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堂全记录

时间:2020-09-10 18:39:09 乡愁 我要投稿

乡愁课堂全记录

  《乡愁》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乡愁课堂全记录,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ww.ruiwen.com/wenxue)。

乡愁课堂全记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余光中《乡愁》诗的理解。

  2、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和小组朗读竞赛,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诗歌朗诵。

  【课前预备时间】

  播放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师:据说当年在台湾开的现场演唱会上,罗大佑的这一曲荡气回肠的《乡愁四韵》,曾使全场观众热泪潸然。是啊,对于那些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来说,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这首诗。

  生1读。

  师:课下很多同学跟老师说喜欢这首诗,可是又说这首诗读起来很困难,很难把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来。那么,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的──

  生:情感基调。

  师:不错。朗读技巧方面,还要注意──

  生纷纷:语速,节奏,轻重音。

  师: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感情基调应该是?

  生:忧郁深沉。

  师: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师:下面我们看节奏,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

  生自由读书。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诗,节奏停顿要夸张些,让大家听出你的节奏处理(演示文稿:朗读指导:节奏的划分)

  生2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生2的节奏划分大家听出来了么?(听出来了)和你的一样么?(一样)

  师:和老师的节奏划分方式也是一样的。我们再一起来看轻重音的处理。我们知道,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请同学用深情的语调再读一遍。

  生各自抑扬顿挫地吟读。

  师:通过几遍朗读,我想大家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得更深刻了。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呢?

  生3:我读一节行么?

  师:行。想读多少读多少,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3:我读第二节。(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还有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呢?

  生4:我读第一节。(学生朗读)

  师:真好,很有感情。有两位同学为我们带头了,有没有人能为我们读完这首诗呢?

  生5读。

  师:她读得好么?

  生纷纷:好。

  师:哪儿读得好?

  生6:第三节。

  生7:矮矮的坟墓读得好,读出了哀伤。

  师:哦。这节要读出哀伤来。(板书:坟墓)(这个地方缺少变通了,我应该问问她为什么读得好?读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还有些什么对话了)

  师:谁再试读?

  生8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说说他哪些地方读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一组词读得很轻。能体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特点。

  师:我们刚才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承载了诗人的思念,这种思念的程度怎样啊?

  生纷纷:厚重的。

  师:那么,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是否削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生9:不,是对比。

  生10:更衬托出乡愁的厚重。

  师:大家理解得很透彻。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我们都找到了,并且或轻读或重读给予了处理。大家在读这首诗时,还有什么困难么?

  生11:“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头”“那头”出现四次,读起来都一样,不知道怎么读。

  师:这个地方是比较难读的。我们要先看各节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比如第三节,诗人在这节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2:思念。

  生13:伤心。

  师:仅仅是伤心?这程度够深么?

  生14:悲痛。

  生15:哀痛。

  师:为什么?

  生14:母亲死了,诗人再也看不到母亲了,所以哀痛。

  师:一方矮矮的坟墓相隔,诗人母子两人永无相见的机会了,所以“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要读出这种距离来。“母亲在里头”怎么读?

  生16:降调,往下读。

  生17:要沉痛。

  师:那么要突出这种强烈的距离反差,“我在外头”怎么读?

  生:升调。

  师:可以,语气要激烈些。(老师示范)

  (演示文稿:第三节朗读指导)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师: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同学们深情读读这一节。(音乐:《二泉映月》)

  生深情朗诵。

  师:我们接着看第四节。第四节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与前三节有何不同?

  生18:这一节写的是对祖国大陆的思念。

  师:只是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么?

  生18:不,是所有台湾人民。

  师:是啊,前三节写的都是家愁,这一节可以说写的是国愁。余光中的简单经历和写这首诗的背景大家了解么?

  生19:他1928年生于南京,福建人,1949年去了台湾,是台湾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品有《白玉苦瓜》《听听那冷雨》等。

  师:生19介绍的非常详尽。余光中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初创作《乡愁》后,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去台湾时他才21岁,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真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拓展阅读:《乡愁》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乡愁课堂全记录】相关文章:

乡愁课堂反思11-07

《乡愁》教学课堂05-18

课堂实录:《乡愁》11-07

乡愁课堂实录11-07

《乡愁》课堂教学12-01

《乡愁》微课堂教案11-25

乡愁课堂实录范文11-07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11-07

《乡愁》课堂实录模板11-06

《乡愁》教师课堂实录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