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时间:2024-03-18 12:19:24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我要投稿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30篇),欢迎大家阅览!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

  一天,苏东坡到妹夫家走亲戚。妹夫秦少游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席间,苏东坡一听就附和,微笑着说:“我有一物分两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这时,苏小妹文思敏捷,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

  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他们三人说的都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吗?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

  杨修是东汉相国曹操的谋士。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3

  洲是古今字。“州”是“川”加三个点新造的形意字:川是河流;“、”是河流当中的沙地,即现在的洲,如:沙漠中的绿洲。因为人居住的地方似川中陆地,所以把某一聚集居住的地方叫做“州”。为了区别人住的聚集地点与水中的陆地,又加“氵”另造“洲”。

  这样,州、洲二字大体分工如下:州表示人聚集居住地,后来作行政区划,如:九州、自治州、州府。洲表示水中的小块陆地,如:湘江橘子洲。地球多数地方被水覆盖着,所以大块陆地也叫洲,如:亚洲、欧洲。

  州(洲)是水中陆地,是人可居住的地方;舟(船)也是人在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舟与州、洲音同义近,三字同源。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4

  天心取米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团和圆的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因汉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因错字闹出的笑话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5

  “月”字也是一个象形字。因为古人发现月缺的时候多,月圆的时候少,所以用一个弯弯的形状来表示月亮,也为了与“日”字区别开。有的中间加了一个点儿,来强调这是月亮,但也有不加点儿的。现在的“月”字可就不那么像月亮了。

  晋武帝时期,有个叫满奋的人,他是三国时魏国名将满宠的孙子,因为叔叔满伟被削去了官职的事而忧虑重重,做事特别小心谨慎。

  一天夜里,继位不久的司马炎叫满奋入宫议事。议事时司马炎发现满奋神情紧张,嘴唇都在发抖,就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满奋回答说:“外面风很大,我觉得很冷”司马炎笑着说:“外面虽然风大,可隔着琉璃屏根本吹不进来,怎么会觉得冷呢?”满奋听了,不由得红着脸说:“我就像是南方怕热的水牛,看到月亮还以为是太阳,就忍不住喘起气来。请陛下宽恕我的失礼。”司马炎因为满奋说了实话,所以并没有怪罪他。

  后来“吴牛喘月”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到事情过分害怕,导致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6

  那是大清乾隆年间的事。我们低田的四个秀才相约进城,从低田到金华县城要走几十里路,实在无聊,甲秀才提议:我们四人一路走一路做诗岂不有趣。这样,我们每人拆一字,做一首诗,诗中要有物有色。谁的不合规格,到城里谁请客。其他三位秀才都说:好!

  甲秀才当仁不让,以出字为诗: ‘出’字拆开两座山,颜色一样煤和炭。 不知哪座山出煤,哪座山出炭! 乙秀才不甘示弱,以朋字为诗:

  ‘朋’字拆开来两个月,颜色一样霜和雪。 不知哪个月下霜,哪个月下雪! 丙秀才灵机一动,一吕字为诗: ‘吕’字拆开两张口,颜色一样茶和酒。 不知哪张口喝茶,哪张口喝酒!

  丁秀才抬头一看,天上红日当空,已是中午,便以昊字为诗: ‘昊’字拆开日和天,颜色一样云和烟。 天上天天飘白云,地上日日冒炊烟。

  前三个秀才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不行!你的诗不符合规格,你输了,你请客!

  丁秀才本是富家子弟,自知理亏,欣然同意,进城后大家就乐呵呵地欢饮了一餐。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7

  自从老虎做了兽中之王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一天,无聊之余,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师傅——猫.老虎尽管仍为猫没教会自己爬树的本领而耿耿于怀,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大王气度,决定设宴招待猫.于是,老虎派狐狸直接向猫发出了邀请.

  猫接受了邀请,决定准时赴宴.

  这一天,猫如约来到了老虎大王的山洞.双方寒暄之后,宴会便开始了.老虎对猫说:“今天的宴会我特地为你准备了味道最美的食物——羊肉.”猫听后回答说:“不,我要吃鱼,因为鱼的味道最好.”老虎则说:“羊肉的‘膻’味最美.”猫则坚持说:“鱼的‘腥’味最好.”看看相持不下,老虎便说:“我是大王,我说了算!”猫却并不买账,反唇相讥道:“我是师傅,应该我说了算!”这时,在一旁的狐狸见状搭了腔,说道:“一个大王,一个师傅,二者都是权威,话说得都有道理.你们争下去也没个结果,干脆待我去讨教造字始祖,看他能不能为你们造一个新字,表示味道美好,既有羊又有鱼,既膻又腥,如何?”老虎和猫听罢,都表示赞成.

