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作文

时间:2023-01-09 12:37:59 思乡 我要投稿

【精选】故乡作文八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故乡作文八篇

故乡作文 篇1

  青草萋萋,白雾茫茫,最忆是运粮河畔的故乡。最忆,故乡清晨家门口的大石头,祖孙围坐的场景;最忆,仲秋饭桌上的香椿和那诱人的槐花饼子。

  夏天,故乡的清晨,记忆最深。

  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一般暑假我都在奶奶家度过。在乡下,清晨没有那么热,如果你晚上临睡前将拖鞋放在门外,早上脚一穿进去,竟会有几滴水珠在其中滚动呢。那滚动的水珠,那透心的清凉,是难以忘怀的。坐在门口,卖早点的乡邻,那拖长声调的吆喝远远地传来“卖糕了——”“卖油条——”。村间骑着三轮车的淳朴的乡邻,这是她们摸黑早起,为邻里乡亲们准备的早餐。这时,奶奶就会趿拉着一双布鞋,手中攥着一把零钱,走上前去,“二婶子,给我来两元钱的油条,切上块儿糕。”这糕就是给我买的,因为我爱吃。通常都是奶奶买回来,直接把糕在大门口递给我,把油条放在门口大石头上,进屋盛一碗稀饭,祖孙俩就在大门口,吃早餐了。我捧着糕,高高兴兴地啃;奶奶则缓缓地咬一口油条,喝一口稀饭,眼睛时不时落在我的身上,生怕我噎着。一会儿,便把稀饭端到我的面前,再三叮嘱道:“慢点吃,别噎着。慢点,没人和你抢。”清晨,家门口,大石头,一老一少吃饭的场景,就这样定格在我的生命里了。

  故乡,那个坐在石头上啃糕的小男孩,那个端着碗眼中满是疼爱的老人,记忆最深。

  仲秋,饭桌上的炸香椿、煎槐花饼子,记忆最深。

  临近中秋,奶奶就开始从早忙到晚了。为了中秋的团圆节,虽然她要准备全家老小三十多口人的饭食,但对她来说却是最高兴的日子了。为了让孩子们吃好,她会拿出春天珍藏在冰箱中的香椿芽。那香椿芽虽然历经春秋两季,但它那特有的香鲜又在她的手艺中毫无保留的释放了。为了让孩子们吃好,同时被拿出的,还有一小包的槐花——我的最爱。奶奶把槐花洗净,倒入和好的面糊中,将面糊倒入锅中,一小块一小块的煎,煎至两面焦黄,出锅盛盘。闻到这香味,我垂涎欲滴。也不管别人的目光了,我凑近煎槐花饼子的盘子,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填,浑然不觉槐花饼子烫手。常常吃的太急,吃到一半就开始打嗝了。为了多吃点,于是,我拿出了我的独门秘笈——捏住鼻子,喝一口水,继续吃。如果将水比喻盛酒,把槐花饼比喻成肉,那可真能依稀领略到樊哙饮酒吃肉之豪兴了。这个时候,奶奶是舍不得吃一口槐花饼子的。一次,我把槐花饼子举到她的面前说:“奶奶,快尝尝,可香了!”“我早吃够了,你吃吧。”她却把槐花饼子推回我嘴边说,“香,就多吃点。”

  仲秋节,故乡餐桌上,那一盘槐花饼子,还有奶奶忙碌的身影伴着岁月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了。

故乡作文 篇2

  故乡象一瓣含羞的丁香,梦幻般地在我忆念的河面上,轻盈、朦胧地跳荡,那丝丝缕缕的清香,连着我挥不去、剪不断的延绵乡情。故乡在我的心坎里,我在故乡的目光里。几十载的别离,踏破铁鞋千双,我碾转奔波于他乡的蓝天白云下。故乡啊,还清晰记得你“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悠然,记得我乡思时流转的目光,想要透过高高的云彩望到天的尽头,因为那儿有着我熟悉的乡音和一生难舍的亲情。碧绿盈盈的袁河,宛若一条长长的碧玉带,缠着绕着,滋润着每一寸乡土,慰籍着每一个心灵。拙朴的浮桥飞架南北,一头牵着新兴的城市,一头拉着沸腾的乡村,于水波兴起中,起伏跌宕,承旧启新

