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时间:2023-05-06 08:06:46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关于忆清明作文合集九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清明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忆清明作文合集九篇

忆清明作文 篇1

  随着天气转暖,花儿开了,叶儿绿了,天地澄明,风和日轻,清明节转眼就到了眼前,想起清明节,脑海里满满温馨温情的回忆。

  儿童时代,清明节的记忆与鸡蛋和秋千有关。

  老家的习俗,清明节这天,不论穷富,都要给家里的孩子煮鸡蛋吃,一人两个,多者不限。我们家穷,偏偏孩子又多,我们姐弟三个,加上和姐姐只差一岁的小姑,算起来有四个小孩,最少要八个鸡蛋,这对当家主事的奶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自打开春鸡开始抱窝后,奶奶每天都盯着鸡屁股,每下一个蛋都会喜滋滋的收起来,攒到八个的时候,我想奶奶会长出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刚煮出来的鸡蛋暖暖的,卧在手心里,看着就那么可爱,一开始舍不得吃,用红纸染了,红彤彤的,带着一股喜庆。小朋友之间,会拿出来互相炫耀,比较,看谁的鸡蛋更大,更圆。把玩半天,实在忍不住了,便吃掉一个,另一个忍了又忍,还是没忍多久,又被我小口小口的吃掉。吃完了便眼巴巴的盯着姐姐的那份,姐姐看我可怜,再把她的那份给我,我等于一人吃了两个人的鸡蛋。我小时候就是那么馋,为了一口吃的,可以什么都不顾,没脸没皮。

  老家的院子里有几颗碗口粗的榆树,奶奶拿绳子绑了,给我们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我们几个就在院子里争着吵着闹着荡来荡去,奶奶在一旁看着,笑而不语。一般是我和弟弟坐的多,姐姐和小姑轮流在后面推我们,姐姐只比我大三岁多,但从小就有姐姐样。大了以后,有一年清明节去大姑家里,看到她家门口的空地上也有一个小秋千,一个小男孩坐在上面,一个小女孩在后面推,我估计那小女孩肯定是小男孩的姐姐,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一种感动油然而生,有个姐姐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起我们小孩玩的小秋千,大人玩的大秋千就要复杂多了。我们家门口是个三叉路口,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正适合用来荡秋千。记得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村里好事的大人便开始张罗开了。通常是几个老者指挥着一帮青年后生,搬来打麦场压麦子的石头碌碡做底座,上面架上“门”字型的架子,四周有六根绳子从不同的方向固定住,架子上有两个铁环,绳子拴在铁环上,一个秋千就做成了。

  清明节那段时间大概是人的心情最惬意,最放松的时候。远离了冬天的严寒,脱掉了臃肿的棉袄,棉裤,人的身子一下轻快了很多,随着身体的轻快,精神也自由了,有种想放飞自己,拥抱自然的冲动,荡秋千便是宣泄这种情绪最好的方式。大人们打秋千不像我们小孩子,享受那种荡来荡去的惬意,大人们享受的更多的是那种刺激,那种从精神到肉体彻底的奔放。荡的好的人飞起来几乎可以与横梁齐平,看得人心惊肉跳。每到此时,这里便成了乡村快乐的海洋,谁都可以去试一试,一个人荡,无数人看,有叫好的,有起哄的,有相互较劲的,品头论足,笑声不断。最受欢迎的是男女组合,相对而站,轮流发力,只见两人不断蹲下起来,那情形多少有些暧昧的`成分,让围观的人笑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组合,女的一方一般都是泼辣的、已婚的女人,未婚的姑娘恐怕都会躲得远远的,唯恐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落到自己脸上。

  其实,清明节荡秋千古已有之,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就有这样的描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只不过,苏夫子描写的这位荡秋千的少女大概是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她在春光明媚的早上,兀自打着秋千,没心没肺的笑着,却不知,她银铃般的笑声引发了墙外一位后生的相思之情,他在墙那边徘徊很久,渴望一睹姑娘芳容而不得,春潮泛滥,百爪挠心,像一只发情期的公猫。

