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时间:2022-08-23 08:21:44 心理 我要投稿

【推荐】心理的作文汇总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心理的作文汇总9篇

心理的作文 篇1

  看着你满头的白发,皱纹已盘曲在你那被风雨侵蚀的面容上;双手上只有厚厚的老茧再也没有以往的白嫩,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只留下岁月走过的无奈。爸爸我想对你说:“您辛苦了!感谢您一直支持着这个家,一直照顾教导我。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

  看着你整天沉浸在自己创建的世界里,妈妈我想对你说:“不要再伤害你自己了!不要再沉浸在那个虚无的幻想里了!”妈妈我多想这样跟你说啊!可你从来都不会听我的。你冒着生命危险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让我看到这个世界,你如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爱着我。可直到你病了,你却不再记得我是你的女儿,而我也被送到了别人家中生活。直到弟弟的来临你才清醒了点,可尽管我又回到家中生活;但你却不会再来教导我不会再给我买吃食,不会再温柔的对我,不会再抱我,不会再温柔的叫着我的小名。妈妈我好想对你说:“妈妈,再抱我一次吧!再叫我一次小名吧!”可是你不会再这样了,我有多么想告诉你:“妈妈我爱你!”可你不会知道,但尽管这样妈妈,我还是会一直爱你,一直陪伴着你,就跟爸爸一样不会放弃你一直爱着你!

  爸爸我想告诉你,你是我的榜样。即便你在别人眼中很普通,但在我心中你就像超人一样,虽然命运对你有些不公,但你总是义无反顾的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在我们面前你从不会埋怨不会哭泣,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总会一个人默默的流泪。爸爸我想跟你说:“你还有我,我会一直陪伴你。你可以在我们面前哭泣的,就连超人也会有自己的情感,所以爸爸你不用在我们面前掩藏自己的悲伤。因为我们是亲人,在我心目中你就是最棒的,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你!爸爸我会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一起陪你渡过一切,不管怎样你有我!”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我爱你们!感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不管时间会过去多久,我对你们的爱一直不变。也许多年后我会像爸爸妈妈一样,但是我永远不忘记是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你们是我人生启迪的老师是家人也是我所牵挂的一切!爸妈千言万语我只有一句:“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心理的作文 篇2

  小时侯,我很喜欢玩,常常放假时就要爷爷带我去越秀公园玩,而且玩地很晚才肯回家。

  有一次,爷爷又带我去越秀公园玩,玩着玩着,突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公园椅子上一端坐了人,那么另一个人想休息的话一定会坐到椅子的另一端;如果有人坐到椅子的中间,那么就很少人会坐到那张椅子上了。我也问过爷爷为什么会这么奇怪,爷爷说他不知道。回家后,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道理?那些人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不仅是这样,我看到人们排队买票时,他们相隔地也有一定的距离。

  长大后,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有关心理的书,里面有一篇就进了我小时候的一个疑问。原来那种自然的现象被称作“人的心理距离。”

  上面写了:每个人都有心理距离,通过分析,心理学家猜测那些人在想什么;坐在长椅一端的人本来只想休息,当另一个人也想在椅子上休息时,他就会迅速观察到在长椅另一端的人,这时他会对这个人起疑心,怀疑这个人不怀好意,为了安全起见,他会选择坐在椅子的另一端;如果一个人想到长椅上休息时,但那张长椅中间却坐着人,他也不会再去坐那张椅子,他当时会想:这个人装成大王一样坐在椅子的中间,肯定是“非善类“。

  这就是我小时侯发现的东西;就是人类千奇百怪的心理,这个发现启发我,要有好奇心,要关心生活中一些奇怪的事情,这样才能令你知识更广。

心理的作文 篇3

  是的,我就是一名学生。所以我的压力来自于这几方面的。每到期中考、期末考,老师们就疯狂的占课,紧接着就用“题海战术”来对付我们,让我们“淹没”在“题海”里。所以这一系列的原因,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俗话说“化压力为动力”。我们班就是这么干。还记得初一的时候。那时快期末考了,所以语、数、英三科老师们像吃了兴剂一样地占课,永远讲不完。语文老师前脚刚走,英语老师后脚就进门了。一点休息的时间都不给。但是,压力就是动力,老师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压力,那我们的动力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四班在奋斗,在“题海”里游泳,争取早日到达“岸上”。我们就这样“拼搏奋斗”终于让我们拿到了年级第一。老师们也眉开眼笑了,同学们也到达“岸上”。是的,老师给我们压力,同学们就“化压力为动力”,才会有这样的成果。