  就这样,狐狸来到造字始祖的家,心想这下一定会难倒始祖.没想到,说明来意后,始祖表示这很简单,当即造一个字,折衷了二者对味道的偏好,使该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鱼”,发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之后,始祖又告诉狐狸说,老虎和猫在这个字的具体写法上,还会有争吵.狐狸问:“那如何是好?”于是,始祖如此这般地教导了狐狸一番.

  狐狸回到山洞,告诉老虎与猫,始祖新造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鱼”,发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二者都表示同意.但在这个字的写法上,果然不出始祖所料,老虎与猫又发生了争执.因为老虎爱吃“羊”,便坚持要把这个新字写作“羊”字头、“鱼”字底;反之,猫则坚持要写作“鱼”字头、“羊”字底.那么,到底这个字该怎么写呢?双方又各不相让.最后,狐狸根据始祖预先设置的方案从中打圆场,说:“这就不必非得要争个高低不可了吧.‘鱼’和‘羊’平起平坐,‘鱼’在左、‘羊’在右.在读音上,取‘腥’的前半部分‘xi-’在前、取‘膻’的后半部分‘-ɑn’在后.”猫听了很高兴.老虎则问:“这是为什么?”狐狸想了想,回答:“这是因为猫做师傅在先,你做大王在后.”这样“鲜”字就产生了!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8

  “天”字属于象形字。因为人的头顶上就是天空,所以最早的“天”字是个突出人物头部的人形。后来表示人物头顶的圆形或方形被简化成了一横,慢慢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天”字。

  古时候杞国有个人,看到天就担心天会掉下来,看到地就担心地会塌下去。整天愁眉不展,提心吊胆的。

  有个智慧的老人就跑去跟他解释说:“天不过是积累起来的气体,到处都有。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离不开它,我们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为什么还会怕天掉下来呢?”

  那个杞人听了,狐疑地问:“天如果真的是气体堆起来的,那日月星辰挂在上面,就不会掉下来吗?”老人笑笑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聚集而成的啊,不过是它们能发光罢了。”杞人沉思了一下又问:“那要是地塌下去又怎么办呢?”那个老人又解释道:“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你整天在地上走来走去,踩踏着泥土,不是很牢固吗?又为什么要担心它会塌下去呢?”经过了这一番解释,杞人终于明白了,心头的千斤重担也放了下来。以后就过上了轻松安逸的日子。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9

  “木”字是个象形字。最早时这个字就像是一棵枝干完整的大树,上半部分很像树枝和树叶,下面就像是树根。这个字在古代被用来作木本植物的统称。现在的意思是“树木”“木材”。

  公元383年,前秦大王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大军驻扎在淝水北岸。前秦大王听闻东晋士兵不堪一击,于是派使者带八千士兵到南岸的东晋城下去劝降。

  东晋知道秦军来了,派出了大将谢石、谢玄带领五千精兵出城偷袭了秦军的先头部队。

  前秦大王得知秦军战败,大惊失色,马上登上城楼向淝水对岸观看。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一片。

  再仔细看,淝水上桅杆林立,战船密布,东晋士兵阵容整齐,手握刀枪。前秦大王不禁心生寒意,又回头望向八公山,山上地势险要,东晋士兵的大本营就驻扎在山下,一阵风吹过,山上晃动的草木远远看去就像无数正在行动的东晋士兵。前秦大王顿时面如土色,下令撤退。

  结果秦军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打了个打败仗。这一站后,前秦瓦解,北方再一次分裂。

  这一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此战后便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典故,意思是听到风的呼啸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有敌军在追赶,看到晃动的草木都以为是敌人的士兵在行动。形容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害怕。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0

  夫”——冲破天的气概的“夫”生动展示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从“大”,在“大”字上加一横。“夫”表示已长大的人,一横表示的是绾头发的簪子。古时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是披发,成年后,即到了20岁以后,男子要举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髻子用簪子束在头顶上。束发加冠后,表示男子成了“夫”,即大男子。由此可见,“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其实“夫”表示这个男子已经成熟、长大。如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其意思是说假如一个成年男子不耕种,有人就要挨饿。