  天色微明,薄雾缭绕,古老的浮桥背负着希望,“嘎吱嘎吱”最先摇醒沉睡的乡村。勤劳的乡亲挑着一担担披红挂绿的辣椒、胖墩墩的大冬瓜等应市蔬菜,扭摆着腰枝,健步走在浮桥上,去城里的菜场卖菜,用自己的劳动丰富着城里人的餐桌,用自己的汗水操持着一家人简单的生活。待东方旭日喷薄而出,有那菜卖得快些的便已三三两两、说说笑笑,捎带回两斤肉、三两条鱼,心满意足地打了回转了。不时碰上挑了菜刚去的乡邻,见了他们,远远地便扯了嗓门嚷:“张家人,菜好卖啵?”“好卖得很勒,这不,日头刚露脸,就卖完了呢,上午还能赶着把那块花生地给挖了哦!”脚下生风,回家的路在挑子里咿呀如歌。

  夕阳袅袅西行,村头那棵老槐树披上了一件好看的金缕衣,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泻落下来,在地上留下芊芊的影。树底下围坐的老人已经散去,只有隔壁三婶还闷头在纳着鞋底。生着浮萍的池塘里,寻不到鱼的踪迹,只有几只肥硕的鹅在上演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闹剧。三五成群的孩童急猴猴地丢了身上的书包、牛鞭,三下五除二地脱了衣服,“哧溜、哧溜”地冲进了袁河,噼哩啪啦地溅起阵阵水花,开心地打起了水仗。有那谙水性的,屏了气扎个猛子,潜入水底,摸上一把纠结的水草或几颗光滑的卵石,便高举了向同伴炫耀。

  直到夜色直逼人,大人们才拖了疲惫的双腿回家来。在袁河里洗净农具,将酸痛的身体浸泡在凉凉的河水中,似乎一天的劳累也舒解了不少。陆续地,一盏、两盏,村庄里有灯光亮起,昏昏黄黄的,不是太亮,大多是瓦数较低的灯泡,高了怕耗电,浪费钱。依稀有饭菜的香味飘出,很家常的菜,却很诱人,让饿得发扁的肚子更加地犯起了“咕噜”。村头嬉闹的孩童们在大人一声高似一声的呼唤里,拣起丢在地上的衣服,忙不跌地往家里窜。鸡鸭也都早早地归了笼,眯缝着眼犯着磕睡,不知谁家的狗在斗架,庄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吠声,在静寂的夜里传出去很远很远。

  繁星闪烁,清风徐来,袁河里象是倒进了千万颗璀璨的宝石,晶莹闪亮。夜晚的浮桥,早已消散了白日的那份躁热,此时,浮桥少有人过往。大人孩子便挟了凉席,邀约了往浮桥上去,两百多米长的桥上早已躺了许多纳凉的人。找了块空地将席子铺开,一家大小就很舒适地躺了。星光灿烂,水波不兴,一弯银月倒映河面,平添几许诗情画意。耳畔呢呢哝哝的,是那小女儿的矫情;身边絮絮叨叨的,是那一家大小的活计。邻里乡亲的,也都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着。疲了,倦了,便合了眼在浮桥上睡去。河水缓缓地流着,凉爽的风儿轻轻地吹着,浮桥安静了,只在水波中轻摇,摇出圈圈美丽的涟漪,落在了乡亲的梦境里,就长成了一茬一茬的好庄稼。

故乡作文 篇3

  大家知道乌篷船的来历吗?乌篷船原名其实叫黑篷船的.,因为故乡方言黑叫做乌,所以才叫乌篷船。你们可不要以为它是很久以前的水上交通工具,而小看它哦!就算他是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但是现在还是有人在用的,并且用途和来历可不小哦!