  没错,就是压力!你想想以前的中国多么落后,现在这么富强,这完全来自压力,世界各国带来的压力。如果不化压力为动力,中国那会像现在这样强大。哪会有今天的60周年开国大典。

心理的作文 篇4

  在我们六年级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了。

  今天我们就有一节心理健康课。课题的题目是“和爸爸妈妈做朋友”。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怎么能跟爸爸妈妈做朋友呢?爸爸是工作太忙。妈妈呢,每次还没跟他说几句话就因为种种矛盾就吵了起来,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呢!”我们在课上还进行了选择,其中有一条是这样问的:心里如果有秘密,最想跟谁说。里面有好几个,有老师,家长,好朋友等等!我们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好朋友。为什么有了事情不跟最亲的父母去说呢?这就不难发现有些家长根本就不理解我们,我们如果给他们说了,他们又不跟我们的观念一样。同学们都这么认为只要父母能理解我们就是最好的了。

  比方说我的妈妈,我在吃饭的时候给她说我们学校发生的事情,她不是不说话就说行了行了,烦不烦赶紧吃饭吧!可来到学校我们就可以给好朋友们开开心心的聊!不是说家长不爱我们,只是在理解我们那就更好了。这节心理健康课可讲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真好!

心理的作文 篇5

  每个人都曾经遇过挫折,不论是考试考差了或是比赛输了,都必须再接再厉,千万不可自暴自弃,当缩头乌龟。

  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武术大赛时,我毫无畏惧的来到现场,但是一看到对手眼神凶恶的盯着我看,我瞬间变成胆小的老鼠,吓得躲在妈妈的后面。可是逃避也没用,最后还是要上场比赛,于是我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打了一套忠义拳……等到所有赛程结束后,一看成绩。“天啊!”我竟然最后一名,我的心情非常失落,这时我突然回想起妈妈说过的话:“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这句激励自己的话语,让我再度打起精神,恢复了

  自信

  有舍才能得,经过这次挫败后,整个暑假我都牺牲在家吹冷气、看电视的时间,决定参加武术社团,把失去的找回来。拉拉筋、练练拳、跑跑步,为下次比赛做准备。在练习时,总会有些吃力,像是拉筋要忍着痛苦,努力压下去;跑步会喘,要调整呼吸。不过,这些辛苦是值得的,因为我永不放弃的精神,终于打遍天下无敌手,得到第一名的荣耀!

  “没有礁石,哪激得起美丽的浪花!”人的一生中,一定会遭遇挫折,虽然站起来时伤口会疼,但是要坚持下去、勇敢站起来,挺直胸膛,再往前跨一大步,未来必定有康庄大道等着我们!“跌倒了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你却赖在原地不肯起来!”在得到第 一名的过程中,我经历过了失败与挫折,但我并没有灰心,反而加紧脚步,督促自己迎头赶上,终于摘下了甜美的果实。

心理的作文 篇6

  就在上一周的星期三的晚上,我们46班举行了第一次心理班会。既然是第一次举行这种活动,而我作为一个其中的参与者,在心理班会结束后也是有着非常多的感触呀!

  在这一次的心里班会活动中,我也为班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参与班级组织的节目,所以我也是很了解这次在心理班会上出演同学们的付出。早在心理班会举行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多多少少的拿出自己的空余时间来排练节目,而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几个同学才下课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赶忙跑来进行排练了,让我甚是感动。

  同时,在这次心理班会中还有一些一直活动在观众席与舞台中间的人,他们是节目的'策划者,布置场景的人,为这次活动去借场地的人,置办活动所需物品的人等等,他们都在这一次的心里班会活动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演出开始之时,也是他们退场之刻。所以说,在这一次的心里班会活动之中,团队的巨大作用就豪无保留的体现了出来,而我作为当时的一个参与者,此刻的旁观者,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4班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虽然大家平时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等到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大家都能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团体这两字在此刻凸显无疑,能够看到这一点,我感到十分的高兴,而这也是我在心理班会举行之后所看见的。

  其次,关于这一次心理班会的表演与内容,在我个人看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一开场就是以个关于梦想的情景剧,而剧中也我们带来有梦想与没有梦想的人,他们以后不同的未来,以此来告诉我们要做一有梦想的人,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要虚度自己的光阴。期间我们也做了许多的小游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活跃了下班会的气氛,让大家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来参与这一次的班会活动,同时也有其他的各种表演,唱歌等等之类的。当然,表演之中也是有着一些问题,但我认为有问题是可以改正的,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举办这种活动,同学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好。

  最后,我也想感谢学姐与学长抽出时间来观看我们的演出,还有来进行节目录制的人员。

  我想信,以后,我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好,能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心理的作文 篇7

  我们将针对中国教育方式教会您,帮助您成为最优秀的父母!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七个方面,即智力正常、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心境良好、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好、主动适应并改造环境、人格健全和统一、心理发展符合年龄特征。

  事实上,做为孩子的父母也应该符合这些标准。但是要做到这些也并不容易。因为没有精神刺激或压力的人是不存在的,尤其是现在做父母的确越来越难了。无疑,做好父母的职责,首先需要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优秀的父母的心理素质应该是怎样的呢?