  古代称身高一丈的男子为“丈夫”,“丈夫”就是大男子的意思。不过我们不要认为古人比现代人身材高,这是因为古制1尺约相当于今天的0.6尺,也就是说古代的大丈夫,即使是个子最高的人也不过2米。男子成年后,就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因此“夫”引申为从事不同体力劳动的人。如:“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其意思是诸侯和大夫要治理好自己的封地时,见到那些邪恶之事,就必须像种田的人见到的恶草那样一定要根除。其中的“农夫”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另外还如“渔夫”、“船夫”、“车夫”等。

  对“夫”字,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夫”是表示过了某一高度的人。其中的“大”是正面的人形,在“大”的上面加一画,表示达到这一高度的人才可称“夫”。中记载:古代的征兵制度规定,国(都城)之男子七尺以上,野(相当于今之农村)之男子六尺以上,都可服役,即在征兵的范围之内。由此看来,当时征兵的条件只看身高,而不论年龄。这就是中为什么记载有二毛(头发已经发白,即年纪很大的)兵。

  “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是这样构形的:“夫”字中的“人”是,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的,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1

  中国思想史上,有个人物,挺重要,他和同门师兄弟万章共同记录、整理了他们的老师孟子的言论,形成了传诸后世的《孟子》一书。这个人,叫公孙丑。在《孟子》中,他和万章都把自己深深摆了进去,挺不谦虚,各占两章,一上一下。中国人耳熟能详、张口即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出自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幼时初读《孟子》,非常诧异这个人得长得多么出人意料、多么随心所欲,才会被爹妈命名为“丑”?年齿渐长,识得了几个繁体字,才明白公孙丑的“丑”,是“子丑寅卯”的“丑”,而非“妍媸美丑”的“丑”,后者在汉字简化之前写作“醜”。

  除了“丑”和“醜”,类似的情况还有“面”和“麵”。前者是“面孔”的“面”,后者是“面条”的“面”,本来也是井水与河水,互相犯不着,如今也被活活拧成了一股水。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过一个研讨会,海峡对岸来了位学者,闲聊中,他说在大陆看到“面馆”“吃面”“水煮面”“炸酱面”“来碗面”等表述,就浑身不自在。因为对于使用繁体汉字的他来说,“面”就是“脸”就是“面孔”。

  汉字本质上是表意文字,从古到今,每个字都其来有自,都传承有序,都隐藏着自身演进的逻辑,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密码。一个汉字,就是一把钥匙、一部时光机、一个精神DNA,帮助我们界定自己,了解过去。胡适说过:“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此话曾经备受批评和攻讦。但实际上,发现一颗远在若干光年之外、和我们八万竿子都打不着的恒星,真不如去解读、证实一个中国古字的意义。

  如今阐释汉字来龙去脉的著作与日俱增,名作佳著不在少数,其中一部,特色别具,自成一格,这就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的《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这部向中国之外的读者普及汉字知识的著作,用北京话来说像是一个“杂拌儿”,不但有诸多常用汉字从甲骨文到当代形态的演化进程,还收录了诸多照片、文物、图案、实物、绘画等等,甚至还穿插了林西莉本人负笈北大期间的亲历亲闻,今日读来,恍如隔世。

  千万不要以为你比一个外国人更了解你天天使用的母语。比如,很简单的一个“王”字(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王”,不是“隔壁老王”的“王”),我曾经以为这个字的本意,是顶天立地、贯天通地、经天纬地的`大英雄,中间那一竖,连接起了天、地、人三横。读了林西莉的书,才知道,在甲骨文里,“王”原来是一柄斧子。当然,这是一柄极特殊的斧子。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2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南方有一名大地主,平日依靠欺诈老百姓,搜刮了很多钱财,但他却是个1个不认识字的人。所以他想自己有这么多的财产肯定需要1个又学问的人来管理才好,就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从当地请来了一名非常有名望的先生来教自己儿子识字。

  识字第一日,先生教地主的儿子写字,写上一划的时候,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字;而写上二划的时候,则告诉他这是“二”字;三划即是“三”字。财主的儿子听后,将笔扔下开心得跳了起来,说:“识字那么简单,有什么必要请老师呢!”地主听从了儿子的话,当天就将先生辞退了,还夸奖自己的儿子,说他真聪明,这么快就会识字了。

