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堂实录第2课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16-5-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上课正式开始。师板书课题和作者:爱莲说  周敦颐)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爱莲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周敦颐,并通过抓关键字词疏通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试着对文章的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作进一步的赏析与探究,大家有没有信心呀?

生:大声齐答:有。

师:好!能背诵全文了吗?请大家试着背诵一遍,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生齐背诵。(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背得较熟练且无明显错误)

师:看来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背得很熟练。那你们能说说北宋时期的这位哲学家为什么要写这篇《爱莲说》吗?

(学生稍作思考后有近半数同学举手。师点一生发言。)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师:还有与这位同学不同的看法吗?(有两三位同学举手,师点一生发言)

生:我觉得还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学生呈思考状,无生举手)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都不错,在这篇文章里确实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那你们又主要是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来的呢?

一生朗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师板书:予独爱莲)

师:在这个地方作者对莲的美丽形象进行了细致描绘,其中一句可试为是对莲的形象的总写,大家想想,应是哪一句?

生1:我认为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师摇头)

生2:我认为应是最后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微笑着点点头):面对着美丽的莲花,我们油然而生敬意,但只能远远的欣赏而绝不会产生半点对它不恭不敬的想法,这是一种何等的形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有生点头)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第二段中的一句话来说明作者爱莲、赞莲的原因。 

(有生举手)

生:“莲,花之君子者也。”(师板书:花之君子)

师:何为君子?从刚才我们所读的作者对莲形象的具体描绘的语句中你能发现莲身上到底具有哪些高尚的品德呢?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品读一下描写的语句,一句一句好好想想,然后和本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时间约3分钟)

师:我们先看第一句“出淤泥而不染”。莲花是不是从乌黑的淤泥里生长出来?

生齐答:是。

师:它身上有没有带上半点淤泥呢?

生齐答:没有。

师:作者在这个地方写出了莲什么样的可贵品质?

(有生似有所悟,但不吭声)

师:平常我们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莲生长在一个污浊的环境中却又不受到丁点影响--         (有一生小声说“洁身自好”)

师:有位同学想到了一个词,但她不敢大声说,大家用掌声鼓励鼓励。

(该生稍大声说“洁身自好”,师板书:洁身自好。)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莲生活在一个污浊的环境里却没有受到这不良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一种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崇高品质。

师:再看下一句,“濯清涟而不妖”。莲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媚。它是那么的美丽,但又显得是那么的庄重,它的美是一种自然、淳朴的美。

生:美丽端庄。

师:“美丽端庄”往往只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莲在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呢?

生:庄重淳朴。 ( 师板书:纯洁质朴)

师:再看后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两句。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写到莲的茎的内部是空的?这赋予了莲怎样的品质?平常我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生1:大度。  生2:胸怀宽广。

师:说得很好。那后面又说莲长得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呢?

生:正直不阿、坚毅执著

师:漂亮。(板书:豁达大度、正直不阿)

师:“香远益清”一句表面上是说莲花香气四溢、香飘万里,联系前面的内容来看,实质上是说莲怎样?

(全班学生默不作声,呈思考状。 师板书:美名远扬)

师:后一句“亭亭净植”是什么意思?(多数学生举手,点一生发言)

生: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师:老师读了这一句,不由得想起了孟子曾经说过的四句话。你们知道是哪四句吗?(无生应答)

师:不管怎样风吹雨打、威逼利诱,莲总是不为所动,笔直地洁净地高高地耸立在水面上,这正是孟子所称赞的“富贵不能淫……”

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师:这又写出了莲怎样的品质?

生:刚强不屈    (师板书:刚直不屈)

师:请同学们再把这几句朗诵一遍。

生齐声朗读。

师: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既写出了莲的美丽形象,同时更突出了莲身上所具有的种种可贵的品质,莲不愧是品德高尚的君子,他让人肃然起敬,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师在原板书“君子”一词下重重划上一笔)

师:在当时社会现实中,作者说喜爱这君子的人除了他自己还有哪些人呢?

生边摇头边说没有什么人了。

师:你们是从文中哪一句读出来的?

生齐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师:为什么独独只有作者喜爱莲花?其他人呢?

生:其他人都喜爱牡丹去了,从文末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以看出。

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爱牡丹呢?

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师板书:花之富贵)

师:在这里,作者揭示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世风?

生: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不良世风。

师:同学们再把这文末三句细细品读一下,看能读出什么味道?

(大约一分钟有同学举手,师点生作答)

生:很有嘲讽的味道。    (师板书:嘲讽批判追名逐利的不良世风)

师:那作者呢?他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污浊的社会里,他有没有受到这种不良世风的影响呢?