  (1)善于心理调节

  遭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相比之下中年人面临的各种压力更大,但许多父母不善于对自己做情绪抚慰,在生活中遇到点麻烦或受到一点委屈,回到家看孩子就哪儿都不顺眼,索性拿孩子当出气筒,这一切都将对孩子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好父母要善于心理调节。

  (2)自信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事业发展很一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常常否定自己。时间长了就会在否定自己的同时开始否定别人,所以她们在管教孩子时不容易看到孩子的长处,往往只会盯住孩子的缺点,并把缺点无限放大。理智的父母应该自信,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样才能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3)具有乐观精神

  由于受生活境况所累,一些父母本身对生活和工作悲观失望,凡事总往坏处想。整天唉声叹气,这对孩子也是一种精神打击,导致孩子的自信心极差,对社会和人生也悲观失望。心理健康的父母不但要有自信心,还要具有乐观精神。

  (4)不要对孩子过高苛求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容忍孩子的失败,这主要是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自己的心理又过于脆弱,她们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标准。不重视过程,只看重学习结果。这种教育观常常会使孩子丧失成长的乐趣。因此,对孩子不要过高苛求,否则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毫无他用。

  当今这个时代,做父母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孩子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直观地了解成人社会,他们自以为对成人世界看得很透,成人的权威也就丧失了。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有自己思想和权利的独立人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地和他们探讨问题,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孩子合格的父母。

心理的作文 篇8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一位没有多高文化的五十多岁的退休工人之口。她的收入只够日常生活开支,而且紧巴巴的,她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女儿的离开,憋屋里数月后终于出来见阳光,终于面对事实,终于有了笑意后,心境平淡中吐出的一句话,把一切外在的物质贫乏忽略。简单的五个字勾动了我的痛,我久久的惘然若思,这么一句现世人性的深刻心里的挖掘,完全是生活实践的总结,我不能不对只看电视和聊聊天,从不看书的她肃然起敬。

  现在人的缺失中,恐怕这是最大的缺失了。挥金如土的富豪也好,温饱线上粗茶淡饭的平民也好,他们的精神高度完全在同一线上,只不过富人的表现在于用钱来修饰,穷人的表现从劳碌奔波上显现而已。对于幸福、健康这些指标是同样的参数,完全没有阶级地位高低之分,心里的缺憾才是生命中最大的悲哀。

  拿这句话问母亲,她说她的缺失是不知道过早去世的外公的模样。那个死守古文,反对白话,为此宁愿放弃教书的职业,从而在家收徒教古文,饥饿来袭,把生的饭食留给家人,活活饿死的保守派,也给母亲留下没有一丝父爱的遗憾。而我的小脚姥姥又是如何地艰难拉扯三个孩子过活。除此之外,贯穿一生的惧怕就是刻入骨髓的饥饿感。母亲说现在还常在梦中纠缠她饥饿的神经——亲情和食欲的双重缺失。

  而于1957年出生的父亲,随后中国刮起了的共产风。娇惯大的爷爷自私自利的表现是弄到的食物独吞,奶奶和11岁的姑姑想法得到的食物总先顾及刚踏步又站不稳的父亲,那是如何无助的母女两人,致使后来奶奶无论如何无法原谅爷爷,他们的恩情也摇摇欲坠。以现在人的观点,爷爷完全是一个没有责任心,不知亲情为何物的男人,又是母女两人支撑着父亲的学业,致使父亲的肠胃在那时的干馍头白开水中腐蚀,至今留下一生身体和心理的伤疤。

  父母之间的情感他们从未提起,也许根本不是生活的主角,他们的主角是平实生活中的相互依存,相互习惯了的儿女牵系的亲情。我每次开玩笑地问及曾经的青春,他们都默默地回避,只有姑姑曾和我谈及父亲相亲时如何的不情愿,甚至用男子汉的眼泪向家人抗议,但抵不过姑姑和奶奶,还是把母亲迎进了家门,也守住了这份责任,彼此为一个完整的家紧紧地相扣着走到今。

