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作文

时间:2021-09-08 16:01:55 清明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雨作文集合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雨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雨作文集合15篇

清明雨作文1

  每到清明,往往伴随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个看似是忧与愁的节日。我们要去祭祀祖先,在古代,还有许多习俗,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插柳条等。其实这个节日是生机勃勃的,我们是在生机中,去告慰心灵,去告慰深沉的哀思与怀念。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是先秦介子推留给晋文公的一封血书。而晋文公为了感恩介子推曾经救自己于危难,将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之后,所以,清明又是中国人的感恩节。因此,在缅怀前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好好陪伴我们的家人,去做到有一颗感恩之心,才会“清明”。

  这个清明,注定是一个“雨纷纷”的清明。早上的天空,阴云密布,一直下着丝丝的小雨,就是不肯停。到了下午,天终于不再下雨,于是爸爸就提议:“我们去牛首山看佛顶宫吧!”说走就走,我们一家人背上行囊,开车出发。

  “春牛首,秋栖霞。”这次可谓是既应了传统风俗,踏青。又放松了心情。一路上,车子里,一家五口你一言,我一语,和睦温馨。

  进入景区,满目都是靓丽的绿色,高的矮的,深的浅的。雾气蒙蒙,宛若仙境。爷爷奶奶搀着手,走在我们一家三口前面,望着年迈的他俩依然步履轻盈,我感觉到了,这春天真的来临了。

  走在上山的台阶上,我牵着爷爷的手,个头明显的我时不时调皮地摸一下爷爷的头,一脸坏笑,爷爷也笑着拍我的脑袋,“小东西!”。回头望着爸妈,还有奶奶,只见他们俩一人一边,搀扶着腿不太好的奶奶,有说有笑,拉家常,这看似很长的山路,不一会就走完了。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参观完了气势恢弘的佛顶宫,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山上烟雾缭绕,连对面的山峰也无法看清了,看来又要下雨了。我们离开了牛首山。

  天空再次飘起了小雨,我的心里也不再有一星期前上坟时的忧伤,我挽着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回家。

  清明,感恩。

清明雨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好一首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诗。作者悼念逝亲的苦楚,那种惆怅迷离的思念,此时竟然在我心中也涌出了。 我伫立窗边。今天,天泛起了润润的雨丝,清明,我该去扫墓的,但是,我连亲戚的坟墓都没有去。

  妈妈说,雨天也就别去了,况且还得坐车去,多麻烦。 心里有些烦闷,外婆她,我已经有多久没去看过她了。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了。不管是春节,还是什么节,我和父母都只在自己这边过着生活,常常忽略了外公与外婆,而外婆去世时,我也没见过她一面。我脑海的记忆也是会慢慢消失的,况且那小时候的回忆怎能带去我快老年的时期呢。我怕我会遗憾,遗憾把那最后隐藏我脑中的关于外婆的一丁点儿的记忆给忘记。 家里来了客人,那声音的确很让我厌烦。我拿起伞,往偏僻的小道走去。

  雨很淅沥,这条街很安静,或许还因为别的,因为是清明节。确乎,街有股凄凉,有股沧桑。我内心的情感正如作者诗中的断魂那般。我放下伞,仰天,如果能够长啸,我必定将我心中的苦哀之痛,讲述给老天,但是天,天有何用?它如果有用那么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的人会遭受生离死别,呵,我笑你,笑你也太天真了吧。 清明雨街上,我眼看那山峰,慢慢的回忆着。 去年的清明,我也是这样的度过的,我也是这样的怀念着那已经离开我9年的外婆的。去年我是坐在阳台靠在椅上眼对细雨的,并没有今日的怅惘。

  今天,此刻,我只有一个人撑着伞,享受这个孤独的清明,我很想去看外婆,真的很想,远处的爆竹声响的彻底,在我认为那是震耳欲聋。

清明雨作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哦不,在这个充满的悲伤的节日里,对于我们潮汕人来说,却是别样的氛围。因为在这一天,无论我们身处在多么遥远的异国他乡,我们都会回到家乡,和亲人们一起祭拜祖先。因此,这也是我们一年难得相聚的日子。

