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的有趣的故事

时间:2022-03-18 11:27:00 故事 我要投稿

《世说新语》里的有趣的故事

  《世说新语》,我们有时简称它《世说》,是南朝宋刘义庆出版的书,它里面主要写一些魏晋人事的风流故事。比较独特的是,一个人物有很多或被褒或被贬的有趣故事,而很多是传闻,未必属实,当然也无法考证。这本书也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造成了很多人物性格的繁乱驳杂。正是这种繁乱驳杂让人物变的更有趣。下面小编搜集了几个有趣但未必有宗旨明确的故事,各位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讲,看孩子会有什么新奇的理解:

《世说新语》里的有趣的故事

  《世说新语》里的有趣的'故事 篇1

  雪夜访戴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提醒:王子猷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大儿子,这里王子猷到底是随性还是任性,各位家长见仁见智。

  钟会见嵇康

  原文: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译文:钟会(钟士季)有精深的才思,先前不认识嵇康;钟会邀请当时一些才德出众人士一起去寻访嵇康。碰上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子期打下手拉风箱。嵇康继续挥动铁槌,没有停下,也不和钟会说一句话。钟会起身要走,嵇康问他:听到了什么才来的?看到了什么才走的?钟会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

  提醒:嵇康大家肯定都知道,最后被司马昭处死。钟会是和邓艾一起攻蜀的三国人物。父亲钟繇是曹操的谋士,后来和姜维谋事,死于兵变。

  王蓝田食鸡子

  原文: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译文:王蓝田性子急。曾经吃鸡蛋,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成功,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地上。鸡蛋在地上不停旋转,他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愤怒至极,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说这件事后,大笑着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没什么值得可取的,何况是王蓝田呢!

  提醒:王述吃鸡蛋,被王羲之嘲讽。原文和译文之间,感觉到古文的魅力了吗?

  汗不敢出

  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为什么出汗?钟毓:由于恐惧发抖,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由于恐惧发抖,汗水也不敢冒出。

  提醒:钟会较之他哥哥,肯定是更为淡定的,他的回答也更沉着冷静,思维敏捷。

  酒以成礼

  原文: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窃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提醒:是钟毓更为虚伪,偷窃还要行礼仪呢?还是钟会思维狡黠。家长们更欣赏哪一位,您的孩子怎么看呢?

  Top6:王戎卖李

  原文: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译文:王戎有很多好吃的李子,卖掉怕别人得到种子,就在卖之前把种子的核都挖出来。

  提醒:王戎是竹林七贤年纪最小的一位,小时候聪慧异常,喜欢嵇康这些超凡脱俗之士,却有十分吝啬。

  《世说新语》里的有趣的故事 篇2

  1、不忘根本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后,正赶上水灾歉收,所以他吃饭常常只是五碗盘,再没有多余的菜肴了。如果饭粒掉在盘子或席子上,他就拣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要给人做表率,但也是他生性简朴使然。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作了一州的刺史,就以为我会放弃平素的志向,现在我虽然地位变了,但我的志向不会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会因为地位高了就变了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些话啊。

  2、泰山桂树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3、 割席分座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4、 急不相弃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5、 王祥事母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

  6、 郗公吐饭

  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里人叹道:" 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的贤德,所以我们要共同帮助您,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 从此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活了下来,一同南渡过江。郗公去世时,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一共三年。

  7、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曾应人之邀去赴宴。席间他发现,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色,于是就停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同座的人讥笑他,顾荣道:" 哪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来遭遇永嘉之乱,大家纷纷渡江避难,每次遇到危急,总有一人帮助自己,顾荣问他缘故,原来正是那个接受烤肉的人。

  8、 周镇船漏

  周镇被罢临川郡守一职,返回京都。船停泊在清溪渚,周镇还没上岸,丞相王导来看他。当时是夏季,突降暴雨,船很窄小,又漏得很厉害,几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王导说:" 胡威的清廉,也不过如此!马上向朝廷进呈,任命周镇为吴兴郡守"

  9、 老翁可念

  谢奕任剡县令时,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都已经喝得大醉了,还不让停。太傅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 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 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 你是想放了他吗?" 于是就把老头放了。

  10、范宣受绢

  范宣八岁的时候,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头,就大哭起来。有人问他:" 疼吗?" 范宣回答:" 不是疼,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敢伤毁,所以才哭啊。" 范宣简朴廉洁,豫章太守韩伯曾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接受。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就这样依次减半,他始终没有接受。韩伯后来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在车里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 难道要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范宣才笑着接受了。

【《世说新语》里的有趣的故事】相关文章:

剪纸里的故事07-30

书包里的故事11-22

剪纸里的故事作文09-05

剪纸里的故事范文08-05

很有趣的哲理故事11-08

有趣的幼儿故事集锦11-09

想象作文:剪纸里的故事10-22

照片里的故事1000字08-11

鸡蛋里的秘密学习故事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