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作文

时间:2022-09-06 11:02:22 生活 我要投稿

数学与生活作文合集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与生活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与生活作文合集8篇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1

  数学王国是丰富多彩的,是神气美妙的,它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像一只只小蚂蚁,在寻找着食物。哦不,数学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我铅笔用完,准备买十支铅笔。俗话说得好:“货比三家。”我连忙逛了三个书店,先把每个书店的铅笔价钱记下来。回答家,我把价钱报给爸爸听,爸爸没有思索,立刻回答出:“商城书店,最便宜”。我有点半信半疑:是吗?突然脑子一开窍———我何不用数学来解决这问题?我回到书房,对这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我思索着:“商城书店”6支3元,还送1支;“新华书店”每支0。7元;“东方书店”每支0。6元,然后用总价便宜1元。我想在学校里做应用时用通分,我何不来试一下,当我把“商城书店”的价钱和支数化成分数后,脑海里冒出来一个大问题———送一支如何算,我绞尽脑汁想不出来,只能放弃着一条路,突然眼前一亮,我何不这样———买十支"商城书店的价钱:3÷6=0。5元,10—1=9支,0。5×9=4。5,所以在“商城书店”买10支要4。5元:买十支在“新华书店”的钱:0。7×0=7元,所以在“新华书店”买要7元;买10支在“东方书店”的价钱:10×0。6=6元,6—1=5元,所以在:“东方书店”买10支要5元,因为4。5元<5元<7元,所以在“商城书店”买10支铅笔较合算。果真如此,在“商城书店”10支铅笔只需4。5元。

  数学在生活中也是节钱的大好方法,所以我们要到“大海”中去寻找更多利于我们的好处。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2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很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就可以解决身边的许多问题。

  一天,妈妈给我了9个硬币,说:“这儿有9枚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够将假硬币找出来?”我说:“这还不简单!”,我接受了任务。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像没什么不同嘛。我又用东西敲一敲,声音好像也一样!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币和假硬币的重量肯定不一样!妈妈笑了笑,给我了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说:“嗯,假硬币的质量轻一些,但我只有没有砝码的天平,你想办法把假硬币找出来吧。”

  我先把硬币分成了3份,然后天平的两边各放一份。天平没有反映,我想假硬币肯定不在这2份里面。但我不放心,从天平上拿下了左边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开始时没什么反映,但左边的这端慢慢的翘起来了,哦,假硬币果然在左边的这3枚硬币里。我又拿出了左边硬币中的2枚称,好像一样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币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来。“对,你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出生活中的数学题,真不错!”妈妈说。

  其实,我只是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只需称两次,就从9枚硬币里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币。

  所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不但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如果你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你就会发现数学——原来是那么有趣。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3

  今年国庆节,爸爸在家休假,他把我叫去说,你们学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今天爸爸要来考考你。我非常自信地说,考就考呗,谁怕谁啊,请出题。

  爸爸想用一块长1。5米,宽0。8米的'红布,做一些直角三角形的小旗到工地作标志用,小旗的规格两条直角边都是40厘米,你帮算算这块布总共能做多少面小旗。我一看题,觉得真是“小菜一碟”!在我们班随便挑一个学生都能算出来,还想难倒我!然后就提起了笔“唰,唰,唰”地写了起来。150×80=12000(平方厘米)40×40÷2=800(平方厘米)12000÷800=15(面)。一会儿就做了,我得意洋洋的提给了爸爸。

  爸爸看了我的答案,却说我这是错的,并说我没有认真分析。我很纳闷。爸爸看我似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来一张纸,试着让我用画图的方法去解答。一画图就发现每一排的三角形都画不到边,这样我不就把剩下的边角料也算进去了吗?肯定算多了面数,不可能有15面。我仔细分析刚才画的图,终于明白了其中道理,只能算一排能裁几个三角形150÷40=3(面)……30(厘米),再算能裁几排80÷40×2=4(排),最后算出共能裁多少面3×4=12(面)。爸爸看了我的答案,满意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夸奖我爱动脑筋,不愧是我们家的数学小博士。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大图形的边和小图形边的长度不成整倍数时,不能用大图形的面积除以小图形的面积来计算。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学得活,用得灵。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美食节又到了,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随着欢乐的人群,来到了美食广场。节日的广场是人的海洋,美食的天地。

