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架生活作文”发展主体人格

时间:2021-05-31 15:52:46 生活 我要投稿

构架生活作文”发展主体人格

  将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在作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折射出的主题理念。如何唤起学生对作文生成“主动表达”的情感态度,在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活动中凸现其主体性,从而促进其主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因应引进“生活作文”这一作文教学策略,颇得反思性崭获。

构架生活作文”发展主体人格

  一、关注生活万象,引导主动表达

  在“生活作文”教学界面,我们注重激活“调查作文”这一程序的运行,即作文不限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分析、比较等能力,以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形成,进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科学认知度。我们倡导学生广为接触社会生活,要求“了解生活,发现题材”,重点引导“思考生活,研究生活”,从中获得大量写作题材,催发人格悄然成就于判断、选择的过程中。如学生张乐选取班级生活的一种现象,即“教室的门一推开就发出一种声响”,老师夹着教本欲进教室,这一“信号”提醒同学们做好迎候老师上课的准备,师生皆大欢喜。谁知,“时间久了,有人把开门声演义为另类”——一种恶作剧式的故意捉弄,惊扰了同学们的惯性思维。于是,这种声响不再起到提示上课的功用,师生进入课堂角色也就不那么有序、和谐。作者反思而昭示全班同学:“没有诚信的人,就没有诚信的门!”一语既出,发人深省。此文被市级文学刊物《江山文艺》发表后,以选材的独特与立意的深邃受到读者好评。

  在“调查作文”这一概念的教学探求中,我们经常训练学生写作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实用文体。作文选题紧扣中学生生活实际及其兴趣爱好,如“我家的变迁”、“咱们新农村建设方案”、“咱班同学业余爱好的研究报告”等,还倡导学生利用假期参观游历,预设学生考察自然、考察社会的作文选题,指导学生写作游记和考察报告。与此同时,我们还瞄准作文训练同其他学科的契合,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置于作文教学的视野之中,树立起作文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和作文教学有益于生活的教育价值观,如我们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一炉砖厂做调研,通过座谈了解砖厂存在的历史渊源,指导运用地理、环保知识研析砖厂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侵蚀与损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这一传统产业市场发展前景的瓶颈,借助网络查阅建材业重大技术突破的资讯,学生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土砖厂透视》,行文材料丰富,文字组合得体,说明清楚,论证有据,给读者带来不少思考。

  采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的教学尝试,唤起了学生对作文的“主动态度”——就作文训练而言,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写作文是自己想写,还是为完成任务而写,这对作文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评价作文的标准各式各样,但最首要的标尺是学生有无写作的积极性。积极性、主动性是健全人格的要素之一,是人的生活的一种原动力。“生活作文”的基本标准就是积极、能动而不是被动的写,培养人的生活的这种原动力的起点就是有意识的语言活动——“生活作文”。在“生活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坚强人格。实践证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越发浓郁,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就随之越发弱化而后荡然无存。

  二、开放探究过程,鼓励自由表达

  作为现实兼而富含教育思想深度的作文教学方法,“生活作文”的内涵就在于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人格,这就要求我们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一并开放作文的探究过程。

  关于作文的真实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一方面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但教师既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又是学生作文的评判者,这就造成学生作文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写给老师看,甚至为了获取高分而投其所好,不惜违背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实,于是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的现象普遍存在。试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如何去形成和发展?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就更不必奢谈了。为此,在“生活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主动地写,剔除“真实性”模糊,清晰把握其两个层面的认识:内在的真实,即学生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意义、价值、美感、规律性等;并力求这两个层面的真实的统一。在探求中,我们深刻体验到孩子有孩子的真实,因而允准学生写作的题材、表达是完全自由的,倡导学生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才写,这样学生不是逼着写,而是(自由地)自己想写就写,学生热衷于生活记录、自我成长史一类的写作方式,不少学生把日记细化为生活实录、成长日记、心理秘本等版本,写出了许多高水准的文章,我们指导学生107篇作文发表于《黄冈日报》、《鄂东晚报》等市级以上报刊,80%以上选自学生自由日记,如学生陈新写周末回家,家中空荡荡的:妈妈去了村子里的赌场,小姑告知参赌的妈妈被派出所抓走了,“我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能使妈妈改邪归正,退出赌场,我宁愿六亲不认”,符合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心理感受特征,习作写出了内容和感情和谐的真实。本文就出自作者的快乐日记。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都较为有限,这一缺欠必然影响在作文过程中的选题、审题、构思、立意及表达,倘或再加上学生写作时自我封闭、各自为阵,势必造成学生写作困难,对其作文兴趣也产生负面影响,而集体讨论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的碰撞中发现新的写作角度、表达方式、构思立意,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克服对写作的畏难情绪,降低写作难度,活跃学生思维。如一位女生在日记中写下了一个14岁女孩的秘密——有不知姓名的男生飞来“让我脸红心跳的文字”,上周双休日又接到“我……我……”“欲言又止”“反复无常”的男生电话,“妈妈不堪骚扰,痛骂了我一顿,本周日旧戏重演,闹得我家鸡犬不宁”,女生在文中对这一行径予以严厉谴责、恶毒谩骂,甚至写出“待本姑娘明察秋毫,查出元凶必将招呼一帮人好生修理一顿”的心念。文章内容和感情的真实性勿庸置疑,我们予以充分肯定。而作文的立意和结尾表述显见偏激。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我们采取对主人公的技术处理,援引此文就这一选材理当如何选取写作角度,如何构思立意组织集体讨论。学生群情激扬,见仁见智,但多数学生倾向,本文应采取率真的事件陈述与温婉的心理描写,含蓄表达自己的担忧。在虚心听取同学们的发言后,作者修改了原文,于结尾处写上:“如此‘际遇’令我猝不及防,完全扰乱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我该怎么办?”并给日记加上题目《“另类”资讯传过来》,被我们推荐发表。

