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作文

时间:2023-05-24 08:01:08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秋的作文合集六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中秋的作文合集六篇

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的作文 篇2

  这世间,太多变化万千。每件蹊跷的事情、每个有趣的物品、每项优雅的艺术,还有每个特殊的节日,都像那一道道印记,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又是一年中秋。

  清晨,当那一束温暖的阳光射进我的房间时,我睁开蒙?的睡眼,渐渐感到:今天是中秋节!窗外,一片和谐的景象:阳光照射在树叶上、花朵上,小鸟叽叽喳喳唱歌不停,似乎都在迎接这节日的到来。站在窗台边,微微凉风拂面吹来,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中午,炙热的太阳散发着它无穷的威力,耀眼的阳光将植物照蔫儿了,我脱下暖和的外套,开着风扇,却依然感到炎热。擦擦头上的汗珠,夏天的感觉又将来到。

  随着傍晚的来临,温度也渐渐降低,没有正午那样酷热,只是清晨的凉风变成了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西边,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来到。美丽的夕阳呈现在我的.眼前。橘红色的天边映照着太阳,一朵朵云彩伴着太阳的脚步也染成了橘色。真美啊!

  日夜交替,羞涩的月亮姑娘如仙女一般来临。守护在身旁的云儿也披着夜幕的银纱,缓缓降临。此时,我正坐在车上,吃着美味的月饼,行驶在广场边。忽然,我猛地一抬头,满天都是一盏盏橙色的孔明灯,围绕在月亮旁,慢慢地飘向另一边。在“橙色天幕”中,最耀眼的,便是夜空那圆圆的月亮了。报纸上写着,今年的月亮设二十年来最圆的。果不其然,这月亮像个大玉盘,淡黄的表面上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凹凸不平的地方。在月亮边,朵朵云儿映着柔美的月光,缓缓移动着。这样的夜景,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朦胧。

  不一会儿,我踏上了火车。正巧这天,我要去旅游。但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在火车上,照样可以看见月亮!这是,我既兴奋又高兴,怀着如此般愉悦的心情,伴着火车“轰轰”地启动声,我拉开帘子,将脑袋靠在窗上,眼睛不停地转:“看,月亮!”我惊叫道。在快速行驶中,那月儿依旧慢慢地移动着,却从未离开我的视线。每当我做着自己的事儿,猛然抬头的那一瞬间,我仍然能看见月亮,她似乎正微微对我笑着,轻轻地对我诉说……

  又是一年中秋!而今年这一特殊的日子,我更加用心去欣赏这美景,更加用心去感受以后的人生!

中秋的作文 篇3

  烙糖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因为劳动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挣工分,烙糖饼的重任自然地落到了奶奶的肩上。奶奶六十多岁,或者七十多岁吧,虽然看上去像个老奶奶,但是走路的动作极快,种了很大一片菜地,还喂养了两头猪、一条老黄牛,院子里到处是鸡。奶奶独立生活,不要她六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去负担她……

  糖饼,形似月饼,里面包着糖,外面沾着芝麻,香、甜、脆、软,回味悠远,是我家乡的中秋月饼。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中秋节的晚上,一家老少,男男女女,三十多口人,围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边吃着圆圆的糖饼,一边拉家常。当时,我只有几岁,或许十几岁吧,也记不大清楚了。总之,我和兄弟姊妹们在一旁打闹嬉戏,偶尔到大扁子里去拿上一个芝麻糖饼。

  烙糖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因为劳动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挣工分,烙糖饼的重任自然地落到了奶奶的肩上。奶奶六十多岁,或者七十多岁吧,虽然看上去像个老奶奶,但是走路的动作极快,种了很大一片菜地,还喂养了两头猪、一条老黄牛,院子里到处是鸡。奶奶独立生活,不要她六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去负担她。

  中秋节这天,刚吃了午饭,奶奶就拿起大黄盆,开始和面。这个大黄盆,是窑里烧出来的,很沉,记得盛满一盆水,我是端不动的。奶奶就是用这个大黄盆和面,揣呀揣,翻来覆去地揣,似乎要把面里的筋也要给揣出来似的。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奶奶用手迅疾地拍上几下,盖上纱布,面算是和好了。

  和好了面,奶奶并不休息,进里间抱出三包糖来。这三包糖,都是用纸包的,一头大、一头小,上面还贴着一块儿红纸,长条的,外面用线绳捆扎。这都是她的孩子们孝敬的。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什么糖呀、果呀,常年不缺,经常分发给孙子辈们吃,我当然地也在分享者之列。

