长期以来所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启蒙主义思想、所希冀的英美时的现代民主政治,与他所目睹的军阀混战、封建势力猖獗、民不聊生的当时中国现状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徐志摩的内心苦闷与忧伤干也由此而起。

  闻一多曾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过著名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美学主张,并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加以探索与求证。作为闻一多的老朋友,徐志摩赞同这一主张。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以此与闻一多的倡导相呼应。他这种诗歌艺术方面的主张与追求,在《再别康桥》中有突出的表现。

  《再别康桥》内容评述

  全诗共写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写康桥之美。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清荇、榆荫下的一谭,构成了一幅宁静、秀美的大自然的画面。在世人的眼中,康桥美得如同“西天的云彩”。事实上,康桥的自然景观固然美,但并非天下第一、举世无双。这种景色在英国、在欧洲、在中国其他地方也能找到。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独钟、深深眷恋呢?恐怕有两个原因。第一,康桥之美是与诗人在此生活过的美好青春回忆交融在一起的,并因诗人必须离去天各一方而更加在其心目中增添价值。第二,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自然景观因人文氛围而更显其美。因此,诗人描画的自然美的背后有知识之美、智慧之美的支撑。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康桥在诗人心目中是西方文化的象征,也是诗人信念与理想的象征。总之,康桥之美不能单从自然景物的客观方面去理解,他应该是客观景物与诗人个人经历、主观情感甚至政治文化理念的一种契合。

  其次是写出了诗人的心绪之乱。在平和舒缓的抒情基调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不平静的,甚至是多种感情因素混合与交织的,难以弥平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冲突。当然,这种纷乱的思绪在诗中的表现是通过意象的象征和暗示的语言含蓄的表达的。“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的形象是变幻不定的,心头的感觉是波动荡漾的,暗示出心境的不平静。“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萍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诗人“理想”即“梦”的象征,但它竟被“揉碎”在“沉淀”,这是诗人心绪之乱的主要投射的象征性写照。结合诗人对中国现状的不满、反感与消沉的思想情绪,可以体察到他那种热情衰退、理想幻灭、愁思欲罢不能、情怀欲舒难展的心绪。

  再次是写离别之怅,康桥曾寄托着诗人多少美好的回忆,多少甜蜜的梦想,多少青春的岁月。正如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问中所说的:“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种甜蜜的洗礼,……我敢说的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界是康桥帮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一句话,康桥是诗人知识启蒙和精神承认的地方。由此,再别康桥,那种惆怅迷惘之感,那种孤寂凄然之情,油然萌动于其心而难以解脱。所以,“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个曾有过热血沸腾之时的战士,曾在“五四”的战旗下宣传过西方人道主义原则、主张个性解放思想的民主青年,曾抨击过封建军阀统治、吐露过对劳动大众的情感和对革命志士的敬意的诗人,在信仰难以实现、挫折接踵而来的阶段,那和布尔乔亚的软弱性的暴露,那种知识分子多愁善感的心绪的萌动,人们是可以体会和理解的。沉浸在惜别、眷恋与追忆之中,叹息着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梦的破碎的悲观,这正是《再别康桥》中贯穿始终的情调。

  《再别康桥》艺术赏析

  绘画感与意境美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中意象众多,皆鲜明艳丽。“物”与“我”、情与景和谐互渗,创造了柔美的富有魅力的意境。所谓意境,即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物我交融的意境,首先强调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诗中的夕阳、星辉、波光、艳影、榆荫等突出了光线的明暗感,金柳、云彩、青草、彩虹等具有强烈的色彩感,招摇、揉碎、荡漾、漫溯等又呈现出意象的动感。诗中每一节都是一幅画,组合在一起则是整体和谐的艺术空间。诗人在追求绘画美的同时还出色地把“我”与“康桥”糅合在一起叙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里,“我”的依依惜别的形象始终在康桥的风姿中伫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康桥的波光艳影也无时无刻不印在“我”的心中。这种将写景与抒情自然而然地相交融、毫无分离造作之感的技巧,营造出物我同一、情景互渗的氛围,达成含蓄冲淡、柔美婉约的古典式意境。

  本诗的比喻奇异陌生而又通俗易懂,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徐志摩曾说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而然的淹没了你的灵性。”这话道出了诗人为何一再在本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原委。诗人曾多次托物寄情,自喻为物,以表达自己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如“我”与康桥的水草相合,“我的心”成了波光闪闪的康河。这些比喻因缘而起、随景而生,喻象取之于大众熟悉的事物,比喻所建立起来的想象性联系又给人新鲜感。此外,“河畔的金柳”与“夕阳中的新娘”,“悄悄”与“别离的笙萧”,他们之间的比喻关系却唤起陌生化的新鲜审美感觉,不落俗套且贴切自然。就比喻而言,过有陌生化显示诗人的创造力,但却造成喻意晦涩难懂;过于熟悉化固然能明白易懂,但一个好比喻被反复使用后也会丧失审美的新鲜感。本诗的比喻多处于陌生与熟悉之间,这是最佳的审美临界点。本诗的象征性意象也值得注意。所谓“象征”,通常是指甲事物按时乙事物,甲事物因具有审美的感性特征而被注意,乙事物则不在文本中出现而须读者体味、索解。这也就是修辞学上的借喻或隐喻手法。本诗中,“西天中的云彩”既是描述性意象又是象征性意象,暗示着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的色彩绚丽。“彩虹似的梦”,彩虹处于想象而非眼前实景,梦是含义丰富的意象,整个意象组合的隐喻内涵则是诗人的理想与愿望。

