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时间:2023-05-01 08:21:26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有关忆清明作文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清明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忆清明作文汇总5篇

忆清明作文 篇1

  有关清明的记忆,从门前溪边的一株杨柳的新绿里长出来。当小溪的水流将溪边杨柳的枝条滋润得显出一些闪亮绿光的时节,养父就会用家里的镰刀,将溪边闪着透亮绿光的柳条砍下拿回家中,然后在院子里把柳条尾端的绿叶除去,又在除去柳叶的枝条上,包裹上一些花花绿绿的纸条。不要一个早上的工夫,养父就弄了一大堆这种花花绿绿的“坟飘”。养父说,要拿新春的柳条去上坟。对于上坟,在我的心里,以为会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仅仅是养父在院子里鼓捣着的好看坟飘,就足够引起我的好奇心了。

  当养父把手中那些好看的坟飘拾捣好之后,妈妈也就在火塘里将上坟所用的米饭、刀头肉、下酒的花生米之类的物品准备好了。于是,我和养父就用一个提篮提着这些上坟祭祖的物件,朝着正对着家门,离家不到一百米距离的祖坟走去。那个坟场的左边埋着的是妈妈的祖先,右边埋着的是养父的祖先。那么多的祖先里,其实没有一个和我有着任何一点关系,可是,养父却总是每年都要带着我去祭奠他们。仿佛要获准埋在地里的祖先的认可,养父对于我这个儿子才能在心里觉到踏实呢。

  到达坟场以后,养父放下手中的提篮,拿起那些五颜六色的坟飘,开始先从右边的祖先一一为我介绍开来,一边介绍一边命我爬上坟头,把那好看的坟飘插到坟头上去。坟场里平日会有长蛇的出没,每当我爬上坟头的时候,总是害怕坟头很深的草丛里躲着的长蛇。孩子的我不知道,清明时节,长蛇还在冬眠,是不会从洞里爬出来的。当我把整个坟场的坟头都插满了坟飘时,养父会将篮子里的饭菜拿出来,开始庄严虔诚地在每座坟前拜起祖先来。通常,我和养父并排跪在摆满酒菜的坟前,先是闭目祈祷,之后就开始烧起纸钱来,然后,又在每座坟前放点花生米,倒上一盅酒,再撒点米饭和各种菜肴;这样的过程,就算是活着的人为死去的祖先的祭奠。偌大的一个坟场,如此这般地来回往复,几乎要消耗去一个下午的时光。当祭拜祖先的礼仪都举行完毕之后,我和养父会在坟场里高大的柏树下面,将祭拜祖先剩下的冷冰冰的饭菜吃下肚里去。平日不喝酒的养父,会在柏树下象征性地喝上那么一点酒,也让幼小的我把一小杯烧酒喝下肚里去。仿佛喝下烈性烧酒的孩子,必然就会长成铮铮铁骨的山间汉子了。对我而言,烧酒总是不大有趣的东西,除了如同上坟祭祖这样一些特殊的时候,平日里,酒水都是我生活内容以外的无关物件。

  有时,村里的人家,会在某一天集聚到坟场里去祭拜祖先。这样的时节,对于孩子来说会是愉快的时光。大人们在坟场里祭拜祖先的同时也说着闲话,闲话好像总围绕着离世的祖先们而进行。于是,平日里不大和谐的大人之间,籍着祭祖的缘由,好像也就解开了彼此心里的疙瘩。毕竟,一大村子的人,祖先都埋在这样的坟堂里,拉来扯去的就都是亲戚,甚至就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这样的祭祖,人们会在坟堂里架起一个炉火,把每个人家家里拿来的食品放在草皮地上,就着燃烧的篝火聊天喝酒,一直要到快吃晚饭的时候,才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去。我们孩子,在坟堂里奔跑追逐,打闹笑骂,一点也不觉得会侵扰到逝去的祖先。而且,大人们也并不干涉孩子在坟场里的奔跑打闹。也许,在大人看来,偶尔以这样一种热闹的方式祭祖,地下埋着的祖先也应该会很高兴的吧。

