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的作文

时间:2024-01-06 13:13:57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写中秋的作文集锦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中秋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中秋的作文集锦5篇

写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节将至,超市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节日的气氛顿时渲染着这个小城。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往东方百家超市,耀眼的灯光弥漫着整个超市,就连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都被照得像白天一样。刚进门的储物柜上都显示着“此柜全满”的蓝色字样,只有靠窗的个别柜子是空的。

  人们拉着带小轮的蓝色购物框径直走向自己所需的物品,一楼:烟酒副食,二楼:瓜果熟食,三楼:日常化妆品,四楼:家用电器等。收银员忙的更是不亦乐乎,每个窗口排队的人都不下10位。

  另一家天天乐超市就没有这么好运,掀起门帘,穿红衣服的服务员格外显眼,他们眼巴巴地瞅着走进来的每一位顾客。零星的几位顾客也只是东逛逛西转转,拿起来看看又放下来。收银台的.窗口已从8个关闭到5个,顾客买单时手里也只拿一两样物品。曾几何时,这家超市的顾客是全城最多的,但是,今非昔比,开了更大的超市这家就被比下去了,很少再见到拎着大包小包出入的人群。

  不过也奇怪,自从东方百家开业以来,人们顿时觉察到好多东西只有在百家可以买到,其它超市根本找不见,好多超市的东西也疑似过期食品,不敢购买。所以说,大家购物需应谨慎!

写中秋的作文 篇2

  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祈福,又称为团圆节。相传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盛行于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宫庭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现代,仍有着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

  我和姥爷、妈妈来到了唐城墙遗址公园。车到重阳广场,拾阶而下,汉武泉桥旁,一片浩瀚的水域,足有一百亩之广。沿曲江池岸向南行,有汉武帝引水造曲江池的原景图∶淙淙细流、缓缓注入曲江池。再向前行,池旁有一座曲江亭,上书“花月夹城道,柳岸曲江头”的对联。我还看见了吹糖人的艺人,观赏了吹糖人的工艺过程。可惜,来得有些晚,石子滩不允许通过,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这时,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来了,因为有云,月亮朦朦胧胧的,曲江池畔灯光闪烁,湖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汉武泉桥的`另一侧,水域稍小,跨过水中的石阶,有三个体能项目设施和健身设备,我玩得很高兴。

  月亮越升越高,圆圆的,清亮了一些,再见了,曲江池,我要回家了,我还会再来的,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写中秋的作文 篇3

  为了今年的中秋节,我已经兴奋的好几天难以入睡。今年我们要与朋友共度中秋节,星期四的夜晚,我把要在车上看的书准备好,就上床睡觉。

  隔天一早,我很快的换好衣服,迫不及待的想赶快到乡下,可是听说今年大家都要回乡下,令我有点失望,因为这肯定会塞车。我在高速公路上,看见去城里的车子少的可怜,让我感到好羡幕。经过了漫长的塞车后,我终于到乡下朋友家。每年都吃韩式烤肉的我们,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首先把五花肉切片准备好,然后放入烤盘。烤盘温度上升时,每一块肉吱吱作响。将生菜包上肉沾过的韩式的辣椒酱送入嘴中真是人间美味。

  不久月亮已缓缓升起,一轮明月高挂在天边。我们一边吃着烤肉,边天南地北的`聊着。烟火此起彼落的划破夜空。这真是个月圆人团圆的中秋夜。

写中秋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过节,我心里无比高兴。

  早晨,我们吃完早饭,就开始出发了,可是车太小会不下三人,爸爸只好坐公交车回家,我和妈妈骑车先走了,在路上妈妈对我说:“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团圆,大家一块吃月饼赏月。”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许多。

  到了奶奶家已经十点多钟了,我连忙找哥哥去,我去后家一看,原来哥哥又在玩电脑,他太学了,我在旁边都不知道。不管了,自己看电视去,我打开电视看起来,他听到有声音这才发现了我,于是给我打个招呼又玩起来。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到了晚上,老爸给我们做了14道好菜,每道菜都非常香,我们边吃边赏月,今天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倍伴在她身边。如仙女舞动着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在衣服上,温暖我的心。

  中秋节的月真美啊!