  闻一多主张的建筑美和音乐美在诗中也有独到的体现。“建筑美”其实是比喻性说法,意诗行排列相识的整齐匀称。本诗共有七节,每节四行,每行六至八字,其中第一、三行都比第二、四行出头一字,而第二、四行基本上比第一、三行拖出二字。着是“建筑美”诗歌实验的一种标本。音乐没是指诗歌节奏的匀整和韵律的和谐。本诗每行基本上都保持三个音节,即有三个停顿(三个章节之间的小停顿和一行诗结束后的稍长停顿),形成全诗的统一节奏。诗中的第二、四行押韵,每节诗自换一韵,具有一种抒情小调似的旋律感,与全诗轻柔的情感基调相吻合。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诗在内容上呼应,在形式上对称,在韵律上合拍,给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旋律美感。

  《再别康桥》教材分析 2

  徐志摩所说的“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也就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徐志摩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两年。1928年,他故地重游,在归途中写下了这首。

  诗人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事件,在表现康桥美景的同时,又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向往,以及再别时的惆怅之情。

  在第一节中,诗人连用了三个“轻轻”,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又见到日思夜想的母校,心情一定十分激动;怀念起从前美好的时光,心中一定充满了甜蜜;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心里定然又溢满惆怅;想到相逢不久即将别离,心中必然充斥着感伤。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言,只用了三个“轻轻”,就把它们囊括其中。同时,“轻轻”两个字的重复使用,也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舒缓而略带忧伤的抒情基调。第一节的最后一行,点明了时间是在黄昏。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后面相关的景物与事件都和黄昏这一时间段息息相关。

  第二、三、四节,诗人分别描绘了康桥有代表性的三处景物,——河畔的柳树、河中的青荇以及榆荫下的一潭。由于时处黄昏,柳树染上了夕阳的余光,摇身变成了金柳,仿佛新娘般艳丽娇羞。倒影投波,美艳万分,令诗人沉吟不已。康河的水十分明净,水中青荇历历可见。爱屋及乌,诗人因为热爱康桥,所以对康河里的水草也充满了柔情,宁愿化身其中,以期能和康桥永远在一起。而榆荫下的潭水,景色更加绚丽。只见夕阳中的霞光与绿色的浮藻揉碎在一起,红绿斑驳,宛如彩虹般灿烂。

  有这样美的景物,怎能不令人心向往之?于是,诗人在第五节中,便有了撑篙寻梦、星夜放歌这一浪漫且有些近乎疯狂的举动。这一事件的描述,也许是诗人真实的回忆,也许是诗人虚拟的想象,当然,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是诗人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第六节又回到了别离的主题。文笔大起大落,而转折处却极其自然,丝毫看不出人为雕琢的痕迹。而第七节中的四行仿佛更是浑然天成,把诗人的情感推上了高潮:“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高潮处不是放歌,而是沉默,意味悠远。柳永在《雨霖铃》中写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在《江城子》中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手笔。顺便提一下,顶针手法的运用,是使六、七两节行文流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又连用了两个“悄悄”,暗示心情的黯淡与忧伤。同时,运用反复的手法和第一节相呼应,把惜别的惆怅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朱湘的《采莲曲》一样,徐志摩的也是以写境为主。也就是说,诗人没有直接吐露心扉,而是借助意象来间接传达,因而使诗中饱含意境。同时,诗人的情趣和所描述的意象之间水乳交融,使诗歌的意境变得十分浓郁。这是使人合卷难忘、回味悠长最主要的原因。

  这首诗共八节,每节四行,隔行押韵,逢节换韵,韵式为偶韵abcb。每节的第一、三行稍短,第二、四行稍长,抑扬有致,节奏感很强。全诗语言婉转流畅,好似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比《采莲曲》稍嫌形式化的语言略胜一筹。唯一的缺陷,就是全诗很难划分出一种有规律的音步,这一点,就不如《采莲曲》之铿锵有致了。

【《再别康桥》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课文《猫》教材分析03-30

再别康桥语言分析10-10

再别康桥的意象分析03-22

《再别康桥》的意境分析11-04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08-19

《再别康桥》意象分析09-12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分析11-02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11-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分析12-07

课文青山不老教材分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