  隔了几日,地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家吃饭,叫儿子写个请柬。地主的儿子1大早就来到书房动笔写了,大半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写成。地主着急得很,接连去摧他。

  儿子很不耐烦地嚷着说:“姓啥不好,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到现在,才写了五百多划哩!”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3

  相传,上古时期有一条河名为繁水河(今南乐县梁村乡吴村北),依河定居着一个部族,他们靠种植农业和打鱼捉虾繁衍生息。部族首领仓颉,二目重瞳,且是睁目降世,众人皆称奇事。

  少年时代的仓颉聪明过人,且擅于描摹绘画。有一天,仓颉与同伴在繁水河旁打闹玩耍,忽然从河水中游出一巨龟,同伴见状惊慌而去,独仓颉于沙地上画巨龟形状。这巨龟受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已成灵物。它睁目细看,见仓颉生得虎头燕颔,日月角起,伏犀贯顶,大耳垂肩,二目重瞳犹似电闪,心中大悦,说道:“天生你大贵之相,必委以重任。今天下有一圣贤之君,以土为德,名为黄帝,你将来可投奔于他,定成大器。”说罢,那龟飘然而去。

  后来繁水河泛滥,部落之民无法栖身,四散逃亡。仓颉投奔了黄帝。黄帝知其擅长描摹绘画,而且聪明过人,就封他为史官,负责结绳记事。仓颉就把大事在绳上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个一小结,特别的事情则打一个特别的结,凡事相连就打一个连环之结,甚是细致。

  有一年,蚩尤请出风伯和雨师,纵起狂风暴雨,困住黄帝,抢走了大批的牛羊和人民。黄帝不服,让仓颉带上结绳前去评理。那蚩尤为人狡诈,否认抢走了牛羊和人,仓颉拿出结绳上前理论,蚩尤却说如果能叫出人的名字和牛羊的颜色,就立即送回。由于结绳记事简单,无法记得那样详细,结果黄帝与仓颉失败而归。此后,仓颉决心研究出能详细记事的办法。

  有一次,仓颉到阳虚山,只见河水涛涛,滚滚东去,忽见一只大龟背负一丹书前来,仓颉上前相拜,认出是曾经点化他投奔黄帝的那只灵龟。仓颉便说,为创制详细记事的办法而苦恼。灵龟就把背负丹书赐给了仓颉。丹书全用红色写成,故称丹书,文字深奥,凡人不能认读。得丹书后仓颉废寝忘食,朝夕研读,常仰观天上奎星圆曲之势,俯视山川脉络之象,又旁观鸟兽鱼虫之迹,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绘写,造出各种不同的形势。历经九千九百九十九日,方成文字。成字那夜,狂风呼啸天下粟雨,神鬼乱号。

  后来,黄帝得知文字造成,召见仓颉问道:“听说你借灵龟神书,方成文字,可否一观神书?”仓颉把丹书呈上。黄帝观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写些什么,就让仓颉解说其中的原故。仓颉说:“此乃六体六字之式。一是象形,是用摹拟事物形状方得一种造字法。如日像一轮红日,月像一弯新月。二是假借。是用借字表音的办法造字。三是指事,是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征。四是形声,是用意符和音符组成新字的一种方法。如:“赏”字,“贝”是意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钱财有关,“尚”是音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五是会意,是合字表义的造字方法。如:明,由“日”“月”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借日月之强光,来表示“明亮”的意思。六是转注,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山有之字。如“老”可以训“考”。天下礼仪归于文字,文字必归于六书类。黄帝听后高兴地说:“你将六书更加详解,布教天下。民得文字,如眼重明,此乃万世之功也。”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4

  有一天晚上,熠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爷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说的是在一个古老的地方,有一座城池叫做“汉字王城”。城的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王宫,由地位最高的“皇”统治着整个王城。由于“皇”爱民如子,又善于治理国家,所以汉字城民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太平日子。也不知过了几世几代,汉字王城里的城民们人丁越来越兴旺。但大家仍然过着相敬如宾的快活日子,整天很开心。谁知有一天,全城内外的汉字都传染了一种奇怪的病,使生存在汉字王城里几千年之久的汉字变得奇形怪状了。这些汉字不但外貌个个不同了,而且性格也千奇百怪,有的喜欢微笑,有的喜欢哭泣,有的喜欢打架,有的喜欢劝和。反正每个字都很有个性。

