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蔡澄清语文教学思想研究(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侯道龙

提  要:特级教师蔡澄清语文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语文点拨教学法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上。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语文点拨教学法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分别是:1、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效率观:追求效率,是点拨教学思想的灵魂;2、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时机观:把握时机,是点拨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3、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调控观:有效调控,充分展现了点拨教学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语文点拨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论,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必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教改的质量起到深远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蔡澄清  语文点拨教学法  点拨时机

    特级教师蔡澄清语文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语文点拨教学法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上。蔡老师从教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通过教改实验将实践经验逐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最终形成语文点拨教学法。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落实启发式教育原则对中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加以指点和消解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语文点拨教学法是蔡老师的杰出贡献,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作较为深入的概括性研究,以期集中体现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论的特点和优势。

    一、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效率观

    语文教学的途径多种多样,方法也五彩缤纷。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终目的无非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较高的效率。纵观我国当代的语文教学,这一点并未做得尽如人意,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改的关键性课题。蔡老师的教学改革始终高唱着一个主旋律--提高效率。他说:“……着眼于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所谓现代化,就是适应当代知识飞速发展与当代生活高速运行的客观需要,采取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去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我认为,在蔡老师的理论总结和实验探索中,都闪现着这一思想的亮光。

    科学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无疑,蔡老师的点拨教学思想,是科学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讲求灵活性,不搞僵化的点拨模式

    蔡老师阐述他的点拨教学时特别强调“当点则点,当拨则拨”这八个字。这八个字的妙趣全体现在一个“当”字上,点也好,拨也好,都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瞄准方向,切合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是语文教学的成熟境界,一方面要切合实际,讲求一个“变”字;另一方面,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又必须讲一个“序”字。这个“序”是“程序”,而非“模式”。而点拨之美,恰恰就在于它没有“模式”。

    语文教学方法,有宏观的通用于各方面的方法,也有微观的只适于某一方面操作的方法。前者通用性强,灵活性强;后者具体性强,模式化明显。语文点拨教学法属于前者。建国后,教坛出现了很多语文教学模式。以前有所谓的“红领巾教学模式”,后来的模式更具体,甚至有多少步多少阶多少环节多少级的“模式”。创立教学模式的本意是使教学切近规律,提高效率。但是,由于过分强调“模式”的规范性、严密性,让教师循规蹈矩地“教”,让学生循规蹈矩地“学”。有时,反而使教学离规律更远。一招一式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凡课文教学都得如此,不可越雷池一步,往往会跟课文内容、教学目的、学生实际相抵触。读一篇文章未必要“四遍八步”,也许“三遍六步”或“一遍一步”就行了。要从实际出发,不必拘泥。而语文点拨教学法没有设计某一具体“模式”,主张因材施教,相机诱导,当点则点,当拨则拨,灵活机动,因势利导。在A班教鲁迅的《祝福》可能从“时代背景”入手;在B班则可能分析祥林嫂的外貌特征入手。总之是不拘一格、灵活掌握,只要有“点拨”的效果就行,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就行。

    考察蔡老师的点拨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怎么“点拨”,关键的还是看教师本人的驾驭能力和调控水平,还是看教师的思维活力与业务修养,还是看教师的借鉴眼力和再创造功夫。二是,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有点拨的做法和经验,倡导者的贡献在于集众家之长,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提炼与加工,在吸取传统精华,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把一般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二)、点拨教学切合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

蔡老师在他的著作里谈到了“我为什么强调和倡导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点拨教学法”的三点理由,一是从中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客观要求上来讲的;二是从现代化教学主张提高效率的实际需要上来讲的;三是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来讲的。这三点理由,阐释全面,观点正确。概括起来看,三点理由的核心就是切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需要。教学,说到底是为了使学生发生预期的变化,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任何教学都必须着眼于学生,紧扣“主体”的需要不放,否则,提高教学效率就是一句空话。