生齐答:没有。

师: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形容作者的这种君子的品格?

部分学生不约而同地说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作者周敦颐用来赞美莲君子的句子呀?

师:作者写下这篇《爱莲说》还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莲的喜爱和赞美吗?

部分学生恍然大悟,摇头说:不是。

师:采用了什么写法?

生:托物言志。

师:看来这篇文章跟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陋室铭》一样也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于对莲的种种美好品质的赞美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志趣。    

(师板书:托物言志)

师:从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志趣?师指板书学生齐读:洁身自好、纯洁质朴、豁达大度、正直不阿、刚直不屈 。      

(师板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这篇精美的散文读一读,好好品味一下作者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好好品味一下作者的这种君子的风度和品质。   

(生富有深情地细读全文,约三分钟)

师:作者在文中借助于对莲的赞美从而表明自己也有着莲一样的君子的品质,那他在文中是不是只写到莲了呢?

生:不是,还写到了菊花和牡丹。   ( 师板书:菊花、牡丹)

师:作者为什么还写菊花和牡丹?你认为作者写菊花和牡丹对写莲有什么作用?

生1:为了和莲的美好形象形成对比。

师:文中的菊花和牡丹的形象都和莲的形象形成对比吗?

生2:只是牡丹的形象和莲形成对比。

师:为什么?

生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而莲具有纯洁质朴的可贵品质,所以莲的形象和牡丹形成对比。

师:说得很好。那作者有意把牡丹拿来和莲作对比,又起什么作用呢?这是我们在读文章时常碰到的一种什么写法?

生2:是为了更进一步突出莲的可贵的君子品质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师:你说的太对了,你在平时的写作中曾用到过这种写法吗?

(生点点头,师板书:反衬)   

师:那菊花呢?作者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师边说边板书:花之隐逸)是不是说因为菊花常生长在隐蔽的地方不易被人们看到,所以作者称它是花中的隐士?  (很多生摇头说不是)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沉默)

师:文章开头说“晋陶渊明独爱菊”又是怎么一回事?  (生继续保持沉默)

师:前面我们学过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还记得当时老师对陶渊明的介绍吗?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做起了隐士。其实,这一切都与陶渊明当年隐居在南山脚下所作的两句诗有关。(师在黑板边上板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作者说“陶渊明独爱菊”,菊是花中的隐士。

师:现在你们再想想,能说菊的形象与莲形成对比吗?   (大多数学生摇头)

师:它们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生:都不满现实,都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

师:那不同之处呢?

生: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虽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满,不想和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但他毕竟逃避现实,而莲所代表的君子的形象却不同,身处污浊的社会,不但不同流合污,而且显得是那样的坚毅顽强,绝不逃避现实。

师:说得很好。这样看来莲的形象更高于菊花,这就是作者独爱莲而不爱菊的根本原因。那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到菊花呢?对赞美莲的高大形象起什么作用?   (生说不出来)

师:这也是为了起到衬托的作用,不过不再是反衬,而是一种正面衬托或叫它陪衬。  (师板书:陪衬)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课文的细读与品味、赏析与探究,我们已经明白:作者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里不仅仅表达了自己对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而且还富有深意,那就是运用了托物言志与反衬陪衬的手法,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志向志趣,同时委婉地嘲讽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不良世风。  (师结合板书做课堂小结)

师:自此为止,同学们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不能理解或不够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呈喜悦状,无人举手)

师: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理解或看法现在也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学生呈回顾状,终无人举手)

师:好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虽短小但从头到尾结构严谨,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读来韵味十足,历来为人们传诵不衰。我们再把这篇精美的散文背诵一遍,好吗?     (生齐背全文,其间下课铃响)

师:如果你确实还有什么不够明白的地方在课后和同学或老师好好探讨探讨,还不能熟背课文的抓紧时间,另大家在课外认真完成文后研讨与练习部分的第二题的2、3小题。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课堂结束)

附板书:                  

                       爱莲说

                            周敦颐

                      菊 花 --花之隐逸

                                                 洁身自好

                       陪 衬                     纯洁质朴

                                                 豁达大度

           独爱       ---花之君子   正直不阿

                                               刚直不屈

                     反 衬                     美名远扬

                     

牡 丹 --花之富贵

     

                        

托物言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嘲讽批判追名逐利的不良世风

          

 

[《爱莲说》课堂实录第2课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1.《秋天》第2课时教案

2.采薇教案及课堂实录

3.《语文园地八》第2课时教案

4.诗经氓课堂实录

5.《诗经》两首课堂实录

6.诗经两首课堂实录

7.木兰诗课堂实录

8.护士长日记课堂实录

9.鲁迅故乡教案课堂实录

10.藏戏教案分析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