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时间:2023-05-26 13:33:39 心理 我要投稿

【精品】心理的作文集合六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心理的作文集合六篇

心理的作文 篇1

  今天发来通知,我孙鹤源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明天就要颁奖了,小学生作文心理描写。

  这时,正在上语文课,我胳膊拄着桌子,正酝酿着明天穿什么好看的衣服呢。不能穿灰姑娘的衣服,起码也要穿公主裙!明天我不能披头,这样显得不庄重,那就盘头吧,盘头比较哦啊有气质。不能穿运动鞋,要穿高跟鞋吧!明天,我将是全国的小名人,也是全国最漂亮的`小学生了。哈哈,我在市政府的大厅中,坐在第一排,第一个点到的就是我。一叫到我,我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却佯装镇定,昂首挺胸地走上领奖台。我站在台上,举着奖杯,台下的观众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在台上的一边站着,台下的观众看着台上,我简直掉进了蜜罐里一样。

  “孙鹤源!”语文老师大喝一声。我被惊醒了,“你虽然成了荣获全国作文一等奖中的一员,但是你不能不听课呀!”老师说的这几句我一句都没听进去,同学们下课对我说:“你也太骄傲了……”

心理的作文 篇2

  甲:炼铁需要矿石,酿酒需要粮食,一切物质生产都离不开原料。精神生产虽然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但同样需要一个以“原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儿童作文,首先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材料。没有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从谈起。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儿童获取作文材料的心理问题吧。

  乙:好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本事再大,没有米也是无法做饭的。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儿童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他们害怕写作文,原因是什么?不少人说:“没什么可写的。”到了作文课上,这些孩子就两眼盯住天花板,皱着眉想啊,想啊,怎么也想不出来。没有作文材料,这个作文的确是没法写的。

  研究作文材料的来源,探索儿童获取作文材料的心理,提高他们获取作文材料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很有现实意义。我想,老师们对这一问题一定都很关心,很感兴趣。

  (一)儿童作文反映的是儿童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甲:作文的材料从哪儿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早已做了明确的回答:人的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作文是其主体——儿童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客观的记实叙事,还是主观的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只能来源于客观现实。

  乙:记得南宋朱熹有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池塘明净清澈,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进。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如同源泉,文章是溪水。如果把作文比作蓄水的池塘、溪流,那么在作文这个池塘、溪流里要想贮满清清的活水,则需要生活的源泉不停地涌来。生活是广阔的海洋,在儿童生活的海洋里可供他们作文的材料真是太多了!

  甲:不错。但是,问题在于,客观现实为儿童作文提供原料,而原料不会自动地变为文章。客观现实反映到文章中必须以人的心理为中介。一切生活现象都必须转化为人的心理现象,才能体现到文章中来。

  乙:这就是说,生活为儿童提供了写作的原料,但要使原料变为作文,还必须经过主体的汲取和加工。

  甲:是的,从实质上说,儿童作文首先是一种认知活动。儿童在作文中反映的已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他们各自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心理学研究指出,知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儿童作文是由搜集材料,了解事实开始的,也就是从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知觉开始的。我们经常讲的“观察”则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

  乙:由此看来,我们要想努力提高儿童从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的能力就必须注意研究儿童的知觉和观察,认真探讨一下,客观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

  (二)获取作文材料的知觉过程

  甲:客观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人大脑的门户,而成为儿童作文材料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节口头作文课,然后再以这节课为例作一些分析吧。

  学习课文《八只小猫》以后,老师让学生带来各种小动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园的草坪上进行了一次观察、想象、作文训练——

  课堂实况 片断一

  甲:在这次训练中,陈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带来的布娃娃和小动物玩具,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编童话故事。

  形态各异的玩具小动物、布娃娃,这些客观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户,成为儿童作文材料,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的呢?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说来,这一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步。

  第一步:“摄取”。

  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特征。人们通过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摄取。众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转化为生物电脉冲,通过神经传导输人中枢,最后投射在大脑皮层上。

  乙:这第一步,从几位学生的发言中是可以揣摩到的。譬如,那位观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学,他首先获得的正是“浑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脑袋、招风耳、滴溜溜直转的眼睛,粗壮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征。那位编童话故事的女同学,首先注意的也正是玩具小熊圆圆的神情,小狗黄黄的动态,卷毛狗漂亮的外貌。

  甲:您说得对!