  没有饥,没尝过饿的我们对于那种吃树皮啃树叶的饥饿感只能遥遥地想象着感受,那时人们身体的饥饿完全冲淡心中对爱的饥渴,恐怕他们那代人对“离婚”二字是完全不可思议,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想过,饥饿才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不幸,而现在的人们吃足穿暖之余,心里的饥饿发酵膨胀,爱情亲情友情无不显得萎缩中的不足,这些全染指上衣不遮体,酒足饭饱后的物欲的烙印,他们的深度全要靠金钱来酿造,生活的质量也要靠它来丈量,对此狂热追求的同时指标也越来越高,但心里的残缺却逆向而行,这些不但提高不了内心的幸福感指数,反而减弱下降,用无耻的堕落来削减内心的空洞。

  “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拿破仑这一句话对我犹如惊天之语,自从看到一直驻存于心。一个叱咤战场,名垂青史的推动世界政局的风流人物出如此之言,可见成功填补一时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但提升不了快乐感。

  其实,心里的缺失完全可以弥补,只要我们转换思路,给自己一定的自足感,除却自满滞步不前的那种。学会欣赏身边的事物,一朵花,一次聚会……完全可以有适时的快乐和心里的丰盛,这样的生活境界早已超然物外,心里的缺憾就是有,也该是昙花一现了。

  爱情不是不付诸行动的坐在屋里做着各种奇丽的梦,成为想望上的巨人,而又时时抱怨“痴情的女人死光了”,“痴情的有责任心的男人早已灭绝了”的感叹;友情不应该仅仅建立于互利互惠上,而应该多些心与心真诚的交流;亲情也不应父母单方的对儿女情感上的丰足,儿女对父母滴水之恩的回应……

  只愿人性的共同努力下,在消除外在饥饿,筹建物质王国的同时,不减负至少也减弱心里的缺失感,还一个内外都健康的欢快人生,让人间之情都在“我真换你真”中完善升华,让幸福指标向空气指标一样,日日测量,日日设法提升,如果外力确实让我们失之一二,我们又无法改变事实,就让我们从其它方面来弥补。遵循道德规范,遵循人性尺度,生活不完美也灿烂一片了。

  兄弟?规矩!

  镖门里的刘安顺被他的师弟算计了,一如当初张小强被他的兄弟算计。

  刘安顺和李希平反目,是因为李希平装不下去了,他不能再装作对戴戎除同门之宜外,再无其他。这个时候,狠狠地将了刘安顺一军,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步步紧逼,大有不共戴天之势。回头看他们从前,却也曾同生死、共进退,情同手足,何曾会想过会有今日?

  小强出事时,我的腰包很瘪,帮不了什么忙,彼时若无那个干数控的兄弟,很难想象他将如何拖着坡脚走下去。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小强决意买房,被那兄弟索要三万,为补那三万的缺,他选择了高利贷。昔日肝胆相照的兄弟就这样断送,事先也没有想到。

  李希平可能不会为了钱财与兄弟反目,但现在的人们会,可相同的是,他们都对不起“兄弟”两个字。

  《镖门》讲到了规矩,镖门的规矩。镖门虽灭,规矩还在。穷凶极恶的李希平最终醒悟,只求一死,以赎其罪。多么可敬可畏又可爱的时代!而今,是不及那百千分之一的吧。

心理的作文 篇9

  一、试纳阶段的把握及“硬任务”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发育和体态产生一种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心理,并称这一过程为“悦纳”期。其实,就是在学习方面,也同样存在这种心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每逢新学年开始,初二和高一两个起始年级纪律好、学风好。这是因为新的目标,新的环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同学的勉励,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教诲以及成人感、使命感促使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成人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成功,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不甘示弱,决心通过努力赶超先进,原先基础好的学生更加满怀信心保持优势。

  我们把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称为“试纳”。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占上风,思想活跃,容易兴奋,注意力比较集中。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维持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与学生心理相应的作文教学要在大纲规定的任务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加强口述作文训练。教师临堂命题,学生堂上即兴演讲,互评优劣,教师再从中选择典型重点评述。电化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录音,录相,并在辅导课上播放。

  由于录音、录相中插有教师的评述,学生既学范文,又明白优劣之理,收效自然会好。之所以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口述作文,是因为处在兴奋期的学生语言更富于激情,也最能直抒胸臆,从而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而这些恰恰是写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是以片断为主的小作文训练。基本原则是多体、多点、多角度,快速写小文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全面摸底,全面了解学生,又利于有的放矢,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要做到一练一讲,多练多讲,这就是所谓“硬任务”教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外物刺激兴奋期人的大脑时记忆效果最佳。

