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作文

时间:2023-11-22 09:02:39 我要投稿

共读一本书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读一本书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共读一本书作文

  共读一本书作文 篇1

  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书既像一位慈祥的智慧老人,不断启迪我们,教给我们怎样做人的道理;又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们面对面地交流,鼓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涌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勇于追求!正如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阶梯,更是人与人走到一起的阶梯。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交流彼此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

  现在,我和爸妈常常共同阅读一本好书或是文章。在读过之后,我们总是会谈谈各自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从不同的思考点来评析书籍能让我和父母更深地了解彼此。我在理解他们的同时,他们也能知道我的所感所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习的压力也随之增重,一天下来,常常感到十分疲惫。晚上本想看看球赛来放松自己,可每次我都被爸妈无情地催回房间。所以,常常免不了一场家庭风波。我知道父母如此大动干戈完全是为我着想,但是不好好放松,我又不肯罢休,这使我左右为难。眼看着就要升入初三了,我心里愈加焦虑不安。就在这时,一本书帮助我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无意之间,我和爸妈同时发现了一本名为《孩子别烦恼》的书。书中记述了一个男孩从呀呀学语到走进哈佛中的各种辛酸故事。我惊喜地发现:书中主人公哈里的经历竟和我出奇的.相似。哈里也因学习问题和家里闹了矛盾,就此离家出走了两周。在这两周中,哈里走遍了许多的地方,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体验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也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所感动。当他回到家中准备重新开始时,懊恼的父母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于是,三人重归于好。之后,哈里的父母不再过分苛刻地约束哈里,哈里也十分用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远大前程--哈佛。

  在读完了整本书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无比的喜悦。既然哈里的故事如此精彩,为什么我不借鉴过来呢?说干就干,正当我准备向爸妈袒露我的观点时,我惊喜地发现,他们也正准备找我。就在那一瞬间,我们的眼神交织在一起,于是一切明了,无需再多的言语,我们立刻理解了彼此。就此,我心中的焦虑也随即灰飞烟灭。

  经过这次事件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正需要的是互动,是了解。这种互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共读一本好书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它就像一座桥梁,能将两代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它就像一座山,将误解隔绝,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上前去……

  共读一本书作文 篇2

  翻开一本书,书页间淡淡的墨香灵巧的钻入鼻孔,指尖轻轻划过每一行字,嘴角轻轻上扬,心中流溢而出的感情,轻轻缠绕,任由思绪纷飞。

  对于书,我是喜欢的,因为书,还发生了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

  开学时,我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这些日子,妈妈竟对我严厉起来。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我快要升初中了,想让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好好考取一所好的中学,对于妈妈的苦心,我也知道,但有些时候,令我不能理解。

  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我便打开了电视,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这时,妈妈走过来,又念起紧箍咒:“怎么一到家就看电视呢,你都上六年级了,很快就要升初中了,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妈妈见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便“啪”的一声把电视机给关上了。并生气地说:“以后每天中午都不许看电视!”“哦,知道了。”我嘟着嘴,蛮不情愿的答道。心里面满是委屈。对于妈妈这样的做法,我很不理解,难道因为我将要升中学二剥夺我看电视的权利吗?

  这天,我拿回来一本书,名字是《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她的名字叫金玲,她身材较高,长得胖胖的。金玲善良、正直、宽容、大度,艺术上的感觉比较敏锐,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孩子。金玲的学习成绩中等,作文是她的强项,数学差一些,有粗心的`毛病,但金玲的知识面较广,一些需要综合能力解答的题目往往难不倒她。她表面上嘻嘻哈哈,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内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她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为了她小学升初中考一个好的学校,给她准备了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想尽办法给她补习,尤其是她的妈妈为了能把她的成绩搞上去,简直比文章中的主人公还急,可谓动足了脑筋。我觉得,我的妈妈的心态与金玲妈妈望女成凤的心态一样,所以,便请求妈妈与我一同看。妈妈禁不住我的再三请求,终于答应了。这本书的情节,离我们的生活太接近了,仿佛说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读起来是那么流畅,很快就读完了。

  妈妈看完这本书,沉思片刻,对我说:“你说我是不是对你太过严厉了呢?”听到这话,我赶紧附和道:“当然了,老妈。自从我上了六年级,你整天对我那么严厉。有时候写完作业你都不让我看会儿电视,要知道劳逸结合才是最重要的嘛,还有啊……”我还没数落完老妈的一条条“罪行”就被打断“既然这样,我也给你一些放松时间,以后中午回家和写完作业后可以允许你看电视,不过,可不能耽误学习哦。”“耶,我就知道老妈你最好了,万岁!”我激动得差点一蹦三尺高。

  书,你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书,你如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着我们。书,你更像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带我们去遨游知识的王国!

