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赋琵琶》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时间:2023-10-16 09:38:19 剑锋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贺新郎·赋琵琶》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贺新郎·赋琵琶》全文注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贺新郎·赋琵琶》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①。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②。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③,想沉香亭北繁华歇④,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

  ①辽阳:此泛指北方。

  ②《梁州》:曲名。

  ③贺老:指唐贺怀智,善弹琵琶。

  ④沉香亭:用沉香木做的亭子。

  [赏析]

  这首词借唐玄宗年间有关琵琶和音乐的典故,抒写北宋沦亡之悲,讥讽南宋小朝廷耽于安乐。“开元霓裳曲罢”喻北宋灭亡;“浔阳江头客”喻指南迁遗民;昭君“出塞”指二圣守北;“辽阳”“音尘绝”指北方与南方断绝来往;“推手”“却手”本为琵琶术语,这里暗说朝廷主战、主和犹疑未定;“千古事、云飞烟灭”是说北伐无望;“繁华歇”给南宋王朝提出警告。全词以弹琵琶为喻,事实上“弹”(谈)的是国家兴亡之曲。

  [白话译文]

  以凤尾纹饰槽,以龙香柏为拨,这琵琶从开元年间弹过《霓裳羽衣曲》后,经历了多少风月变迁啊!最苦的莫过于浔阳江头送客的人了,当明丽的画船将要出发之际,他在江上倾听了琵琶女的演奏。记得古时昭君出塞,黄云堆压在白雪上,马上的琵琶声寄托着远涉三万里外的离愁,她回望长安的昭阳宫殿,唯有孤飞的大雁渐渐消失在天边。纵然琵琶弦能代替讲话,可是心中的怨恨却难以诉说啊!

  辽阳征戍地,那里的驿使不来,音讯全无。闺阁琐窗中的思妇,只感到寒意袭人。她轻轻地慢慢地拨弄着琵琶,眼睫毛上沾满了泪珠儿;情脉脉地在弦上将手指推前又收回,弹一支《梁州》曲,从头到尾全都是哀音。千年历史上的事情,都已云飞烟灭了。开天盛世时琵琶高手贺怀智老先生出来压场的事情再也听不到了,想那明皇与贵妃赏牡丹、李白作新词于沉香亭北的繁华景象也不再有了。弹到这儿,就不免为之呜咽起来。

  [创作背景]

  根据邓广铭先生考证,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到淳熙十五年(1188年)间,正是词人闲居江西上饶时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也是两宋词史上最具成就的词人之一。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传统,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辛弃疾年轻时参加抗金义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后转江阴签判,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安抚使等阵。辛弃疾的词作现存600余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并在词作中表现出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贺新郎·赋琵琶》全文注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贺新郎·赋琵琶》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12-26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古诗赏析08-30

欧阳修《秋声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03-18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07-09

《琵琶行·并序》全文翻译及赏析04-13

屈原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07-06

月夜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01-09

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05-12

蝶恋花苏轼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09-20

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注释翻译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