  故乡的乌篷船大多数在江南,有脚划的,有桨划的,还有用发动机的。船头两侧,有两个狮子石头,我觉得狮子石头蹲在那里便有一种威严,前舱下船要走过好几级梯子,两边各有一块板子,可放东西。这里铺上板,就可搭成看戏台;在前舱和中舱之间,设有屏门,上面着写“寒雨连江夜入吴”,“月落乌啼霜满天”一类的诗句,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靠中舱的两侧有窗户;后舱设有睡铺和炉灶。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可容人直立,舱内可放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等等娱乐活动,但不适宜剧烈活动。船尾至少备有两支橹,我个人觉得航速在以前应该比较快,现在就不行了。

  过去,人们出去种田、捕鱼捉虾、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离不开乌篷船。乌篷船造的价钱低廉,制作比较简单,功能都健全。大的可载一二十人,小的仅能载三四人。

  绍兴是水乡,水乡是船的世界。水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去柯岩乘乌篷船玩玩哦!

故乡作文 篇4

  默默看着车窗外倒退地风景,距家乡的距离又近了几分,又近了几分,心底急迫等待着动车早点到达。窗外连绵的银妆素裹,给回春的大地点染了几分年味。

  我曾经一度固执的认为,不下雪的冬天不是真正的冬天,没有雪花点缀的春节也就失去了节日的氛围。

  一夜无眠,冷风轻抚。坐在电脑前,等待着出发的时间,眼睛虽然盯着电脑屏幕,可心儿早已飞回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常记故乡的道路,有些蜿蜒,走过犀牛巷向右转,往里走就是了。多年过去了,路还是那条路,景还是那些景。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深埋在记忆中的印痕。道路两旁,野草丛生,瓦舍之间,房屋相连,一间间散发着古朴气息的老屋在年轮面前轰然倒塌,一栋栋靓丽高楼在原地拔起,让这个远离闹市的地方多了一分现代气息,少了几分古朴的味道,长年失修的路灯像是年长的老者,戴着一副高深的老花镜,独自孤寂地照射出微弱的灯光,把昏暗的道路照得十分幽静,夜行的人们似乎不愿放慢脚步,匆忙而过。

  常记故乡的碧波池塘,一连成片,清澈见底,鱼虾共享,承载了童年夏日的欢乐与冬日的温情,涟漪使得水面显得分外妖娆,泛起的点点银光,直叫人沉醉其中,心旌摇曳。一望无际的河边上,田野里,道窄路长,泥泞不堪,曾经不知养育了多少辛勤朴实的人们……,或许只有到了这儿,我才能获得心灵的慰籍与精神的寄托,这大概就是对故乡的情感吧。

  “月是故乡明”,这种经过时间沉淀与岁月发酵的情感,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将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根。“孔雀东南飞,百米一徘徊,”此种情感,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回恋。

  “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情愫,摇曳在心中,故乡的印记,早已烙印至灵魂,心把故乡所牵挂的人,走到那儿都不会觉得是漂泊,眼睛望不到的地方,脚步可以走到,脚步走不到的地方,心可以达到。

  又到即将回程的时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暮色四合时,月光逐渐替代了夕阳,在入水的月光中,我抛却所有烦恼与忧愁,收拾好行李,等待着出发的时间。

  时间蹉跎而过,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了,预定出发的时间到了,提起行囊。今晚的上海夜寒星稀,寒风阵阵,我融入如水的夜色,向着心怀的方向,一路向北。

故乡作文 篇5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苹果、柿子,都熟了。秋天也是个美丽的季节,桂花、菊花都开放了。而在我的故乡。秋天是个淘气的小精灵!

