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秋作文

时间:2024-03-13 15:52:00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忆中秋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忆中秋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忆中秋作文

忆中秋作文 篇1

  八月十五月儿圆,又是一年满月时。嗅着馥郁的花香,我跟随父母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

  “俺娃回来了!”奶奶慌忙把沾满面粉的手在围裙上蹭了几下,笑意盈盈地来到我身边,摸摸我的脸,疼爱地摩挲着我的手心,顿时,丝丝像烧旺的火塘般的暖意遍布我全身。叔叔也凑过来,憨厚地笑着,抬起双眼,脸上深邃的抬头纹更明显了,“又长高了!”他伸手比画一番,滑稽地扮个鬼脸,引人捧腹。“哎呀,杵那儿干啥?快进屋坐!”贤淑的婶婶早已备好茶点,连声催促,硬是把想爬桂花树的.我拉到露台上。

  没有雾霭的侵扰,月光更是皎洁明亮。

  不大的方桌,四摞方砖忠心耿耿地托起团圆的载体。门口的大黄狗也图份喜庆,静静地卧在桌下。桌上,红灯笼似的苹果泛着光晕,石榴如胖娃娃般咧开嘴开怀大笑,露出晶莹剔透、红玛瑙般的籽,几串水珠调皮地在甜橙上打转,幸福地微微颤抖。

  不知何时,浓郁的酒香倾巢而出,我已有些醉意。香甜糯软的稻米经过岁月的发酵沉淀,少了些浮华,多了些深沉。月下举杯,共度佳节,就需自酿的朴实的美酒助兴。

  闲聊家常,或沉吟或赏月或大笑或品酒……一家人其乐融融。父亲喝得高兴,要吟诗助兴。他故作文豪状,一拳当胸,一掌后置,抬头望着大银盘似的月亮,双眼闪烁着神采:“嗯,明月几时有……”他还陶醉地把头拗过来,拗回去,大家看了忍俊不禁。“把酒……呃……”他不自然地搔搔头,干笑几声,“对,问青天为何不把酒拿来!哈……”他端起精致的酒杯轻抿一口,一家人开怀大笑。

  月亮被问羞了,在云里藏来躲去。趁着空当,我和哥哥竟不谋而合地来到桂花树下,相视一笑,“蹭、蹭”地爬上树。一骨朵、一骨朵黄澄澄的小花细碎又精致,笑嘻嘻地挤作一团,墨玉般的叶镀上一层银辉。我伸手折了一簇桂花,清香四溢,小心翼翼地撕下玲珑的花瓣,吮吸鹅黄的花蕊,甜丝丝的花香便充盈口腔。我心满意足地藏进叶丛中,注视着奶奶如花的笑颜。清亮的月光倾泻而下,儿孙满堂,亲人团聚,这应该是奶奶最幸福的时刻吧!一辈子苦心经营一个家,团圆的美满,也莫过于此。

  年年岁岁,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奶奶说,这就是生活。为生计忙碌,岁岁年年,养老育小,匆匆华年。父亲说,这就是生活。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和亲人欢聚一堂,说一说乡音,拉一拉家常,对家的重视,对团圆的珍视,点点滴滴流淌在我的血液中,家的责任也浸润在我们家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亲情,永远是一个人心中最依恋的珍藏!

忆中秋作文 篇2

  秋,夕阳总变特别的美,那橙那红,宛如白土司上的橘子果酱,或许是那不知名的愁吧!那酸甜苦辣的.味,恰是初恋的滋味!

  秋天,从小就很喜欢,从名称逐渐道季节本身,如今已疯狂的爱上了,或许又是那愁吧!不知是勾起了心中何处,才让我如此的迷恋。

  金风送爽,凝视着夕阳,水面波光粼粼,手拿一本书,何不是人生一大享受。这样的秋,似乎是特别的“哲学”,或说瘫软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吃着剉冰,又何尝不舒服,夏天吃冰或许冰凉,但在秋天吃冰总会令人有找回童年的感觉。

  更说那桂花那枫红,秋风一飞,金花雨落下,彷彿下起了金色的雪花,其中掺杂着枫红,更有如天下起了金币、铜币,铿铿锵锵,叮叮当当,好不浪漫。

  秋天中的酸、甜、苦、辣,那青涩的初恋,那不知名的愁,像那泛黄的牛皮书,使人深深的迷恋,彷彿看到那秋轻轻的微笑。

忆中秋作文 篇3

  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更显出了圆月的万般娇态,让看到的的人没有不为之心动的,他们总会停下脚步多欣赏一会。

