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创作背景

时间:2022-08-23 14:35:58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欢迎阅读。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⑺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译文

  其一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心得

  诗人于武后证圣元年(695)考取进士,至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辞官告老还乡,返回越州永兴,已年届八十六岁,离乡近五十年了。鬓发斑白,人生易老,眨眼之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所以,诗人无限感慨地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唯一不忘的是乡情,不改的是乡音。回到家乡,走在路上,首先遇见一伙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好奇、礼貌而又热情地笑问这位东张西望,本乡声音却又非常陌生、风尘仆仆的白发老公公:请问您是从哪处来的客人?天真烂漫的儿童,这样稚口随便一问,却把诗人从沉浸在童年回忆之中,拉回到当前现实中来,他顿时醒悟,当年像眼前一样的儿童,已随无情岁月的消磨,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位反主为宾的原乡人,勾起了心中无限的感慨。诗题为《偶书》,诗中有问无答,五十年的宦海漂泊,世事沧桑,岂是三言两语答得了?就是倾诉衷肠,这些隔代儿童又怎么听得懂、怎么能理解?第一首绝句,就只有如此戛然而止。诗人心中涌起久久不能平静久宦伤老的悲情,眼前小小老乡问客的欢快情趣,产生既亲切又陌生、既甜蜜又苦涩的乡情,此时无法用词语来表达。全诗意境尽在不言中。

  其二是其一的续篇,诗人进家后,与亲朋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唏嘘不已。由于自己离别家乡,经历漫长岁月,人事变化,亲朋沉沦,消磨过半,引发自己深深的感叹!诗人在伤感之余,为排解心中郁闷,将眼光转向周遭三百里的“镜湖”。贺知章的故居就在三百里镜湖之旁,“人非物是”,诗人在“人事消磨”的悲伤中,感到欣慰的是澄清的镜湖水,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那儿时熟悉的涟漪,粼粼水波中,仿佛可见童年的身影。

  五十余年的乡思、乡愁,化作《回乡偶书》两首,字字真情、句句自然,发自心底、一气呵成。叶落归根。诗人回到家,没有多久就作古了,“回乡偶书”遂成天籁之作。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贺知章《回乡偶书》创作背景】相关文章: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赏析04-01

回乡偶书01-28

改写《回乡偶书》04-27

回乡偶书改写05-06

《回乡偶书》作文06-26

《回乡偶书》(改写)02-05

回乡偶书作文06-26

《回乡偶书》改写03-11

《回乡偶书》的改写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