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02-10 10:05:15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汇总10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俗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习俗的作文汇总10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传说远古时代,一个叫“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夜出来伤害人畜。智慧的人们燃放鞭炮驱赶“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节最红火的习俗。在咱们常州,春节的习俗也别具风味儿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节习俗要数做团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学做团子。走进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开水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和面了,妈妈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讲解:先把开水泼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当,水加多了面太烂,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妈妈揉得满头大汗,我就更不用说了。面揉好后,妈妈把面均匀的分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接着,妈妈把小面团儿抓在手心揉一揉,飞快地把它捏成碗状,再在“碗”里填上馅儿,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个小尖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做好了。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馅,有的专门负责把团子放进蒸笼。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创意,如果把团子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就更可爱了。我边想着就边着手设计了起来。我在一个团子的两边捏出两个椭圆尖儿,做了个小蝴蝶结贴在了顶上,又搓了3个绿豆般大小的小圆球当作眼睛和鼻子,分别安装在了团子上。瞧,一只活灵活现的KITTY猫正对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团子最漂亮。上笼蒸18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团子了!吃团子,还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呢!

  春节习俗可真有趣,我爱我们的节日!

习俗的作文 篇2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四),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习俗的作文 篇3

  大年三十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

  只见妈妈利索地把全家上下都被妈妈擦洗地闪闪发光。爸爸用透明胶小心翼翼地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我便问爸爸:“为什么要倒着贴呀?”爸爸告诉我:“福倒、福到,意思就是福气快点来到。”我恍然大悟,哦!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哪!

  我们一家人忙完楼上就急匆匆地回爷爷奶奶家了。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忙着贴春联,爷爷奶奶和妈妈就忙着做饭,我们一家人分工明确,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我和爸爸已经是贴春联的“老搭档”了,配合地简直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所以说,不大一会儿,我们就贴完所有门上的春联了。即使贴完春联,脚步也闲不下来,一会儿东走走,一会儿西跑跑,根本停不下来。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欢聚一堂,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到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兴致勃勃地看起了晚会。“咚”天上露出了笑脸,我赶紧催促爸爸快点放烟花。首先,放了一挂大地红,他像一条巨龙,舞动着身上的金鳞片;接着,又放了好几种烟花,它们像一朵朵金菊、一颗颗流星、一串串珍珠……天空中绽放出一个个笑脸,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声响过后,各色烟花在空中飘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斓,真是漂亮啊!

  春节的'气氛热闹非凡,春节的人们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更是欢天喜地,我爱过春节!

习俗的作文 篇4

  小年是指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通常在这一天里,人们会进行扫年和祭灶的活动。当然,这一天的到来也意味着春节即将到来,人们要开始准备春节所需要的年货了。所以,小年在很多人眼中也是很重要的节日,有着属于这一天的.特定习俗,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那么,小年吃什么呢?好吃又符合节日习俗的食物有哪些呢?现在就来瞧一瞧吧?

  一、灶糖

  小年这一天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祭祀灶神,在这一天,制作灶糖不仅仅是用于祭祀,人们食用灶糖也有很好的寓意。灶糖又被很多地方的人称为糖瓜,这种糖使用起来酥甜,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

  二、吃年糕

  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小年这一天,通常会吃年糕,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取得进一步的高升。

  三、吃麻糖

  麻糖也是为了祭祀灶神所用,但人们也会食用麻糖,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四、米饼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还会食用米饼,这种米饼外形为圆形,有着“团团圆圆”的寓意。

  虽然小年这一天是重要的一天,但是不同的地方对待小年的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点从人们吃食的不同便能清楚地看到。那么,小年马上就要到了,你打算小年吃什么呢?

习俗的作文 篇5

  新年终于来了,我十分快乐,这个新年让我记起了春节的传统。

  有一个鬼叫“祟”,这个鬼在三十晚上等上孩子入睡后,就摸他(她)的头,这样,孩子就会发高烧,若是治好了,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呆子。于是,就有了守祟这个传统。但有一次,一个人家夜里没守好,孩子睡着了,他睡前的玩具——几元钱放在了床边。祟来了,准备摸他头,床边的那几元钱发出了光,祟怕极了,赶忙逃离了这间让它害怕的屋子。因祟同音岁,所以就有了大人要给孩子包压岁钱的'传统。

  这次,我也要守一次祟。没到十一点,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了。我在心中暗暗得想:坚持,坚持就能熬过这漫长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陪我打牌起来,终于,终于新年的钟声缓缓但有节奏的响了起来,直到那时我知道守岁那么难,那么让人觉得度秒如年,但为了坚持,一定要坚持。这两股力量,二总会打败一!

