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长子受之》原文以及译文解析

时间:2022-11-04 13:20:05 兆波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朱熹《与长子受之》原文以及译文解析

  《与长子受之》是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发人深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熹《与长子受之》原文以及译文解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与长子受之》

  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⑤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⑦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ɡǔ):搅乱,扰乱。

  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

  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

  【参考译文】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

  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

  主旨

  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友,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 。

  朱熹教导儿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作者简介

  朱熹,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在经学、史学、文学诸方面均有很大成就,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年(壬戌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尊称朱子,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也是源于朱子。朱子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而朱子是其中唯一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的人,他是孔子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立於学宫,自宋朝至今八百年。其一生为学:穷理及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2、理是事物的规律。

  3、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朱熹《与长子受之》原文以及译文解析】相关文章:

朱熹《与长子受之》选段阅读训练及答案06-15

《为学》原文以及译文解析07-18

与长子受之阅读答案07-03

朱熹春日原文及译文11-02

《庖丁解牛》原文以及译文解析02-10

素书原文以及译文04-13

《师说》原文以及译文赏析06-15

《吴越春秋》原文及译文解析01-12

孙权劝学的原文以及注释译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