  当然中秋节最少不了的就是月饼,市场上的月饼固然是丰富,有各种各样馅的,但对于我来说最好吃的还只有奶奶做的月饼了,奶奶做的月饼馅虽然是单一但总是刚出炉的,吃在嘴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坐在家中的庭院中大人们总是会拉拉家常。俗话说的好,“无酒不成宴席”,爷爷总会把自己珍藏的好酒与家人们分享,吃着奶奶做的月饼,再酌几口酒,那滋味……绝不逊色于山珍海味。

  吃了月饼当然少不了赏月了,要说赏月那属站在海边是最有趣了,因为和奶奶一起住在乡下,所以离海很近,只要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但我们在中秋之夜总要走上好一会,因为在路上难免会碰见一些熟人,聊上几句,就会耽搁一点儿时间,这也不碍事,赏月要到十一点,因为那是中秋节最大的月亮了,看着月亮,海风呼呼的吹,浪花拍打着礁石,这时学过几首诗的孩子们,就会在月光下吟诵着,在大人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有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过中秋了,虽然有时妈妈在中秋节时准备几盒月饼,但在外面买的.总不如奶奶自己做的,当然在城市中月亮也是园的,但永远无法与海边看到的月亮媲美。

  虽然每年中秋节的月亮都会不同,但永远不变的是和家人在吃月饼时的那份快乐,以及赏月后的那份回忆,还有在外时对家人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

忆中秋作文 篇4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即将升起,等待了如此久的中秋终于又到来了。记得小时候,我们都很喜欢中秋节,喜欢吃它的月饼,喜欢看它的满月,喜欢沉浸它的气氛里。特别是那一年的中秋节,温馨而幸福。

  天空慢慢地暗了下来,皎洁的月亮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它像一个月饼似的,嵌在高高的天空上,那么圆,那么亮,那么大,就像那传说中的嫦娥仙子,举着圆圆的铜镜,静静地坐在天宇中央。我趴在窗前,傻傻地望着那一轮明月,望得出了神。

  “大家快来啊!‘开饭了’!”屋子里,传来奶奶那洪亮的叫喊声。我一听有月饼吃,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阳台。阳台上摆着一张大圆桌,上面放满了各种食品,最醒目的当然是圆桌中央的那一盒打开了的“七星伴月”。望着那一个个金黄而又饱满的月饼,我的口水立即流下三千尺,便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块塞进嘴里。“哇,好甜啊!”我一边吃一边夸,一眨眼工夫就把一个大月饼“消灭”干净了。

  不知什么时候,家里的“小乖”也跑了过来凑热闹。那小家伙摇头摆尾地抬头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这种口味的月饼真的很好吃吗?给我一块行吗?”看它那眼睁睁直流口水的馋样,全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月亮越升越高,也变得越来越完整了。“变了,更圆了!”爷爷说。大家立即往上望,月亮果然变得更加圆了,而且更亮了。在大圆盘里面,我隐约还发现了一些较暗的区域,那大概就是一些凹陷的地方吧!远远望去,还真有点像传说中的'吴刚在砍桂花树呢!中秋的月亮,真是越看越美啊!

  这是我童年里最快乐的事。我喜欢中秋节,爱它的月亮,爱它的月饼,爱它的节日习俗和气氛。

忆中秋作文 篇5

  按理说,在这个点。是最想不到中秋这个词的,应为约摸着的中秋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错觉。至于为什么忽然想起这个,大约是我又一次的想起了我的故园。我曾经生长的地方。

  我家那有一个大石坝。每次中秋节赏月什么的,我们都是在那度过。所有青春美好的东西我觉得现在记忆起来都是很有趣的,包括那个大石坝。在下午大太阳的炽热烘烤下。最初的实侯还会有余温在那。我觉得有点像初恋的味道。温润的让人不想离开。等吃过晚饭在大石坝上说话时,我的心思又会一直飘向远方。我的爸爸妈妈呀,现在在干嘛。应为我以前是留守儿童。跟着我大伯一起生活。所以我在这时候也能稍微的理解那么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一点意思。但是小孩子能懂什么呢。其实我无非就是想念呢。但是具体怎么想念的,我确实无从言说。感觉就像是他们陪在你身边你心里就会有小小的慰藉和感动。这常人地幸福一旦失去了就会像旁边的东西看齐。应为缺了这常识的一切,所以我怀念着他们,诚挚热烈的。现如今跟他们天天的在一起时,反倒觉得以前的那些温暖的触动没有了。