  这一阶段的作文批改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有些教师喜欢在接一新班课时把作文分压得低低的,在作文批改中大刀阔斧地删削,以求按自己的风格定式。其实大可不必。这些学生从各自母校来到新班级,带有各自的长处,应让他们自由发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说过:“在初春的时候,植物还很幼小娇嫩,那时太阳并不灼烤它们,它只给它们温暖,逐渐地使它们变茂盛,不到它们完全长大结果,不把它的全辐热力放射出来。园丁也用同样的原则,不把修枝的剪子用到没有成熟的植物上去。”我们认为“修枝”是必要的,“爱”应是出发点,“给予温暖”是最基本原则。

  二、“高原”阶段的突破及“软任务”强化

  在通常情况下,初一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进入初二、高二后分化的速度加快。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都有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两种相反的心理构成矛盾,形成一种“趋避冲突”。学生在第一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追求成功。但当初那种美好的憧憬经过一段学习实践,种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理想的圆月出现了缺口,逐步认识到世上的事物并不都是人们可以心想事成的。加上青少年各人的品质结构不同,有的能斩关夺隘,有的则畏缩不前。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意志坚定者,短暂的停顿后便又举步向前,意志薄弱者起初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心情开始焦虑,渐渐出现停滞状态,这种情形有时相当持久,相当顽固,这就是所谓“高原”阶段。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些人在起始阶段文章写得还可以,写了一段时间便出现了八股调,既很少离题,也不见有长进。还有些学生本来文学属上乘,越学越觉平平。

  这不是他们退步了,只是别人进步了,相形之下显得“逆水行舟”罢了。

  “高原”现象虽是学习过程中常有的现象,但课任教师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指望它自然消失,正确的态度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重在个别指导,而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多方面指导,更利于抓住症结点批。老师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结合进行心理指导。面批的一般要求是琢文析理,精细诱导,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让学生心悦诚服。特别是对那些作文痼疾,更要深入分析,晓以利害。

  有的学生会被批得面红耳赤,头上冒汗,这正是收效的时侯。这一阶段的作文布置,不宜全班一题,而应分类进行。如对议论文差的就多作议论文,记叙文弱的就多练记叙文,还可根据情况分得细一点。也就是说,作文的重点要放在矫正篇上。这种暂时的不统一是为了下一步的统一。作文指导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分量,教育他们在困难面前端正写作态度,鼓起勇气。要重新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有了这个前提再进行技巧指导。我们常会把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指导看成软任务,其实,它是“硬任务”教学得以深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特定阶段就更需要强化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在同一阶段出现“高原”现象,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高原”阶段,这里只是就常有现象和多数学生说的。有的学生即使经历了“高原”阶段,由于时间短暂而不自觉。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教师重视并及时突破僵持局面,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定势的调节及作文整、散训练

  突破“高原”阶段后,学生如同走过了艰难的羊肠小道步入坦途。很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会更多地考虑志愿定向、职业选择。他们的行为特点是情绪稳定、学习刻苦。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上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定势。

  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出现定势后,必须及时分析和调节,以保证向着有利于教学方向发展。

  定势调节的原则是“定势--不定势--定势”。在作文教学中,心理定势往往促进学生文章和文风成形,是有益的。心理的不定势往往促进创新,也是好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加以调节。定势调节的指导思想是“变”。从它形成起,教师就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去改变它、发展它,去创造新的定势。

  调节定势的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培养他们散发性思维,又要培养他们集中性思维。在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要整、散结合。例如,在议论文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论辩课,在论辩的基础上间以写整块文章。在记叙文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情境和情节构想课,在此基础上写复杂记叙文。教师经过精心选择,集中一批比较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观点分歧的题目,进行课堂争辩。教师要推波助澜,创制激烈的气氛,把争辩推向白热化。辩论可以迫使学生千方百计搜求论据,又千方百计运用它去自圆其说,多面论证就在其中。又因为是辩论,各自不仅要维护自己的论点,又要批驳对方的论点,求异性思维也就在其中。关于情节和情境构想,也称为想象课。教师拿出雏形让学生发散联想,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非常有益。辩论和想象的最后落脚点在于写完整文章。

  在自然界,常见涓涓细流中漂着几片树叶,有时由于流量孝流速慢而树叶呈相对静止状态。当加大流量或流速时情形就会变化。定势中也存在障碍物,这种障碍物需要荡起激情来排除,而辩论课、想象课正为了这一目的。

【心理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心理的作文:时间与心理08-12

心理作文08-28

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的作文12-24

有关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10-25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8-09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_700字09-07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疗伤08-13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心理描写01-09

关于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