  夏伯伯刚走,秋姑娘就踏着欢快的步子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我的故乡——长兴!柿子熟了,一个个挂在树上,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桂花也绽开了笑脸,笑吟吟的。小花朵藏在绿叶中,扒开绿叶,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映入眼帘,花很小却很多,颜色金黄,很讨人喜欢。桂花的味道更是远近闻名了!淡淡的,轻轻的。

  故乡的银杏虽然不像桂花那么香飘十里,不过还是很壮观的!从远处看是一片金黄,走近了看一“把把”小扇子落在你的头上,肩上,一摇头仿佛头上的树叶全掉下来,就像下了一场黄金雨!踩在银杏叶上,很舒服。还可以听到“呀,呀”的声音,银杏果圆圆的,像一个个乒乓球挂在树上,可爱极了!

  秋天这个小精灵,令人喜爱。它带来丰收,带来凉爽,这就是我美丽的故乡!

故乡作文 篇6

  清晨,曙光初露。

  故乡的土地上,我静静的伫立。一缕缕炊烟,打破了微蓝的格调。几只啁啾的麻雀,吵醒了静谧。北方的春天来的太晚,雨水节气,依然这样寒冷。远处的山,披着雪做的披肩,在那里证明着什么,近处的柴草垛,似乎让人看到些温暖。

  村庄还很安静。偶尔听得到几句人声。却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只吧儿狗,远远的在哪里冲着我吠,跳跳的样子逗得我直笑,也许是我太久不曾亲近这土地,它们都觉得我陌生。

  童年的回忆,就这样如风卷浪涛,涌来。

  面前的这条小路,是从我家到外婆家的必经之路。我用逐渐长大的脚,一年一年不知道走了多少个千次万次。记得原来路边有杏树。总是看着那花苞,或是绿绿的果实垂涎三尺。折几枝花,或是用棍子敲下来几个酸酸涩涩是杏子,都是欣喜若狂的样子,会一路跳着跑着哼着歌,去外婆家了。

  此刻立于此,恍然二十个年头匆匆逝去,不觉中,我已是而立之年。很多年在外面上学工作,回来的时间屈指可数。难怪村里的老大爷看见我,说我是路过要到南边更远的村子里去的,还告诉我怎样坐车。我也懒得解释我是谁家的丫头,就笑而不答。

  斑驳的墙壁,高低的房屋,空旷的田野,觅食的鸟鹊,都这样近切的在我的面前,这是多少回梦里出现的景象啊!只是物是人非,就连曾经的那一双在我身后微笑的眼睛,此时早已变成了一座孤坟。不知道那个孤独的灵魂,是否还常常徘回于此,常常记得曾经的纯真无暇。

  天很冷,气温在零下,没有戴手套,手指有些僵硬。握着手机,握着感动和温暖。纠结还是纠结的,只是对与错,是与非,我自己无法辩清。哪怕此刻我呼吸着故乡洁净的空气,头脑如此的清醒。

  车来了,一声鸣笛把我的思绪终止。车上满满的,都是外出打工的孩子们,我居然都不认识。就连表哥家的磊磊,也是老半天才认得。这孩子大概对我也有些陌生,过了段时间才喊我姑姑。看他们一个个挤在一起,脑袋凑到其中一个手捧着的平板电脑前喊着纸牌游戏,那样朝气蓬勃的样子。我欣然的笑了。岁月总是匆匆的在指缝间溜走,留下的什么,带走的又是什么。