  这是我能对那个中秋所能想出来的所有的东西。美好和记忆都流淌在我的岁月中。就像李健如今的一首歌一样。其实我们都差不多。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为什么要活着去羡慕别人的一切。我们都差不多的生活。所以我眷念着以前的一切。应为距离反而让我觉得我对我父母的思念。强烈的盼望。人都是一件矛盾的事物。就跟叔本华的那句话一样。人生就像钟摆。得到了就无聊。得不到就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来摆去。

  我承认这个。但是当初月光下的.思念,是那么真。一直到我现如今有时候脱离他们。心里满满都是眷恋。我又仿佛回到了那片天空。

  那块石板

  那轮明月

  那抹眼泪

  记忆中的中秋节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的一个农村,记忆中儿时的中秋是一个仅次于过年十分重要的日子。那时侯,农村的大人们基本上是在家种田,中秋的时候不是农忙,也有一部分人在附近的城里打工,主要是从事建筑工作,无论工作多忙多远,中秋节是一定要回家团聚的。

  当然,和过年一样,最高兴还是我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记忆中至少有三件事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对中秋节十分期待,一是有一顿肉吃,二是有月饼吃,但直至现在,记忆中最深的还是“垒宝塔、拜月亮公公”的这项传统活动。中秋节那天,我们小孩就成群结队地去各地找砖头或石头,各自在自己的家门前垒宝塔,晚上各自拿着月饼去拜月亮公公,只是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月亮上还嫦娥。这其中当然有相当多天真和可爱的记忆,例如有的小孩自己把月饼咬一口后告诉大人或小伙伴们说是给拜月亮公公的时候给月亮公公吃掉了…

  到广东工作后,感觉广东当地人对中秋节比我们老家还更隆重,至少广式月饼在全国来讲就比较有名,还有就是中秋来临之际,工作和私人关系中的人都必须要见个面,吃个饭,喝喝酒等等,渐渐感觉至中秋节马上要到了。

  又至中秋,算算有近二十年没有在老家过中秋节了,不知道现在家乡的小孩和他们的小伙伴们是怎么过中秋,不知道他们还垒不垒宝塔,拜不拜月亮公公,月亮公公会不会咬掉他们手中的月饼…

  突然有一种想回家乡过中秋感觉…

忆中秋作文 篇6

  儿时,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葡萄树,每年,树上都会结满葡萄,这葡萄虽然个头很小。但吃起来很爽口,每到七八月份,我们便经常在葡萄树下张望着,希望太阳公公能使劲的把这葡萄考熟了。爷爷是反对我们在树下张望的,他总是说等过中秋节的时候才可以吃,那时候的葡萄最甜的,吃起来一点也不酸。于是我们盼啊盼,等啊等。

  到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和哥哥一大早就拿着长长的竹干,提着拿着盆子,来到门前的枣树下打枣。

  中秋节终于到了,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奶奶将提前准备好的枣清洗干净后从柜子里拿出提前买好的.月饼,我们在葡萄树下匆匆的忙碌着摘葡萄,奶奶规定在月亮出来之前我们是不可以吃任何东西的,惹得我们这些小馋猫直流口水,我们将所有准备好的食物都放在房子门前的小凳子上,奶奶说这叫献月,她还让我们兄妹三人去葡萄树下听听看牛郎和织女的对话,看看她们再说些什么。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过中秋节了,我觉得和爷爷奶奶过的每一个中秋节虽然简单,但却是幸福的。

忆中秋作文 篇7

  九月初的草木还未完全被秋意侵染,游走在夜风中只觉得寒凉,或许是秋季多雨的缘故。

  明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方才给妈妈打电话时,二老已经睡了,简单寒暄了几句就挂了电话。虽然心里是欣慰的,但我也略带一丝无奈与忧伤。毕竟家人还算康健,父亲常年的腿疾是我日夜的牵挂。每次打电话,我总在这个时候,母亲得知我刚吃饭觉得惊讶,对于我觉得习以为常,毕竟身不由己。每次通话中,少了一句“爷爷,好吗?”,心里格外寒酸。