  可以坐着吃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只能一边买一边吃,一边吃一边买。一串鱼丸两块钱,妈妈给了我十块钱,我买了三串,找回了4元。接着我要吃鸡腿,妈妈又拿了100块钱,站在旁边看着我,我胸有成竹地跟湖北的女人买了三只,我想,三乘以五,等于十五,那么,用100减去15,就等于85了,我跟妈妈说,是不是要找回85块钱呢?妈妈笑咪咪地看着我,“为什么呢?”我解释了一下,接着,她果然找回了85块钱给我。我心里乐滋滋地,原来学数学的作用这么大,处处用得着数学呢。吃完了美食,我们又去购物,妈妈一眼相中了一种暖色的被单,各买了大、小一床。大的38元,小的28元,妈妈给了100块。妈妈说:“这下,要找回多少呢?”我歪着头,掰着手指,算了算,低声说:“找回34块。”“妈妈说:“为什么说的这样低声呢?”“因为我不知有没有算对。”“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孩子。

  要想学好数学,除了兴趣,还要有信……”我瞥见她给了妈妈35块,正要说多了一块,妈妈已经给了她1块了。我皱起眉头,但仔细想,就想明白了。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跟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一定要更加认真地学好数学。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5

  几天前回家做习题时,做到一道解决问题的策略题目:五年级春游时有48名同学要过河,只有一条船,而这条船每次最多载11名学生,船到对岸去时要用三分钟,回来时要用2分钟,这批学生过河至少要用多少分钟?看到这题,我乐了:“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出在同步上,有没有搞错呀?”想着,我飞快地写出了解题方案:3+2=5(分钟),48/11=4(次)……4(名),5*4=20(分钟)20+5=25(分钟)答:这批学生过河至少要用25分钟。

  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一看,这一题上被老师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叉,看着这个叉,我愣住了:没错呀,48/11是船运几次能把学生运完,得4次,但还有4名学生没过去,也就是说应该是4+1=5(次),而每次一来一回要3+2=5(分钟),5*5=25(分钟),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怎么会错呢?带着满腹的委屈我找到了老师,向老师请教。老师看着我的样子,笑了。他抚摸着我的头说:“我们不能什么事都看表面现象,要多联系现实生活。就这一题我们想想看,你究竟在哪儿出了状况呀,你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运学生的情景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听了老师的话,我闭上眼睛想象起来,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对呀,学生运完了,船回去的时间就不能算学生过河的时间了呀,应该在25分钟里面再减去2分钟船回去的时间,就是学生过河的全部时间呀!我怎么把这一点给忘记了呢?我拍着自己的脑门,自责地想着。想到这儿,我又仔细地把题目考虑了一遍,然后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我的话,又一次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这就对了嘛!”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要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就会少出错。第二:做任何事都要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呀!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6

  数学王国知识多多,我们在学习数学时应该认真仔细,善于思考。

  我遇过这样一题:环绕着公园的池塘边栽着柳树和海棠。每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有2棵海棠,一共有240棵海棠。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我开始这样想:柳树之间有2棵海棠,共有240棵海棠。列式应该是:240÷2=120棵。可是妈妈却说还要加上1才对,我似懂非懂,就依了她。第二天老师发下来的作业上却改了是错的,答案是不需要加上1。于是我和妈妈一起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原来“环绕着”的意思也就是说形成的图形是封闭图形,是不用加1的。假如把池塘边看成是一条直的路,那么结果就要加1了。妈妈说,怎样把这两种情况结合起来看呢,我们冥思苦想。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种方法,我说,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把一条路看成一条线段,结合上面那条题目,结果就要加上1,如果把这条线段弯成封闭图形,也就是说小路变成池塘边的形状了,那么两端的端点合成一个点了,那么另一个端点上的树就多余了,所以就不需要加上1了。妈妈竖起大拇指直夸我聪明。