  车子驶进省道,把故乡抛在身后。又要回去喧嚣的世界,又要低下头走路。刚刚这片刻的宁静变得弥足珍贵。回头望望,那片养育我的热土,渐行渐远,我竟然,泪眼婆娑。

故乡作文 篇7

  南国的冬,向来和别出不同。已是冬至,道两旁的树依旧葱郁苍浓,风过处,却不觉得刺骨,不像故乡的冬,寒得让人不愿动弹。“妈,菜刀钝了。”“那丢了呗。”“这么好把菜刀,咋不拿去磨呢?”“哎呀,爹,这都啥时代了,你还磨……”磨菜刀?或许是吧,十年,一切都变了。“磨菜刀——,磨剪刀——。”故乡冬日的黄昏,格外凄凉。光秃的树枝插在昏暗的天空,暗黑色的街道行人寥寥,一切似乎都失去了生机——除了那磨刀匠的响亮的呐喊声。一个衣衫褴褛小男孩匆匆的跑在昏暗的街头上,寒风吹入他空荡的衣摆,像一个憋气的布袋。他似乎在找些什么,眼神迷茫。“磨菜刀——,磨剪刀——。”他听到这个声音,朝着这个声音跑去。“伯伯,伯伯,我——我来磨我的——我的刀。”

  这个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从包里摸出一把早已钝拙的菜刀。“好叻!”那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围着一条深蓝色的围裙,黑中发黄的脸色被岁月刻上了一道道深沉的皱纹。他接过菜刀,坐在小木凳上,麻利地开始一推一退。嘴里问着:“诶?小朋友,你咋一个人来呀?”“我……”他刚准备开口,情绪却似乎一下子低落了下去“我妈她生病了,爸又在外地打工,我得做饭,但这菜刀是钝得不行了,我找你可找了好久。”“你这么小就会做饭?真能干!”磨刀匠抬起头,苍老的眼睛充满赞赏。小男孩扭捏着,腼腆笑了笑。

  刀磨好了,刀匠将刀递给了小孩,嘴角微微一笑:“快回去吧,别让你妈妈饿着了。”“伯伯,多少钱啊?”他摸摸自己的衣兜,掏出一枚脏兮兮硬币。“嗯……不要钱。”说着,从腰包里掏出几张纸币,“这些钱你拿着,去给你妈妈买些好药。”“伯伯,我不能要这些钱。” 磨刀匠却只将钱塞进小男孩手里,挥挥手示意小男孩离开。“快回去吧,你妈妈还等着你呢!”小男孩一步三回头,终于离开。磨刀匠摸摸自己空空的钱包,嘴角却轻轻往上提了起来。几个月后,小男孩又去那位磨刀匠,却找不到了,后来听一位摆摊的大爷说道:“哦,你说他呀,听说生了病,没见过咯!”小男孩心中一怔,手中紧紧攥着那几张纸币,眼泪氤氲了目光。故乡的风还是那样劈头盖脸吹来,不留情面。走过街角,好像又听到那熟悉的吆喝声,“磨菜刀--磨剪刀--”

故乡作文 篇8

  晚霞里的红蜻蜓,请你告诉我,童年时候遇见你,是在哪年雨后?

  狂醉方知酒无味,从此天涯沦落人。

  夜半时分被撞进心房的凉风惊醒,我茫然地眯着黑夜赐予我寻找光明的眼睛在暗夜的窗上寻找梦中消逝的图景,看清了吗?那远远矗立的,或许不是大厦;那近处跳烁的,或许不是霓虹,是故乡哪!是为我的肤浅所抛弃,而又最终遗弃了我的故乡!矗立的是连峰,跳烁的是星斗,连峰和星斗之间,夹杂着我沉重的呼吸和微弱的心跳。四壁模糊里回荡起一段熟悉的歌谣,我信口悄悄地拈来哼唱着,然后是歌谣里漾起的笑,在这笑的氛围里,倒头沉沉睡去……如果真有一种生命存活在梦里,那我便是属于这梦境的生灵,和缓的歌谣被凉风吹落,打着旋儿,为寒夜里唏嘘不止的鸣笛一片片扯破。