  往日中秋,我们一大家子人或是在各地,或是还团圆。如若提及团圆,那应该是在爷爷在世时。自爷爷去世后,我们这辈人,出嫁的出嫁,成家的成家,好像相聚的日子里总是缺你少他。在我们这辈人中我算是最没出息的,一事无成,谈及亲情、孝道,无限惭愧。

  一月前,我回家是七月十五,那天刚回家,便和父亲去爷爷坟头祭奠。儿时,随爷爷去那祭奠太爷爷,依稀记得那处处野草丰茂,时而还有鸟鸣。之后,逢年过节与父亲祭奠爷爷,只觉得那处处满目荒凉,唯独心底哀鸣。而后,与父亲看望祖母和伯父。次日,伴随母亲看望了慈爱的外祖母。回家来来去去三日,仅有的时间即使在身边亲人间相伴,心里常怀感恩情,却无以为报。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一月后的日子是爷爷去世三周年。站在明日中秋的床前,望着窗外冉冉升起的明月,万千思绪再一次涌上心头。此前,我的文字总是略带忧伤,几乎所有的读者都问及为何如此?不知作何回答,我只是沉默,或微微的答道:西北汉子江南梦。总之,心里面烙下的阴沉,时不时就显现在了无关文字与诗的情感上了。

  近来,不是夜不能寐,就是忙忙碌碌,也不觉得有所收获,只觉得身心疲惫,精力交瘁。正是如此,时间丝毫没给我一丁点空余,幸好中秋假日,留有一点时间,使我能写写自己的情感。

  民国二十二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对世界来说是世界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一年,对于中国来说,尤其是华北发生巨大蝗灾,当然对于西北的古浪,也好不到哪去。即使世界风云再起,或是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毕竟这与农家的许氏无多大关系。但对于父亲的爷爷来说,此年又生育了我的爷爷是件大喜事。

  儿时,长辈常提起爷爷的童年,约八九岁时爷爷没了父亲,幼小的爷爷和一个哥哥、姐姐由多病的太奶奶孤身抚养。爷爷在家是老小,但也是家里的老大,一家子唯有两个壮丁,爷爷和他的哥哥挑起了一个贫穷农家的担子,年少又奈何不了农家子弟面临的沉重担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少、青年的爷爷与族兄弟同样在辛勤劳作,只不过是历史大变革下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致于价值不同。苦难时代,凭爷爷一己之力要挣工分,奶奶要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和卧病不起的太祖母。生产队劳动异常繁重,爷爷几乎饿腹度日,将仅有的食物留下给正长身体的孩子们吃。

  无论过去生活如何沉重,纵使饥饿、战祸、旱灾等等,都没有压到爷爷,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人其影响之深,无不怀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爷爷身前总是给我们讲一些国家困苦和生活艰难的事,教导我们生活上务必要勤俭节约。

  爷爷在世的时候一直秉承着简朴的生活作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汗衫,常伴随爷爷的身影。汗衫虽黑,仔细看时会发现掉色泛红,身材也随着岁月走了形,但却陪伴着爷爷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春秋。

  无论是哥哥上大学,还是我上大学,在周边四乡八里是比较轰动的大事。爷爷为此很是自豪,但并不喜形于色,倒是常教育我们不可忘本。

  自我和哥哥上小学,爷爷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有物质金钱上的。在我们尚未分担家庭重担之前,硬是凭着一己之力,供着我们学习、生活,希望他们也能迈出村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就是爷爷生前,曾几次给我安顿,让我在他临终时一定要守在他身边,有些钱给我。这也是爷爷临终时艰难的做出手势的一个原因。数不清爷爷健在时给了我多少钱,而我却将其挥霍的一干二净,唯有爷爷最后一次给我的,至今我没花,一直舍不得。舍不得将其花销,因为这是永恒留念而又怀念的,所以我将这笔钱夹在了书桌上有爷爷的相夹里。数不清爷爷给我了多少,留在心里的是无价。

  20xx年暑假,我一如既往的回家,回家看到爷爷时,病痛中的爷爷彻彻底底消瘦了,往日中的爷爷身形魁梧,神采奕奕;眼前的爷爷完完全全皮包骨,身形已是被病魔折磨的'不再那魁梧健朗。在学校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的都是爷爷,而电话那边总说是爷爷好着呢。本来就知道爷爷生得病不好,又是高龄的老人,在学校的日日夜夜无不牵念病痛中的爷爷。而当看见爷爷时,之前原本的快乐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和爷爷在一起,很想日日夜夜陪着最亲最爱的爷爷,而每次却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不让爷爷看到我的泪珠而难受,只强颜欢笑和爷爷说这说那。爷爷孙儿虽多,个个都在四处奔波,而爷爷时时念叨盼算的只是每年的新年以后和七月之后,因为外求学上班的孙儿在寒(暑)假可以回家。

