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指导教案

时间:2021-06-13 12:06:58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阅读指导教案

  课时:1

初中阅读指导教案

  课题:议论文阅读知识储备与答题技巧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的

  1、 了解议论文基本结构;

  2、 熟悉议论文相关题型;

  3、 掌握议论文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重点:熟悉议论文相关提醒

  难点:掌握议论文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手写)

  周

  导入

  8~10分钟

  回顾议论文基本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课堂训练18~20分钟

  1、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疑难点拨

  5~7分钟

  议论文中常见的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问题探究

  4~6分钟

  1、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2、开头的作用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具体答题规则如下: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课堂提升5~7分钟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作业布置3~4分钟

  1、 课下阅读两篇议论文,并自己鉴赏;

  2、 找出关于议论文的相关资料,并自己总结。

【初中阅读指导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诗歌阅读解题指导03-22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指导12-05

阅读指导课教案三篇06-29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案11-25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04-18

《家园如梦》阅读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07-08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07-06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