  太阳公公从那墨绿色的山林中露出淡淡地笑容,我们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上山扫墓。年轻力壮的爸爸负责挑着两个大竹筐,里面盛满了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供奉的香,酒,猪头......伯伯扛着除草机和锄头,而年迈一点的长辈和我们小朋友便负责吸收新鲜空气,谈笑风声。

  我们乘着风奶奶的顺风车,很快就到了墓地,大人们先开始打扫墓地:有的人用除草机嗡嗡地开始除草;有的人用斧子把缠住墓碑的藤砍掉;还有些人用毛笔蘸着红色的油漆把墓碑上的字重新描红;有的人看快清理得差不多了便开始摆放贡品:鸡鸭鹅,美酒,新鲜的大米。当然还少不了我们潮汕人最爱喝的茶啦!一会功夫,琳琅满目的美食就呈放在墓碑前,祭拜祖先。

  我也想表达我对祖宗的敬意。大家都各自忙碌着,我们小孩却没有工作,我便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大家都有工作了,而我却没有工作呢?”妈妈对我笑了笑,从身后拿出了一大叠五颜六色的纸条递给我说:“当然有工作啊!你把这些纸条全部撕成片,洒在坟墓四周。”我接过纸条,心里暗自高兴:这下终于有工作了。我来到墓碑的上面,把手里的纸条一片片地撕成碎片,我便像仙女撒花般将彩纸碎片撒在坟墓的各个角落。

  布置好现场后,便正式开始祭拜我们的祖先,大家在墓碑前作揖祭拜,嘴里念叨着什么。之后大人们便坐在山头的石凳上聊起祖辈们的当年。雨下起来了,缅怀先辈之情也涌出心头。

  每逢清明,我们一起祭奠我们的祖先,感恩先人的付出,互相诉说着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

清明雨作文4

  古人云: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这句诗是唐代杜牧写的。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我们一家人坐车去老家祭奠去也的祖母。

  今天下着小雨,我们走在小草上还有露珠的小路上。终于到了祖母的墓前,我们所有人都肃然起敬,直立在祖母的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三根已然燃烧起来的香,向外昌着烟,那香味是那么浓重,让我一闻到这香味,马上显示岀一副沮表,而又难过的样孑。我们所有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祖母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然后去拔墓地上的杂草,把墓地边上的杂草清理干净。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祖母墓前,这是我在来的路上摘的花,花的颜色都是白色的,在花上还有几根小草,几根藤条当做带子死死的捆在花上。在几根小草的衬托下,更加显重面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祖母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祖母很喜欢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有一百的,也有两百的,还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边烧边对她说您在那玩得开心些。我一听很好玩。她有这么多钱一年都花不完。我心里真想祖母啊!如果时间能停留在祖母生前该多好啊。要是您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您的。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似乎好像是知道了我在想她吧。祭奠结束了,我跟着大伙准备回家了。我心里跟祖母告别,告诉她明年的清明节我还来看您,希望您在那一切安好,没有病痛。

清明雨作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清明节的由来与风俗告诉吧!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呢: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雨作文6

  清明节的气候: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清明雨作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诵读这首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从我记事起,我就没有受到过爷爷奶奶的疼爱,甚至从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因为我的爷爷奶奶在我还没有出生前就已经离开了人世,所以,我非常羡慕有爷爷奶奶疼爱的小伙伴。幸亏我还有外公外婆的疼爱,心里稍微有了一点慰藉。

