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27 13:34: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范文

  1、理解寓意。

  2、学会背诵。

  3、积累语言。

  【课型】

  阅读讨论课。

  【重点】

  写作技巧与人物艺术形象。

  【教学线索】

  抓住平险引发。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时】

  一个课时。

  【教程】

  一、导入

  由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讲到成语,由成语谈及愚公移山。

  显示:愚公移山

  二、一读课文,寻找引子──叙事线索

  显示:

  1、文中哪个词语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

  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讨论故事情节

  显示:

  2、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

  险在家对面──面山而居。这是故事的背景。

  3、为什么要平险?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是故事的开端。

  4、平险是如何进行的?

  谋、许、率、叩、垦、运、助等行为。这是故事的发展。

  5、平险的反对者有哪些理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故事的高潮。

  6、结局是什么?

  神惧、帝感而无陇断。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三读课文,小议人物对话

  显示:

  7、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人物对话。

  8、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与波澜,能否找出来?

  愚公妻与愚公的对话──目的为解决问题。

  智叟与愚公的对话──目的在于阻止行动。

  五、四读课文,点击细节

  显示:

  9、遗男行为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有二:

  ⑴ 说明愚公之举深得人心;

  ⑵ 反衬智叟实为愚笨和无理。

  六、五读课文,分析人物

  显示:

  10、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⑴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

  ⑵ 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⑶ 侧雨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七、六读课文,明白寓意并学会背诵

  显示:

  1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12、用首字连缀法背诵河曲智叟一段。

  按河曲──甚──以──其──北山──汝──曾──虽我──子、孙──子、子──子──而──何──河反复训练。

  八、结束语

  希望同学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认真领会愚公精神,并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⑴ 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

  板书:

  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⑵ 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

  愚公移豫南汉阴

  ⑶ 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⑷ 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⑸ 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

  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以此为材料创作歌词,你会抓住哪一主题?请构思好后写下来。

【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1-07

课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2-04

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10-12

课文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12-05

课文愚公移山的优秀教学设计11-09

课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范文10-30

课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范文11-15

小学课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1-07

课文《愚公移山》的优秀教学设计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