  那时,和爷爷一起说了好多话,也是心底永久不能忘记话。低沉的声音觉得沙哑,憔悴的面庞又是失色,头发与胡须白得稀少。爷爷唯一不放心的是伯父,又说到唯一还想目睹的是孙儿(我)毕业之后……爷爷说到这,我顿时忍不住而潸然泪下,又一次转过身去拭干泪珠。在我心里明白,父辈们的路已经是眼下的这样,但即便是多久,父辈们都是相互提携帮助的。如今哥哥毕业后,顺利工作,幸福结婚。爷爷一个盼愿已经实现,唯独叹息的是他不能在健在时看到如同哥哥一样的我……

  爷爷经历艰难而又曲折,充满辛酸、奋进而又喜悦;爷爷是承上启下、饱径沦桑、吾家族由盛转衰,由衰转旺,关键性一代。奋发上进、豪迈喜悦之情。用一种民间通俗语言就是:处事待人诚为本,持家立业俭当先,并且用“人到高位莫图贫,但愿代代出英贤”来教育我们这些人及后辈。爷爷期望贴切、境界高尚、心地善良。

  之所以我的一家有着这样的今天,是老人家的精神鼓舞着后人,是爷爷的美德影响着后代,是爷爷的善良教育着后辈。爷爷的忠诚、毅力、决心、美德是我们家上上下下的亲朋好友及许多有识之士所共知。

  在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长者,而这个长者又慈眉善目,知书达理,德高望重,那么这个家即便不算大户,也一定会欢乐祥和,风生水起,在当地也能堪称望门。被人拥羡。我认为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情形。这个大家庭中虽然有苦,有怨。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忍让,欢乐与和谐。在这个家里目睹了为人长者的风范和做人子女的品德。看着一家老小在相互的帮衬中团结一致,积极向上。为着家庭的利益和子女的前途共同努力,作为家庭的领军人,爷爷从年轻有为到古稀老人付出了所有,甚至也是余光,照亮了子孙未来的征程。

  那时爷爷的病痛了全身,还在我孤单寂寞的时候、在我学业失意、在我彷徨失措的时候拟或在我取得成绩的时候、在我更进一步的时给予我无限帮助与教导。二十多年了,儿时我不懂事,我明事理了,和慈爱的爷爷说心里话。也正是和爷爷的这份感情激励着我一步一步向前走!真的感激爷爷,他给了我们许多许多的关爱和教育!让我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历练!至此,我跪求上苍庇佑我慈爱而又最亲近的爷爷能够再活几年。

  20xx年10月14日,天气凉了,心里总挂念家中的爷爷。那天中午哥哥给我打电话,问我吃了,我有点疑惑,但哥哥只让我先去吃饭。即便我去吃饭时,我也没吃,总感觉哥哥说话的口气不对劲。后来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爷爷走了,当时我傻了。也不知道咋回宿舍的,就在刚回宿舍后,哥哥打电话说了实话。我的心慌乱一团,禁不住抖了一下。我的脑袋便“嗡”的一声,如雷电击顶,我似乎什么都明白了,顿时四肢无力,再也站不起来了,我只是抽噎的听着哥哥的安慰,连续以“嗯、嗯、嗯”答应。在宿舍人面前哭着那么悲伤,他们刹那停止了说话声、笑声,都静静的站在宿舍。挂了电话,我嚎啕大哭了,我慈爱的爷爷走了,我想爷爷啊!

  之后回家,墙角被风吹起了几张纸幡,又仿佛当头一棒,回家跪在爷爷的遗像前,我不断的磕头,又想起此前和哥哥、嫂子看爷爷的景象,阵阵作痛,我哭的是那么心痛,是那么可怜,是那么绝望,肝肠寸断,哥哥也抽噎的又哭了,好多人都哭了......我不想也不能再描述我当时悲痛至极、撕心裂肺的嚎啕;我不能再描述对不可理喻的苍天待我父亲如此不公的愤恨;我不能再泣诉对爷爷此生永不得见的绝望心情……我想看看我的爷爷,可他躺在里面,我站在外面。我看到爷爷的眼紧闭着,嘴微微张着,似乎在向世人竭力诉说什么,这时我的泪水终于流了出来。我跪在灵床前,任我如何的嘶喊,他再也没能睁开那慈祥的双眼,没能最后望一眼他最钟爱的孙儿,这是多么悲哀的情景!后来,我的父亲撕心裂肺的哭喊着,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坚强的父亲掉过一滴泪,那情景,那悲恸,我惊愕了,我震撼了!