  有一次汉字们在草坪上玩耍,大家互相看了又看,都觉得对方很新鲜。“又”好奇地对“叉”说:“你怎么比我多一点呢?”“长”仰起头对“弓”说:“大叔,你什么时候背了一张弓?”“日”心疼地对“曰”说:“儿子,你看生病多么可怕啊,你的身子都缩掉了。”“木”揉了揉昏花的眼睛,对“林”说:“你会变身有什么了不起了啊?”“兵”忧郁地对“乒”和“乓”哥俩说:“要是这场病能快点过去该有多好啊,瞧你俩只剩一条腿了。”一时间,只听草坪上叽叽喳喳,大家议论纷纷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场疾病终于被治好了。汉字们都很高兴,他们又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草坪上来了,大家清点了一下字数。哈!数量不仅没减,反而从两三千增长到了五六千。大家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熠熠听到这里,也跟着高兴地笑了起来。这一笑不打紧,熠熠睁眼一看,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睡觉呢,熠熠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心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太痴迷于探索汉字了,所以梦爷爷才会出现在他的梦里呢。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5

  万字难写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6

  明末,南京有一个习武的后生,名叫张弓,射得一手好箭,但他有个毛病,好自吹自擂。

  有一次,他正在练习射箭,不少围观的人连连叫好,张弓十分得意,当即挥毫写了一上联: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众人都对不上来。恰好这时,走过来一个卖弓人,看过上联之后,拿出自己的弓来,请张弓试一试。

  张弓连试了几张都拉不开。卖弓人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木料做的吗?”张弓摇头说:“不知道。”

  卖弓人说:“我这弓是李木(李子树木)做的。”张弓非常奇怪:“李木并非良材,怎么能做这么硬的弓?”

  卖弓人笑道:“这就是木匠的本事了。”说罢,提笔出写下联: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众人不解,请教是什么意思。卖弓人解释道:“他姓‘弓长张’,我姓‘木子李’;他叫张弓,我叫李木;人称他‘张弓手’,却唤我‘李木匠’;他善张弓射箭,我却会用‘李木雕弓’;他射箭是‘箭箭皆中’,可惜拉我这李木弓却是‘弓弓难开’。”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张弓羞得无地自容,忙收拾起弓箭,灰溜溜地走了。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7

  两位读书人一起去占卜。其中一位先写了一个“串”字给算命的拆字先生看。

  拆字先生认为“串”可以分解为两个“中”字,这一年他一定能够高“中”两次(科举考试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阶段,有时一年内可以有不止一次的等级考试)。

  这时另一位读书人也想得到几句恭维,也写了同样一个“串”字。

  不料拆字先生板起面孔说:“阁下不但不能高中,而且即将灾祸临头。”

  那人询问原因,拆字先生回答道:“刚才那位先生是无意中写的‘串’字,阁下则是故意书写的。故意,就是‘有心’。‘串’下有‘心’,成了‘患’字,就是将有祸患了。”

  后来,前一位读书人果然连中双元,而后一位读书人则因考试作弊,犯了欺君大罪,被下狱。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8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19

  每天,你都能看到像一个大火球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的东西。只有在白天,你一定猜到了!那东西就是太阳。

  那么,与“太”这个词非常相似的词是谁呢?这个词会让你把“太阳”写成“太阳”。那么单词必须是“大”“太大”和“大”只是有点不同,但它们也会让你无缘无故地受到惩罚,无缘无故地丢3分,让人们无缘无故地大笑。

  我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把课堂练习转到第九课,那课叫《太阳》。课堂练习中有一个问题要求你写一个寓言。你以为“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但你写的是“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所以老师给了我一个讲座。但我并没有悲伤,而是决定以后认真对待,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考试时我没有仔细检查。那很好。直到我发了试卷,我才后悔。我后悔做得不好,后悔没有仔细检查,后悔白白丢了3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把“太”写进“大”。唉,汉字真是一群听不懂的精灵。它们可能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含义,因为有一点不同。汉字是如此博大精深。我爱你,汉字。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0

  自古有一句俗话说:“秀才认字,念半边。”

  认字念半边,很容易出错,这句俗话是用来讽刺“白字先生”的。

  有一个周姓秀才,就是一个认字念半边的。有一次与一个姓陈的互递名帖(名片)。

  周秀才看了一下对方的名帖说:“东兄,久仰,久仰。”

  姓陈的也看了一下手中名帖,拱手说道:“吉兄,久仰,久仰。”

  周秀才听了不高兴,说道:“我明明姓周,你怎么扒了我的皮?”