    综观蔡老师的点拨教学,我觉得主要切合了以下三种需要。

    1、学习语文要有浓厚的兴起。

    教育家斯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了。兴致勃勃地学习,不仅是孩子的幸福,而且也是教师们的幸福。”兴趣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喜好心理活动,真正有兴趣,学习语文就无愁苦可言。在点拨教学中,蔡老师始终把兴趣点拨看作是重点内容之一,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兴趣不仅是学习知识、探寻疑难的动力,而且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强大内驱力。因此,点拨学习疑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中相机诱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从而充分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极其必要。

    2、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掌握方法,而方法的习得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

    蔡老师说:“方法固然要依靠传授,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能习得。”蔡老师的“方法习得观”应该包括两层意义:其一,教师把方法传授给学生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这学习中体会到方法的实用价值。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才能自觉地运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二,方法是在实践活动中摸索到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前人或别人总结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对于聪明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摸索到的方法,这种方法更适合自己的学习需要。因此,它对提高学习效率作用更大。蔡老师的摸索方法的效率思想,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教师相机点拨,必定能加快学生摸索方法、掌握方法的进程。

    3、充分利用时间,教师能够“授人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当代学生学习语文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课时量的限制和群体学习中个体难得教师耳提面命个别辅导的缺憾。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学不采取点拨方法就难有明显的成效。点拨教学由于教师点要害,抓关键,减少了学生的“重复劳动”,这实际上就是有效地充分地利用了教学时间,在单位时间内能作出较大的“功”。这样学习效率不就明显地提高了吗?同时,由于教师着重于“授人以渔”,教学生自能学习,这就克服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如果达到这种学习境界,那么学生虽然少了教师的耳提面命,但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会下降,只会提高。

    语文教学,应该讲求灵活的个性,这是为了提高效率的需要;语文教学,应该是针对当代中国学生实际的教学,因为这是提高效率的起点与归宿。考察蔡老师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我们不难看出,探索者在这两方面都有较为成功的实践。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追求效率,是点拨教学思想的灵魂。

    二、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时机观

    品味蔡老师的点拨教学思想和他的教学艺术,我们认为,他的点拨艺术的本质特点就是“相机诱导”,而其运用只妙,全在一个“机”字。也就是说,蔡老师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下,善于看准教学时机,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我们结合蔡老师的点拨教学实践,来探讨其把握时机之妙。

    (一)、什么是“点拨时机”

    蔡老师在谈到“时机”时说:“时机,即恰好的时间和境遇;点拨时机,也就是在点拨教学中发现并利用的教学契机、最佳教学情景与状态。”对此,我们可作这样的理解:点拨时机就是指依据科学的教学思路,认清教材中特定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中选择点拨教学的恰好时间和切入点。

    (二)、怎样捕捉和利用“点拨时机”

    “点拨时机”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发生的教学现象。虽然表面上看来,它呈现出零散的偶然状态,具有不稳定特点,但实际上,它是教学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以及主客体内部各因素激活的结果,它的外部偶然性和内在必然性是对立统一的。蔡老师的教学实践给我们以下三点启发:

    1、从思维角度看,要注意思维形式的转换阶段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不断转换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并且循环往复,层层深入,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很多的“点拨时机”,特别是思维形式发生转换的时候,更是教师点拨的最佳时机。比如学习《孔乙己》,蔡老师点拨学生对“笑”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起始阶段,学生思考的重要内容是文中有几处写了“笑”,这是由“笑”而散开,是思维的发散状态。把写“笑”的几处文字找出来并作出个别分析之后,学生就要进行聚合思维,把写“笑”的内容及各个“零件”分析归纳起来,在面临的多种问题中寻求到一个正确答案--从外在的喜剧形式上来研讨小说的悲剧内涵。在这个转换阶段,如马上要求学生做出深入分析是不行的,而应抓住这一思维形式的转换时机,提供几个参考思路:(1)、认为这是悲剧作品;(2)、认为这是喜剧作品;(3)、认为是带喜剧色彩的悲剧作品。蔡老师摆出这三种认识,意在开拓学生认识的思路,加大思维容量,并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最后让学生顺利走过去,作出正确的分析。