  当坟场里的坟头插满色彩各异的'坟飘时,坟场在孩子的眼里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大人的心里呢,可能会是完成了某种任务和责任的感受;而在老人心里,坟场飘着的坟飘则无疑会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安慰。老人可能会想:在他们不久离开人世之后,他们的后人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记起他们,把那好看的坟飘插上他们的坟头;让死去的他们还能是活着的人们心里的一个追忆。人类的这种感情真是奇怪:竟然会在自己都已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还会想着需要别人提及到他。或者,人类正是因为有着这种独特的情感,才从森林的深处走出来,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的吧。

  清明祭祖,是在缅怀逝去的先人,然而,它何尝又不是在缅怀我们自己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的死去;我们在缅怀着别人的时光里慢慢地死去,最终必然要成为别人的缅怀对象。我们坟头好看的坟飘,必将成为孩子眼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忆清明作文 篇2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亲爱的太奶,您在天堂是否安好?

  两年前,您来到了爷爷家,慈眉善目,和蔼近人,脸面上刀割般的纹路,怎也隐匿不住岁月无情的打磨,每一个斑点皱纹,都是一笔挑战与承诺。

  “叫太奶。”父亲严肃地说。“太奶好。”我垂下眼帘,低声嗫嚅。太奶乐呵呵地笑,一步步地蹒跚过来,半是嗔怪半是欣喜地说:“你瞧你,给孩子吓的。”又转向我,乐呵呵地笑。

  太奶最喜欢的'菜就是血肠了,而且是纯的,不得加面进去。而我最讨厌的,就是血肠。每看见这道菜,血红色的猪肠浮现在眼前,血腥味“噌噌”地往鼻子里钻。我就恶心得再也无法进食。而餐桌上,太奶总说:“萌,吃一吃,血,血肠。”我“嗯嗯”地应着,夹了一片,又偷偷地递到老妈的碗里,生怕太奶见到,惹她不悦。

  太奶身体健康,尤其突出的是她的牙齿,洁白明亮,没有掉过一颗,排列整齐,一口贝齿。她早晚刷牙时间固定,不得耽搁,连午餐点心过后,也要漱口,甜食冷饮从未碰过。我多么羡慕太奶的贝齿,却无法抵制甜食和懒觉的诱惑,搞得太奶哭笑不得。

  太奶学识渊博,精通俄文。满腹的名言典故,再有超强的表达力,将本就精彩的故事流利地讲述出来,真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亲爱的太奶,您在天堂,还安好吗?

忆清明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节,一大早,爸爸妈妈和其他亲戚朋友们,吃完早饭就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

  我们到山脚下,要开始爬山,在上山路程中,路面特别滑,我滑倒好几次,再加上有许多山地离下面地面高许多,需要一个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个人上去才行,有时候在下面那个人太重还有可能把上面那个人拉下来呢!在上山小路旁边草丛里一般都会有许许多多大坑,妈妈告诉我这一些大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寻找宝藏祖先挖出来,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过宝藏。

  我们来到第一个祖坟,这一个祖坟下面是一位婆婆,我还记得,在我五岁那年,我在给她坟墓上香之后,从上面滑下来,结果扶一下坟墓前面刻字地方,一个东西从上面掉下来,妈妈说:“那个可是婆婆在天之灵戴帽子,现在你把它弄坏我们又要重新买一个给婆婆!”

  “弘宇!”我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么呢,我们去给婆婆上香吧!”我从回忆中又回到现实世界里,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给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烟把我眼睛熏得眼花缭乱,连续打好几个喷嚏,那种感觉特别难受,鼻子也酸酸。

  我们来到最后一个祖坟。从这个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个徐家村,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公公埋在这呢?”妈妈说:“这个地方是公公自己选,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到子孙后代在开心生活。”

  我们拜祭完祖先后就下山。

忆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落下的雨点谱写着忧伤的旋律。放眼望去,一切都好像笼罩在烟雨中,一片朦胧。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祭祖。我们挣着雨伞走在墓地里,一种淡淡的忧伤在空气中弥漫。走到墓前,心中油然而生出一股肃穆。这是一块幽静的墓地,四面竹树环合,枯黄的竹叶落了一地,但竹子依然高高地挺立着,枝上的绿叶随风摇曳,唱着“沙沙沙”的`歌曲,像是和我们一起为死去的人哀悼。一块块墓碑整齐的排列着,碑面被磨打得光滑平整,上面用金色的楷体刻着字。我们放了花圈,点了蜡烛,烧了纸钱。为了保护环境,少燃了些烟花爆竹,这也算为他们祈福吧。

