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18-05-25 09:53: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范文

  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范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其实我们是乐观的人

  傅雷给其儿媳妇的一封信是这样评价中西方的:

  “一个人(尤其在西方)一旦没有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就自动成为生活中惟一的圭臬。大多数欧洲人看到中国人没有宗教(以基督教的眼光为看),而世世代代以来均能维系一个有条有理,太平文明的社会,就大感惊异,秘密在于这世上除了中国人,再没有其他民族是这样自小受健全的道德教训长大的。你也许已在聪的为人方面看到这一点,我们的道德主张并不像西方的那么‘拘谨’,而是一种非常广义的看法,相信人生中应诚实不歁,不论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讲报酬,像基督徒似的冀求一个天堂。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在这一意义上,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的民族。在中国,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养和我们最佳传统与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不逐名利,不慕虚荣,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相当清贫的生活。这种态度,你认为是不是很理想很美妙?”

  这是傅雷在1961年6月27日写的信,距离笔者写这篇短文整整四十三年。中国人真的这样吗?我们真是如此乐观吗?傅雷那时的中西方如此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当然,傅雷称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的民族,这句话让我们为之一亮,让我们非常充分的认识了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其实是科学的,认识到现在的一些背离于中国这种传统的教学改革是不正确的。今年的中国教育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那就是马加爵杀人事件,这次事件引起国务院重新认识了我们应该重视道德教育,这是近二十年来,国家首次如此重视道德的教育,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道德教育是不能费的。虽然我们现在很难看到了傅雷所说的“在中国,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养和我们最佳传统与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不逐名利,不慕虚荣,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相当清贫的生活。”因为中国这二十多年来重视了经济发展,是建国以来首次以这么长的时间重视经济发展,这一点同样是非常正确的。所以,笔者读傅雷之言,感受到,如果我们在抓经济的时间别忘记道德建设,我们真的是世界最乐观的民族。、

  我们的道德,不是缺少,而是没有变成实质的行动,没有从家庭之中走出来,走向社会。比如举个例子,走进现在城市的家庭,你会发现每个小家都开始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卫生,进家还要换拖鞋,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卫生的。据说,世界上进入家庭需要换拖鞋的只有中国(日本人换鞋是因为日本居住的环境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大家就会发现,这里暴露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家庭之外的环境太脏了,即现在的家庭成员是明确不要把外面的脏带入家庭。从这里,就说明我们的家庭还是重视道德的建设的,如何将其转变成社会上的集体行为,我想从这换拖鞋中,大家应该明白,我们不去集体保护着外面的环境,家庭的环境再美其实并不算美,因为外部的环境决定着小家的美化。这也就是一个民族整体重视道德建设的重要所在。

  我们是乐观的人,我们应该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空间中活动、生存都有着乐观,我们应该让乐观永远的传下去,因为世界没有比乐观再好的了。

  人格独立与经济意识

  在傅雷家书中,可以读到傅雷对傅聪关于经济方面的嘱咐,许多观点让我们感觉到不再是那种单一的父爱,而是对人格独立与经济意识之间关系的论述。

  傅雷对傅聪说:“过去我常问到你经济情况,怕你开支浩大,演出太多,有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我深知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独立多么不容易,而惟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的独立。并且父母对儿女的物质生活总是特别关心。再过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心情。”

  我对“而惟有经济有切实的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的独立”有着那种共鸣,事实的确如此。虽然傅雷说此话的大前提是指西方,其实现在的中国人,不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至理名言吗?没有经济真的无法谈人格的独立,经济落后必然会成为别人人格的附庸,就往往没有了自己,虽然不能说穷人没有人格,但人穷的确难以人格独立。所以,在人的整个成长史上,应该做好一定的经济事,一定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经济成长。有人会说,这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其实不要一说金钱就是拜金,这是一种极不完整的认识。经济虽然不能决定一切,但经济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家都能懂的。

  一个人生存于所赚的钱应该说是固定的,引导孩子早一点认识这种固定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理财,整体来说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赚钱与学会花钱。傅雷在那个时候,特别是建国仅仅十多年,并且正处于一种疯狂式共产主义的理想时代发展期,能够非常理智的引导在英国的'傅聪重视着自己的赚钱与理财,这一点,让当前的许多父母也感到汗颜。

  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学生应该是相当富有的,从一些孩子的每天的消费意识来看,就知道其父母在这方面做的非常不够,他们给孩子的意识就是老爸老妈非常有钱,你要什么有什么。我们没有想到这些孩子还只是学生,他们还没有走入社会,他们还没有体会社会给人的那种复杂的状态,从这里,就可以明白这些孩子不久的将来到了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也许我的思考是一种错误。但愿如此!

  但面对现在的一些孩子,我思考着他们的人格,我思考着他们的人格独立问题,虽然他们的现在还没有涉及到人格独立的问题,虽然他们的家庭经济真的好的不得了。但因为他们还没有独立地生存于社会,任何一个孩子如何靠父母之钱建立起来的人格肯定不是大家所说的人格独立,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会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人格独立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而不是靠着他人的给予!这一点,父母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待来生,再同堂可好?

  因初读此书时略查背景,再读来不免难过,又为傅雷夫妇生前受批斗而忿忿不平。故人已去,只望世人留于心,指点后生道路。

  家书读来真切,因是亲人间来来往往不加雕琢的质朴文字,那一幕幕温馨而又动人的画面常常浮现脑海,也望见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真挚情感。父母为儿子在外奔波的挂念,化在了字里行间,转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描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皱纹,仿佛在播放着一部建国初期知识家庭的成长史。

  父爱如山。

  你可知道,那曾经与傅聪先生僵持不下的傅雷先生,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化作如水般温柔的父爱,绵绵于子女的心中久久不散。那封封家信中,承载了多少个不眠的夜,纠结了多少下笔不定的心情。曾经那个在子女面前铁骨铮铮的父亲,竟得此般柔情,又感如山沉重的父爱。

  母爱似海。

  信中,随处可见朱梅馥先生对傅聪先生一家的挂念,特别是在凌霄出世后,对这个孙子的挂念更甚,“凌霄的保姆走了,弥拉怎么忙得过来?我一点忙都帮不上,心里说不出的内疚。”读来令人动容,感叹着母爱似海。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并没有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感受着如山的父爱,沐浴着似海的母爱,我们与家人的交流并不需要通过书信这种大费周章而又须历漫长等待的方式。但,我们不会常在写给家人的长篇书信后加上“祝你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我们不会细细斟酌父母对我们说的一字一句,揣摩父母所做的一举一动。中国人讲究“言传身教”,从小至今,我们究竟在父母身上学到了多少,生命中还有多少次能感恩父母?

  别考虑了好吗?每一刻都是生命,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犹豫,或是“再等等”,老天爷小气地就给了这么点时间。别让父母错过你的成长与感动,快去把那些该做的做完,活出生命的内在!

  蓦然,我又想起了故事最后枉故的夫妻。感恩,感恩他们无私的爱感染了每个读书的人,悟得了一丝生命的真谛。

  “愿来生同堂欢笑。”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范文】相关文章:

1.《傅雷家书》傅雷

2.《傅雷家书》傅雷

3.傅雷散文《傅雷家书》

4.《傅雷家书》

5.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

6.《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7.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

8.《傅雷家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