  奶奶先解开一包,连同包糖的纸一道摊在桌上,再把另外两包打开倒上去,用擀面杖轻轻地擀。现在的红糖大多是砂糖,那时不是的,而是面糖。那时的红糖容易结疙瘩。奶奶一直要把这些红糖都擀细,如面粉那么细。

  第三个环节,就是炒芝麻。奶奶早在几天以前就开始准备芝麻了。她用簸箕簸,用手捡,虽然老眼昏花,但是奶奶有的是时间,不厌其烦地簸扬、捡拾,直到把所有的灰烬、石子儿、黑黄的空瘪全部剔除,然后,还要放在清水中淘洗,再放在阳光下凉干。那么,凉晒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干呢?奶奶说:“用牙咬,有点儿脆生,又有点儿肉精。”这种感觉我从来都没找到过,只有奶奶能把握到。

  芝麻用多少?“跟糖一样多。”但是要是把芝麻直接拌到红塘里,那就错了。芝麻先得上锅炒。那时的农村没有炉子,没有炭,燃料是柴草,而炒芝麻只能烧稻草。奶奶说:“稻草火性弱,能烧出满火,锅热得匀,炒出来的芝麻全都黄亮亮的,煳不了。”我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姐姐,蹲在锅门口添草烧火,奶奶则是站在锅前,用铲子不停的翻炒。芝麻的香味儿从厨房里飘到院里,飘到大树下,飘向广大的`空间里,即使我正在玩耍、奔跑,也会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深地呼吸几口,心想:“奶奶的芝麻真香啊!”

  炒好的芝麻,盛到簸箕里,漫漫地摇晃,让它冷凉,奶奶说:“油都被炒出来了,不摇晃,芝麻就会结块儿,那香味就不正了,糖饼就不好吃喽!”等到芝麻冷凉,放到碓臼里轻轻地嗑,盛上来,与红糖拌在一起。这时,夕阳已经红红的照进了厨房。

  还是我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姐姐在灶下烧火,奶奶则是在灶堂前忙碌。每包好一个小圆饼,她都要沾上一层雪白的芝麻,然后贴到刚刚烧热的锅里。按说应该用平底锅,但是那时家里没有,只能用这种圆底锅了。奶奶都是把先包好的糖饼放在锅的正中间,那里热度最高,待一会儿翻身,挪挪位置,再把第二个贴到锅的正中心。如此,直到太阳落山,直到开始点灯的时候,奶奶才完成整个月饼的制作过程。芝麻糖饼的总数有多少?没人去数过,反正装了一大扁子,有几百个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呢,也没闲着,领着弟弟妹妹们到处乱跑,想点子玩儿,还时不时地跑回灶间来看看。第一次来的时候,奶奶说:“小宝子,拿一个尝尝,去玩去吧!”我伸手拿起一个,烫,啪地,掉地上了,引得两个姐姐放声地嘲笑。捡起来,两只手轮换着晃晃,再拍拍,用嘴吹吹,上去就咬它一大口。外面的,好脆,好香;里面的又柔,又软。怎么没有糖?我用两手一压,糖稀现出来了,再吹一吹,嘘——,嘘——,用劲儿猛一吸,把糖稀饱满地全部地吸入口中,那种又香又甜的感觉,真的像醉了似的。一转身,原来,奶奶在看着我,很转注,又好像很幸福。我趁奶奶还没回过神来,转身跑了。就在那转身之际,顺手牵了又一个芝麻糖饼。

  这一“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虽然在外工作很忙,但是每年的春节,我都是要回家看奶奶的,当然忘不了给奶奶送上两包红糖,都是我自己用红纸按传统的样式包成纸包,捧在怀里郑重其事地送上去的。奶奶说:“红塘好,红塘甜,红塘营养最高。”

  奶奶1900年出生,1996年秋天去世,活了97岁,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她那横跨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生,就是一本厚厚的大书。奶奶经常向我们忆苦思甜:“你爹还没解放的时候就去世了,没享过一天福啊!”