  去年暑假,我去老家看了外公。几年不见,外公老了很多,发现他身子骨很虚,躺在病床上面呈菜色,虚弱不堪的样子,我心里很难过。爸爸妈妈和舅舅舅妈陪他去大医院做了手术,等他病情稍微有点起色时,我们又匆匆离开家乡回到了宁波。本以为外公的病会慢慢好转,可是,就在年前,舅舅的一个的电话把我们的希望粉碎了。原来是外公去世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悲痛万分,可是回家的车票很紧张,根本买不到。我们全几人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回到外公的身边,给老人送终。可是,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妈妈每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不管我们怎么劝她,她都茶饭不思,暗暗流泪。我没有办法,只好用激将法对妈妈说:“妈妈,如果你再不吃饭,那我们陪你一起绝食了”。说完,我将一碗饭推到她面前,妈妈无可奈何地扒着饭,眼泪和着饭菜生生地咽下去。

  今年的清明节快到了,妈妈早早地在做准备,准备请假去祭拜外公。哎---我家现在只剩下外婆一个老人了,我可要好好孝敬她,不想让外公的事情再重蹈覆辙。天堂里的外公,你可要祝愿我的外婆健健康康哦!外公,你听到我的祈盼了吗?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外婆的。

清明雨作文8

  四月,从遥远的城市归来,不为把酒言欢,也不为剪烛夜谈,只为一种有说无应的“相聚”,一种独自一人演绎的“繁华”。年复一年,我就这样踩着熟悉的故土,沿着蜿蜒起伏的小道,回到了最初的地方,回到了原来有我们,后来却只有我的地方。

  顺着光阴的指引,走在一场缠绵的雨中,跟我一起回来的,除了一段割舍不断的血缘情牵,其实,还有一段长长的深埋在心底的过往。登上山头,或近或远的旖旎景致都变得与我无关。紧紧注视着风化的石门,此时此刻,我的眼睛,恨不得流出所有的清泪,一半为你冲洗掉碑上满布的埃尘,一半为自己泻开一枚可以放走阴郁的道口。

  点亮三根青香,也点燃两支刺眼的红烛,四月,一声鸦鸣,便让我放下了所有的坚强。走进虚设的时空,忘记冷风的吹打,也忘记泥泞肆意的咆哮。你还是习惯一言不发,静静地聆听,我依旧惧怕没有一丝声响,无声的“重逢”。而在这美好的四月天里,无情的苦楚汇聚,朝我袭来,我一个人,又该怎么承受得了,抵挡得住?!

  打开记忆的匣子,四月,我还是希望可以掏出真善美的柔情,去迎接这一场僵硬的跪拜。逝去的岁月,我们共有的点点滴滴,那些经历的曾经,如今,就随它成为心上一行缓缓消融的诗句,或者成为灵魂深处,越来越敏感的疼。

  收起悲伤,我以村庄的思绪追忆过去,记得你的善良,朴实,记得一切使我强颜一笑的理由或故事;而踮起脚尖,眺望未来,你的寄托,祝福,无尽的叮咛,梦里的抚慰,也足够让我勇敢一次,笑对人世无常,走完余生的旅程,心怀希望。

  四月,回归,从未缺席,可每一次,我也同时从未缺席地相信了爱确是永恒的东西。它让我们记忆长留,记住美好与不幸;也让我们学会懂得,明白即使生老病死,即便岁月无情,我们都从未走出一些人的心里,一些人永不退色的思念之中。

清明雨作文9

  如今,战争时代已经远离我们而去,在和平年代我们身边仍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去年年初,可怕的非典病毒忽然来袭,威胁着无数人的健康和生命。在危急的时刻,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勇敢地抗击非典的袭击。在抗击非典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位尤为突出的英雄人物——叶欣。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在“非典”肆虐之时,她毅然抛下了家庭与自己的一切,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她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她常对周围的人说:“这儿危险,让我来!”因为与病人近距离地接触,听欣染上了非典,以身殉职……望着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望着一座座英雄的陵墓,望着这个美好的城市,我不禁热泪盈眶。这些革命烈士在腥风血雨的岁月里,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乐章。在和平的时代,人民英雄又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换来人民的幸福和安康。他们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座永远不倒的丰碑。

  烈士——英雄,他们只是一群平凡的人,但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他们,敢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安危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他们无所畏惧,他们不屈不挠,他们无怨无悔;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他们的美名,他们的丰功伟绩,将世世代代在人们的口中传涌下出。

