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文

时间:2024-01-07 11:22:16 艺术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艺术作文【精华】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艺术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作文【精华】

艺术作文 篇1

  艺术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寻找;美丽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美的眼睛。学校又开画展了,这次不仅有画,还有许多科技作品,同学们个个都前去观看——走到操场,虽然说是一场小小的学校画展,但也十分精彩!每一幅画都倾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血,也正因如此,这些话才会被挂在这里被所有人欣赏。我仔细观察,发现每一幅画上都有很多淡淡的铅笔印,从这些可以看出每一位画师为了画一幅画构思了多少次,又擦去了多少次……

  这是精美的书画作品,还有方便的科技作品,虽然有些粗糙,但毕竟是小学生所制造的`,各不相同,仿佛每一件科技作品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个有方便快捷的功能,那个有减轻负担的效果,我摸摸这儿,看看那儿,瞧瞧这个,个个都爱不释手。所以美不分大小,只分谁欣赏,艺术不分境界,只要你用心去体会。

艺术作文 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二班的某某某。今天有我来为大家进行国旗下的演讲,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珍爱多彩艺术,陶冶高尚情操。”

  王羲之和王献之两父子都是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书法家,一手好字写得炉火纯青,飘逸娟秀。王献之小时候就体现出了对书法这门艺术的热爱。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小献之对书法的专注。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观者无不啧啧称道。小献之的如此成就并不仅仅只是靠着他的天赋,更多方面来自于他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古来像王献之这样写的一手好字的神童也许并不少,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像王献之对书法的这种热爱。自然也就不可能像王献之这样与父亲千古流芳。

  20xx年5月12日那场震撼全国的大地震中,想必不少同学都听说过那位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女孩李月。一场无情的自然灾害摧毁了这个女孩最美好的梦想——李月被压断的一条腿就这样活生生的被截肢了。可是病床上的小李月却并没有放弃自己想要舞蹈的执着,正是因为这份对艺术不屈不挠的热爱。奥运会上女孩终于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这场舞蹈,震撼人们的心灵。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对情操的.高尚陶冶。它不但让人们看到了艺术的绚烂美好,也更让人们体会到了原来可以对艺术这般珍爱。

  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这些艺术文化也许是墨香缭绕、刚健端庄的书法;也许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绘画;也许是或轻盈或奔放的歌舞。这些艺术看似遥远,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公园里老爷爷的以水代墨草书兰亭序。居委会老奶奶的翩翩画扇悠然起舞,路边卖艺人的绘画……虽然不起眼,却也是一种真真切切的艺术,它在无形中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提升的同时,也让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的劳累中寻找到了一份轻松。

  珍爱身边的艺术,陶冶我们的情操。

  同学们,何乐而不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到那份多姿多彩的艺术,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艺术作文 篇3

  并不像茶马古道一样兴盛,也不像星光大道一样耀眼。艺术之道只像一时的文艺复兴一样,同样也有许多风靡全球的“万人迷”。当然,我也是艺术大家族中的一员,那段经历真像打翻了五味瓶呢!

  古筝没有像小提琴那样高雅的女王气势,也没有钢琴那样的王者风范。但在我的眼里,它是最朴实的,让人有一种古典的美。

  还记得刚学古筝的时候,我走进教室放眼四周,我看不见一个比我年龄更小的了。我艰难地够到琴弦,努力做到与古筝一拳的距离,手拉得都快赶上长颈鹿的`脖子了,还是够不着。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让我在高音区弹。我稚嫩的小手拨动了一根弦,不由得让我难受---原来高音区的弦最硬,我的手直接拨弦当然会像扎针似的痛,不过很快我就有了解决的方法----戴了指甲片,那晶莹剔透的指甲片好像又长出了一排花俏的小指甲。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天结束了。你听了一定会特别累吧!可我却不以为然,想学好一门艺术基础就要有抗战远征的复兴之路。既然困难都阻碍不了我,说明天无绝人之路。那我就是有意学好它。这才使得我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我相信,我对古筝的见解与看法远比我学到的要多得多,它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艺术。

艺术作文 篇4

  这个国庆长假,怀着仰慕的心情,我和爸爸来到位于植物园的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参观。艺术馆掩映在苍翠欲滴的绿色里,一对麒麟威风凛凛地立在大门两边,守护着这神圣的艺术圣地。

