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2-10-20 12:13:57 [第七单元]写一篇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热门】读后感的作文集锦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读后感的作文集锦5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徐霞客是明朝人,徐霞客喜欢读地理和游记,所以,他很想出去考察探险。徐霞客的母亲非常支持他。徐霞客20岁开始游太湖,在外旅游了30年。走遍了16个省和自治区,写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其实徐霞客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进行地理探险考察,他在地理学上最大成就,就是对岩洞,溶洞地貌的考察。

  现在人们进岩洞很方便,可是徐霞客进了250个溶洞,历尽了千辛万苦。有时他会踩到蛇,差点就被蛇咬。有时迷了路,会找不到出口。

  徐霞客走了500多条河,记录了许多资料,特别是关于长江的起源。徐霞客还知道很多植物的知识,他记下了150多种植物。

  徐霞客探险了30多年,终于累倒了。去世时,他的床头放着植物标本和写了30年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使我认识到徐霞客是一个做事执着、信念坚定的人,我也要向他学习。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前几日,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家》是一部能充分体现巴金先生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部作品 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文章的主人公——觉新,是巴金先生花费了很多笔墨才描绘出来的。觉新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有着很大的分量以及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觉新做为长房长孙,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为此,他出国留学的梦想破灭了,他心爱的梅嫁与他人,最终他深爱的妻子也因此惨死郊外,连在她临死前二人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他那毫无原则的苟且顺从,牺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别人的幸福甚至性命。这完全是因为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无疑义的听从着家人的摆布。觉新的悲剧,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将这一切过错都推给觉新,似乎也太残忍了。他如果不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如果不是长房长孙,他的人生还会是这样吗?可是,他就出生在这样所谓的“富贵之家”,又偏偏是长房长孙,他从一出生便注定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是整个家族的未来,他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家庭就是他整个生活的中心,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为重。因此,他很难把视野投向整个社会,也就不会针对社会弊端做出抗争。

  写到这儿,我已经开始不讨厌他了。相反的是,我好像开始同情他。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像高家这样的封建大家族也注定走向腐朽和堕落。家族的逐渐腐化令觉新认识到它所严格遵守的旧传统再也无力支撑起这个家,现实的巨大压力使觉新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始终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因而在纷乱的境况中他只有选择墨守。

  还值得一提的是,全文到处闪耀着青春的气息。三弟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坚定。他最初与俾女鸣凤相爱,但无情的长辈把鸣凤迫得投湖自尽。而后,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也许他会变的不富有,但等待他的将会是属于他的天空。在那儿,没有任何封建礼教的压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心。 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读了《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我常常也会想,大自然的声音好听吗?这篇课文让我感到,大自然非常的美妙。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作者桂文亚在这篇课文中用了许多拟人手法和比喻。她把蒲公英的'绒毛比作金黄色的头发,而风就在帮蒲公英梳头;把小蚂蚁们在树叶上的

  它们在做体操,又把从树上掉落的小酸果比作令蚂蚁们害怕的炸弹。雪花落到了路灯上,可是作者换了一种写法:小

  雪花落到了路灯的脸颊上。“微微一阵地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的融化了”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美丽温和……

  后来作者又“问”,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是的,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我们总能听到些什么。动物的声音我们也常常听见啦!

  作者说的很对,自从我们初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听,就不得不听。这些随时在我们身边发出的响声,我们怎么会听不到呢?

  我其中最喜欢的句子是: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风起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这一句中,我觉得那“她”字用的特别传神。当然,文章还有许多好句,我只是最喜欢这一句。

  这篇课文很长,但它收尾时收得特别好:你开始微笑时,轻轻的笑,大声的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这个世界,都在跟着你欢笑。

  课文虽长,可写得特别有趣好玩儿。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特地再到字典里查找了 “卓越”一词的解释----卓越:非常优秀,超过一般。那“卓越的教师”就是非常优秀,超过一般教师的教师了。想想自己,虽然教了半辈子的书,但“卓越”二字却是那样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太多。总归一词:惰性。