  我将永远缅怀在这块土地上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建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将永远缅怀为人民的安康、国家的安危作出贡献的人民英雄;将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时时刻刻切记着队礼告诫自己的肩负着的重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清明雨作文10

  四月,没了三月的刺骨寒冷,也没有五月的袭人暖流;没有三月的悲凉压抑,也没有五月的热情高涨。仅仅是一缕薄风,一丝细雨……

  在普觉寺门口驻足,一如既往的灰蒙蒙,什么都看不见,却在清明节多了一份躁动。是呀,清明了,所有人都来上坟了,我也不例外。平时来扫墓时,这儿冷冷清清,一般没多少人能在闲暇时间来扫墓,更多的则是窝在被窝里,多盹一会儿,丝毫不会记得那在大地之下沉睡的父母、爱人、孩子、挚友,只贪一时的享受。但今天,来的人很多,原本寂静得可怕的普觉寺瞬间如同旅游胜地一般,人山人海,我并不反对,你们来得这样的浩浩荡荡,只是平时的你们去了哪儿?

  雨在下……这个地方本就多雨,今天的雨却下得尤其隆重,我甚至听到了大地底下灵魂的欢呼与呐喊!

  呐喊什么?欢呼什么?

  呐喊着“我们也寂寞,你们何曾想起我们?”欢呼什么,欢呼这冰冷的石碑将再次燃烧,欢呼自己不能动的躯体终于又能被你们想起。“儿孙们啊,你们何曾想起你们的长辈?”想到这儿,或许他们又能在天国发出一声低沉又绵长的悲鸣。

  雨凉凉的,冷冷的,滴在皮肤上像冰冷的冰针刺进血肉之中。这正是他们给我们的告诫,他们想说却说不得,但是他们没有了尘世束缚的灵魂,可以在空中飞翔。灵魂是泥沼中的莲花,总是不让一些污秽染身而超然于物外。灵魂是高傲的,他总是栖于高高的山巅之上。人们呀,你为何不时时上来这座山,来瞧瞧这些高傲又孤独的心。

  雨凉凉的,滴在皮肤上像冰冷的针刺进我的心中,将我拉回了现实。

  或许两三天后,这儿就没人了……

  只有冰冷的雨与高傲的心……

清明雨作文11

  一雨点醒上帝泪,行人匆匆泪潸潸。孤独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忧愁?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夜,灰蒙蒙的',犹若披上轻柔的薄纱,模糊不清,但此时我不能辨别,那模糊是因为下雨,还是因为自己的眼泪。

  清明。在不知觉中,竟已到了。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闷热得令人难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着小雨,亦是清凉。

  自然界的雨,是十分平常的事,只因云撑不住那沉淀的水蒸气,于是坠下雨滴。却有人说,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泪,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离去的人。

  这在科学原理上完全可以称得上“可笑”二字,但是人们却固然地认为确乎所以,因为清明,没有人能够大声地笑,因为清明,是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亲人,因为清明,是溢慢思念的节日。

  我已经两年没有回故乡了,鼻子想嗅那里的草味儿和空气,眼睛想看那里天然的植物和景观,双手想要触摸那里纯净的一切,嘴巴想尝那里的特产美味......心,更是向往那里,向往那里的纯净、那里的天然、那里的一切。

  昔日的欢笑,昔日的清新,昔日的一切,只源于故乡的记忆,只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看那记忆的故乡。

  望向窗外,依稀看到一个打着伞的人焦急地跑着、跑着,大概是加班很晚的人吧,忽然那个人跌倒了,伞被风吹到了那个人的不远处,雨尽情地将那个人纳入自己的怀抱。那个人张着嘴巴说了什么,抬着头望着雨,苦笑溢满了那个人的嘴,虽然离得很远,依然能够感觉到那个人的悲伤。那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雨中,伞被雨击打得东倒西歪,风将伞刮得面目全非,那个人并没有管。