  一进门,一面巨大的“天书墙”映入眼帘,上面刻着的30多个类似汉字的奇怪符号,据说是韩美林爷爷在研究古陶时发现的,现在仍没能破译。“天书墙”右边是文献展厅,里面陈列着韩爷爷的生平简介。韩爷爷从小受尽了苦难,2岁就失去了爸爸……但韩爷爷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理想,坚持艺术创作,“画自己想画的,做自己想做”,终于成为了一代艺术大师,获得了“世界艺术贡献奖”、“世界艺术大师”、“美国总统教育奖”等奖项,并成功设计了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天书墙”左边是雕塑展厅,我最喜欢的要数 “母与子”系列雕塑,母亲温情脉脉地照顾着孩子;孩子憨态可掬,头顶扬起的一小撮头发,灵动得好像在风中飞舞,很动人,又很温暖。展厅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活灵活现,散发着独特的味道。我和爸爸来到一只大公鸡面前。这只大公鸡鸡冠和尾巴以及爪子都十分大,十分雄伟,而身体几乎没有肉。“韩美林把这只大公鸡的鸡冠、尾巴和爪子雕刻的十分突出,而身体被忽略了,这样更能突出公鸡的特点。”爸爸一边比划着一边说“把大的变得更大,把小的变得更小,这种方法叫‘夸张’,更能突出物体的特点。”我不禁惊叹。

  顺着楼梯,我来到二楼的.工艺展厅,这里展示着精美的瓷塑作品和紫砂茶壶。这些色泽奇异、珍贵无比的陶瓷作品是韩爷爷数次下河南禹州亲自烧造的。这数十件紫砂茶壶也无不体现了韩爷爷的智慧和心血,他把古老陶艺经过现代艺术创作,让一把把简单的茶壶产生了时尚的美感,给人独特的感受。没把茶壶都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左侧是动物画展厅,透过一束束柔和的光线,我发现纸上虽然只有寥寥数笔,轮廓与线条非常简练,但是形体却相当精准,十分的传神,透出一股浓郁的中国味道。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声,我来到三楼的综合馆。这里除了雕塑和绘画作品以外,还有很多的书法作品。我细细地品味着每一件作品,对韩美林爷爷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艺术作文 篇5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举办了古诗、古韵、古风、古声、古色一年级古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午的时候,来了几位阿姨和奶奶给我们帮忙穿古装、化妆,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们女孩子穿的是粉红色的,头上盘了两个小揪揪,还扎了两条粉色的蝴蝶结,男孩子穿的'是蓝色的,还戴一顶小蓝帽子,还有四个伴舞的同学穿着漂亮的红纱裙,原来古代的小孩儿就穿的是这样的服装。

  我们班表演的是边朗诵边唱《三字经》,我觉得我们班表演的非常好,很整齐。还有别的班表演的花木兰、天下掉下来个林妹妹、古诗朗诵、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编成的童话剧、唱着跳着的古诗春晓、咏鹅,还有一些同学现场写书法表演,弹古筝,我觉得大家表演的都很精彩。

艺术作文 篇6

  艺术是一种典型形象,是一种意识形态;品味是一种高雅活动,是一种崇高生活。当衣食无忧时,人们就会去从事艺术活动,追求精神生活;当生活不愁时,人们就会欣赏艺术作品,品味作品艺术,进而提高自身的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那么,怎样去品味艺术呢?

  观察,品味之前提。没有观察,品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观察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是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具体一点,就是必须全面观察,力图了解全貌,熟悉整体轮廓,把握整体,形成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重点观察。对于艺术重点,要反复观察,仔细揣摩,力图找出特征,领悟实质。进而掌握关键之处,抓住核心之处。就程度而言,必须非常熟悉。也就是要烂熟于心,铭刻在心。闭上眼,就能浮现在眼前;张开口,就能脱口而出。不光如此,还必须烙印深刻。一做梦,就能梦到那个作品;一睁眼,就能想到那个作品。要使作品像一个幽灵萦绕在眼前,挥之不去;如一根紫藤缠绕身躯,赶之不走。

  借鉴,品味之基础。任何高质量的品味,总是要借鉴其他经验。可以说,没有借鉴的基础,就没有品味的大厦。从借鉴对象来看,最主要的,是借鉴同类艺术。因为借鉴同类经验,可以使品味深入下去,深刻起来。同时,也可借鉴他类艺术,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类经验,同样能使品味更为到位,更为深透。就借鉴方法而言,主要是比较。可以将同类艺术进行比较,力图比出不同,较出相同;也可将同类与他类进行比较,力图比出差异,较出相关。再者,就是活用,就是巧用品味经验来鉴赏同类艺术,品评他类艺术。通常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所增减,追求适当;不是死搬硬套,而是有所选择,讲究吻合。