写中秋的作文 篇5

  中国人的中秋情结概括起来基本上就是团圆、圆满。天上一轮圆月,手中一块儿圆饼,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浓厚的感情包裹中体验到安宁、温馨。这似乎从反面说明了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艰难,唯有在历尽坎坷而养成的忧患意识的提醒下,才会把自身融入团体而感到的安全、幸福看的这么珍贵。

  这个看法有很多证据。作为中秋诗词代表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在政治上不得意,自请外放、客居他乡的时候写的。从词的内容看,苏轼心中萦绕着对人生的忧郁、徘徊、缺憾的情愫,以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作为情感寄托和慰藉(思念的主角是他弟弟苏辙)。最后,苏轼冲破郁结于心的浓厚伤感,长舒一口气,便成了千古中秋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经常在一些喜庆热闹的中秋场合中看到这句话,总觉得不合适。这句话,应该在虫声唧唧的静夜,透过垂垂细柳,望见青天深处那一盘银月,语气沉缓、深凝的吟诵而出。尽管苏轼说明了此词是自己“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但我相信,当苏轼念出这最后一句的时候,在座诸人肯定不胜唏嘘、默然凝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是他远离家乡、望月怀思远方亲人写下的,本不为中秋节而作,但是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风浑然、意境朗阔,千百年来引起人们的共鸣,现在也被当做中秋节的常用诗句。我读此诗,总觉得首句真是天赐神句。张九龄身在客中,半夜里冷清寂寞的睡不着,披衣出来溜达,当看到头上高悬的明月,身临苍茫的大海,一时情真意切,灵感如醍醐灌顶,千古名句脱口而出,但随后的诗句就显得平庸了,显示了张九龄不及李杜的真实才力,最后诗人表示实在不堪遥思之苦,还是回屋洗洗睡吧,希望做个梦中相会的美梦。这首诗就整体水平格调来讲,在唐诗中应属一般,唯首句颇显触目、不同凡响。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是避乱蜀中、羁旅漂泊之作。天上象征团圆的满月反衬着老杜如转蓬般随风飘摇的身世,喟叹不已。

  白居易《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作于流放江州之际。去年的八月十五我在“曲江池畔”乐游畅怀,今年的八月十五我在“湓浦沙头”贬谪苦旅,月还是那一轮月,却已物是人非,真是人生无常。

  最喷薄爽直的当属一生壮怀激烈又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他登赏心亭游玩,看到那么多的游人都陶醉在暖阳熏风里,无人理解自己身带吴钩的雄心,气得把“栏杆拍遍”;喝醉了,“挑灯看剑”,毕生的理想浮现在眼前,正当他在想象中神驰意掣,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将他打回冰冷的现实。《太常引-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看着圆满的明月,想着朝中奸臣当道,自己的恢复大计不被采纳,以致冷落终身,满腔愤慨喷涌而出“把酒问姮娥(即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可恨的白发啊,我还有壮志未酬,你怎么就来到了我的头上?“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我恨不得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意指除去奸臣),好让更多洁白的月光洒向人间。

  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写的是中元节,但也是赏月之事,和中秋算是有相似或者关联之处吧。七月十五,杭州西湖,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却都是名为赏月而实不看月之人。张岱先列举了五类此等俗人,有借赏月之名而吃喝玩乐的例如豪商巨宦、有做赏月之态而吸引别人注意的例如贵妇名媛、有趁赏月之机而看名门美女的例如穷酸腐儒、有赶赏月之时而逛街游玩的例如平头百姓,等等。最后只有那些兴味高雅、一怀清愁的文人妙士,避开众人、逃开喧闹、泛舟湖上,仰银盘、临清风、凌碧波,托心与皓月、纵情于穹庐,方得赏月真谛。为什么?因为只有他们对人生、历史怀有一股清纯的伤感。张岱写《陶庵梦忆》的情感底蕴就是怀念的伤感。

  中秋节,一家人团圆围坐,吃月饼、品香茶、唠闲话,还有小孩子的银铃般的笑声。这真是中国人的完美的中秋景象。但是,天真健康的孩子的快乐其实和中秋没关系,那是他们固有的。唯有饱经沧桑的爷爷奶奶或者在社会上打拼的身心俱疲的爸爸妈妈,面对此情此景,才会由衷感叹:月圆、人圆,真好啊!

  看来,人就是矛盾的复合体。没有伤痛就领悟不到真正的幸福。没有心中的缺憾也就没有对那一轮明月的向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一句是我们现实人生的评述,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说后一句的心理能力,那是对美好的希望。

【写中秋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中秋作文02-06

写中秋的作文10-27

(精选)写中秋的作文11-22

写中秋的月亮的作文01-28

写中秋的学生作文01-28

初中写中秋的作文01-27

写快乐中秋的作文01-29

写中秋的短篇作文01-28

中秋的作文怎么写01-28

学生写中秋的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