清明雨作文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情思绵绵,总令人遐想万千。

  时光飞逝,三年前的那个清明还历历在目。

  记得那天刚下过一场雨,天雾蒙蒙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来到老家给已逝的亲人上坟。汽车停在墓地铁门外进不去了,而这离我们亲人的墓地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只好徒步进去。墓地静悄悄的,时不时会传来阵阵哭声,再加上雾气,更加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我有些害怕,紧抓着爸爸的衣角,小路是土路,雨后异常泥泞。我们就像踩在口香糖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着。

  来到墓地旁,只见一块石碑矗立在一个个鼓起的冢前,上面用小楷刻着家族里各人的名字,大约从清末开始的吧,上面已经有几十人的名字了。我惊诧地发现我的名字,但不是红色的,是黑色的。爷爷告诉我,现在家族里所有人的名字都在上面,红色代表已逝者,黑色则是未逝者……话未说完,爷爷的眼泪便流了下来,因为他看见了自己父亲的名字。

  爷爷是一名苦命的人,他的父亲亦是如此。爷爷父亲的工作和爷爷一样,也是港务局人员。工资不高,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但是有一天,太爷爷在船上一不留神,脚一滑,掉进了千丈有余的江中,就再也没能上来。那时爷爷才四岁,没了父亲的爷爷过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卖香烟,拖搬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什么社会风气都感受过,可他坚持了下来!

  “爸,看看现在,多好!儿子有出息,有房有车,又有了孙子,儿媳妇又孝顺……”爷爷再也说不下去了,“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谁也拦不住,大家感动之余是震惊,要知道,他的腿是受不了这种冲击的呀!父子情深,谁人不知!我牢记在心中!

  雨,又开始飘;雾,更浓了……

清明雨作文13

  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

  没人想到天公今天真的洒下了淅淅沥沥小雨。雨,不大,但密,密的像牛毛;雨细,细的像柔丝;雨柔,柔的像如水的外婆。

  外婆生前最喜欢雨了。

  每当天空落下晶莹剔透的水珠时,一个老人总要静静凝望好一阵子。她那本就温柔好看的眸子在看雨时,总会流露出虔诚与迷醉的神情,好像那雨水是她心中最为神圣的信仰抑或最为依恋的爱人。这个痴爱雨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婆。

  我很好奇,为什么外婆那么喜欢雨呢?

  大人们说:外婆小时候闹干旱,缺水,每一滴水在当时都特金贵,所以外婆特珍惜水。

  我不太赞同大人们的看法。因为我觉得外婆对雨不仅仅是单纯的珍惜,而是一种爱雨如爱己的情感,是一种崇尚。那这又是因为什么了呢?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外婆的性格像雨,对谁都和和善善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绵绵的春雨,在世的观音。我基本上没有见过她对别人发过火,即便有,也像夏天的雨,是来得忙忙,去也匆匆;而对你的爱,好似雨后的彩虹,使你陶醉,如秋后的小雨默默滋润,令你动容。外婆待人,没有冬雨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却有腊月初霜般的高洁。

  我还知道:下雨后,她常常这样和我对话:“孙儿,你看这棵树雨前和雨后有什么区别?”我对这棵树左右看了看,想了想,说:“这棵树嘛,在下雨前,灰蒙蒙的,很没精神,而下雨后,整个树好像升华了一样,感觉生机勃勃。”“是啊”外婆叹了一口气,“人生又何尝不需要一个像雨一样的老师呢?在你困惑,迷惘,不解时,给你启示,把你救出深渊,让你像一棵被滋润的树,焕然一新。如果有,那该有多好啊!”

  哦,我终于明白了,外婆那么喜欢雨,原来是因为:“她,就是那无比神圣的雨啊!”

  清明,当我们扫着外婆墓碑时,天空毫无预兆地下起了雨。我没有撑起伞,因为我知道,这是远在天堂的外婆给我们的美好祝福——清明雨!