  共读一本书作文 篇3

  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写了多少读后感了。或□澎湃,或婉约多情,或慷慨激昂。每每与先贤对话,心里都会激起难以忘怀的感受,那缤纷的世界总是让人炫目。可是,今天我的心情超越了以往!因为今天我是和孩子共同阅读的,孩子对书的理解,竟如此单纯直接,让我感触颇多。

  孩子喜欢看书,而我喜欢买书。于是,家里就成了书舍。从《上下五千年》到《十万个为什么》,从《动物世界》到《世界未解之谜》,从徐志摩到泰戈尔……书是买了很多,也看了很多。可是一起阅读还是第一次。我让孩子选择,其实,我心里想让他选《张爱玲散文集》的。那些透露出淡淡馨香的字句在笔端婉转流淌,心悸也随处可见。可是,他选择的是《杰出人物故事》里的诸葛亮。孩子喜欢诸葛亮,尤其喜欢模仿他摇着鹅毛扇的样子。《赤壁》这部电影,也是翻来覆去的看了无数次,每次都把他小小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这部儿童版的诸葛亮在我看来写得很简陋,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了诸葛亮少年时候的事迹,以及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故事。语言也比较单调,孩子却看得很认真。孩子的世界里,英雄人物是永远的偶像。

  等他读完,我也认真地读了起来。啧啧啧……诸葛亮真是个上进的人啊,原来他什么书都读。我故意这样说道。孩子撇撇嘴:“少见多怪。”额。这臭小子,居然敢鄙视我。为了显示家长的权威。我很快阅读完了,问他:“你觉得我们应该向诸葛亮学习还是应该向刘备学习啊?”小家伙想了想:“诸葛亮要学,刘备也要学。”“呦,都学?都学些什么呀!”“学习刘备的不耻下问,学习诸葛亮的`博学多才”呵呵。这臭小子还能总结了。“徐庶呢?”我故意这样问他。“额。徐庶,徐庶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啊。”在这个故事里,徐庶只是个配角,可是作用却是不小的,因为有了他才引出了刘备的三顾茅庐。要是没有徐庶的无私推荐,刘备可能还不认识诸葛亮呢,我这样引导孩子。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看他似懂非懂的样子,我知道现在给他讲这一层早了一点。孩子的世界里,干净得没有一丝功利。

  读完书,该写读后感了。他找来一张大大的纸。用他那东倒西歪的字体开始写。嘴里叨念着:“我得先介绍一下诸葛亮本人。”然后,摇头晃脑地写道: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看着他一丝不苟的样子,我开心地笑了。孩子的世界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殿堂。

  走进孩子的世界,让我们回归单纯。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之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孩子!

  共读一本书作文 篇4

  寒假初,我迷上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有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有众多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看后如身临其境,使我流连忘返。

  读书不仅要细看,更要讲究方法。

  在读书时,我会选择勾画法。

  在阅读时可以勾画出四字成语,可让自己记忆深刻,利于积累;勾画出佳句,可以积累一些修辞手法,也可以学会一些写作手法;勾画出有疑问的地方,在阅读时找到答案,或者借用网络查找答案,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培养了自己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样一举三得,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妈妈看我读得如痴如醉,也重新阅读了《三国演义》。

  比起我,妈妈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妈妈阅读时会反复读这本书,仔仔细细地记住书中的内容、重要人物,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妈妈不但能够记住很多故事情节,而且能够形象具体的概括出书的主要内容。

  读完这本书,我和妈妈都意犹未尽,我们探讨起了书中的人物。

  在本书中,我们最喜欢最佩服的还是诸葛亮,我敬佩地说:“诸葛亮真是奇人呀!在《诸葛亮草船借箭》一章中,诸葛亮竟能提前了解当天的天气,最重要的是还能准确地知道当天的风向,真是厉害!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能探知曹操的性格、心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才能取胜。

  ”“是啊,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全军覆灭,四散飞逃,诸葛亮居然能够算准地点,埋下伏兵,以少胜多,果真是神机妙算。

  ”妈妈接着补充。

  我接着说:“诸葛亮这空城计真令人叫绝,在城中空虚的时候,能想出空城计,可见诸葛亮有着很大的智慧,一人强过百万雄师。

  ”“没错,但人免不了犯错。

  诸葛亮因为重用了马谡,而失去了战胜魏、吴国的大好机会,真是可惜,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呀!”妈妈意味深长地说。

  “不过,刘备虽然谋略不胜诸葛亮,但是他极重情义,对于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十分照顾,并且至死都不会改变,真是让我也自叹不如。”我说道。

  妈妈对我说:“可惜张飞、关羽被害死,刘备急于复仇,损伤了不少兵马。

  看来,冲动是魔鬼,人一冲动,不知会出现什么意外,我们做事一定要冷静。

  ”……亲子共读不但让我和妈妈友好交流,增进情感,更拓宽了知识面,让我们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体会、感悟更加深刻。

  假期中的亲子共读让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以后我会和妈妈坚持读书,共同进步。

【共读一本书作文】相关文章:

与家长共读一本书的作文01-28

与父母共读一本书作文01-28

共读一本书作文通用11-15

亲子共读一本书初中作文01-28

共读一本书作文(通用36篇)03-11

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作文02-11

与父母共读一本书作文400字(通用33篇)02-21

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作文2篇(通用)09-21

推荐一本书作文(共15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