  (请原谅,写至此,我终究无法控制自己,伏案痛哭。)

  那一夜,我未眠,好不容易到天亮,人流陆续多起来,叔伯开始张罗所有的事情,时钟已渐渐接近中午,送别的人流渐渐增多,在人们装模作样的哭声中,我似乎懂得了许多风俗礼节的“真谛”。忽然间,我的思想之流如洪水般爆发起来,如沉睡中醒来的狂狮,在尘封了一个世纪的思绪之中挣脱了出来。我这才明白,这如潮般的人流前簇后拥的意图,这才真正懂得“死亡”的真正含义,它将意味着我与爷爷永远的告别,在人家与地府之间,将永远地划分界限。再住一个小时,我爷爷的遗体便真的被抬出家门,将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世界,我将永远地再也见不到了我慈爱、骨气的爷爷!

  怀着无比沉痛的亲情,重重地跪在了爷爷的灵前,一股潮流,汹涌着,澎湃着,重重地冲击着我的心肺,我的梦终于醒了,爷爷也即将永别了他曾经为之流汗的家园,我又因何不为之哭断肝肠?一滴滴亲情的泪珠,有生以来第一次向爷爷倾诉心中的话儿,也是最后一次把我这几年漂泊的辛酸与流浪的意图全部诉及我的爷爷。如果爷爷真的灵魂不走的话,他一定会被我真挚的话语感动的泪流满面。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能比失去亲情更悲痛的?有什么能比此时的话别更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

  爷爷啊!我本打算还给您买几包好茶叶送您,我却没能如愿!这又是多么的悲恸!爷爷啊,我本希望您还会在窗口把我张望,可匆匆归程中,迎接我的却是两行挽联,几片纸幡,我无法不震撼!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您却真的要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地尘封那亲切而又刚劲的字眼“爷爷”。

  在低泣与倾诉之中我逐渐的嚎啕大哭,那哭声,蕴藏着我多少悔恨与遗憾的泪水,那哭声,夹杂着我多少心酸与悲恸,在这泪雨之中,我仿佛看到了爷爷慈祥的面容,含泪的双眸,那哭声,是普天下子孙对爷爷最真最纯的亲情流泻;那哭声,在压抑的洪流之中终于冲破灵魂的堤岸,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肺。

  一步步送着我的爷爷,一点点吞噬着全家人的心,步履是那般的沉重,那般的跌撞,几声礼炮在空中回荡,爷爷的一生就以此悲壮的音调向这个世界作了最后的诀别,在那哀乐中,在那泪雨中,汇集了我一生所有的悲痛与亲情,一步步送着我的爷爷……

  后来,我只觉得奶奶此刻是那样的可怜,那样的憔悴,仿佛秋风中瑟瑟抖动的叶子,我怎能不理解此刻奶奶的心境?怎能不理解奶奶与爷爷这六十多年的深情厚谊?奶奶怎能承受?可是,我的泪却没有在意识的河流里流淌,我只是听奶奶揪心的哭诉,我的精神已崩溃到极点,也便麻木起来。

  爷爷就这样走了,在一个深秋寒意的午夜永别了人间,埋葬在我灵魂的坟墓。自此,我便失去了一个温馨而安定的家园。自此,我便在那个春华秋实季里,永远地失去了一个亮丽的记忆,我的四季充满荒凉,我的灵魂充满了悔恨与遗憾!

  爷爷就这样去了,穿行在我灵魂的厅堂,消失在记忆的荒原上。爷爷是个普通的劳动人民,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勤劳与忍耐,更学会了怎样像蚯蚓般地默默生活,所以,我为有这样一个平凡的爷爷而骄傲……

  从此,我只有在无数个夜晚守护着爷爷的遗照,怀着无限的思念,像个委屈的孩子,尽情地挥洒我所有的泪水,诉说我的哀怨与遗憾!