  姓陈的回应道:“我明明姓陈,只许你割我耳朵,就不许我扒你的皮?”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1

  “福”这个字,拆开来看,左边一个示字旁,跟神有关;右边是“一口田”,就是有田地的意思。所以,我对这个字的理解是:民以食为天,只要老天保佑我们有田种,有饭吃,就是幸福了。

  这个愿望,看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很难。在古代,人们真的是靠天吃饭,今年雨水少了些,天旱了些,农田周围的河流都干涸了,庄稼得不到灌溉,就都枯死了,颗粒无收;今年经常有暴雨,河水冲塌了堤坝,向着农田奔涌过来,可能就不仅仅卷走了地里的庄稼,还卷走了农民们耕耘用的锄、犁,甚至是他们自己。因此,人们为了年年有个好收成,便向他们想象出来的各种天神、地神祈祷,希望神灵能保佑今年是个丰收年。

  不仅仅是自然方面,另一个幸福道路的“拦路虎”便是剥削制度。通过书本学习,我知道以前地主占有了农村绝大多数的土地,许多贫苦的农民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生存要去租种土地,却要向地主缴纳高昂的租税。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自己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小小的一个“福”,实现它怎么就这么难?

  中国近代史上,终于出现了这么一批人:他们不求生活荣华富贵,不求占有多少财产,只求让人民幸福,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员。对于农民来说,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推翻了一直压迫他们千年之久的地主阶级,分到了地主大片的良田。“福”的基础——“田”,终于有了保障。

  一百年后,历史来到今年春天!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国家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不再有人在贫困线上挣扎,不会有人为温饱发愁。“福”这个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中国范围内,真正实现了!

  脱贫攻坚战胜利,这只是我们前进中的一个目标。未来,我们继续走在追求幸福的大路上,让天下更安宁,生活更美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学习,锻造本领,将来能让“福”在我们手中泽被更广阔的天下!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2

  “立早章”之说质疑

  “章”和“张”在汉字中都用于表示姓氏,当有人问你姓什么时,答姓“张”为“弓长张”,当然无可非议,而要将“章”说成是“立早章”,似乎有些不妥。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了解一下“章”的造字结构。

  小篆作“章”,由“音”和“十”两字组成,且与金文的“章”保持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说文解字·音部》:“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其中的“音”,指“音乐”、“乐曲”;“十”的解释明显受到了老子“起一终十”说的影响,“一”为万物的开始,“十”为万物之终。由“音”和“十”会出的意思是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由此看来,称“章”为“音十章”更为妥当,称它为“立早章”只是从它的形体结构来说的。

  由于“章”表示一支乐曲一段的演奏过程,因此“章”便引申出文章的“章节”、“段落”的意思。又因为任何乐曲的构成与演奏都必须有规律可循,由此“章”又引申出“章法”、“规章”、“法律”等意思。将此听觉的规章,用之于视觉上,“章”又有了印章、图章的意思。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3

  两只巨手握在一起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古称“同门曰朋”,其意思是同从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学;“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志同道合的人称为“友”,即今俗称的“同志”。《说文解字·又部》:“友,同志为友。”许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友”为什么指“同志”呢?我们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体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两个“又”构成。“又”像手之形,并且为右手。可见“友”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见我们的先民,朋友相逢时,他们也会像今天一样用握手来表示朋友之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旧友重逢,两人仍然是热情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

  对“友”字也有不同的会意。有的学者认为是两只手共同伸向一个方向,表示双手互相协调、配合密切的意思。“友”的本意是用手相助。

  不管怎么会意,“友”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交情。“友”字的创制,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友”由“同志”、“朋友”引申为动词,其意思为“与……为友”。如《论语·季氏》:“友直、友谆、友多闻,益矣。”其意思是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渊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事。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4

  【先睹为快】

  “渔”是捕鱼的意思。甲骨文的“渔”字画的就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条线正在钓鱼;演变到金文时,就变成两只手伸到水里去捉鱼了;到小篆时,就把下面的两只手去掉,只保留了“鱼”和“水”,变成今日所见的“渔”字。

  “孕”是指女人怀胎的意思。从甲骨文的“孕”字的字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大肚子的女人正跪坐着,她圆圆大大的肚子里面有一个小孩儿。广东人称女人怀孕为“有了身己”,就是指一个身体里面还有另一个身体。怀孕是人来到世上的开始。所以“孕”字有初始、哺育的意思。