  中年以后,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无数次在乡村行走,再也没见到那种高高的架在碌碡上的大秋千,即便小孩玩的小秋千也难得一见,大概,在席卷全球的物质享乐主义大潮裹挟下,即便是乡村,对这种简单质朴的,带有田园气息的运动也早已不屑一顾了吧。

  中学时,清明节给我的印象是扫墓。

  学校地处乡镇,距离县城的烈士陵园有十几公里,一大早就走,以班级为单位,举着红旗,列队而行,一个学校的学生怎么也有几百号人,长长的队伍可以拖得很远。行走在绿色葱茏的原野上,行走在蓝天白云下,春风鼓荡,春意盎然,人的精神格外愉悦,十几公里的路程并不觉得有多么遥远。到了那里大概十点多种,无数个学校的学生汇集到一个广场上,红旗猎猎,人头攒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声势自是浩大。

  按照程序,先是领导讲话,然后请当年的战斗英雄讲话,最后是学生代表宣誓,代表一般选模样周正,根红苗正的,往那里一站,表情严肃,苦大仇深,声音则洪亮高亢,郎朗上口。宣誓词大概意思是,我们要牢记先烈事迹,继承先烈意志,不忘阶级斗争,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我们因为离得比较远,只能听个大概意思,鼓了几次掌,喊了几次口号,讲话也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是自由活动。大家顿时如蒙大赦,作鸟兽散,烈士陵园顷刻成了儿童乐园,犄角旮旯里到处是疯跑打闹的孩子。

  烈士陵园建在一高高的土丘上,翻过这座土丘,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县城,四八年解放军攻打县城时,这里成了主战场,反复拉锯多次才得手,因此,这片土丘里随处可挖出大把的子弹壳,有的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擦拭后依然黄澄澄的。后来,这些子弹壳成为我们放鞭炮的道具,将威力巨大的雷子塞在里面,点着后一声有些沉闷的轰响,子弹壳蹦起老高。

  记忆最深的是上大学时的一次清明节,好像是大一,班里组织集体活动,清明节那天到英雄山野炊。为此,前一天,我们买好了猪肉,鸡蛋,蔬菜,火腿,面包、啤酒等等,借来了锅碗瓢盆,就等着去山上美餐一顿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七八个负责带东西的同学先行出发了,我背了一箱趵突泉啤酒,用背包带打好了,背在身上。那时去英雄山要先去工业北路粮站附近坐3路车,然后到大观园倒4路车,一路艰难前行,于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英雄山。

  我们出来时天下着毛毛细雨,下车时成了中雨,等冒雨爬到山顶集合地点,雨突然停了。我们七八个人分头行动,有的去捡干燥点的枯枝树叶,有的去找砖头石块架锅垒灶,有的去找稍微平整点的地方摆放案板,万事俱备,就等着大部队的到来。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望眼欲穿,快两点了,别说人影,鬼影都不见一个。估计是看着天下雨,这帮懒虫都不来了。这时,忙活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我们几个一合计,再等下去也是徒劳,背回去对不起我们一上午的奔波劳碌,干脆吃了算了。

  于是,我们开始生火做饭,七八个人各有分工,会炒菜的当大厨,手脚麻利的切菜,啥都不会的当火头军,一通忙活下来,居然也搞得像模像样。因为是三十多个人的口粮,七八人吃,肯定是绰绰有余。肉足有六七斤,火腿好几块,啤酒整整两箱,这对我们这些平时碗里有块肥肉都要窃喜半天的穷学生来说,无异于满汉全席了,那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眼角眉梢全是喜啊。肉是五花肉,切成大块,劲道,饱满,咬一口满嘴流油,浓香四溢;酒是易拉罐装的,打开后丝丝冒气。我们几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感觉仿佛不是在英雄山,而是在梁山泊忠义堂群雄聚首,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好汉瘾。

