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十字法--- 抄、删、补、损、调、选、译、意、缩、扩(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广州铁路一中    陈暾

高考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之一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以往高考的形式是在第一卷中作为客观选择题出现,《200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告诉我们,在第二卷中增加了一道文言文翻译的主观题,这就要求考生要能准确无误地翻译文言文。要翻译好文言文、除了要有扎实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功底外,掌握好翻译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将古文翻译方法归纳如下,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职称、器物等,可照抄下来,不翻译。

如: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德祜”为年号,“右丞相枢密使”为官名,照抄下来,不翻译。

2、“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和氏璧”物名,不翻译。

3、“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督相”官名“忠烈公”谥号不翻译,照抄下来。

4、“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卢陵”籍贯、“文天祥”人名,均照抄下来,不翻译。

二、删。将无法翻译或译出来之后、读起来反而不通顺的虚词,可以删掉。如:

“夫战,勇气也。”“夫”为发语词,不译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中的“以”字相当于“而”,译出来,反而不通顺,也可删去不译。

三、补。一是在翻译时,补出原文省略成分,如

1、“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威)。”翻译时在秦王后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威”。

2、“(孟子)曰 :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章》两人对话,主语全省略,这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二是在翻译时,补出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如“不治将益深”这是一个假设句,可补上“如果”。

四、换。一是换词,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如“岁征民间”中的“岁”应换成“年”;“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的“而翁”、“汝”  应换成“你爹”、“你”;“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换成“擅长”“者”换成“的人”。

二、将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换成现代词或结构:如1、“何以………?”换成“根据什么……?”、“凭什么……?”2、“何……为?”译成“……干什么呢?”3、“无乃……乎?”译成“恐怕……吧?”4、“独……哉 ” 译成“难道……吗?”

五、调。一是将前置谓语后移,如“甚矣,汝之不要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二是将后置定语前移,如“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蚓无利爪牙”;三是将前置宾语后移,如“沛公安在?”可调在“沛公在安?”;四是将后面的介宾短语前移作状语,如“皆不可限以时月”调成“皆不可以时月限”。

六、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准确,如:“而大声发于水上”的“发”是多义词,其义有1、把箭射出去,2、已出发,3、发出,4、派遣,5、征发,6、发作,7、焕发,8、点燃,9、拔动,10、打开,11、头发(fà),在这个句子中第3项最恰当。

七、译。对文言文的翻译,这几类词一般是要翻译的,否则就不能算是准确的翻译,这些词是;实词,绝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及通假字。

八、意。即意译、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委婉说法,用法等,不能直译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例如“金城千里”不能翻译成“金属筑的城”,可译为“坚固的城防”;“万钟”指高官奉禄;“更衣”即是上厕所;用典故句子,不能直接翻译典故内容,但又要适当译出典故的含义。

九、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宁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茺”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十、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如:弊在赂秦,“弊”扩为“弊端”、“弊病”,“赂”扩为“贿赂”;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要?可扩展译为”“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文言文翻译十字法--- 抄、删、补、损、调、选、译、意、缩、扩(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文言文翻译有妙法

2.意不在马文言文翻译

3.张博抄书文言文翻译

4.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

5.畲田调其三文言文翻译

6.左传文言文翻译

7.陈仲子文言文翻译

8.梓人传文言文翻译

9.成衣的文言文翻译

10.张骞史记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