  奶奶姓牛,她说:“牛好呀!牛,吃草,耕田,人都敬重。”是啊,奶奶不也是如此吗?听说直到去世前的那几天,她老人家还做过轻微的劳动呢!奶奶的一生就是劳动的一生。她老人家一生总结的生活和劳动经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连她烙出来的芝麻糖饼,都是那么甜,那么香。

  春节,我第一次去给奶奶上坟,并在坟前栽下一棵桂树。每年上坟,都是在冬天,只见其枝干的挺拔,没见过花叶的繁茂。前不久,我回了一趟老家。这也是我在外几十年来第一次于中秋节前回老家。走在广阔的田野之上,我远远就看到奶奶坟前的那棵桂树,异常挺拔,蓬蓬勃勃。这时,我又想到了芝麻糖饼:奶奶,您烙的芝麻糖饼,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中秋的作文 篇4

  今年的中秋节很特别,因为它和国庆长假重合了。据说上一次重合是在20xx年,下一次重合又得等20xx年了!这么难得的中秋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提到中秋,大家都会想到赏月、吃月饼,可是这些也太不特别了吧!这时,妈妈喊了起来:“我知道南方有饮桂花酒、做小桔灯的习俗!”常去北京出差的爸爸补充道:“北京那边有送兔儿爷的`习俗。”爸爸的话音刚落,在附近查资料的我插了一句:“浙江一带有钱塘江观潮的习俗。”妈妈提议:“我们就尝试一下做小桔灯吧……”“行啊,”妈妈的话被爸爸打断了,“我小时候就做过,又简单又亮堂,可漂亮了!”“好啊,我也想做一个试试。”我急切地响应着。

  我们很快找来了桔子、小刀、勺子、蜡烛和火柴,又拿来了细绳和小棒。我眼疾手快,抢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新鲜桔子。在爸爸的示范和指导下,我举起小刀,切下了桔子上方的一片,然后轻轻揉着,接着用小勺把一瓣又一瓣的果肉掏出来,再把蜡烛放进去并且点燃。一个可以捧着的小桔灯就做成了!如果想提在手上,就得再在小桔灯的两侧靠上的地方打两个小洞,把细绳穿进去并在内侧打上死结,最后再用小棍挑起来就可以了。

  在中秋佳节,团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赶到外公外婆家去看望他们,陪他们过节。又跟远在湖北的爷爷奶奶通过视频聊天,除了聊家常和送祝福,我还特意给他们展示了自己亲手做成的小桔灯。我觉得小桔灯温暖的光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安慰。也因为这盏小桔灯,才让我在这没有月亮的成都仍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夜。

中秋的作文 篇5

  今天是八月十五,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椒江海洋公园玩,我们到里面,便听见里面人声鼎沸。我们好不容易才买好票,我们先去看了海豚的表演,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海豚算式了。主待人叫我出10以内的'加减法,我就大声地说了一声“10—8”。海豚动了动脑筋,叫了两声。啊,大厉害 ,竟然会做这样的口算题,于是,我又出了一题很难的“10—9+3”海豚一下子就脱口而出,叫了四声。“哇噻!”弟弟叫了起来。看完了海豚表演,我还到台上摸着海豚的嘴巴拍了一照昵!我们看了海豚表演,就去看水母了,水母有好多种,比如有毒水母了,水母有好多种,比如有毒水母与无毒水母就是两种。我还看见了粉色、红色、绿色与黄色的水母,真是颜色多端。晚上,我们吃了月饼,坐在阳台上欣赏又大又圆的月亮,欣赏了一会,弟弟说:“哇!我真想去摸摸它!”“那你就要好好学习,当一个宇航员喽!”爸爸对弟弟说。

  这一次的中秋节可真快乐呀!

中秋的作文 篇6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往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都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欢聚一堂。今年的中秋节显得异常冷清,因为只有我和妈妈在家。爸爸因为工作繁忙,要去印度出差;姐姐已经开始了精彩的.大学生活,这几天她都在军训,也没有时间赶回来陪我们过中秋节。虽然我有一点小小的失望,但是想到他们国庆节都会回来,我又充满期待。

  今天,妈妈和我观看了湖南卫视《我爱你,中国》中秋特辑专题纪录片。片中的主人公是军区边防政治教导员周宇锋。他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地在雪域高原坚守了17年,这17年中他都没有回家过年过节,保卫着祖国边关的安全。这里的天气非常寒冷,他们的哨所建立在悬崖峭壁之上,十分危险。有时候,执行战斗任务,几个月都不能和家人联系,甚至随时会牺牲。但是他们无所畏惧,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里,从未放弃。

  今天虽然没有平时过节的热闹气氛,但是却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我要像他们致敬,更要像他们学习,长大也要当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团圆。

【中秋的作文】相关文章:

国庆中秋中秋作文03-21

中秋啊中秋作文09-17

中秋作文:中秋之夜08-28

关于中秋的作文:中秋01-28

中秋作文 感悟中秋08-15

中秋作文:中秋赏月01-27

中秋赞歌,中秋赞歌作文【中秋节作文】08-10

中秋节作文:中秋08-06

关于中秋的作文:中秋之夜09-17

关于中秋的作文:中秋赏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