清明雨作文14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小杜”的诗句,遂想起清明节去世的奶奶……

  照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可是那原本亲人满座的八仙桌旁,唯独少了一个人的身影——奶奶。全家人呆坐着,看着那个曾经给全家帶来幸福的老人的座位,心里都不是滋味。而那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仿佛是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落下的泪,浇湿我们的心。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幼时过清明。那时的奶奶很年轻,很健康。每逢清明,奶奶总是和我大手拉小手,去采河边刚刚冒出来的嫩嫩的短蒿。我时而伏在树洞旁捉小虫子玩,时而扯半根野草含在嘴里,弄得脸上满是泥巴。这时,奶奶便会笑得合不拢嘴:“瞧我们家这小泥猴。”边说,边轻轻用那洗得干净的衣袖拭去我脸上的泥土,我便顺势躺在奶奶的怀里撒娇,蹭她一身泥,奶奶也不介意,紧紧搂着我。这时躺在奶奶怀里,透过奶奶的指缝看蓝天,感觉很温暖,很安全。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小学时过清明。每每放学回家,刚推开门,便嗅到一股浓浓的蒿香,我飞奔到厨房,看见了奶奶,便风一样地扑到她怀中。奶奶乐呵呵地将我抱起,用那沾满糕米粉的手抚摸着我,快乐地说:“哎哟,我的孙儿长大喽,奶奶老了,抱不动喽!”我便用双手轻轻摩挲奶奶的脸颊调皮地说:“才不呢,奶奶永远不会老!”

  又是清明雨上时,遂想起刚上初中时过清明。周末回家,我总要紧紧拥住奶奶,向她倾诉一星期的思念。这时,奶奶会帶我去扫墓,她用颤抖的双手拔去爷爷坟头的杂草,然后边点纸钱边忧伤地对我说:“奶奶离去不远喽,以后别忘了,常来看看奶奶啊。”我哽咽着对奶奶说:“才不呢,奶奶最长寿……”可是我仿佛听到奶奶那干瘪的手在宣告,如今的她已是饱经风霜。

  而今,又是清明雨上时,不变的是物,离去的是人。那小蒿依旧,只是没人摘;那蒿香依旧,只是少了做蒿团的人;那坟……爷爷的坟旁,添了一座新坟。

  又是清明雨上时,我的心也随清明的雨丝飘洒着,此刻心中又不禁想起了奶奶……

清明雨作文15

  清明将至,人们脑海中总会随着这个节日的到来,而想起一些诗句。例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许,有些人会寻思着,为什么清明节时,路上的行人会“欲断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而我认为,这是关于天气的原因。请听我细细解说。

  清明节时,天空中总会飘零着一些蒙蒙细雨,细雨何处而来?当然来自于天。而当我们抬头望天时,仰望着天空中一层层厚重的阴霾,心中也一定会不免惆怅。这天气似乎是挺应景的,清明节本就是一个四处弥漫着伤感的日子,然而这天气的阴沉又加重了人们心中的哀愁,叹气声连着细微的雨声砸入人们的心底,所以才有了“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说。

  反之,如果那天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清风混合着青草的芳香迎面向我们的脸颊拂过,那时,谁的内心还会感到压抑呢?我们可以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径,一边看着四周怡人的风景,还可以唱唱小曲舒缓舒缓心情,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可以为自己已逝的亲人而感到庆幸,他们长眠于如此幽静的地方,想必内心也一定欣喜吧。如此想着,内心也就释然了很多,也不会觉得他们在这百年不变的深山老林中会感到孤独了。

  天气只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人心才是最容易被感染的。我认为不论是为何原因我们在那时会感到悲伤和忧愁,我们都应该以乐观的心情去面对,这也是让已逝者安心的问候。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想告诉我们的意思其实很明白,不论你失去的是多么重要的人,他都已经走了,而你则应该继续高高兴兴地生活下去,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因为你的幸福而感到幸福,这就是对已逝者最大的安慰。

  已经过去的就让他成为往事埋藏在心底吧,微笑着继续面对每一个落日黄昏,潮起潮落吧。不要忘记,在天国的一端,还有一些爱我们的人在默默关心着我们……