  不知过了多久,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都有了些醉意朦胧,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都在晃动。天依旧阴沉,但雨是彻底停了,空气中氤氲着饱和的水汽,潮湿而清新,松林中有一种青草的味道,有一种酥软的土壤的味道,好闻极了,我们一行人踉踉跄跄、相互扶携着蹒跚下山。

  等回到学校,已是华灯齐放,月上柳梢头了。

忆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到清明,天空下起了雨,我抬头看了看天,细细的雨丝飘落在我的脸上,我分不清哪滴是雨哪滴是我的眼泪……

  每次当我看到她原来用过的东西,看到小区的健身器材,看到她经常替我浇水的那棵我种的小树,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奶奶的模样。奶奶个子不高,很瘦,手上几乎没有什么肉。她长着一头花白的头发,不多,齐着耳朵根。她脸上像树叶的经络一样长着好多条皱纹。她眉毛很淡,在眼眶处形成了两道弯弯的细线。奶奶的牙掉了好几颗,前面的牙齿还有点突出,一笑就都露了出来。

  记得有一次她在饭桌上给我们讲广东话,她说了半天“番豆”,我和妈妈居然一点儿也没听懂。直到她指着盘子里的花生告诉我们,这就是番豆,我这才听明白。她还给我们讲别人听不懂她讲话而闹出的笑话,我们听得哈哈大笑,奶奶也咧着嘴陪着我们开心地大笑。

  奶奶因为瘦很怕冷,就算是夏天,睡觉也穿很多衣服。我总是跟奶奶一起睡,不敢开空调,怕把奶奶吹感冒了。夏天总会有蚊子在耳边嗡嗡叫,奶奶怕我热,又担心喷花露水也不起作用,总是拿着一把圆圆的蒲扇帮我赶那些讨厌的.蚊子。有一天半夜,我突然醒来,奶奶半坐着靠着床头,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手里的扇子还不时地挥两下。

  奶奶腿不好,走长了,腿就会痛。但她从没在我面前喊过痛,不管刮风下雨,每当我放学,都能在校门口看到她温和的面容。有一次放学,刚进小区门口,一只凶恶的黄狗狠狠地朝我扑过来,我吓得转身就往奶奶怀里钻,奶奶哪里经得住我猛的回头一撞,一下子摔坐在地上,腿骨折了。我内疚地看着奶奶,她一边安慰我,一边挪动着受伤的脚,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去年奶奶病重的时候,她曾跟我说:“勉,如果奶奶死了,你一定不要哭啊!要听奶奶的话!”当我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我真的一滴眼泪都没掉,妈妈还骂我太没良心了,其实她哪里知道,我是听奶奶的话,我在心里哭。

  当我一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就酸了,奶奶已经离开我大半年的时间了,可是在我的心里,奶奶好像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并没有永远离开我。

忆清明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缅怀先辈的日子里,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烈士陵园扫墓。

  进入陵园,道路两旁一排排苍劲翠绿的松柏像一位位列队整齐的士兵,日夜为我们的英雄守墓护灵,低垂的杨柳也似在静静地哀悼。我们顿时安静下来,生怕惊动了九泉之下的英烈们。我们默默地,默默地顺着人流依次向前走去。迈上台阶,进入二门,一座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映入眼帘。它静静地矗立着,直插云霄。上面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纪念碑前面高高悬挂的挽联格外引人注目: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整个会场庄严肃穆,前来悼念的人们井然有序。

  不一会儿,悼念活动开始了。鞭炮齐鸣,哀乐阵阵。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仿佛看见了无数的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一场场胜利。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他们抛家舍子,前赴后继,甘洒热血,无所畏惧。烈士沈东平和十七名勇士,在熊熊的烈火中壮烈牺牲:十八岁的李小毛,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八个敌人同归于尽;王金堂面对残暴的匪徒宁死不屈,被敌人抛尸野外,邵蛤蟆、效信趁、李文甫、高何全、秦向东......还有许许多多革命英雄,为了未竟的革命事业,甚至未来得及留下他们的名字。我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感动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的功绩与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辉。

  在自由活动中,我来到英雄长眠的地方,把手中的白花一一摆放在两个无名英雄的墓碑前,默默说到:“先烈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未竟的事业我们一定会完成,你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此时此刻,多么华丽的言辞,多么感人的豪言壮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们的英雄付出了所拥有的一切——青春、生命,可是连名字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们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的敬仰!