  我在秋雨涨潮的日子里,独待黄昏后,等待我爷爷的归期,我深深地知道,那是心魂深处,最永恒的等待……

  哥哥写过回忆爷爷的文章,读者无不动容。我每次写点怀念爷爷的文章,泪水总是模糊双眼。三年来,因为怀念爷爷,我流过太多的泪。今夜,无论流多少泪,我也要写完这篇文章。

  逝者已经远去。存在于这个已知的世界上的我们,还要继续生活,继续前行。继承祖父吃苦耐劳的品质、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以爱心积极面对社会,以孝心尊重和爱护长辈,以进取心积极面对人生,以忠诚之心对待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忆中秋作文 篇8

  我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全家人欢快的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日子,吃过团圆饭,我们全家人会一起出门散步、赏月,还会吃上一块月饼,这一天的月饼分外香甜。今年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窗外月光如泻,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宁静又安详。寂静的夜空,月亮光亮圆润,像是一块温玉雕琢的盘子,不染纤尘,格外耀眼。今年弟弟的出生,给大家带来了格外的快乐,团圆饭后,我们在家中庭院吃着月饼一边赏月一边聊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聊兴十足。

  爷爷谈到了他童年记忆中的中秋节:莱芜的中秋节是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中秋节这一天寄寓了秋收之喜悦,这一天农忙已经结束,孩子们会聚在一起欢快的玩耍,但由于那时物质的匮乏,每年只能有重点的过几个节日,7月15中元节及春节是莱芜人必过的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氛围倒是并不那么浓郁了,爷爷童年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在明亮的月色下小伙伴们欢快的玩耍。奶奶的家乡在聊城,中秋节是极其重视的,在这一天大家会坐在家里吃自己蒸的月饼,拜月、赏月、吃团圆饭。聊城是平原地区,主产小麦、大豆,那一天麦场上散发着阳光味道的小麦与大豆。杏、苹果、梨挂满农家院落枝头,奶奶童年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寂静夜空下那股丰收安详的气息。

  爸爸是中秋节出生的,爸爸的.中秋节总是与生日一天过得,爸爸说那时的月光要比现在更加明亮,爷爷喜欢养桂花,有金桂、银桂、贵子桂等多个品种,中秋节时院子里的桂花全都开了,散发着浓浓的桂花香,爸爸童年记忆中的中秋节是那股清香滋润的桂花香味。妈妈说她们小时中秋节吃过团圆饭要去村边的小河里放水灯,用纸叠成一个个荷花样的底座,把点亮的小蜡烛放到荷花形的底座上,轻轻置于河面,灯飘水面,穿梭往来,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妈妈童年记忆中的中秋节是河边放灯的喜悦。

  中秋之情,梦圆挚真。物质丰富的现在,虽然遥寄圆月的思念情怀越来越少,但圆月的皎洁美好是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家乡情团圆意也将会在中秋这样的传统文化中长久在人间传续。

忆中秋作文 篇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中秋,于我而言,似乎很陌生,脑海中能搜出来的也就那么几个模模糊糊的泛黄镜头。

  儿时的中秋,一家人总能在一起,晚上吃了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那棵高高大大的核桃树下吃月饼,看月亮。妈妈说,吃月饼前要先用月饼敬月亮里的神仙,不然神仙会不高兴的。那时的月饼很简单,不论是包装还是月饼的.加工制作,都是那么的质朴,但却很香很香。

  关于月亮倒是有不少的记忆。小时候,有月亮的晚上,经常跟着奶奶在家门前的小路上散步,总是会指着月亮问奶奶,为什么月亮总是跟着我走。奶奶赶紧抓住我的小手说:不要用手指着月亮,不然月亮公公晚上会悄悄割破你的耳朵。半信半疑中,我仍旧时常会用手指着它,不过,我的耳朵始终完好无缺。

  上高中后,几乎所有的中秋都是在学校过的,唯一有印象的是高二那年中秋,班里举办了一个茶话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吃月饼、看表演,谈学习、谈生活,其乐融融。晚上回到寝室后,班主任彭老师还给我们住校生送来了好多水果。

