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月光作文

时间:2021-10-10 10:13:36 月亮 我要投稿

走进月光作文2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月光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月光作文2篇

走进月光作文1

  望着窗外漆黑宁静的天空,看着不远处家家户户透出的白色灯光,以及在摇曳的树枝下透过来的星星点点稀疏的光,给人感觉,夏天就要来临了。

  有明月的天空,是很蔚蓝的。望着月,那泛黄带银的光亮,周遭荡漾着朦胧七彩的光晕,很祥和,很心安。吸收了明月的精华,万物都是美丽的。草木褪去了嫩绿的外表,换上新装,反射出深绿色带有点黄的沉静。花儿的娇艳,在明亮的月光下收敛起它的五彩缤纷,传来阵阵使人意乱情迷的幽香。就连在日间闪射出刺眼光芒的白花花壁墙,此时也显得格外的温和,透出夹杂蓝白的内在。不远处的池塘泛着幽深的绿光,走近时池水不断地被深蓝所更替,时不时的蛙声泛起的涟漪涤荡着岸边俏皮如银针般的水草。远处山峦的轮廓很清晰,高低连绵的错落着,“夜登华子冈”必定是另一番的享受。抬头仰望天空,隔着电线望着月华,也有透过指缝望穿艳阳的感觉。

  古时,有这么明亮的月光是最令人陶醉的、融情入景的。由张若虚作下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月共潮生。”以及“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不知不觉,一轮明月从江边升起,漫步沙滩的景象不由自主浮现在眼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携酒而来。在江边吹着小风,饮着美酒,看着浩浩荡荡的江水随流东奔,多富有诗意呀。苏轼也赴宴来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人对月对酒的喜爱真可谓志同道合。杜甫此时却按捺不住寂寞,思念起远在他乡的家人“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把自己的思绪寄托在月影之上了。这时李白备受感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也加入列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来在这饱含胜景的月华下,还是有一番思乡之情的.。

  而现在,有电灯的情况下,人们对月光的痴迷也远不及古人了。即使现在是万物复苏的时期,也少会有人在夜间去拜访自然,聆听天籁。因而也就缺少对自然另一面的体会。在有明月的夜晚中,能体到一种可隐藏、可受到庇护的感觉。既不像白天赤裸裸的处在日光下,也不像夜晚黑漆漆的被混沌所吞噬。期盼夏日的月光能早日到来。

走进月光作文2

  又到了十五,又望着明月,又忆起那月光下,那慈祥的面容,那美丽的银发……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记忆中,故乡的月亮总是很圆。晚饭过后的夏夜,外婆总爱搬张椅子到院子里乘凉,她握着把蒲扇,扇呀扇,看着天上银盘似的月亮,笑着,似在想些什么。我总会跑出来,学着外婆,仰着小脸也盯着月亮。不过,我看来看去,很快就厌倦了——横看竖看,月亮都一样,有什么好看的呢?好无聊啊。

  “姥姥,你为什么要盯着月亮看啊?”我摇醒沉浸在月光下的外婆。“因为月亮上有嫦娥啊!”“真的啊?在哪呢?”“哈哈!”外婆摸摸我的头,看向月亮,“就在那里呀,你看,她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呢!”说着,她笑眯眯地看着我。月光如水一般洒下来,落在外婆的一头银发上,那发上染上了一圈淡淡的光晕……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回到城市里,远离了故乡的幽静,也远离了外婆的慈祥。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思念。晚上,淡淡的月光照下来,我不禁抬起头望着月亮,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流过心底。我突然想起了外婆,她现在也一定看着月亮吧,我和她,看的是同一个月亮呢。看着看着,月亮似乎变成了外婆的脸,而那一缕缕月光,便是她美丽的银发。我似乎懂得了月亮对外婆的含义——太多事发生在这银纱的笼罩中,除了她和少数人之外,便只有月亮知晓这一切了。注视月亮,那是她与月亮的交流。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直至有一天,院子空了,再也没有那个坐着椅子,摇着扇子的身影了。月光填上了地上以前总会有的影子,显得孤零零的。外婆去世那天,我流下了泪水,因为这一切毕竟来得措不及防,但却没有像大人们一般伤心痛苦。或许有人会问:“你都见不到外婆了,为什么不哭?你怎么这么没孝心?”哪里见不到了?外婆只是换了一种陪伴我们的方式。她化成了月亮,每天晚上,她都把温柔的目光洒向大地。她看着我,我也看着她,我们就这样进行了无声的交流。每晚我都可以和外婆交谈,这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外婆,始终活在我心里啊。

  月光洒进了回忆,回忆闪烁着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