忆清明作文 篇4

  烟味浓浓,在空中升起,就像雾一样飘向四方,不知不觉间,清明又至,虽然不见“雨纷纷”,但是一如既往的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不一样的“烟雨”里,我的思绪好像伴着烟气飘到了远方……

  平实朴素的渭南,住有我的一位姥爷和一位姥姥。我怎么也忘不了,一个晚上,西安的另一位老爷叹了口气,喃喃道:“一鸣,你知道吗?有你那渭南姥爷,以后可没你那渭南姥姥喽……”我竟说不出话来,心头塞住了一样难受。

  我的灵魂不知又到了何处,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鸟儿们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晨风吹着窗棂,一切分外美好。我的渭南姥姥拂开门,见我醒了才放心进来,一个大、亮、带着勃勃生机的橘子橙子被送到我手中,顿时,我的鼻子里荡漾着浓郁的香气,正如绕梁的余音,久久不散,原来橙子被切开了“盖”,金灿灿,黄橙橙的果肉露了出来,又有一个勺子到手,我迫不及待的便开吃了,小脸上挂满了笑容,一颗颗大颗粒的果肉在嘴中化成酸甜的果汁,春光正荡漾。姥姥看着我,眉眼间不禁露出极慈爱的笑,接过橙壳,将里边灌满了开水,再用嘴轻吹防烫,小心翼翼放在窗沿上,“再等一会就可以喝了,小心别洒了啊!”姥姥叮嘱着我,眼中宠溺的光,就如同窗边照在橙水里的春光,泛起些金黄,在小院里,秋千上,房间里,我好奇的小脸上荡漾。

  那时候夜里睡觉,姥姥紧紧的看着我,怕我夜里掀被子着了凉,把她自己的压风被盖在了我的被子之上,我感到分外温暖,逐渐有些难耐,不一会,汗就钻出来,我趁转身,掀了被角就想出去,谁知不等我彻底掀开来,一只干瘦的手伸了过来,又把我盖得严严实实,是姥姥,她竟然一直看着我,生怕我着凉,……每晚如此,姥姥自己总是很晚了才睡。

  姥姥的被子就像她的爱一样永恒,没有因为天气稍转暖减少,因此,我热出了痱子,姥姥紧咬着本来就显得苍白的嘴唇,盯着我布满红点的脊背,“怎么会出痱子了呢?”她喃喃低语,无限心酸、心疼流溢而出,只见到她用干瘦的手,从装满烫水的大木桶里抽出来一条毛巾,泛着滚滚热气,白净的同时又有我整个背部那么宽大,那么烫的一条毛巾,竟不能摆脱姥姥干瘦的手,这是什么力量呢?接着,一股巨大的热量传到我的脊背上,不断散发着炙热的.气息,那热度是过热的,烫也无法形容,可我却不能觉察,热的过头的毛巾只能使我感到最真诚,温度最高的爱,姥姥给了我很多,这份爱的温度是大木桶里的烫水,地下汹涌的岩浆,永不停息的烈火,夏日火球般的太阳!这爱与我融为一体,蒸汽升腾形成的白障后,是一颗晶莹的泪珠。

  清明时节,烟雨纷纷,映出那慈祥的面容,关切地看着我,问:“一鸣,最近咋样,上初中开心不?”故人已逝,却留下一份羁绊在我心底,留下无限的爱与我融为一体,仿佛那位姥姥,随时可以在我面前,笑看着我,给我一切温暖与慈爱……