  体味,品味之关键。因为只有体味深入,才能品味深入;只有体味深透,才能品味深透。所以,要想品味深刻,关键在体味。具体地说,一要靠船下篙。也就是要体味艺术本身,力图获得多种启示:可以是内容上的启迪,特别是蕴涵的哲理;也可以是艺术上的启发,尤其是创作的特点。二要由此及彼。可以由艺术的某一小点,触发你的某个联想,引起你的某种想像;也可以由艺术的某一启示,引发你的某种思考,引出你的某种体悟。三要跳出艺术。不光要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某种人生体验,体味出人生哲理;而且要走出艺术界限,获得某种人生感悟,迸发出智慧火花。如此之后,体味才能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品评,品味之升华。所谓品评,就是鉴赏艺术的得失,评说艺术的高下;或者是评论艺术的是非,鉴定艺术的功过。显然,这是品味的最高层次,是品味的最高境界。拓展一下,先从浅层次入手。就是要就事论事,由浅入深,由眼前作品去品,由艺术本身去评,力图品出艺术的'优点,评出艺术的不足;或者辨出艺术的特点,悟出艺术的缺陷。然后,再向深层次挖掘。也就是说,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透过时间阻隔,穿过空间隧道,把目光放得更远,把战线拉得更长。力图品出作品的独特风格,评出它的艺术价值,辨出它的重要地位,悟出它的历史价值。不仅要品出它的现实意义,更要评出它的历史意义,不仅要辨出它的现实影响,更要悟出它的深远影响。

  品味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提升,是一种享受。它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认识;需要不断接受,不断消化。它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追求;需要不断提高,不断升华。如此,才能使品味艺术成为一种艺术品味,变成一种高雅艺术;才能使艺术品味变为一种高尚活动,形成一种崇高境界。

  题目应为“谈对艺术的品味”,重点在“品味”二字上。个别地方语言欠精练和准确。

艺术作文 篇7

  另一种艺术我们可以把心染绿——题记

  生命,不是可以重复的花季,可以让你时刻采撷芬芳。快乐,不是永无休止的音符,可以使心灵永久地律动……稍纵即逝,瞬间万变的时光里,心灵不停地变更其色彩:绝望痛苦的心灵是炭黑色的,不给希望腾出一片空白;失落低沉的心灵是铅灰色的,严严实实的覆盖住应有的活力;饱经沧桑的心灵是沙黄色的`,显露出命运与岁月的摩擦……而一颗健康年轻的心灵是确实叶绿色的,积聚了怡人的香气……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每个人的历史都在成长的岁月里汩汩流过,有时欢悦,有时低沉。快乐难免会与悲伤撞击碎成一地琉璃,然而一颗绿色的心灵可以让烦恼消散得更快,催使幸福快乐再次回来!处身困境的时候,把心染绿,赋予心灵希望。困境并不意味着终止,只要心存希望,终可以开辟出路,从而扼住困难的咽喉。安徒生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通过自我奋斗而登上世界童话大师的宝座;从前沦落街头的流浪汉——希尔顿也因不屈不挠而成为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是希望的力量让他们拥有美丽的光环!陷入低谷的时候,把心染绿,赋予心灵乐观自信。我们承载着异样的命运航行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大风大浪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考验,作为勇敢的航行者,不应具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和“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吗?挫折有时比人更软弱,人的自信乐观可以驱使他们投降。当心灵复杂时,把心染绿,赋予心灵暂时的纯真。历经世事的大人们眷念着天真无邪的童年,因为岁月在染白发丝的同时也把纯真瓦解成了点滴:在人群里呐喊寻找回应的表情,在社会中投资追求应得的利润,亦或是过于绚丽的灯光使双眼迷茫……想多了,且做一次小孩子,天真一回,洒脱一回。林木因拥有繁绿而朝气洋溢,心灵也会因染绿而焕发健康光彩。

  幸福虽不是胭脂,可供我们永久的打扮岁月;而绿色却是永恒的旋律,让心灵得以欢快的跳动。当心灵逐渐褪色枯黄时,展现另一种艺术,用绿色的颜料,给心灵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