  彭老师在第一辑做卓越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中谈到“加强研究,勤于写作——留点文字在人间”。我们每天都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实践着。为了能把课文教实,不管这篇课文教过几遍,我都会重新备课。细看教学参考书,甚至上网调看别人的教学实录,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当然这教学设计是在脑海里构思,课堂上更多的是针对实际教学进行调整。毕竟平时上的课与公开课不同,公开课那是需要多次的磨与练,平时的课需要实在、有效。

  有时整堂课上完,感觉很不错,整个教学环节很流畅,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有时上得不如意,教到某部分时被卡住了,课堂虽结束却仍觉遗憾,会想下次得如何教才好。如果能在有想法的时候就将想法化作文字记录下来,从站上讲台到现在,起码也得记好几本了吧?可惜,一本都没有!惰!我也总为自己的“惰”找到合理的借口。比如:上完课,还得改作业,等作业改完再说吧;作业改完后,总得喝口水吧;晚上时间多,晚上再写……教学生很多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名句,可自己却……难怪,自己会远离“卓越”!

  读了彭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我得将想法付诸实际行动,争取离“卓越”近一点!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浙江就像一幅充满诗情的画卷,她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并散发着江南的温柔气质。我是一位来自他乡的民工子弟,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小时候,每当外出打工的爸妈回家向我诉说浙江的美丽繁华时,我便对浙江充满了向往。五六岁时,爸妈终于如了我的心愿,带我来到了浙江温峤,第一次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我就深深地喜欢上她,喜欢她的风光秀丽,喜欢她的气候宜人,喜欢她的繁荣昌盛……

  读了《与梦同行》后,我对浙江有了更深的了解,浙江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令我惊叹。我们一家就生活在浙江温岭的一个美丽小村庄——茅洋村。我们村紧邻城西工业区,一排排宽敞亮堂的居民楼鳞次栉比,一幢幢新型的厂房机器轰鸣,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纵横交错……这是我的梦中家园。

  当第一缕陽光射穿薄雾,小村便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清晨。此时,村庄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道旁的柳树低垂着头,柔顺地接受陽光的沐浴;草丛湿润中透出几分幽幽的绿意;不时有几只麻雀扑楞着翅膀从这边的稻田飞到那边的高树下……骑着单车穿梭在一幢幢居民楼间,随处可以看到房前屋后有老人在晨练,年轻小伙子在跑步;村子中央的活动场上,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上运动,嬉戏;工量具交易市场那早已是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已经开始买卖了,讲价的讲价,下单的下单,发货的发货……不远处的荷塘一片碧绿,一支支荷花亭亭玉立,姿态各异,有的含苞未放,有的全盛开了,有的好似害羞的小姑娘低垂着头,才舒展开两三片花瓣。一阵微风拂过,满池的荷花都在翩翩起舞,不时飞过几只白鹭和蜻蜓。路对面的稻田满目翠绿,稻子们精神抖擞地伸展枝叶……欢乐洋溢在村子的每个角落里。微风轻抚我的衣襟,笑容展露在我的脸上。这美丽乡村就是我的家!

  我在这儿生活了六七年,我知道这美丽的村庄是村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记得刚来这儿,我感叹这儿的繁荣美丽时,妈妈告诉我,她刚到这儿那会儿,这儿没有水泥大马路,没有大型的工具市场,也没有优雅的环境。这儿的人们大多以收集拆装废旧电器为业,环境污染较严重。随着村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还 有工具市场的兴建,好多村民转了行业,都做起了工量具生意,才有了今天茅洋村的美丽繁华。妈妈还 告诉我只要有梦,并且有行动,梦想都会成真。

  是呀,只要有梦想,相信都会有成真的一天,我的第二故乡——温峤茅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深深爱着的茅洋,这美丽乡村就是我的家。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的作文06-09

读后感的作文01-27

读后感作文04-10

读后感作文06-18

读后感作文精选:《欧洲笔记》读后感12-25

《童年》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800字06-29

读后感作文:《云南看云》读后感12-26

童年读后感作文600字_读后感03-08

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_读后感03-08

《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_读后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