忆清明作文 篇5

  清明节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我看见妈妈和爸爸的身影,兴奋地嚷叫起来。因为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妈妈早晨四五点钟就从县里赶过来了,为的就是扫墓... 清明节扫墓随想 清明节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我看见妈妈和爸爸的身影,兴奋地嚷叫起来。因为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妈妈早晨四五点钟就从县里赶过来了,为的就是扫墓。 这天早晨的六点三十分,爸爸问我要和他一起去扫墓吗?我爽快地答应了。 在路上,我突然发觉爸爸的手里比以前少拿了一样东西——鞭炮。我觉得很奇怪,心想:爸爸会不会是忘了拿鞭炮了呢?于是,我用惊讶的眼光望了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会带着鞭炮来的啊?” 爸爸听了我的话,回过头来,然后亲切地对我说:“是啊!我今天确实没带鞭炮。” 爸爸的话音刚落,我马上接上了嘴。“那您为什么明知道又不带来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他于是对我说:“那是因为今年这儿发生太多火灾,所以不许燃放鞭炮,难道你没有看告示吗?听了爸爸这段话,我脑海立即浮现出那张告示来,上面确实有不许燃放鞭炮这一条。 没想到爸爸还挺守规的嘛!

  在扫墓时,我看到了许多来扫墓的人,但他们好像没把那张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来,他们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这里,我想到社会中又有多少个这样不守规的.人呢?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罢了,但它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规的话,那该是多么和谐的一个社会呀! 让我们做一位文明人,好吗?那现在就行动起来吧,改掉以往社会中的陋习,让一个崭新的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吧!

忆清明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想起这两句诗,我就会想起已经去世的故人。

  今年清明节,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家乡扫墓。回去的路上,路边的油菜花和樱花都开放了,小草也从睡梦中苏醒。

  该扫墓了,爷爷从包里拿出供品和纸钱。他说:“我来给你们烧点儿钱……”说着,爷爷又让我给老太磕头,他的表情也越来越严肃了。想起小时候,我一回到故乡,老太就过来抱着我亲亲我。我心里仿佛有个声音在说:“虽然你去的有点早,但你在我心中是活着的'……”

  清明节追忆的不仅是亲人,还有先烈。我又想起前几天我们去给革命烈士扫墓的情景,那一刻,许多英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尤其是杨靖宇将军,在他死后,敌人把他的肚子剖开,里面全是树皮和棉花,日本人看后,也向杨靖宇将军深深鞠了一个躬。还有赵一曼,不管敌人用什么酷刑,她都不说一句话……

  这个清明节,让我缅怀那些已经过世的故人和先烈吧!

忆清明作文 篇7

亲爱的爷爷:

  您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到清明,人们总会对逝去的亲人寄托思念,我也一样。为此,我第一次提笔给您写信,虽然,我知道您永远不会收到,但我还是将我对您的思念表达于纸上。

  您去世得早,但尽管您的背影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模糊,我还是永远不忘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患着病为我早起买早餐;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时却将遥控器给我;吃饭时总是不忘给我夹菜……还有许多许多为我好的时刻,我将它们永久地保存在我的“时光册”里。对您想说的话像衣架上的.衣服,我一件件取下“试穿”都没有合我心意的,一件都没有,以至于知道您走的那一刻我都没来得及说。但其实,那句话只需要三个字就能概括——我爱您。

  就在您去世的半年前,是一个寒假。那天,我就在您家住,天气冷得很,屋顶上已是结了一根根冰棱,我早早地醒来,却发现您不见了,只有奶奶正坐在客厅里编织帽子,我问奶奶:“爷爷呢?”“他呀,自然是去给你买早饭了。谁让你是我们的乖孙子呢?”奶奶回答道。您回来时,我看到您手上的东西可不止早点,还有糖,一种我最爱的“菜糖”,有可乐、青菜等造型,味道也各不相同,还会送塑料小刀或小叉子。“呐,你最爱的糖,我看到路边有卖就买了。”那时的我还小,没说声谢谢就拿走糖和早点。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恨自己。那些小刀叉我都收集了起来,而您,却再也看不见了。

  如今,我已快要上初中了,但是,您却无法知道了。千言万语,也都道不尽我对您的思念。望着您的墓碑,不禁感慨人生为什么会有这生与死的界限!不,也许,您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天天快乐!

