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6-8-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积累《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能理解和会运用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学法指导】

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联系实际,加深体会。

第一课时

【自学互助】

1.自学要求

(1)积累文言字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2)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背诵默写。

(3)熟记本课相关文学常识,

(4)完成自学检测,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2.教材助读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3.自学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曾子( ) 笃志(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曲肱( ) 罔( ) 殆( ) 箪( )

(2)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古今异义】

①学而时习之 时: 习: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 三省:

③温故而知新 故: 新: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译为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译为

③传不习乎 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

(3)写出并解释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4)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并用/给句子划出正确的停顿。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

(请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结合“自学互助”环节,确定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第二课时

【质疑互究】

1.预设问题

(1)本课所选十二则《论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3)归纳名言警句

①用于学习态度:

②用于学习方法:

③用于品德修养:

2.生成问题

【检测互评】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3.请用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5)“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文中孔子的话: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吾日三省吾身

C.饭疏食,饮水

D.可以为师矣

5.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人不知而不愠

D.择其善者而从之

6.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文中选择一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你的启发。

【总结提升】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相关文章:

1.论语十二章教案

2.论语十二章文言文翻译

3.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教案

4.《谈中国诗》导学案

5.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6.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7.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8.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9.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10.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