  “牧”是一个人手里拿着鞭子赶牛去吃草,它的本意是指“养牛的人”。“牧”字的左边是“牛”,右边是“ ”(音读扑)――就是用手“ ”拿着鞭子“ ”的样子。古时候,通常是小孩子赶牛去吃草喝水,所以就有“牧童”的称呼。在赶牛的时候,牧童手里要拿着一条鞭子,好把牛羊驱赶到水草丰盛的地方。

  以轻松的笔调,讲述汉字的根与源。

  以唯美的画面,诠释汉字的形与意。

  聆听汉字背后的故事,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5

  一个人姓卜,名字叫不详;另一个姓冢,名字叫不消。他俩交了朋友,结拜为把兄弟。

  一天,把兄对把弟说:“咱俩的姓氏都很出奇。你看‘冢’字很像‘家’,只是少一‘点’,好像官员没有纱帽一样。今日特和兄弟你商量,如果你能将你的‘卜’字腰那一‘点’,押在我的‘冢’字头上,使我成了‘家’,不是很好吗?”

  把弟听了回答说:“借给你一‘点’,使你成了‘家’,也无不可,但是你成了‘家’,我就只好耍光棍了!”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6

  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个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这个女子的头发显然是飘散的,另外加一只罪恶的手,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头部,将她的头发抓住。可见“妻”是一个会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的头发。古文的“妻”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夺别人的女子作为自己配偶的一种风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抢婚习俗当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人们的婚姻中,还保持着一种假抢的情形。所谓假抢,就是这种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长同意的“抢”。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妻习俗的痕迹。《说文解字·女部》:“妻,与夫齐者也。”许慎的说解告诉我们,“妻”与“齐”是两个读音相近的字。“与夫齐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与丈夫有同等的地位。从字形看,“妻”从“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职之义”。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计表明其比较尊贵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当然是因为在家庭中还有比妻子更低贱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过,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对于丈夫来说又永远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说“妻”子不可能与丈夫“齐”,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妻”由“配偶”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很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在监狱之中,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李鸿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个远房亲戚赴考,这个人不学无术,接到试卷一看,竟然一题也不会答。此时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自己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于是在试卷上写道:“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这个不学无术的亲戚竟然将“戚”写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于是在试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因此,这个亲戚还是落第了。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7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8

  在早期的甲骨文里,“春”的形体是三个“木”一个“日”中间夹个“屯”。以三“木”一“日”表意,以“屯”表音,是形声字。原义是春阳抚照,万木滋荣;到了春秋时期金文“春”字的形体,和甲骨文便大大不同了。三个“木”已变为两个芽苗,“屯”也变了形状。因此,金文的“春”以“艸”、“日”表意,以“屯”表音,还是个形声字;秦代的小篆,是以金文为基础发展过来的,还可以看出意符和音符;隶变以后,把“艸”和“屯”合起来讹变为春字头,春字头下仍保留了“日”,变化很大,完全是一种突变。

  于是,意符和声符看不出来了,字的构形再也不能使人望文知义了。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29

  竹由两个“个”字构成,“个”就是一颗竹子的样子,草本植物并不独生,都是一簇簇,一片片的,所以两个“个”在一起构成竹,就表现了竹子扎堆生长的特点。竹做偏旁时,写成竹字头,比如“筷”、“笔”、“竿”等。“笑”字里为什么也有个竹字头呢,因为笑是一个人开心大笑的样子,身体来回摆动, 像竹林迎风摆动一样。

  古人十分喜爱竹子,认为竹子代表正直,一节节的特点代表气节,中空代表谦虚,这些精神内涵都是我们中国人十分重视的,所以“竹”常被比喻为“君子”!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30

  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她想给自己取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名字,既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又能把自己的光辉也展现出来。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呢?

  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汉字肯定不能体现,于是武则天想自己造一个从来没有的字出来,这样肯定就没有重复了。说造就造,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zhào]。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相关文章:

汉字有趣小故事04-15

有趣的汉字小故事03-20

有趣的汉字故事01-31

有趣的汉字故事12-19

有趣的汉字故事12-20

有趣的汉字故事12-19

(精选)有趣的汉字故事12-20

汉字手抄报内容有趣的小故事07-04

有趣的汉字故事(优选)03-09

有趣的汉字故事【优秀】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