  获取作文材料心理过程的第二步是“叠印”。

  客观事物的种种信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进人大脑后,必然激起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大脑对感官提供的种种信息整理、结合而产生的直接映象与以往经验中的表象叠印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表象。

  譬如,您刚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浑身棕毛、大脑袋、招风耳、粗壮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侧面的等种种信息,通过视觉感官进人那位男同学的大脑后,就被大脑整理。结合、叠印成一个玩具小动物的完整映象。

  这是一个什么小动物呢?它有什么样的个性和本领?于是,大脑就把这一知觉映象同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相对照,从而识别出来了:这是一只小熊。紧接着,以往曾经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各类小熊——动物园中的小熊,图画上的小熊,童话故事里的小熊等等在大脑里留下的种种表象,则同这只玩具小熊的映象叠印在一起了。

  乙:难怪那位男同学说这只小熊是森林中有名的“大力士”,经常帮助小动物们拔树、搬东西……显然,这时,他头脑中的这只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观事物那样,只是以一个永不变

  化的姿势、神态坐在那儿,而是变化不定的,是时而正面、时而背面,时而拔树、时而推车的,一个新的、完整的、生动活泼的想象中的形象了。

  甲:您分析得不错。叠印,主要就是指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类事物)多侧面多角度地多次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而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的印记,是具体对象多种形象信息的概括。

  乙:从陈老师课上几位学生的发言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是“筛选”。

  譬如,那位编童话故事的女同学,面对色彩纷呈的玩具,众多的信息通过知觉涌人大脑。让哪些信息成为作文材料呢?她是有思考、有比较、有选择的。环绕着“为圆圆过生日”的中心,她着重抓住了小熊圆圆欢乐的.表情,小狗黄黄演奏的动态,小狗菲菲、卷毛狗金金、小黑熊贝贝恬静、喜悦的神情,编了一个有趣的童话。她没有像画工笔人物肖像画那样,细致得五官俱全,发须齐备。

  甲:您分析得好。

  作文的确不同于工笔画,它无需面面俱到、处处交待清楚。这就需要作者善于筛选。您刚才讲的是筛选中的一种情况,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作者主动筛选。

  作为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筛选,还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种情况。

  心理研究告诉我们,人在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映象,当事物不再作用于感官的时候,并不随之消失,而是立即以

  形象记忆的方式贮进人的大脑。心理实验证明,就在感官脱离具体事物的一瞬间,这一事物在人脑中的印象便立即开始淡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丰富性和鲜明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表象便无可避免地受到遗忘的淘汰和筛选,但同时又受到新的映象的辉映和烘染,从而发生一系列变化。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可能被削弱、冲淡、消失了,而另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则可能被加强、浓缩、凸出了,长期贮存在记忆系统之中,成为库存的作文材料。

  乙:在同学们讲的童话故事中,提到了许多细节:小狗黄黄的精彩演奏,小黑熊贝贝的甜蜜回忆,小鹦鹉焦急的呼唤,熊大夫为“闹闹”打针治病……等等。看来,实际上都是他们以往知觉后留下的种种表象,经过时间的筛选后,贮存在记忆中的库存作文材料。作文时,又根据各自作文的需要被重新组合,编进了童话。

  袁老师,从您对“摄取——叠印——筛选”这一心理过程的分析中,我想,老师们一定都会深深感到:知觉、观察不仅是获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三)影响儿童知觉的心理要素

  甲:前面说过,知觉、观察对获取、积累作文材料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知觉的材料越具体、越直接,知觉映象越鲜明、强烈,记忆表象就越清晰、深刻,就越有助于获得与作文有关的材料。

  正因为这样,为了提高儿童获取作文材料的能力,除了要探讨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心理过程,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在这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受到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知觉定势。

  所谓知觉定势,简单地说,就是在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基本包括这几种因素:l.主体先前的经验;2.主体的需要、动机、情感等。

  儿童感知觉的经验性较强,且兼受成人教育的较大影响。同一儿童在感知不同事物的时候,其知觉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原有的经验,经验中有的,感知水平就高,反之则低。