  通过这题的思考,我明白了:做题一定要懂得方法,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全面懂得题目意思,才能保证做题准确无误。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7

  我渐渐进入梦乡,仿佛被一层浓雾包围住了,不过一会儿,浓雾散去,我“哎呀‘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等我站起来,突然,走来一个四四方方的机器人,“想得到奖品吗?”机器人用试探的语气问,一听到有奖品,我兴奋地来了一个筋头翻过身来,我随着机器人进了一个迷宫,它说:“先给你一个智力测试,一个大罐子怎样塞进小罐子里?”我不假思索地说:“把大罐子摔破,塞进小罐子里就行。”这是我刚才摔出地灵感。机器人不服气地说:“八个西瓜怎么分给九个人?”我说:“八个西瓜汁就行了。” 机器人被我气得传感器坏了。我进入了迷宫,出现了一道墙,那墙说:“想过我就得回答一个数学问题,625×64×25=多少?”幸亏我学过奥数,我列出递等式:=(625×16)×(25×4)=10000×100=1000000这道墙倒掉了,我看见一个洒水壶,便捡起来,看到一些美丽得花朵快干枯了,我便给花浇了点水,花又有了生机,花儿对我说:“回答一个数学问题才能走12400÷25=多少呢?我又列出递等式:=124×100÷25 =124×(100÷25) =124×4 =496花儿不说话了,我走了一会儿,发现前面出现了一片荆棘丛,其中,最大得一棵荆棘说:“回答我一个问题吧,对了可以拿奖品,题目是:有一个财迷总想使自己的钱加倍增长,一天,他在一座桥上碰见一个老人,老人说:“在桥上走一个来回,你身上的钱便会增加一倍,不过每走完一次要给我报酬32个铜板,财迷走了一次,看真的成倍增长,就给了老人32个铜板。五次以后,财迷便一个铜板都没有了,你知道财迷原来有多少个铜板吗?我又列出了式子:(0+32)÷2=16(个);(16+32)÷2=24(个);(24+32)÷2=28(个);(28+32)÷2=30(个);(30+32)÷2=31(个)那个荆棘丛变成了绿油油的小草。我边走边想,那财迷真笨。我能看到奖品了,但还有一条小河在拦路,河上出来了一道算式:1378×1000÷125。我会意的写下了算式:=1378×1000÷125=1378×(1000÷125)=1378×8=11024 河上架起了一座小桥,我飞奔过去,刚想拆开奖品,突然感觉很刺眼,原来是一场梦,太阳公公会心地笑了。

数学与生活作文 篇8

  数学与生活孝陵卫中心小学 六(4)班李瑞琪以前,我一直认为数学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东西,可就是那件事,改变了我对数学的看法。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气炎热,爸爸下班后,带回来一个滚圆的大西瓜,看着那黑绿相间的美丽条纹,我都快要垂涎三尺,于是我自告奋勇地来切西瓜。

  我刚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说,“我来考考你,有两个方法:第一种,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种这个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妈妈吃四分之一,给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给你,你选那一种?”听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没想,大声说:“我选第二种!”爸爸笑了,说:“你仔细想想看。”我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求最小公约数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约数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于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余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于六十分之十五呢,当然应该选第一种啊!

  于是我有些难为情的对爸爸说,刚才我没仔细想清楚,现在我知道了应该选第一种。“哈哈,没关系的,想清楚就好,来,你来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两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红红的瓤,咬一口,这瓜可真甜啊!从这件事后,我越来越明白,数学真的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啊!

【数学与生活作文】相关文章:

生活与数学作文05-10

数学与生活作文07-25

数学与生活02-08

作文:生活中的数学05-18

我的数学与生活作文05-14

生活里的数学作文10-02

生活中数学作文08-19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08-07

数学生活作文03-31

生活中的数学的作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