  大学里的中秋,也没有了一点点印象,只清楚地记得:北方的月亮很尖很长。当然那不是中秋的月亮。

  去年的中秋,本该刻骨铭心,却只有朦朦胧胧的印象:一轮孤月悬挂在广阔的大海上空,几朵乌云遮遮掩掩或许是伤心的嫦娥害怕世人看见她布满泪痕的脸庞吧。

  今年,在美丽的藏南,对中秋却没有任何的期待,也许,它将成为那一个个没有丝毫记忆的中秋之夜的又一个夜晚。

忆中秋作文 篇10

  现在的节多了,很多的节日也都提到议事议程,工作的人们也都放假休息,像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一些传统节日,过去都是不放假的,就是一般的节,成为法定节日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当然过去清明节是忘不了的,不管放假不放假心里都要惦记着,在头一个星期天或者想下一个星期天去扫墓,逝去的亲人是不能忘的。至于端午和中秋,买点儿粽子或做点儿粽子吃酒是意思意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中秋买点儿月饼尝尝,离家近的回家吃顿团圆饭,远的自然也就算了。不过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父母,赶不上中秋这天,在节前就买来月饼给双亲,做儿女的心意到了也就足矣了。

  但也不见得非得买月饼给老人,老人也不喜欢吃月饼,硬邦邦的、甜兮兮的,确实没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给老人买些鸡蛋糕、桃酥什么的,或者给老人买一箱牛奶。中秋就是个念想,心里有亲人,有自己的父母大人,这是血肉情缘,人之常情,买不买月饼,吃不吃月饼,这并不重要,就是那么回事,父母大人都已经过世十几年了,父母双在世的时候,中秋节不休息,并且中秋节也一般赶不上休息的日子,所以自然不能回乡下老家与父母团圆,也没把中秋节当成多么大的事儿。工作在城里,一般一周或者两周回家一趟,过节不过节都要给老人家买些好吃的东西,都要和老爷子一起喝喝酒。小时候都没把中秋节当成什么节,最感兴趣的还是春节,过春节才是真正的过节过年。

  记得过春节的时候,大年初一到初六,我们这些乡村的孩子,身揣几毛钱,走出十里八里外,东边的西小营和温泉是我们经常去的,去那里的供销社买两毛钱爆竹和二踢脚,一毛钱买包糖豆或玉米花,一边吃着,一边跑着、唱着,来回走二十多里路也不感觉累,比兔子还欢实,那时候过节才更多真正的痛快!虽然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童年是那样的幸福和快乐,这是现在无法比拟的,这样的感受现在再也没有了,一去不复还了。

  再有就是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那也是真正的节日呢!因为父亲在城里工作,一般每周只回家一天,赶上五一休息两天,赶上十一也是两三天,赶上元旦休息两天,赶上春节休息四五天,父亲在家呆的时间稍微长一些,我就感觉就有过年过节的气氛了,平常的日子哪有过节过年的气氛,一点儿也没有。因为父亲在家母亲总有做些好吃的,有好吃的`东西我认为就是过节,平常日子吃的就是那么回事,没有肉,没有什么炒菜,那是什么过节?那不叫过节。过年过节就是吃个肚饱肚歪,那时候天天都是粗茶淡饭,窝头咸菜,不见什么荤腥那叫什么过节?那时候过节就是盼着吃好的,吃鸡鸭鱼肉,吃大白馒头,现在平常日子天天都吃馒头米饭,也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了,什么过节不过节的,就是那么回事儿。

  我记得我高中毕业以后回乡劳动的第二年,八月十五那天在生产队的地里喷洒农药,打药的地紧挨着附近部队,部队的一个连长叫我和另一个队里的发小给他们部队大院里的白菜打药,我们考虑反正这也是军民关系,又挨着这么近,二话没说就给部队的菜地喷洒了农药,忙活到中午,部队连长说安排我们吃午饭,说今天中秋节,吃的肯定不错,没想到到了部队食堂,中午吃的也是那么回事,但毕竟比我们老百姓的吃的好多了,就是没有看见红烧肉和大白馒头,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在部队吃了午饭。记得当时部队的那个连长还有些不好意思,感觉对不住我们呢。那意思是:今天午饭吃的不太好,实在对不起二位了。那天打药的时候,部队的连长还从他们的营部给我们拿出来两盒好烟,我记得是金钟牌的,现在早没有了这种牌子的香烟,好像是三毛多一盒,对于我来说那可是好烟了,记得当时抽着可香了,还没有过滤嘴。

【忆中秋作文】相关文章:

忆·中秋作文03-06

中秋忆作文07-12

忆中秋作文05-17

忆中秋作文10-20

忆中秋作文【热】04-03

中秋忆想作文06-18

忆中秋作文(精选28篇)09-17

忆中秋作文(精选38篇)09-13

忆中秋作文5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