  乙:从这一点来看陈小平老师的教例,她选择动物玩具让学生编童话故事,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玩具、小动物和童话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他们的记忆中贮有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在这次作文训练中,观察、想象、描述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甲:儿童初入学时,知觉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教育的影响,儿童逐步学会从需要出发,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感知觉。需要产生动机、激起兴趣,动机和兴趣调动注意,注意的光斑投射在某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位,那一事物,事物的那一部位就会被显著地凸出来,被优先地、充分地知觉。

  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对他所知觉的许多事物是无所谓的。只有那些与儿童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能使儿童产生情感。只有那些被情感体验过的事物才能拿来作文。相反,没有经过他们的情感体验则不能作文,即使写了,也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动人。

  乙:陈老师这次作文训练饶有特色,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感到其中重要的一点则正是,她注意调动了需要、动机、情感这些心理因素对知觉的积极的影响。

  陈老师选择了学生喜爱的、饶有趣味的玩具动物,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里观察、描述的方法,鼓励学生变一种摆法,编一个童话。这对满足儿童选择性模仿的需要,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都起了很好的效果,有助于儿童获取作文材料。

心理的作文 篇3

  我和沈晓暄发生了矛盾。

  星期一下午,上计算机课,我们女生不用出去做操。我们一起到机房去练习。我站队出来得很早,有一些人出来晚了,所以就站到后面。其中,就有沈晓暄。我们走下楼梯到外面去,停下来整一下队伍,快要走的时候,沈晓暄忽然打了我一下头,我回头看看,沈晓暄说:“不是我打的!”我就没有理会她。过了一会儿,进着半截机房,她又打了我一下,我还是没有理她,我们就进机房了。等到下课了,老师让我们按顺序关机,正要我出门的时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楼的时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楼的.时候,我也碰她了一下。走出门外以后,她又打我几下。我们俩的矛盾产生了。她把我惹急了,我告诉了老师,我们走进教室,说这件事,先问她:“你打她了吗?”她回答说:“我没打她。”老师再问我:“她打你了吗?”我说:“打了。”老师说:“你们俩的答话不对质。”老师重复问她几遍,她还是不承认,我说:“我为什么要打你,我没有理由打,凭什么打你呀!”最后老师问同学们,“谁看见这件事了?”董婧萱举手说:“我看见沈晓暄打曹爽辰了。”老师听完后说:“你打没打她?”她说:“打她了,可是我是跟她闹着玩的。”我心想:原来她是和我闹着玩的。哦!我误会她了。“以后谁也不许跟谁逗着玩了。知道吗?”老师说。

  经过老师的调解后,我和沈晓暄和好了。

心理的作文 篇4

  星期六一大早,我们在王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焦作自由人拓展训练基地的征途。一路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拓展基地里会有哪些让我们挑战的难关呢?

  经过短暂的动员会和军姿训练,我们迎来了挑战自我的'第一个项目——高空断桥。

  因为我个子比较高,教官一下子就相中了我。于是我在犹豫和无奈中穿上护甲,戴上安全帽,像战士一样走上没有硝烟但充满惊险的“战场”――断桥。(原创投稿 )

  我一步一步的爬上足足十米来高的柱子,然后心惊胆战的走上空中桥梁,教官一点点的拉住我向前挪动,忽然不知怎么回事儿,我似乎被一个东西拉了一下,吓得我脑袋轰的响了一下。定下神来一看。原来是绳子绊到支架了。我把绳子拉了过来,接着向前挪动。终于站在断桥的地方,我偷偷向下瞄了一眼,啊!好高呀!地面上的人就像小蚂蚁一样,我不自觉得又往后退了两步,我要下去吗?如果下去那么我就等于前功尽弃,就是一个逃兵,好不容易上来,怎么能下去呢?如果那样还不被伙伴们笑话死,不行,我要为我的荣誉而战!

  我深呼吸一下,慢慢地向前走动,到了断桥的边缘,教官说:“一、二、三跳”,我停顿了一下,然后往后拉了一下身子,憋足劲儿猛的一跳,咚的一声,我成功跳到了对面的桥上,虽然只有一米来宽,却也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在教练的指挥下,我屁股向后一坐,像滑翔机一样把我送了下来,双脚落地的一刹那,我的心像擂鼓一样咚咚直响,同时也听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这次体验不仅成功完成任务,还完成我的心理考验,我战胜了自己的心魔,从此以后我将不再惧怕任何困难!