  祭过了祖坟,爸爸妈妈又带我去了另一个地方。我们走过崎岖的山路,在雨水的冲洗下山路变得有些泥泞,越过独木桥,我们看来到一座墓前。说是墓,其实只是几块砖和几块木板简易构造成的。与之前看到的由大理石砌成的墓相比,这座墓显得比较寒酸。我偏过头看向爸爸,意在询问他这是谁的墓。爸爸微微叹了口气,道:“这是你爷爷的。之前葬的时候家里经济困难,后来经济宽裕了,想了想还是没有换个地方,毕竟人走了,入土为安。”听着爸爸的话,我心头泛起微微惆怅。

  爸爸告诉过我,爷爷过世的早,在他十二岁时就离开了。我并没有见过爷爷,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对爷爷仅有的认识只是爸爸对我说的一些事。爸爸说,爷爷待他十分严厉,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池,每次考试就算只比要求的低一分都也要挨打……

  “现在想想,他也都是为了我好。是我小时候太不懂事,经常和你爷爷吵架。现在,唉……”爸爸的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失落和后悔。所以说,有句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一种终生的悔恨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纪悼已逝的亲人们总会勾起一些回忆,那些回忆或好或坏,都是最珍贵的;怀念离开的亲人们总会得到一些提醒:请别忘了对你的亲人们好一点,再好一点,莫要等“子欲养而亲不待”。

忆清明作文 篇5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说:“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则一事无成!”我听了,心里愧疚极了,真想找地缝钻进去。总结经验,自己就特别仔细地观察老外婆包锅贴的每一个动作,看了几次以后,我学着老外婆的样子,拿一块面皮放在手心里,从菜盆里打一小匙菜放在面皮上,然后双手一合,把两个半圆的面皮捏紧,一个鼓鼓的小船就“游”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扬了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每年的清明节,妈妈都要煎一锅锅贴,吃着香酥酥的锅贴,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贵州人,生前最爱吃锅贴了,不用说了,包锅贴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绝活,记得我7岁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会儿一大锅香喷喷的“汇菜”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问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饭,光炒菜,而且还这么大一锅,我们怎么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对我说:“小馋猫,别急,好东西在后头,一会儿保准你馋得流口水。”老外婆像变戏法似的从橱柜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面团,拿起赶面杖开始忙了起来。哦,原来老外婆是要包锅贴给我们吃。

  原来只知道吃现成的,我还从来没看过锅贴是怎么包出来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总想去包几个试试,嗨,这包锅贴有啥难的,不就是面皮里包点菜,再把面皮合拢,锅贴不就完成了吗!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对老外婆说:“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吗?”“好吧”老外婆慈详地说,只见老外婆手里拿着一张面皮儿,轻松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面皮上两手一合然后捏几下“面嘴”一个锅贴就包好了,像个吃饱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面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面皮包不拢,就是菜跑到皮儿下边去了怎么包也包不拢,再看看老外婆,已经包了好几个放在盘子里了!急得我团团转,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头皮包!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说:“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则一事无成!”我听了,心里愧疚极了,真想找地缝钻进去。总结经验,自己就特别仔细地观察老外婆包锅贴的每一个动作,看了几次以后,我学着老外婆的样子,拿一块面皮放在手心里,从菜盆里打一小匙菜放在面皮上,然后双手一合,把两个半圆的面皮捏紧,一个鼓鼓的小船就“游”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扬了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几年了,每当清明节,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锅贴的情形!

【忆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忆清明的作文01-28

清明忆的作文01-28

清明忆作文09-24

忆清明作文01-28

作文忆清明08-07

清明忆作文02-25

忆清明作文02-26

清明忆祖父的作文09-16

清明忆祖父作文06-01

清明忆外公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