  上例启迪我们,集体讨论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效排除学生学习的自私心理。通过集体讨论,还校正了学生遇事处事茫不知措甚至狭隘、过激的不良心态,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青春困惑的有效疏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样,作文教学的作用已突破语言能力训练的范围,扩展到学生主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高度。

  三、维系主体人格,激发个性表达

  作文过程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要求学生作文中要“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这些主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意志力,同时高度肯定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劳动,利于引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志和个性表达,促进其自我成长。

  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随意选题,题材从自身日常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感受的体验、评价则以学生的自我满足为唯一标准,这样做旨在将作文从形式训练中解放出来。学生在训练中写出了不少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优秀习作。如七年级陈柯《脚印》一文,通过描述“雨后的稀泥巴路真不好走”,妈妈让“我”跟进她套靴在稀泥巴路上留下的一步步脚印照着她的套靴印记走上去,感悟至深,“突然间,这种熟悉的语言让我明白,这是母亲教会我怎样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坎坷。首先是为我们打下稳固的基础,示范走好人生的.路。”

  以想象作文、调查作文、集体作文、成长作文为体式的生活作文,决不排斥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的语言是作文出彩不可或缺的构成,优化文章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荐读或选取范例解析语言的精彩,并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在提携语言能力、增强文章内涵韵味上,我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时时留心社会出现新词汇、新句法,善于借鉴新鲜有趣的另类语言来装点自己的作文,对网络语言、广告词、流行歌曲、手机短信等媒体语言要巧妙借用活用或推陈出新,同时注重从文本阅读中揣摩语言的曼妙。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明显增强,个性化表达能力见长。如学生李凡文章《走读生的4:48》行文流畅,语句隽永,堪为一例,兹摘抄如下:4:48,是走读生闻鸡起舞之时。每天凌晨的4:48,我一定行进在离家上学的途中,我是一名走读的中学生。∕4:48,是走读生踽踽独行之时。天还是那么黑,虽有满天星,也许正是住读生睡得最熟的时候,我却了无你们的享受,体验着孤独、寒冷、恐惧的无奈,天地我独行。∕4:48,是走读生切肤痛感之时。我依稀看见早起的农民在田间忙活,油然而想与他们一样身份的双亲为了生计的艰辛,我的心就灼痛难耐。∕4:48,是走读生萌志图强之时。每见求索生存的农民父辈,我就热血涌脑,立志成才,回报家乡。而求学的我与卑微的农民父辈一样,弱势人惟有在大众休憩的苍穹下先行寻梦,才或许能够获得成功的青睐。∕4:48,是走读生左右逢源之时。我呼吸新鲜的空气,体悟到领于人先的豪迈;它磨练我坚韧的意志,增强了我博击风雨的战斗力,强健我的体魄,提高了我抗御风霜的免疫力。∕4:48,是走读生厚积薄发之时。对于酣睡的人们,它可能是梦中编织的海市蜃楼,我却是穿越夜幕的星辰。晚起的莘莘学子,你们的父母,4:48已是他们为你们铺垫宽广前程而辛勤劳作的一个个起点。∕4:48,是走读生信念希望之时。我坚信有付出必有回报,明白最迟到的光明也要在 7: 00 不可阻挡地如期走向我们。∕4: 48,是走读生无上荣光之时。也许晨曦和曙光追随着我而洒在校园。我是光明的使者。

  在着眼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学生作文不仅反映出语言能力,更反映出其思想水平、道德认识、价值观念、情感方式和兴趣意志,学生的人格与其作文密切相关,这正印证了古人提出的“文如其人”观点。“生活作文”的教学涉及人格形成、认识方法、交往方式、审美观形成等多元的、综合的教育领域。所以,我们应从教育全局出发,将人的发展纳入作文视野。

  一言蔽之,作文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人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在强调人文主义的今天,构架“生活作文”,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到人的主体性和主体人格的形成发展上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构架生活作文”发展主体人格】相关文章:

人格11-21

作文:人格的尊严07-31

人格的成功作文10-07

人格初中作文11-14

人格与尊严作文06-13

人格的尊严作文10-23

珍惜人格作文05-18

发展改变生活的作文800字07-31

发展改变生活作文800字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