  您的孙子:方XX

  20xx年3月19日

忆清明作文 篇8

  车在蜿蜒的路上行驶着,紧贴着地面同它一起上下起伏,我的思绪也沿着这条弯曲的路回到了从前。

  还是一样的景象,在我心中却是无比陌生了,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去祖坟山的经历是非常新奇的。清明节去祭祖父母带着小小的我,站在了山底下,我望着前面没有台阶的山来了兴致,像探险一样冲在前方,想着第一个冲到山头。接着,父亲和母亲就带着我找到了目的地,开始了一系列的祭祖的程序,我迷迷糊糊地跟他们一起做,他们说了些让我似懂非懂的话,之后就启程回家了。

  而现在我又走在这条路上,接下来的流程早已熟悉,但我没有心思去完成。空气是闷湿的,天空是阴暗的,这是下雨的前兆。终于到了山下,我们下了车,我提起祭祖用的物品,踏着沉重的步子走上山去,我一步一步地走,走的很慢,呼吸困难,脚下的润湿泥土发出细微的声音,好像在安慰我。终于走到了,可我看着眼前的景象,眼泪禁不住滚落。那是一块墓碑,立在几个其他墓碑的正中间,那是爷爷的墓碑!眼泪止不住,我便放任它在脸上肆意淌过。天空中也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我的脸上和泪水混成一团。

  我想到小时候爷爷教我看三字经,他念一句,我念一句,他会给我讲其中的典故,那些好玩而有深意的故事,至今我还牢记于心。爷爷教我做人的道理,他常严厉地对我说,你要懂得这么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与人为善,做一个善良的.人。”每当我说我一定会做到时,他会抚摸我的头发,脸上露出一种欣慰的笑容,深深地皱纹从眼角慢慢溢开,牵动着我的心。

  爷爷渴望我能成才,能多读书,因为他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家里的条件艰苦,他是老大,还有几个兄弟,于是毫不犹豫的,他把机会让给了几个弟弟。而他,直到成年才去夜校读了几天书,他说:"读书好哇,哪天你考上了大学,我死都无憾了!"每每他说着我都会在一旁附和:"我还要考研究生考博士,让你骄傲。"说完我们就一同笑起来。

  一切都像在昨天。我的目光再次投向爷爷的墓碑,透过碑,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坐在暖阳下看书的身影。凝视着那块碑,我心中默念道:爷爷,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擦干泪水,抬头看看,天上的阴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蔚蓝,辽远。

忆清明作文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如此。今年的清明节是我想到了去年刚刚过世的祖母。

  清明节是祭奠已故亲人的节日。而我们远在他乡没能回到自己的老家,给先人们上坟,除杂草、添新土。这让我们心里感到十分愧疚。去年的十月份,陪伴了我十一年的祖母去世了。

  我的祖母非常疼爱我,处处护着我,别人给她买的好吃的,她都会留给我吃。还有长辈们给她的.钱,她总是不舍得花,然后留给我当零花钱。祖母腰不好,但在我小时候,她还时时把我背在身上转圈圈。

  随着岁月的流失,祖母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后来医生说他岁数太大了,这时的祖母已经九十多岁了,但即使在医院,每次我去看她,我的祖母都是笑着看着我。在去年十月份的一天,她永远离开了我们。

  清明节虽然我们没有回去,但是在绍兴,我们也用老家的习俗给祖母烧了纸钱,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有邮递员,可以把钱送到祖母手里。

【忆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忆清明的作文01-28

清明忆的作文01-28

清明忆作文09-24

忆清明作文01-28

作文忆清明08-07

清明忆作文02-25

忆清明作文02-26

清明忆祖父的作文09-16

清明忆祖父作文06-01

清明忆外公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