    2、从认知上看,要注意新旧认知的过渡阶段

    蔡老师指出,学习变化的实质就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了新意义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就不能离开学生的原有意识和原有认知结构,就不能不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蔡老师认为,教学生进行“新认知”,就要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挂起钩来。这个“挂钩的区域”就是“点拨时机”频繁出现的“区域”。比如导入新课,多数教师都很重视,但往往只把它看作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兴趣的手段。而蔡老师则认为,激发兴趣是一个方面,主要的还是进行新旧认知的巧妙过渡。因此,他把导入新课看作是抓住时机,让学生把对新旧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视为理解学习的基础和出发点,从而在认知新事物时,把新事物融化于原有的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如《故乡》教案的导语蔡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鲁迅的小说,是那篇?它写在什么时候?

   生:《一件小事》。写在1920年7月。

   师:那篇小说是用什么人称写的?

   生:第一人称--“我”。

   师:那篇小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运用对比法表现中心思想。

   师:今天,我们再学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且也运用了对比写法的鲁迅小说,这就是1921年1月写的《故乡》。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因为它们写作上有类似点。以旧导新,先入为主,加深印象。何止是导入新课,在蔡老师的教学经验中,我们看到有很多的“点拨时机”在被教师开发着、利用着,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与转换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3、从心理上看,要注意学习心理的转化接阶段

    蔡老师始终注意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点拨教学,在创设时机、把握时机方面尤其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转化”。青少年的学习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对教师,基本上是感激、信赖、亲近,但有时也有戒备、疏远甚至对立的一面。一般认为,学习心理处于前一种状态,便是教学的最佳时机。这当然是对的,但问题又并非如此简单。蔡老师的体会是,最佳的心态良机应该是学生处在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而又积极渴望解决矛盾之时。这种心态既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交流的接触点、共振点,也是教与学的共同机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蔡老师把捕捉心态良机的着眼点放在心理活动的“转化”上。比如学习《一件小事》,已完成一般任务,学生心理趋于平衡、缓和,此时,蔡老师再生波澜:“作者写风有什么用意?”只见很多学生面有疑惑,急切查阅,互相叽叽喳喳讨论不息。这表明新的心理冲突已经产生。蔡老师就抓住这一心理良机,带领学生找出文中写“风”的文字,共同分析。

    (三)、点拨的致力点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时机

    蔡老师“点拨时机观”里的最为闪亮的光点,我们认为,在于他善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时机,把充分利用“时机”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显然,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蔡老师经常把学习时机的特征告诉学生。这样是为了帮助学生时时留意学习时机的踪影,不要轻易放过每一次机遇。蔡老师认为不仅要从教学需要的角度来看学习心理,而且还要把研究学习心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学习需要的角度来自我调控学习心理,点拨学生自我调控学习心理。蔡老师还点拨学生不断总结学习经验,认为这是教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教”。

    点拨教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一招一式,而在于它的内在机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把握时机,是点拨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调控观

    蔡老师认为点拨教学没有模式。点拨教学的艺术特色就是灵活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点拨教学是散漫无序的。把握时机,相机诱导,实际上就是依照客观规律进行教学。点拨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有的。认识程序,建立程序,依照程序,是点拨教学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在蔡老师看来,程序要加以设计和调控。这里我们来研究一下蔡老师在点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及活动的灵活调控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调控

    现行课本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是一个“教学块”,讲读、略读、自读以及训练等都安排得各有轻重,各有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只取一篇不顾他篇”的做法是不允许存在的。但是,蔡老师认为,仅仅考察一个单元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审视教材的视线拉得更长。比如,这一个单元在本册课本中占什么位置?比重多大?这一个单元在全套课本中又占什么位置?比重多大?因此,每学期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在总体上调整好教学构思,进行程序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如此,那么是不是说对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处理时,凡是以前教学中已完成的任务,现在就不再顾及了呢?显然不是。在点拨教学中又有一个调控程序--有层次性的整体调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表明,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层次的变化状况也必然要凸现出来,在点拨教学中实行整体调控也就不可能僵死不变,而是相机发展,螺旋式前进的。为此,蔡老师设计了一个“学生知识水平与语文能力的共同发展的目标控制图”:

蔡老师是这样解释的:第一,X线表示学习时间;Y线表示学习内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伴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与深化,伴随着学习时间的有效限制。第二,语文能力的发展不是直线型的。第三,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来讲是连续性的。但就中学学习阶段来说,它又必然有一个限度,有一个起始与终结的过程。第四,控制的基本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从总体趋向上看,它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像上台阶那样有转折地突然上升,这是由于受到人的认识能力与知识水平等制约着的。综上所述,蔡老师的设计、思考与探索是符号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能力是逐步升级的,知识是逐渐积累的,训练是依序进行的。而且这三方面要发挥相互促进、彼此催动的交合作用。惟其如此,教学才能稳步前进,确保成功。

    (二)、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调控

     一般说来,教师、学生乃至教材的位置关系是十分明确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教与学的凭借。应该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理论概括。蔡老师在处理三者位置关系上有其独特的做法与思考。

     1、按照“教师→教材∕学生”的图式来处理关系

    蔡老师认为,教师是认识的主体,为了搞好教学,教师要认识两方面内容:一是教材,二是学生。在点拨教学之前,教师既独立地研究教材,又独立地研究学生。同时,又把教材和学生融为一体研究。在点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识的重要内容,是认识“学生认识教材”的认识过程与认识结果。教师认识“教材”与“学生”是点拨的基础。

    2、按照“教师→学生A∕学生B”的图式来处理关系

   “学生A”是指在认知、思维、心理方面属于A层次的学生;“学生B”的意义也是这样。如何正确认识在这两个不同层次上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搞好点拨教学,意义十分重要。具体的做法是,采用A〈=〉B双向点拨的方式来点拨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认识学生A和学生B,并使A、B之间发生作用,能够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掀起课堂教学的波澜,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产生学习上的强大内驱力,从而形成点拨教学全面丰收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3、蔡老师的另一关系图式是“我→教师∕学生”       

    蔡老师把“我”和“教师”分离开来,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我”和“教师”虽同指一人,但在不同的位置上,其存在的方式和发挥的功能很不相同。“教师”是“教学”这一范畴中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我”则是研究“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当也必须纳入“我”的研究视野中。从认识上看,对于一篇课文,“我”能够从很高的层次认识、评价。比如读《药》,“我”尽可以像文艺批评家那样来读。而 “我”一旦走上讲台,就要把文艺批评家的角色换作“教师”的角色。从思维上看,“我”的思维能力一般来说显然要高于学生,那么在教学中,是不是仍然发挥“我”的高效思维力呢?“我”的思维要转换成“教师”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思维力发展的角度来搞好教学。

    以上,我们研究了蔡老师的两种调控思路与做法。这两方面的调控都十分重要,彼此谐调一致,教学就会在科学的轨道上顺利运行。反之,则教学就会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有效调控,充分展现了点拨教学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对特级教师蔡澄清老师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有个初步的较为系统的了解。这样的努力希望能对学习和研究语文点拨教学法的人有所帮助。蔡澄清老师于1982年正式提出语文点拨教学法,至今已有二十一个春秋。对于教育界的这一理论瑰宝和实践精华,我倡议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运用它,让它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继续焕发闪亮的光彩。

 作者邮箱: 2003erok@sina.com

[特级教师蔡澄清语文教学思想研究(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研究语文教学论文

2.关于研究语文教学论文

3.初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

4.研究语文教学论文范本

5.语文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6.孔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

7.蔡康永的语录汇集

8.蔡康永语录38句

9.蔡伦造纸故事教案

10.蔡康永微博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