  我找不到我的故乡了!彷徨在仿佛全然陌生的土地上,不,这并非是土地,是柏油和水泥的畸形儿,我惶然回顾自己遗落的足迹,也丢进了故乡的岁月,溅起不可捉摸的涟漪散去。

  人实在是一种矛盾的生物,譬如他们可能会有两处故乡。

  不错,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客,独在异乡方为异客。扬州,这里确是生养我身体的地方。苏淮形胜,美丽之乡,千古风流。廿四桥上玉人箫,隋炀浪下广陵潮。隋唐极盛,康乾无双。长恨数点梅花亡国泪,枉费二分明月故臣心。一城赛天上宫阙,一郡并东吴繁华,沉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但这也仅仅是肉体的故乡呐,那么我还有更重要的,灵魂!他们又是否孕于斯而歌于彼呢?哦,我的故乡,牵跘了月亮,唤走了我的心魂。月,是故乡明。

  又是雨后半亩清塘,鱼戏莲叶间,萦着天光云影共徘徊。那远处为我所叛离的故乡,又渺归于何方?踱至夕暮,日尽天涯,迸出的红色是我的血。人道日落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故乡的概念镌进我的意识,被拉成与我的轨迹平行的长线。

  我那故乡啊,安卧在沃土之上,在波影之隙,青萍之末;我那故乡啊,零落在黄花之州,在东篱之畔,南山之阳。

  人间踩踏的是街道,故乡走过的是人生。流落他乡的人生,是伪造的赝品或粗制的废品,为此,我多么欢欣飞过童年的红蜻蜓,在故乡清蓝得可以掬上一捧的穹幕底下,载着我的魂魄一倏一忽地飞啊,拾来半朵云彩系上柳条,就是一架最纯美的风筝,风筝里还躺了一个小小的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和着故乡的爱抚咯咯傻笑。道旁的山花,莫要撷下她们呀,这是故乡好看的眉眼,手边的雾泊,莫要驱散她们呀,这是故乡密织的霓裳。淹没峰顶倾泻而下的瀑布云,多少次希望循声跋涉归来的我,依旧驻足人海观望不前。

  一脉叶片,吸足了阳光,温暖褐色树皮下每一寸向根延伸的血液,这血液也是我的心潮,即将涌入故乡的土地,这土地便是我循音归来的小径,迈上前,不,是漂浮起来,合眼,故乡是否已然明朗眼前?我虔诚膜拜的一方净土啊,是高尚的廓宇里不灭的宫殿,未曾被人涉足也不会有人发现,唯有降生没有死亡,我刚刚停留在这泥土上多少年?时间撑开的年轮会告诉我,空气里早已淡漠了我的太息。

  挣扎在无尽的梦里,迂回也攀不上故乡的天梯。霓虹背后东躲西藏的风敲开了我的窗,搅动那沉寂的墨瓶,捎来故乡寄给我的信。幸哉!故乡遣来的风,没有如我一般带着罗盘却指明不了方向,他把是地址刻进了信封,故乡才有的信封,冷却在手心,燃烧起内心。

  我又何尝不是昼夜辗转要思念我的故乡!

  好,明天,打点行囊,不,不,现在,不再需要我已经占有和控制的一切,背上我的心和我的梦,回了信,搭乘夜的末班车,沿索这封叶片生长的方向,那里就是故乡。

  毋要责怪我啊,故乡!我只是一名迷途的游子,四处探寻您的寓址,而现在,我已在路上。

  毋要忘记我啊,故乡!我是您的儿子,今天我回来了,请允许我吻一吻您的双颊。那缓缓流落的不是泉,是泪,是清甜的泪。

  原谅我吧,故乡,母亲!晚霞里的红蜻蜓,请你告诉他们,我那些红尘里苦行的胞兄们,我找回了失落的情节,我不再离家。

【故乡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故乡作文03-11

故乡故乡作文02-13

从故乡到故乡作文09-29

美丽的故乡_故乡作文03-10

故乡·情_故乡作文04-06

故乡啊故乡精彩作文04-07

关于故乡的作文:故乡的羁绊03-30

关于故乡的作文:我的故乡03-08

故乡作文600字 故乡06-11

故乡,故乡作文6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