  过年还有很多传统,比如,过年不能用小刀之类工具,怕伤到财神,不能用扫帚,怕把财神扫走了……

  我爱过年和它的传统。

习俗的作文 篇6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去旧岁,迎来新年,这让我对自己家乡的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那儿的风景特别美丽。走进去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习惯,比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做月饼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扭秧歌了。

  傍晚时,村委会广播里就会召集村里的男女老少到广场上扭秧歌。不一会儿工夫,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广场上,广场上顿时便成了人的海洋。这里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些小贩们在人群周边支起了小摊床,准备买一些小孩子们喜欢的零食、烧烤、玩具,应有尽有。

  听!那边的锣鼓敲起来了,人们也跳起来了。铿锵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多么和谐美丽的一幅图啊!队伍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看一边唠着家事,自在悠闲。唢呐不时变换着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跟着变换着……

  现在,秧歌已经成了这个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为止,秧歌已经在方圆十几里的村子里出了名,还会有一些人千里迢迢来观看呢!啊!家乡的大秧歌,那就像陈年的美酒。

  我爱我的家乡!当然,我更喜爱家乡的大秧歌!

习俗的作文 篇7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朋友,如果你来我的家乡,就可以看到重阳节正宗的.民风民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正是看老人、饮雄黄酒的节日,我们家也正是如此。

  在公鸡打鸣、太阳出来时,我们迎来了重阳节,姥姥听见公鸡打鸣,便拿了几根艾草挂在门头上,还说:“艾草不上头时,不能说话,不然不吉利。”

  清晨,姥姥就开始打扫房间了,随后,又用了几根艾草扫了扫屋里的地板,我也学着姥姥拿了几根艾草,姥姥边扫边念着俗语:“艾草扫一扫,蚂蚁蚊虫都往外跑。”

  刚出了屋门,姥爷拿毛笔,在我头上写了一个“王”字,还说:“写上这个,妖魔鬼怪都不敢骚扰你。”

  临近中午,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可以要食物了。小孩子们挨家挨户串门,还可以要两三块糖和一些小零食。

  回到家中,家里变得和春节一样热闹,亲朋好友都来家中聚餐,厨房里也开始“叮叮当当”忙了起来,顿时,开始了一段交响乐:“咕嘟咕嘟”“呲啦”“叮叮”等声音此起彼伏。

  吃饭时,客人们井然有序地坐着,饭也是琳琅满目:有糖醋鱼、四喜丸子、白糖赤米、手扒鸡等,只见姥姥给妈妈夹菜,爸爸给姥爷倒酒,小孩子们也吃着五花肉、火腿,大家其乐融融,这场面,如果你看了以后,你会觉得十分温暖。

  太阳悄悄爬上了老枣树,我坐在摇椅上,听姥姥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就这样乘着凉风,晒着太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习俗的作文 篇8

  世界上有许多特色的民族节日,多的让我们都数不清,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特色的风俗习惯,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汉族的春节。由其它节日,进入汉族的春节。

  汉族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它地前一天就是除夕,这一天大家都要吃年饭,年饭的菜起码有二十几盘,家家户户围几桌来吃。吃饭的时候,人人都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围成一桌,中年人围成一桌,老年人围成一桌。大家都在谈论饭菜的美味与今年都做了些什么,这些都是中年人说的,老年人就说一些关于自己家里的事,小孩子就飞快地吃完饭说着怎样去玩,去玩什么。吃年饭是春节很热闹的.一个场景。

  吃完饭大家都会去超市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好像都不用钱似的,买了非常多我们平时都很想吃的食物,有糖,饼干,果冻,巧克力……等等。

  最热闹的应该是晚上了,小孩子们都跑在外面空旷的地方烧爆竹,你追我赶,嘻嘻哈哈真是太开心了。而那些从外地打工或者做生意回来过年的大人们,一般都会买好几千元的烟花来放,放烟花时,孩子们都坐在成一排来看那美丽的烟花,每放完一个大家就大声地叫好。这时候,老年人一般都出来坐在树阴下看着那些快乐的孩子们,同时也就回想着自己的童年时代的艰苦,和现在的幸福生活,每个老人面上都挂满了笑容。放烟花也是春节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景。

  春节是多么热闹和开心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这样过的,大家都非常开心和快乐,我是多么希望这一天能快点到来,这就是汉族春节的特色。

习俗的作文 篇9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儿的新年处处张灯结彩,门口悬挂着各行各色的灯,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团圆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

  新年是最传统的节日。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我们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鱼类禽畜海鲜,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而从起,“过年”也就开始了。到了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前。此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长年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则有年年益寿的意思。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是先对长辈说吉祥的话才给红包。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就是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非凡,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气氛之中。

  这就是我们过新年的过法,这就是独有的过法。

习俗的作文 篇10

  我们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可多了,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等等,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这就是扫尘的来历和寓意,你们知道了吗?过年的时间你们一定要扫尘,将过去的`一切穷运、晦气都统统扫地出门,让你在新的一年中好运多多快乐多多。

  倒贴福字,大家都知道,在过年的时候,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门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出街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爸爸说过:“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倒贴福字中的“倒”与“到”谐音,福倒也可读成福到,这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通常人们为了喜庆,就把福字精描成各种图案,比如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一系列的图案,大家一定要记住,到了过年一定要将“福”字倒过来贴。

  就介绍这么多,我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团圆、高高兴兴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