心理的作文 篇5

  在我的成长路上,有那么一节课,让我至今难忘......

  当时我上五年级,有一天,老师说要给我们做一个小测试,同学们都很高兴,并且拿出了纸笔。你们写出六样自己最看重的东西。“老师话音刚落,就响起了沙沙的写字声。

  老师又说:”现在划去一样,能做到吗?”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互相谈论着。我写的是“亲人、朋友、光明、书籍、知识、健康”。经过一番比较,我划去了知识。我在心里暗想:老师该不会只让我们保留一个吧?果不其然,老师又让我们划去一个。这时一位同学大喊:

  “老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我会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老师淡淡的说。

  我划去了知识,但又补上去,就这样划来划去,我最终划去了“健康”。“没有了健康,至少还有亲人和朋友陪着我。”我暗自安慰自己。

  “现在只剩下四个了,选出你们最重要的一样。 ”教室瞬间鸦雀无声,同学们都低下头,认真看着自己所写的内容。我提起了笔,笔仿佛有千斤重。”没有了家人,我就没有了温暖的避风港;没有了朋友,就没有人和我分享喜悦了;没有了光明,我的世界将变得漆黑一片;没有了知识,我将变得愚蠢。“一番思想斗争后,我保留了亲人。此时,我真想靠在朋友肩上大哭一场,向她说句“对不起”。老师看见我们都做好了选择,一字一顿地说:“相信大家都做好了选择,也都明白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吧,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它吧!”同学们都笑着看向老师,没想到老师竟用一个小小的“选择题”让我们学会了珍惜。

  上了这节课,我懂得了:人的一生就像在做选择题,总是要选择,舍去一些,才会走的'更远。但到头来,就会发现所有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的。

  谢谢老师给我们上了这节课。这节课,我学会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相信它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心理的作文 篇6

  我从未想过,成长原来也有重量。

  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那个午后,玩心正盛的我拉着年幼的小表弟,躲开了家长的视线,偷偷溜进树木茂密的后山。

  年幼时渴慕的探险,总是新鲜而刺激的。总能窥见不曾见过的美好风光,仿佛连空气都弥散着甜美滋味。树叶的间隙闪射着缕缕金光,逆着阳光,金色的光柱中隐约欢跳着无数细小的颗粒。春风初生,春水初盛,一派盎然生机。我和小表弟边跑边闹,直到太阳西下,才疲倦地倒在落叶辅成的软垫上。时而相视一笑,时而哈哈大笑。

  “姐姐,我们玩了多久了?这是哪儿啊?”表弟先意识到贪玩得太久。确实,树林开始阴沉下来,白天那些随风摇动的新生的小树仿佛罩上了一片黑纱。我禁不住地打了个寒噤,沙沙的响声唤起我对恐惧最初的感受,仿佛奶奶故事中的山怪已悄然出现在我的身后,张开血盆大口,准备把两个不听话的孩子吞食入腹。

  行动快于理智。等我反应过来时,我已拉着表弟的手朝山下一路狂奔。停下来时,我和表弟正身处一片陌生的树林中。我咬咬牙,想碰碰运气,试着找到那条来时的崎岖路。然而未及我迈步,表弟的小手就抓住了我的衣角,我回头看着他满是泪痕的脸,听着他不匀的喘吸声,我沉默了。

  天快黑透了,我必须在最后一点亮光消失之前走下去。我不再犹豫,背起疲惫的表弟,一步一步,在逐渐微弱的光里寻找下山的路。星星和月亮出来的时候,我已经能看到村里家家户户亮起的灯光了。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我依稀看到了眨着眼睛的星星,那清冷的`光辉刺着我的眼睛。我努力眨了眨眼,想忽略掉那种酸涩的感觉,可凉凉的眼泪先我一步,顺着脸庞流下,打在落叶上,发出一声轻响。

  后山不高,下山的路也不长,年幼的表弟不沉,可我依旧走得气喘吁吁。是啊,表弟不沉,可为什么我的肩膀却感到那样一种重量呢?也许是我的后悔,也许是一种责任感,也许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心理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心理的作文:时间与心理01-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07-17

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的作文11-26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1-26

有关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01-28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心理描写02-02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02-02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_800字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