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时间:2023-03-17 09:27:13 清明节 我要投稿

【热门】忆清明作文四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忆清明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忆清明作文四篇

忆清明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自今年起,国家规定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4日清明节我们学校也放假,上午我坐爷爷的汽车到达新海由于塞车8:30才到,没去时想象不到人会这么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听我爷爷说,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我和爷爷先到花店买了花,在海湾寝园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在墓碑上献花,上香,点烛,贡品,祭祀,在墓前放上一束鲜花,今天来深切的追忆故人,这是最有意义的。

  今天来这里但累中有乐,因为增长了见识,今年的清明节真有意义,扫墓、踏青一举两得。

忆清明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没有扫墓,没有祭拜祖坟;没有寒火,也没有吃上寒食;没有约上三五好友去踏青,放风筝。这些都是小时候必须完成的作业。如今,清明节虽然有假了,却没有童年时代的原汁原味,每每想起记忆中的清明节,那一幕幕总在脑海中萦绕,令人难以忘怀和感动。

  每年大寒后跟着父亲到祖先留下来的墓地去上坟,老家把墓地叫坟林。坟林占地约一亩,里面有好几十座墓,听父亲讲他也不清楚有多少代人埋在里面了,大概就是三四百年吧。每个坟的形状差不多,都是用泥土垒起的,一座坟分坟头和坟尾,头大尾小,坟头用条石砌成,每座坟头都朝着一个方向,坟与坟之间的排列整齐,并且有很多讲究,都是由风水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算好再选好时间位置下葬。坟林绿树成荫,高高的柏树都是上百年的树龄,树上鸟搭起许多鸟巢繁殖后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见证了树下人间离别的悲伤。坟林前方是嘉陵江最大的支流一一西河,滔滔不绝的河水朝着这片林地涌来,又在墓地右前方转了一个弯,消失在那片翠绿的丛林中。恰似一幅凝固了的油画倒印在河水中,美丽动人。文革前墓地前方竖立着唯一的一座碑,正中的碑上有螭首,下有龟趺,左右的碑低于正中的碑,不过都刻有文字,图案雕刻精美,文革时期碑被砸坏了,碑石被拿回各家做了猪圏用材。后来进入的逝者坟前都立起了一块简单的石板,上面刻的碑文也简单的很。我们先要用锄头铲除坟上的杂草,然后挖来新土洒在坟上,完后便烧纸,点燃香烛插在墓台,叩头、放火炮,整个过程从中午忙到傍晚,收工回家,在夜幕下紧跟着父亲的背影不拉开半步,总怕有鬼来拖住你,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可那时候是多么的神圣、神密而庄重!

  一转眼大年来到了,我们却盼着年十四的挂灯笼,点上长明灯,一家人都要到屋前烧纸,保佑来年平平安安。然后去看花灯,跟着花灯队从东村跑到西村,就是为了一个好奇,让你兴奋好多天。正月十五年一过完,热闹的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忙起了春耕。时间一晃三月到了,蝌蚪在水中抱团,小尾巴掉了,青蛙叫了,燕子忙碌着衔泥做窝准备繁衍后代。山间的草泛绿了,母亲早早的`把我们几兄弟叫起来上山放牛,有的下河割草。这时,我们偷偷的砍来竹子做起了风筝,尽管飞不高,但飞奔在山野、河滩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绵绵细雨总是下个不停,但走五里山路去上学还是要,坚持的,泥泞的小路根本无法穿鞋,我们干脆把鞋子脱下来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放学回来再穿上回家,这样做经常把鞋掉了,免不了棍棒照顾,但仍然觉得在雨中光着脚打水仗方便的多。

  泥土的芳香越来越浓,越来越甜,冬水田开始育秧,母亲悄悄的准备起清明节要给孩子们吃的,还要供放在堂屋神台上的糕点,甜饼等食物,这些自制的小饼上面还有很多图案,都是鸡、狗、蛇等各种动物和神仙的肖像,非常好看。还要准备请人忙春耕的待客食品,就这样母亲年年都做着清明食物,我们享受着母爱在渐渐长大,让我们懂得了孝敬,学到了关爱,教我们做纸币,跪拜祖先亡灵那些仪式,母亲像歌一样的生活,像诗一样的在重复,像画一样的定格在每年的这个节日。

  今天,我们再也难找回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了吗?三千年的传统美德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弄丢啊!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在我眼前浮现,他也正在华夏儿女心中升起,清明节通过国家法定假日逐渐恢复,传承。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呀!

忆清明作文 篇3

  清明节临近 ,记忆中的清明碎片就会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那时对孩子们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值得期盼的节日,因为过清明节能吃鸡蛋。在那家家贫穷,吃穿都不能满足的时期,能吃上鸡蛋是一种奢望 。 记得小时候每逢清明节, 母亲都会 煮上鸡蛋,吃饭时每人分上两个, 但都舍不得吃,装在口袋里拿给伙伴们炫耀一番后才吃掉。

  清明节打秋千 。据说是由历史典故演变而来。记得小时候过清明节家家都会在自家院内打上秋千,供孩子们玩耍。生产队时,村里会打上杆秋千,让青年们比赛打秋千,一般是两人合伙,一男一女。杆秋千能有近十米高,荡得好的,能荡平上面的横梁,荡不好的,也会摔得鼻青脸肿。但青年人都会跃跃欲试 。此时全村的人都聚在一起观看比赛,人们的`欢呼声,孩子们的嬉闹声, 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变得其乐融融。

  清明节是气候转暖,大地复苏,植物返青,百花争艳的季节,人们摆脱了冬日的严寒, 换掉了棉衣,开始了春季生产 。春华秋实 新的轮回便开始了。

  记忆中的清明节是多彩的,是值得怀念的。

忆清明作文 篇4

  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

  直到现在,脑海中依然会隐约浮现出幼时清明节,奶奶在一块块方正的土地中种下种子的情形。小锄头把土地刨出一个个土坑,一个坑,播下一粒种子,松软、湿润的土壤将种子覆盖,赋予它爱的力量在地下成长。

  就这样,一把锄头,一袋种子,一抹弯腰的身影,一个上午。人们常常说劳作是苦累的,但奶奶却格外享受这份明媚闲适的时光。那时每每看到奶奶滚落的汗珠,我都担心奶奶会太辛苦。可奶奶总是带着平静而温和的笑容,对我说不辛苦。

  清明节,奶奶带我去扫墓。路上我望着她佝偻的背影,不禁陷入了沉思。来到墓地,奶奶没有流泪,但脸上不再有平静温和的笑容。清明节,总勾起我们对已故之人的思念。褪色的墓志铭,坚硬冰冷的坟茔,黄土之下,仅一碑之隔,却再也无法靠近那个人了。尽管伤痛被时间慢慢冲淡,但总是无法抑制住心底的'沉郁。

  死者长已矣,生者永怀悲。希望那些去世的人,真的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灵魂仍然在发光,用微弱的光默默守护者自己的天使。

【忆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忆清明作文01-28

清明忆作文02-25

忆清明作文02-26

清明忆的作文01-28

忆清明的作文01-28

作文忆清明08-07

清明忆作文09-24

忆清明02-01

清明忆外公作文01-27

清明忆亲人作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